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3《生物圈》教学课件(共31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3《生物圈》教学课件(共31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7 17:13:23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1.3 生物圈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三节 生物圈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源于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章节。该部分内容是生物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对之前所学生物与环境关系等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后续学习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内容的基础,在整个生物学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阐述生物圈的定义和范围。 2.列举森林、草原、海洋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并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认识各种类型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 【素养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认识生物圈的范围和不同生态系统的类型,从微观上理解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提高逻辑推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理解“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3.社会责任:树立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思考个人在保护生物圈中的角色和作用,制定并践行环保行动计划。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准确阐述生物圈的定义、范围。 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认识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树立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保护生物圈中的角色和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行动计划,并在生活中践行,培养“从身边小事做起,守护生物圈”的责任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巴黎协定) 【提出问题】看完这段触目惊心的视频,大家的心情想必都很沉重。在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会议通过了《巴黎协定》。该协定明确了全球减少碳排放、控制平均气温升幅的目标和举措,并且指出必须确保所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现在老师想问大家,减少碳排放为什么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确保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应对气候变化有什么意义呢?大家可以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讨论。(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 【引导过渡】大家的讨论都很热烈,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其实,这些问题都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物圈密切相关。生物圈到底是什么?它有怎样的范围?又包含哪些生态系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去揭开生物圈的神秘面纱。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回答相应问题。
新知探究 一、生物圈的范围 活动一 生物圈的概念 【引入】2015 年 12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会议通过了《巴黎协定》。该协定明确了全球减少碳排放、控制平均气温升幅的目标和举措,并且指出必须确保所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碳排放为什么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确保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应对气候变化有什么意义?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物圈。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生物圈呢? 【讲解】评价、强调:生物圈的概念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紧密联系,它涵盖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以及它们所生存的环境。 活动二 生物圈的范围 【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件,找出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哪些部分? 【讲解】 1.大气圈的底部:组成主要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生活着飞翔的昆虫、鸟类、细菌等微小生物。 2.整个水圈:组成是地球上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几乎到处都有生物。 3.岩石圈的表面:组成是岩石,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学生思考】阅读课件内容后回答: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学生思考】阅读后回答: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整个水圈、岩石圈的表面。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活动一 认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引入】我们已经了解了生物圈的范围,在这个广阔的范围内,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件,找出有哪些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并思考它们各自的分布、生物种类和作用。 【讲解】评价各小组的发言,强调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后,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总结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活动一 分析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引入】我们认识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那么这些生态系统之间是不是相互独立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分析资料来探讨这个问题。 【问题】阅读资料,讨论下列问题: 1.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有关联? 2.为什么说“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讲解】评价各小组的发言,强调不同生态系统之间通过非生物因素、地域关系和生物等方面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由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后,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范围 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整个水圈 岩石圈的表面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分布:较湿润地区 特点:动植物多,结构稳定 作用:涵养水源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草原生态系统 分布: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特点:缺乏高大植物 作用:保持水土等 海洋生态系统 特点:藻类资源丰富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淡水生态系统 组成:淡水水体和生物 作用:提供水源,调节气候 湿地生态系统 形成条件:多水、过湿 特点:沼泽植物占优势 作用:净化水质,蓄洪抗旱,“地球之肾” 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以农作物为主体 作用:需大量人力物力 城市生态系统 特点:人类起支配作用 问题:易产生环境问题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不同生态系统联系 非生物因素:阳光、大气、水 地域关系:相互关联 生物:一种生物可经过不同生态系统 结论:最大生态系统,生物共同家园 保护:人人有责
课后作业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D ) A.陆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范围是( D ) A.海平面以下约10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千米之间 B.海平面以下约2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20千米之间 C.岩石圈的下层,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 D.岩石圈的上层,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 3.下列对生态系统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城市生态系统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B.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 C.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D.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生态环境恶劣 4.下列生态系统及其特点或作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B ) ①湿地生态系统——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②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③森林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年产氧量的70% ④海洋生态系统——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圈,整体教学效果较好。利用实际案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巴黎协定》的讨论,让学生关注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在讲解生态系统类型时,结合图片和实例,使学生对不同生态系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时,部分学生理解有困难,应多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讲解。此外,在培养学生制定环保行动计划方面,时间安排不够充裕,学生讨论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加强对教学难点的突破,让学生真正将保护生物圈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第1章 生态系统
