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2.2《维护生态安全》教学课件(共23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2.2《维护生态安全》教学课件(共23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7 17:13:55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2章 生态安全
第2节 维护生态安全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人教版生物(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学 习 目 标
01.什么是生态安全
02.为什么要重视生态安全
03.如何维护生态安全
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实例等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概念
2.了解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教学重点
树立生态安全共同体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与国家战略
想一想,议一议:
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这项保护长江生态系统的重大战略部署,现在已经初见成效。
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以捕鱼为生,现在为什么要长期禁止捕鱼呢?只是为了保护鱼类资源吗?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同样,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农田等生态系统也具有强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目前也存在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亟待增强。
探究新知
01什么是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指生态系统服务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的状态与能力。
探究新知
01什么是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楼兰古城原貌
楼兰古城遗址
探究新知
02 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探究新知
国家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分析·讨论
(1)为什么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保护与修复有什么区别
黄河作为一个河流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与稳定与全流域的森林、草原、湖泊、湿地、农田、沙漠等生态系统都有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一体化治理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保护”重在防止破坏,“修复”重在恢复生态健康,两者互为支撑,缺一不可。
02 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探究新知
国家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分析·讨论
(2)上述哪些对策是针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出的?哪些对策是针对防治环境污染提出的?这对我们维护生态安全有什么启发?
①②③④⑤⑥——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⑦——防治环境污染
维护生态安全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水、动植物等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02 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探究新知
国家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分析·讨论
02 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维护生态安全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水、动植物等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因此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探究新知
国家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分析·讨论
02 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近年来,我国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巩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成就卓著。
探究新知
国家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分析·讨论
02 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保护生物圈就是维护生态安全
探究新知
03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探究新知
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拟定保护行动计划
调 查
03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阅读教科书P115的内容,找到调查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实地调查和访谈调查时要注意安全,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调查时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探究新知
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拟定保护行动计划
调 查
03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结合小组提出的“本地生态问题”,要求小组合作设计1个“微方案”,需包含“针对问题、具体措施(至少2项,可结合法律、科技、公众参与等维度)、实施步骤、预期效果”,可以用示意图或文字简表呈现。最后小组展示。
沿江风光带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一、沿江风光带生态环境现状
二、保护沿江风光带生态环境计划
课堂总结
思维导图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安全概念:
维护生态安全对策
①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水、动植物等自然资源;
②防治环境污染;
③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拟订保护行动计划
生态系统服务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的状态和能力
课堂练习
【例1】牧民们控制牛羊数量,按照牧草的生长情况实施“划区轮牧”,让牛羊轮流从不同地块获得充足的食物,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如果规划不好,过度放牧就会造成草场退化、沙化。以下分析最全面、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②生态系统的恢复完全依靠人为干预
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安全
④人类活动可以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正确,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过度放牧会超出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导致草场退化
错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时可以自然恢复也可以人为干预,恢复完全依靠人为干预的说法太绝对
正确,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可减少对草原的过度利用,促进植被恢复,这也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体现,有利于保护生态安全
正确,人类活动可以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合理放牧与过度放牧均体现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堂练习
【例2】国家安全委员会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下列做法利于维护生态安全的是( )
①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②工业污水就近排入江河
③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④喜庆节日燃放鞭炮
⑤限制使用一次性木筷
⑥任意放生外来动物
⑦倡导进行生物防治
A.①②④⑥ B.②③⑦ C.①②③ D.③⑤⑦
D
错误,施用较多的化肥和农药,不但作物不能完全吸收,造成经济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错误,工业废水要遵循“先净化,后排水”,这样做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水体污染,会破坏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正确,植树造林可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
错误,燃放鞭炮污染空气且可能引发火灾
正确,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错误,任意放生外来动物可能导致生物入侵,破坏本地生态
正确,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环保且有效
课堂练习
【例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以下措施不符合保障生态安全的是( )
A.适度放牧
B.防止环境污染
C.填湖造田
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正确,适度放牧可防止草原退化,促进生态恢复,符合生态保护
C
正确,防止环境污染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错误,填湖造田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不符合生态保护
正确,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维持资源可持续性,符合生态安全
课堂练习
【例4】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1)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已将生态安全纳入 体系。2015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对生态安全有专门的表述。
(2)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因此要坚持 。
(3)我国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与保障生态安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一系列保障生态安全的重大措施得以实施,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就是维护生态安全。
国家安全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保护生物圈
第二节
