期中模拟试卷(浙江专用)【测试范围:1-4单元】(答案+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模拟试卷(浙江专用)【测试范围:1-4单元】(答案+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26 21:23:00

文档简介

(共6张PPT)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试卷(浙江专用)
试卷分析
知识点分布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一、选择题 1 0.94 整数的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
2 0.85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3 0.85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4 0.65 整数乘法结合律;计算器的初步认识与使用
5 0.75 整数加法交换律;整数加法结合律
6 0.75 计算器的初步认识与使用;两、三位数的一次进位加法;两、三位数的一次退位减法
7 0.74 经济问题;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连乘
8 0.65 垂直的特征;平行的特征及性质
9 0.64 线段、直线、射线的认识及特征
10 0.64 吨、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亿以上数的改写;克、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二、知识点分布
二、填空题 11 0.85 大数的比较;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12 0.75 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3 0.85 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年、月、日的认识及换算
14 0.84 整数乘法交换律
15 0.65 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16 0.75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17 0.75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亿以上数的改写
18 0.65 直角、钝角、锐角的认识及特征;平角、周角的认识及特征;角的度量;一般时间与钟面指针的位置
19 0.64 角的度量;平角、周角的认识及特征;整点时间与钟面指针的位置
20 0.64 整数乘法交换律;整数乘法结合律
21 0.55 整数乘法分配律;牛吃草问题;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知识点分布
三、计算题 22 0.65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整数乘法结合律
23 0.75 整数加法交换律;整数加法结合律;无括号的运算顺序;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24 0.64 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
四、作图题 25 0.65 大数的比较
26 0.55 画垂线
二、知识点分布
五、解答题 27 0.85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经济问题
28 0.84 大数的比较
29 0.7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有具体量的工程问题
30 0.65 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
31 0.4 行程问题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浙江专用)
数 学
(测试范围: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D C C D A B
1.A
万位是从右数第五位,据此判断各选项的数。
A.730200的“3”在万位上;
B.301080的“3”在十万位上;
C.69300的“3”在百位上。
故答案为:A
2.B
亿以内数的读法:读数之前,先分级;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据此解答即可。
A.2070085读作二百零七万零八十五,读两个零;
B.2007850读作二百万七千八百五十,一个零都不读;
C.2000785读作二百万零七百八十五,只读一个零。
故答案为:B
3.D
根据大数的写法规则,“二十亿八千零五万”对应的阿拉伯数字为2,080,050,000。需逐位分析其中0的数量。
分解数级:二十亿 → 2,000,000,000(十亿位为2,亿位为0,后续全为0);八千零五万 → 80,050,000(千万位为8,百万位为0,十万位为0,万位为5,后续全为0);合并后为2,080,050,000。逐位统计0的数量:亿位一个0;百万位1个0;十万位一个0;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各都一个0(一共四个0);总计:1 + 1 + 1 + 4 = 7(个)。在写二十亿八千零五万时,要写出7个0。
故答案为:D
4.B
根据乘法结合律,原算式372×15可以变形为372×5×3,所以输入了372×5后,可以再乘3。据此选择。
根据分析可知:
372×15=372×5×3
所以,输入了372×5,要想得到正确答案,可以再乘3。
故答案为:B
5.D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由题意得,可以将选项中的符号和数直接代入,然后看其能否进行简便运算即可。
A.在算式1872+164+128中,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转化为1872+128+164可使计算简便。
B.在算式1872+164-1872中,可以交换“+164”和“-1872”的位置,先算1872-1872比较简便。
C.在算式1872+164+36中,可以利用加法结合律将原式转化为1872+(164+36)可使计算简便。
D.在算式1872+164+37中,无法通过运算定律使得该算式的计算简便。
故答案为:D
6.C
用电子计算器计算时,先用数字键按出第一个数,再按运算符号键,接着按出第二个数,最后按等号键得出结果;把“+”错输成“-”,也就是把940+150计算成了940-150,分别将正确的结果和错误的结果计算出来,再相减计算出差;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
(940+150)-(940-150)
=1090-790
=300