第3节 生物圈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人教版生物(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学 习 目 标
01.生物圈的范围是怎样的
02.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
03.为什么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重点
1.准确阐述生物圈的定义、范围;
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保护生物圈中的角色和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行动计划,并在生活中践行,培养 “从身边小事做起,守护生物圈” 的责任意识
想一想,议一议: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会议通过了《巴黎协定》。该协定明确了全球减少碳排放、控制平均气温升幅的目标和举措,并且指出必须确保所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碳排放为什么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确保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应对气候变化有什么意义?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01生物圈的范围
探究新知
01生物圈的范围
所有的 与其 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
生物
环境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 。
大气圈的底部
整个水圈
岩石圈的表面
探究新知
01生物圈的范围
(1)岩石圈的表面
组成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生活的生物
岩石圈
飞翔的昆虫、鸟类、细菌等微小生物。
探究新知
01生物圈的范围
(2)整个水圈
组成
地球上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生活的生物
水圈
几乎到处都有生物
探究新知
01生物圈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
组成
岩石,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生活的生物
岩石圈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探究新知
0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探究新知
0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森林生态系统
分布:较湿润地区
生物种类:动植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且稳定。
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
探究新知
0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2)草原生态系统
分布: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生物种类: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的少,也丰富。
作用: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
探究新知
0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3)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有丰富的藻类资源;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
作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藻类、植物等可以制造大量的氧气。
探究新知
0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4)淡水生态系统
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
组成:淡水水体和其中的生物。
作用:为人们提供饮用水、灌溉和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探究新知
0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5)湿地生态系统
形成条件:多水、过湿的环境
生物种类: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
作用:净化水质、蓄洪抗旱
典例:沼泽
地球之肾
探究新知
0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6)农田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作用: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较差;需要在栽培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探究新知
0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7)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人类起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
特点: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探究新知
0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探究新知
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分析·讨论
0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阅读资料,讨论下列问题:1.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有关联?
河流生态系统
供水
城市生态系统
流入
海洋生态系统
灌溉
农田生态系统
沿途形成
湿地生态系统
源头
源头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探究新知
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分析·讨论
0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为什么说“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①从非生物因素来说,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_____、_____、____ 等因素的影响。
阳光
大气

阳光普照大地
大气的流动
探究新知
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分析·讨论
0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为什么说“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②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的。
相互关联
探究新知
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分析·讨论
0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为什么说“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③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一种生物可以经过不同的_________。
生态系统
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
无处不在的细菌
鱼类的洄游
迁徙的鸟类
探究新知
0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是由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探究新知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月宫一号”
科学·技术·社会
0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堂总结
思维导图
生物圈
生物圈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整个水圈
非生物因素
地域关系
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相互关联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美称 “地球之肾”
美称:“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课堂练习
【例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陆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D
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各种生态系统的总和,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课堂练习
【例2】生物圈的范围是(  )
A.海平面以下约10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千米之间
B.海平面以下约2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20千米之间
C.岩石圈的下层,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
D.岩石圈的上层,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
D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
课堂练习
【例3】下列对生态系统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生态系统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B.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
C.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D.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生态环境恶劣
正确,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大,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B
错误,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很少,而不是较湿润的地区
正确,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正确,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生物稀少,生态环境恶劣
课堂练习
【例4】下列生态系统及其特点或作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①湿地生态系统——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②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③森林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年产氧量的70%
④海洋生态系统——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正确,湿地生态系统中,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
B
正确,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错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而不是森林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年产氧量的70%
错误,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而不是海洋生态系统
第三节 生物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