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言文二则第2课时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分层练习+ 听写

文档属性

名称 22文言文二则第2课时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分层练习+ 听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7 11:28:24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2 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课题 22 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读准“轴”“曝” “矣”等易混难读的字,会写“轴、锦”等4个字,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从这篇文章中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
重难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2.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导入课题: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课件出示《斗牛图》) 几百年后,关于这幅图,苏轼写了一篇文章《书戴嵩画牛》。(教师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读好停顿:书/戴嵩画牛。 (2)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课题。 (1)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2)引导:“书”是什么意思?请联系前面学过的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说一说。 预设:“书”就是“书写”的意思。“画牛”不是一个动词加名词的结构,而是指画作《斗牛图》。 “书戴嵩画牛”就是书写戴嵩画牛的故事。 二:读通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1) 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多读两遍。 (3)同桌互相听读,纠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 2.检查朗读,评价修正。 (1)指名读,提醒学生读准“处、好、数、曝”的字音。 杜处(chǔ)士 好(hào)书画 所宝以百数(shǔ) 曝(pù)书画 斗(dòu)牛 (2)教师范读,同桌互读。(课件出示) 中/有杜士,书画,所宝/以百。有戴嵩《牛》/一,尤所爱,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织/当问。” 3.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课文的意思;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桌讨论。 戴嵩(sōng):唐代画家,善画牛,有《斗牛图》。 蜀中:四川。杜处(chǔ)士:不详。苏轼有《杜处士传》,是将众多药名谐音连缀而成的。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 好(hào):喜欢,爱好。所宝:所珍藏的。宝,珍藏。 数(shǔ):清点数目,计算。 一轴:一幅。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套,用玉装饰卷轴。囊,袋子,此处指画套。常以自随:《东坡志林·卷九》(十二卷本)无此句。自随,随身携带。 曝(pù):晒。 拊(fǔ)掌:拍掌,嘲笑时的体态语。 耶:一作“也”。 牛斗(dòu):牛互相争斗。 力在角(jiǎo):力量用在角上。 尾搐(chù)入两股间:尾巴紧紧夹在两腿之间。搐,抽搐,这里指用力夹或收。股,大腿。掉尾:摇尾。掉,摇。《左传·昭公十一年》:“尾大不掉。” 谬(miù)矣:错了。谬,错误,差错然之: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4.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1)指名朗读。 (2)(出示两牛嬉戏图和两牛争斗图)提问:哪一幅图是两牛打斗“尾搐入两股间”? 第一幅图牛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第二幅图牛尾巴翘起来摆动。 (3)指名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 (4)(出示句子)指名读,全班齐读。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5)引导:“耕”“织”分别是指做什么事?谁来说一说? 耕,指耕田种地。织,指纺纱织布。 (6)提问:“奴”“婢”分别是指什么人? 奴,指耕田种地的农民。婢,指纺纱织布的女佣。 (7)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 5.指名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意思。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 三:想象趣读,走入情境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用“____”画出描写杜处士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牧童的语句,说说他们对待“戴嵩画牛”不同的表现。 2.汇报交流。 (1)指名学生朗读描写杜处士的语句。 (课件出示)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①提问:杜处士“尤所爱”表现在哪些地方?用文中的语句说一说。 【预设】: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②追问:你觉得杜处士会在哪些时候带着戴嵩画的《斗牛图》?请你想象一下他的举止,试着说一说。 【预设】:杜处士真是爱《斗牛图》呀!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做客的时候,游玩的时候…… ③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2)指名读描写牧童的语句。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①引导:牧童“拊掌大笑”是什么样的?试着演一演。 ②创设情境:小牧童,你拊掌大笑,是为何故? ③学生带动作表演读,体验牧童的天真无邪、纯真可爱。 3.思考问题:①牧童是怎样评价戴嵩的《斗牛图》的?他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②杜处士听了牧童的话有什么反应?由此可见杜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交流后指名学生发言。 ①牧童的观点:谬矣。理由: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精神: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 ②杜处士的反应:处士笑而然之。点评:可见杜处士是一个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③学生齐读牧童的话,抓住牧童的神态、动作、语言来想象画面,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 5.教师小结:一个“笑”字刻画了两个人物,我们读文章就要善于捕捉同一个词语表达的不同情感,体会汉字神奇的表现力。 四:精读课文 感悟主题 再读课文,思索故事所呈现的道理。 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 (2)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呈现: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3)结合这句话的意思,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交流预设: 生1: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迷信权威。虽然戴嵩是唐代有名的画家,但不代表他画的画就没有问题。 生2:我的收获是,当我们遇到难题和困惑时,不应闭门造车,而应该去问有相关知识的人。“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以请教有相关特长的人。 提出问题,激发质疑精神。 请学生读一读课下注释。思考:这个注释告诉了我们什么?对课文你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教师结合注释,解释牛角斗时的真实情况。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读了注释,会发现真实情况是,牛在角斗时,尾巴不一定都是夹入两腿之间的。牧童的观察也没有错,只是画家画的只是牛相斗的一瞬间,而无法顾及所有情况。所以戴嵩画的斗牛其实并没有错。那么是苏轼错了吗?苏轼记载这个故事,其实是为了告诫人们凡事要仔细观察,要向亲历者了解情况,要请教有经验的人。毕竟古代信息的传播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我们可以通过斗牛的图片、视频去仔细观察,得出确切的答案。所以,大家要时刻记住这一点: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大家只凭借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就得出牛相斗时绝对会把尾巴夹在两腿之间的结论的话,这也是不仔细思考、不细心观察呀! 四 讲述故事,体验感情 1.(课件出示) ?牧童的故事: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 ?杜处士的故事:我姓杜,人们都叫我杜处士。我爱收藏书画…… ?苏轼的故事: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 教师提示: (1)故事内容要符合课文原意,不要遗漏情节,可以加入自己想象的动作、神情。 (2)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语调,把故事讲给同桌听,同桌听后要提出修改意见。 2.分组展示讲故事。 3.指名学生讲故事,师生评议。 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故事大道理。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作业设计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用语文的方法(查资料、整理)研究戴嵩画的斗牛与牧童的斗牛观点谁是正确的。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21 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22 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几百年后,关于这幅图,苏轼写了一篇文章《书戴嵩画牛》。
导入课题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传世。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的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作者简介
书 戴嵩画牛
/
书:书写。
书写戴嵩画牛的故事。
揭题释题
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多读两遍。
同桌互相听读,纠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
自主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chǔ
hào
shǔ