所以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了300。
故答案为:C
7.C
由题意得,每盒乒乓球20元,一盒有16个乒乓球,求买20盒要多少钱,直接用每盒的价钱乘上盒数即可解答。列式为:20×20。
由分析得,求买20盒乒乓球要多少钱,列式为:20×20。
故答案为:C
8.D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或相交。已知AB与CD不平行(相交),CD与EF不平行(相交),但AB与EF的位置关系无法直接确定。通过举例分析,AB与EF可能平行(如AB和EF均垂直于CD)或相交(包括垂直),因此正确选项需涵盖这两种可能性。
在同一平面内,若AB与CD不平行,则AB与CD相交;同理,CD与EF相交。AB与EF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当AB和EF均垂直于CD时,AB与EF平行;若AB与EF不平行,则必然相交,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所以AB与可能平行或相互垂直。
故答案为:D
9.A
相邻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基础线段,这样的线段有4条,由2条基础线段组成的线段有3条,由3条基础线段组成的线段有2条,由4条基础线段组成的线段有1条,共4+3+2+1=10条,据此解答。
由分析可知图中共有4+3+2+1=10(条)线段。
故答案为:A
10.B
先计算1亿只蚂蚁的重量范围,再与选项中的动物体重对比。1亿=100000000,100000000中有100000个1000;因此1亿只蚂蚁的重量为2×100000=200000克到3×100000=300000克,即200~300千克。据此解答即可。
A.一头大象(2000千克):远大于200~300千克,此选项错误。
B.一头奶牛(250千克):在200~300千克范围内,此选项正确。
C.一只小羊(30千克):远小于200~300千克,此选项错误。
D.一条鲨鱼(2吨=2000千克):远大于200~300千克,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11. 7 6 5
对于前两个不等式,需逐位比较数字,找到括号中最小能填入的数字,使得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第三个题目需将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千位上的数字≥5时进1,因此括号中最小填5。
左边:15724306,右边:15( )31000,比较十万位:左边为7,右边括号中的数字需使十万位≥7,所以最小能填7;
左边:83520061,右边:83( )19475,比较十万位:左边为5,右边括号中的数字需使十万位≥6,所以最小能填6;
原数为14( )956,四舍五入到万位后为15万,说明千位上的数字需≥5才能进1,最小能填5。
12.4464
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利用错误的积除以错误的因数,求出另一个因数,用求出的因数乘正确的因数,从而求出正确的积;先用744除以6,求出正确的因数,再用这个因数乘36,即为正确的积,据此作答。
744÷6=124
124×36=4464
所以正确的积是4464。
13. 15000 15438
1月有31天,因此实际每天收鸡蛋的个数×1月份的天数=1月份收鸡蛋的个数,计算1月份大约收鸡蛋的个数应采用估算法计算,将498估算成500,31估算成30,然后计算;计算1月份实际收鸡蛋的个数,应采用精确计算,依此解答。
498≈500
31≈30
500×30=15000(个)
498×31=15438(个)
所以王奶奶的一个养鸡场,平均每天收498个鸡蛋,照这样计算,一月份大约收了15000个鸡蛋,实际收了15438个鸡蛋。
14.交换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由题意得,在算式30×5=5×30中,两个乘数的位置交换了,但积不变,这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30×5=5×30,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15. 加 减 除 50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150-(48+2)]÷2
=[150-50]÷2
=100÷2
=50
计算[150-(48+2)]÷2时,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结果是50。
16. 350600800 三亿五千零六十万零八百
3个亿即亿位上是3,5个千万即千万位上是5,6个十万即十万位上是6,8个百即百位上是8,其他数位用0补足,所以这个数写作350600800。从高位读起,亿级是“3”,读作“三亿”;万级是“5060”,读作“五千零六十万”;个级是“0800”,前面的0要读,读作“零八百”,所以整体读作“三亿五千零六十万零八百”。
根据分析可知,这个数写作:350600800;读作:三亿五千零六十万零八百。
17. 八十三亿九千万 839000
整数的读法:先将大数从右往左按四个数为一级,依次分为个级、万级、亿级,从高级读到低级,每一级都先按照个级读法来读,再在末尾添上“亿”或“万”,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839000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末尾加个“万”字即可。
8390000000读作:八十三亿九千万;
8390000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839000万。
18. 钝 锐 周
钟表上的刻度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12等份,每一份是30°,钟面上早上8:20,时针指向8和9之间,分针指在4上,时针和分针之间有4个多大格,4×30°=120°,因为是4个多大格,所以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大于90°,是钝角;下午5:30放学,时针指向5和6之间,分针指在6上,时针和分针之间有半个大格,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小于30°,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锐角;晚上12:00,时针和分针重合,形成的角是周角,依此计算并根据角的分类标准填空即可。
根据分析:
乐乐早上8:20吃饭,这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钝角,下午5:30放学,这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锐角;当晚上12:0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周角。
19.