维护生态安全/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2.2 维护生态安全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二节 维护生态安全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围绕生态安全展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态安全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这部分内容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与生物学科中的生态系统知识紧密相连,同时也与社会热点和国家战略息息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准确构建生态安全的概念。 2.深入了解国家维护生态安全的具体对策。 3.熟练掌握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一般步骤与注意事项,并能拟定保护行动计划。 【素养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层面认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面临的问题,从微观角度理解生态安全的内涵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具体措施。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树立生态安全共同体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国家战略。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实例等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概念。 2.了解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教学难点】 树立生态安全共同体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与国家战略。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展示长江禁渔前后视频】同学们,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大家看,这是 2021 年 1 月 1 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前的长江景象,江面上渔船密集,捕鱼活动频繁;再看看这是现在的长江,江面变得开阔宁静,水中的鱼类资源逐渐丰富,生态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以捕鱼为生,现在为什么要长期禁止捕鱼呢?难道只是为了保护鱼类资源吗?其实,这背后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生态安全。除了长江,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农田等生态系统也具有强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目前也存在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亟待增强。那究竟什么是生态安全?我们又该如何维护生态安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态安全的世界去探索答案。 学生们自由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新知探究 一、什么是生态安全 活动一 引入生态安全概念 【引入】同学们,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现在已经初见成效。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以捕鱼为生,现在为什么要长期禁止捕鱼呢?只是为了保护鱼类资源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开启今天关于生态安全的学习。 【问题】结合“长江十年禁渔”的例子,思考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讲解】评价学生的回答,强调生态系统服务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的状态与能力,这就是生态安全。并举例说明生态安全遭到破坏后,如森林减少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会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学生思考】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可能提到长江的鱼类资源为人类提供食物,长江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于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防洪等有重要作用。
二、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活动一 国家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分析 【引入】我们已经了解了生态安全的概念,那么国家为了维护生态安全采取了哪些对策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讨论来学习。 【问题】(1)为什么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保护与修复有什么区别 (2)思考哪些对策是针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出的?哪些对策是针对防治环境污染提出的?这对我们维护生态安全有什么启发? 【讲解】评价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利用资源和防治污染对于维护生态安全的不可或缺性。举例说明国家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学生思考】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针对问题(1)结合黄河作为一个河流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与稳定与全流域的森林、草原、湖泊、湿地、农田、沙漠等生态系统都有关系,分析得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一体化治理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保护”重在防止破坏,“修复”重在恢复生态健康,两者互为支撑,缺一不可。针对问题(2)学生分析课件中提到的各项对策,得出①②③④⑤⑥是针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出的,⑦是针对防治环境污染提出的,进而总结出维护生态安全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水、动植物等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三、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活动一 调查与计划设计 【引入】我们了解了生态安全的概念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那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呢?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并拟定保护行动计划。 【问题】阅读教科书 P115 的内容,思考调查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讲解】评价学生的回答,强调调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及注意事项的重要性。 【学生思考】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调查步骤可能包括确定调查目的、选择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注意事项包括实地调查和访谈调查时要注意安全,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调查时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生态安全 一、什么是生态安全 概念:生态系统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的状态和能力 重要性 二、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国家对策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防治环境污染 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意义:巩固生态安全屏障,成就显著 本质:保护生物圈 三、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 步骤 注意事项 设计“微方案” 针对问题 具体措施 实施步骤 预期效果
课后作业 1.牧民们控制牛羊数量,按照牧草的生长情况实施“划区轮牧”,让牛羊轮流从不同地块获得充足的食物,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如果规划不好,过度放牧就会造成草场退化、沙化。以下分析最全面、正确的一组是( C ) 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②生态系统的恢复完全依靠人为干预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安全 ④人类活动可以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国家安全委员会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下列做法利于维护生态安全的是(D ) ①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②工业污水就近排入江河 ③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④喜庆节日燃放鞭炮 ⑤限制使用一次性木筷 ⑥任意放生外来动物 ⑦倡导进行生物防治 A.①②④⑥ B.②③⑦ C.①②③ D.③⑤⑦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以下措施不符合保障生态安全的是(C ) A.适度放牧 B.防止环境污染 C.填湖造田 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1)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已将生态安全纳入 国家安全体系。2015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对生态安全有专门的表述。 (2)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因此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 (3)我国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与保障生态安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一系列保障生态安全的重大措施得以实施,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保护生物圈就是维护生态安全。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等实例引入生态安全概念,学生表现出较高兴趣,能积极参与讨论。在讲解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时,结合黄河生态系统等案例,学生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有了较好理解。但在树立生态安全共同体意识方面,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还需更多实际案例引导。课堂练习环节,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较好,但在分析复杂问题时,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有待提高。后续教学中,应增加实践活动,让学生更直观感受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