zhóu
jǐn

chù
miù yǐ


指导朗读
蜀中 以百数 拊掌大笑 尾搐入两股间
谬矣 曝书画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shǔ

shǔ
chù

miù


我会读

jǐn




学写字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要注意避让,右下的部件不要写成“水”。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指导朗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指导朗读
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及插图说说课文的意思,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桌讨论。
默读课文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哪一幅图是两牛打斗“尾搐入两股间”?
第一幅图牛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
第二幅图牛尾巴翘起来摆动。
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
知晓文意
喜欢。
所珍藏的(书画)。
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
晒。
拍手。
抽缩。
大腿。
摆动、摇。
认为他说得对。
说。
农民。
织工。
1.好:
2.所宝:
3.锦囊玉轴:
4.曝:
5.拊掌:
6.搐:
7.股:
8.掉:
9.然之:
10.云:
11.奴:
12.婢:
注 释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书戴嵩画牛
本指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后来也指未做官的士人。
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
指戴嵩画的《斗牛图》。
所珍藏的(书画)。
计算。
知晓文意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耕田种地
纺纱织布
耕田种地的农民。
纺纱织布的女佣。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知晓文意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
知晓文意
自由读文
自由朗读课文,用“??”画出描写牧童的语句,用“____”画出描写杜处士的语句,说说他们对待“戴嵩画牛”不同的表现。
知晓文意
汇报交流
请你朗读描写杜处士的语句。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表现的地方?
同学们觉得杜处士会在哪些时候带着戴嵩画的《斗牛图》?请你想象一下他的举止,试着说一说。
杜处士真是爱《斗牛图》呀!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做客的时候,游玩的时候……
知晓文意
请你朗读描写牧童的语句。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想象画面,体验牧童的天真可爱。
面对牧童拊掌大笑,杜处士也笑了。你觉得杜处士会怎样笑、怎样说呢?
试着说一说杜处士的神态、动作和语言。
处士笑而然之。
一个“笑”字刻画了两个人物,我们读文章就要善于捕捉同一个词语表达的不同情感,体会汉字神奇的表现力。
①杜处士的反应:处士笑而然之。点评:可见杜处士是一个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②学生齐读牧童的话,抓住牧童的神态、动作、语言来想象画面,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
汇报交流
讲述故事
同学们可以通过扮演文中角色,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吗?
牧童的故事: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
杜处士的故事:我姓杜,人们都叫我杜处士。我爱收藏书画……
苏轼的故事: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
文中说“常以自随”,想象杜处士可能在什么时候带着《斗牛图》。
因为喜欢,所以杜处士外出游玩时会随身带着《斗牛图》,常常拿出来与朋友一起欣赏;有可能睡觉时将《斗牛图》放在枕边,睡前打开欣赏一番。
牧童见到《斗牛图》时有怎样的反应呢?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观点:
理由:
精神品质:
谬矣!
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向权威。
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是如何做的?