30

360

因为钟表上的刻度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12等份,每一份是30°,从11:00到12:00,时针转过1个大格,即30°×1=30°,小于90°的为锐角,分针转过12个大格,即30°×12=360°,周角为360°,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
从11:00到12:00,时针转动了30度,这个角是锐角,分针同时转动了360度,形成的角是周角。
20.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从中可以看出,先把因数125和9交换位置,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再把125和8相乘,又运用了乘法结合律;据此解答。
125×9×8
=9×125×8
=9×(125×8)
=9×1000
=9000
所以,运用的运算律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1.18
假设每根抽水管每小时抽一份水,先求出24根抽水管6小时抽水量,即24×6=原有的水+6小时增加的水,再求出21根抽水管8小时抽水量,即21×8=原有的水+8小时增加的水,因此每小时新增加的水为(21×8-24×6)÷(8-6)=12(份),那么原有的水为21×8-12×8=72(份),然后让16根抽水管中的12根抽每小时进的12份水,剩下的4根抽水池原有的72份水,即可求出需要的时间。
每小时增加的水:
(21×8-24×6)÷(8-6)
=(168-144)÷2
=24÷2
=12(份)
水池原有水:
21×8-12×8
=(21-12)×8
=9×8
=72(份)
16根抽水管需要的时间为:
72÷(16-12)
=72÷4
=18(小时)
答:若用16根抽水管,18小时可将水池中的水抽干。
22.360;5200;800;9
1600;6000;15000;1900

23.473;7
1100;1000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1)751-339+61,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2)199-8×24,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523+325+177+75,利用加法的交换律,把算式变成523+177+325+75,再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成(523+177)+(325+75),再作进一步计算。
(4)125×[(27+45)÷9],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1)751-339+61
=412+61
=473
(2)199-8×24
=199-192
=7
(3)523+325+177+75
=523+177+325+75
=(523+177)+(325+75)
=700+400
=1100
(4)125×[(27+45)÷9]
=125×[72÷9]
=125×8
=1000
24.6946;21600;19318
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0前面的数去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乘法的验算方法,利用乘法交换律,将两个乘数交换位置再算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

验算:
25.见详解
由图可知,200万和400万之间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是20万。箭头所指的数在200万之后的第5个小格处,20万×5=100万,所以这个数是300万。2401230在240万到260万之间,所以2401230在200万之后的第二个小格到第三个小格之间且更接近第二个小格;4593706在440万到460万之间,所以4593706在400万之后的第二个小格到第三个小格之间且更接近第三个小格。据此作图。
26.见详解
连接点到直线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作经过A点到河岸的垂线段即可。过直线外一点做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过直线外一点做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①让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②移动三角尺让直线外一点落在另一条直角边上,然后从这点向已知直线引一条垂线,据此解答。
如图:
27.
不够
用故事书单价乘本数求出总价,再与6100比较。若总价小于等于6100元,则够买。反之就不够买。
450×16=7200(元)
7200元>6100元
答:6100元不够。
28.山东省、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
将所有的数进行比较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时,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则从最高位开始逐位比较,直到分出大小,比39218大的数即为所求。
52674>49327>45426>39890>39218>32128>29933
答:山东省、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29.大水泵:30吨
小水泵:15吨
因为大水泵每小时注水量等于小水泵2小时注水量,即大水泵2小时注水量等于小水泵4小时注水量,所以大水泵注了2小时,小水泵注了3小时,共向鱼池内注水105吨,即小水泵注了3+4=7小时,共向鱼池内注水105吨;由此求出小水泵每小时注水的吨数,进而求出大水泵每小时注水的吨数。
小水泵:105÷(2×2+3)
=105÷(4+3)
=105÷7
=15(吨)
大水泵:15×2=30(吨)
答:大水泵每小时注水30吨;小水泵每小时注水15吨。
30.(1)12780元;
(2)赚钱了;赚了2430元
(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每个滑板的批发价乘批发的滑板数量,即可求出要付给工厂多少元。
(2)先用原价乘卖出的75个滑板,求出降价前卖出的钱数;再现价乘卖出的15个滑板,求出降价后卖出的钱数;相加求出卖出滑板的总钱数,最后和付给工厂的钱数比较即可。
(1)(元)
答:李经理要付给工厂12780元。
(2)降价前:(元)
降价后:
(元)
(元)
15210>12780
(元)
答:赚钱了,赚了2430元。
31.甲:29千米/小时;乙:13千米/小时
此题可用线段图表示:
如上图,中点处就是A、B两城正中间的地方,所以由中点处到A城和B城之间的距离都是(126÷2)千米。甲骑摩托车比乙骑自行车速度快,所以同样行3小时,行驶的路程比乙多,要在离中点24千米处相遇,因此,甲走的路程是(126÷2+24)千米;乙走的路程是(126÷2-24)千米。
甲的速度(126÷2+24)÷3
=(63+24)÷3
=87÷3
=29(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126÷2-24)÷3
=(63-24)÷3
=39÷3
=13(千米/小时)
答:甲骑摩托车的速度是29千米/小时,乙骑自行车的速度13千米/小时。
这类行程问题,经常可以利用线段图帮助理解。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浙江专用)
数 学
(测试范围: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 20分)
1.下列各数中,“3”在万位上的是( )。
A.730200 B.301080 C.69300
2.下列数中,一个零都不读的是( )。
A.2070085 B.2007850 C.2000785
3.在写二十亿八千零五万时,要写出( )个0。
A.1 B.3 C.5 D.7
4.丽丽用计算器计算时,错误地输入了,要想得到正确答案,可以( )。
A.再除以3 B.再乘3 C.再乘10
5.小乐在计算“1872+164 ”时,横线上添加( )不能使计算简便。
A.+128 B.-1872 C.+36 D.+37
6.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940+150时,把“+”错输成“-”,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了( )。
A.150 B.0 C.300 D.790
7.每盒乒乓球20元,一盒有16个乒乓球,买20盒要多少钱?正确列式是( )。
A.20×16×20 B.16×20 C.20×20
8.为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与不平行,与不平行,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一定平行 B.与 一定不平行
C.与一定相互垂直 D.与可能平行或相互垂直
9.数一数下图中共有( )条线段。
A.10 B.8 C.5
10.一只蚂蚁重约2-3毫克,1000只重约2-3克,1亿只蚂蚁的重量约与( )的体重差不多。
A.一头大象(2000千克) B.一头奶牛(250千克)
C.一只小羊(30千克) D.一条鲨鱼(2吨)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4分)
11.括号里最小填几?
1572430615( )31000 8352006183( )19475 14( )956≈15万
12.小乐在算一道乘法题时,把其中一个因数36看成了6,结果得到的积是744,正确的积是( )。
13.王奶奶的一个养鸡场,平均每天收498个鸡蛋,照这样计算,一月份大约收了( )个鸡蛋,实际收了( )个鸡蛋。
14.30×5=5×30,运用了乘法( )律。
15.计算[150-(48+2)]÷2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
16.一个数由3个亿、5个千万、6个十万和8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
17.2025年春运期间,公路交通完成的人员流动达到了8390000000人次。8390000000读作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万。
18.乐乐早上8:20吃饭,这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 角,下午5:30放学,这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 角;当晚上12:0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 角。
19.从11:00到12:00,时针转动了( )度,这个角是( )角,分针同时转动了( )度,形成的角是( )角。
20.,运用的运算律是( )。
21.一水池有一根进水管不断进水,另有若干根相同的抽水管。若用24根抽水管抽水,6小时可以把池中的水抽干,若用21根抽水管抽水,8小时可以将池中的水抽干。若用16根抽水管,( )小时可以将水池中的水抽干。
三、计算题(24分)
22.直接写出得数。
12×30= 130×40= 16×50= 25×3÷25×3=
39×42≈ 21×297≈ 507×28≈ 25×19×4=
23.脱式计算,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51-339+61 199-8×24
523+325+177+75 125×[(27+45)÷9]
24.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四、作图题(8分)
25.观察下面的数线,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再分别在数线上找到下面两个数的大致位置,分别标上A、B。
A.2401230 B.4593706
26.小兔想从家门口的A点修一条通向小河的水渠,怎样修水渠才最短?请在图上画出来。
五、解答题(28分)
27.一本故事书卖16元,红岗小学要捐450本这样的故事书到清远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大队铺导员曾老师准备了6100元,够吗?
28.经济统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助于政策制定,决策和经济研究。2023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经济答卷彰显蓬物活力,全国居民人均可收入39218元,其中山东省39890元,河南省29933元,广东省49327元,陕西省32128元,福建省45426元,江苏省52674元,这么省份中,哪些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29.一个养鱼池用大、小两台水泵向鱼池内注水,大水泵注了2小时,小水泵注了3小时,共向鱼池内注水105吨。大水泵每小时的注水量等于小水泵2小时的注水量。请你算一算,大水泵和小水泵每小时分别注水多少吨?
30.滑板运动是同学们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
(1)大兴体育用品店的李经理从工厂批发了90个滑板,每个142元。李经理要付给工厂多少元?
(2)李经理在卖出75个滑板以后开始降价销售。如果这批滑板全部售出,那么你认为李经理是赚钱了还是赔钱了?赚了或赔了多少元?
31.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126千米的A、B两城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在离两城中点处24千米的地方,甲、乙二人相遇。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