表现:处士笑而然(认为是对的)之。
人物形象: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同样是笑,牧童的“拊掌大笑”是什么样子?试着表演一下他的神态和他说的话。杜处士的“笑而然之”,你觉得他的笑和牧童的笑有什么区别?试着揣摩一下他的心理,写一写他的表现和话语。
讨论交流
原文: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同理:画牛当问( )
( )当问( )
牧童
钓鱼
渔夫
课文中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感悟道理
同学们,小故事大道理。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
课堂小结
尤所爱
牧童拊掌大笑
书戴嵩画牛
爱图
曝图
锦囊玉轴
处士笑而然之
常以自随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笑图
曝书画
结构梳理
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斗牛图》画得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 ,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 。
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
迷信权威
主题概括
自主作业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用语文的方法(查资料、整理)研究戴嵩画的斗牛与牧童的斗牛观点谁是正确的。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 学习任务单
一:读通课文,疏通文意
自读课文《书戴嵩画牛》:
(1) 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多读两遍。
(3)同桌互相听读,纠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
2.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课文的意思;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桌讨论。
二:想象趣读,走入情境
自由朗读课文,用“____”画出描写杜处士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牧童的语句,说说他们对待“戴嵩画牛”不同的表现。
三:讲述故事,体验感情
再读课文,思索故事所呈现的道理。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2.交流收获:
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迷信权威。虽然戴嵩是唐代有名的画家,但不代表他画的画就没有问题。
我的收获是,当我们遇到难题和困惑时,不应闭门造车,而应该去问有相关知识的人。“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以请教有相关特长的人。
我感受到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的,要想画好画,就得仔细观察,要尊重事实。就像我们写作,有时候为了情节的需要会编一些故事,想象是可以的,但有时候写的东西违背了常识就不行了。
我觉得杜处士虚心接受牧童指出的画作中的错误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牧童只是个小孩子,但他却不因他说的话而恼怒,而是“笑而然之”,可见他的修养。
3.教师小结:
苏轼记载这个故事,其实是为了告诫人们凡事要仔细观察,要向亲历者了解情况,要请教有经验的人。所以,大家要时刻记住这一点: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大家只凭借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就得出牛相斗时绝对会把尾巴夹在两腿之间的结论的话,这也是不仔细思考、不细心观察呀!
四 讲述故事,体验感情
阅读以下提示,讲讲故事。
牧童的故事: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
?杜处士的故事:我姓杜,人们都叫我杜处士。我爱收藏书画……
?苏轼的故事: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
【提示】:
(1)故事内容要符合课文原意,不要遗漏情节,可以加入自己想象的动作、神情。
(2)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语调,把故事讲给同桌听,同桌听后要提出修改意见。
2.分组展示讲故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 分层作业
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处(chǔ chù)士     好(hào hǎo)书画   所宝以百数(shǔ shù)
曝(pù bào)书画    斗(dòu dǒu)牛
2.选择加点字的意思。
好书画。( )
A.认为……好 B.喜欢 C.优良
(2)处士笑而然之。( )
A.认为……对 B.然而 C.然后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戴嵩是唐代画家,他善于画牛。( )
(2)《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
(3)钟子期和伯牙一样都是琴师,而且非常喜欢音乐。( )
(4)《书戴嵩画牛》讲了一个牧童发现了戴嵩的画作《牛》中的问题的故事。( )
【课文梳理】
4.回顾课文填空。
《书戴嵩画牛》用简单的手法叙述了一件事,最后得出结论“耕当 , ”,即遇到不同领域的事,应当请教

5.阅读资料填空
(1)两则文言文都和艺术有关。《伯牙鼓琴》关于 ;《 书戴嵩画牛》关于 。
(2)艺术中有“情”:伯牙破琴绝弦,只因 (填原文)。伯牙、锺子期的故事流传千古,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用 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艺术中含“理”:《书戴嵩画牛》中,小小牧童竟能指出大画家的错误,这是因为: 。
6. 课内阅读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这篇古文的作者是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
(2)写出下面句子中“之”的含义。
有一牧童见之 处士笑而然之
(3)用“ ”画出体现杜处士很喜欢戴嵩画的《牛》的句子。
(4)用“ ”画出牧童判断这幅画有问题的理由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5)下列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表达的道理一致的一句是( )
A.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B.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C.不入虎六,焉得虎子。 D.多看事实,少听虚言。
(6)如果让你给家长讲述这个故事,你会怎么讲呢?试着把下面的内容按顺序排列:
A.处士爱书画,尤喜戴嵩(牛》。 B.牧童见《牛)图,拊掌笑话它。
C.一日曝书画,中有戴嵩《牛》。 D.处士听闻后,笑言有道理。
E.锦囊玉轴待,长随自己身。 F.牛斗力在角,尾巴藏腿间。
参考答案:
1.chǔ hào shǔ pù dòu
2.B A
3.√√×√
回顾课文填空。
问奴,织当问婢 不同领域的专业的人
5.
(1)两则文言文都和艺术有关。《伯牙鼓琴》关于 音乐 ;《 书戴嵩画牛》关于 绘画 。
(2)艺术中有“情”:伯牙破琴绝弦,只因 钟子期 (填原文)。伯牙、锺子期的故事流传千古,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知音 用 高山流水 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艺术中含“理”:《书戴嵩画牛》中,小小牧童竟能指出大画家的错误,这是因为·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填原文)
6.(1)北宋 苏轼
指戴嵩的那副画《牛》 指牧童说的话
(3)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4)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示例:两牛相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间,而画中牛却摇着尾巴在斗,这是错误的。
B
AECBF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