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北京课改版3.12《涉江采芙蓉》课件(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北京课改版3.12《涉江采芙蓉》课件(3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1 14:2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司马相如两无亿(意)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谁知过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字无可转,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卓文君 西汉时,蜀中才子司马相如与富商之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应该是经典,许多故事人们都耳熟能详.但他们的爱情也有波折. 司马相如二赴长安,不久就“官运亨畅”,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司马相如一登龙门,身价百倍,从此就沉溺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中。他忽然觉得卓文君配不上自己了,便有了休妻之意。五年的光景一晃而过。 这一天,卓文君正在窗边暗自流泪,忽然京城来了一位官差,交给她一封信,并告诉她大人立等回信。卓文君又惊又喜,拆信一看,却如当头棒打。一张大白纸寥寥写着几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当即就明白,当了高官的丈夫已有了嫌弃自己之意,这是变着戏法来刁难她。
她一时悲愤交加,写了回信交给了官差。 司马相如以为这次一定能难倒卓文君,不想回信竟如此神速,赶忙拆开来一看,傻眼了。原来卓文君很巧妙地将信上的数字先顺后倒地联成了一首既情意缠绵又正气浩然的血泪诗,看完信后,不禁惊叹妻子才华横溢,遥想某日夫妻恩爱之情,惭愧不已,从此断了此念头,与卓文君白头偕老。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xiè)蹀(dié)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shāi) 。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涉



蓉5.南朝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1.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古诗十九首2.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
冕(第一,首位 )”“一字千金”。3.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达深厚的感情。4.主要写游子思乡(羁旅诗)、闺人怨别(闺怨
诗)。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朗读课文 体会感情 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游子的思乡思妇之情。 整体把握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渡过江去采那朵莲花,
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芳草。①涉:渡。
②芙蓉:又称芙蕖(qú)、菡萏(hàndàn) 荷花、莲花。
③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方式:试图采摘芙蓉;鉴赏品味目的:“遗”远方的 “同心”者采摘花草送给那远方的亲人 赠花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中常有出现。采花折柳,以花草赠亲朋,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怎样理解“赠花”的行为?相 思
王 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营造了清
幽高洁的意境。3、品读:你认为诗歌描写“采芙蓉”“多芳草”和“兰泽”有什么作用? 2、诗歌开头两句有哪些意象 ?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美好。   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正值盛夏时节,江边花香日暖,娇花撩人,主人公见此情景满心想要采到鲜荷,甚至不惜“涉江”之劳。一、美在意象。“芙蓉”“兰泽”“芳草”等词语,读之便觉香气袭人,沁人心脾。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二、美在行为。因为本诗所写的是主人公于夏日江边采摘芙蓉以送爱人的情节。
三、美在情感。美丽的花草,美好的行为,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③遗(wèi):赠送。    
④所思:所字结构,思念的人。
⑤远道:犹言“远方”。  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转为下面的黯然失落作铺垫。 4、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
却又长路漫漫无边无际。⑥还顾:回顾,回头看。
⑦旧乡:故乡。    
⑧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相思情深却分隔两地,
只怕要愁苦忧伤以致终老。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⑨同心:感情深厚。
⑩离居:分居两地。
终老:指度过晚年,直至去世。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相爱的人的真挚深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1、本诗中的感情有没有变化? 请找出诗歌中体现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词语。
     采芙蓉、在远道、望旧乡、忧伤等。作者的感情变化:
欢欣——失望——思念——忧伤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男子。你怎么看?
    问题探究2、抒情主人公是谁? “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照这样看,便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的心爱的女子,“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只是他。看法一 “还顾”者就是“所思”者,不是“涉江”者,照这样看,抒情主人公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采来芳草寄给自己“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发出“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感叹。
    看法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推己及人的写法杜甫《月夜》的前四句: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此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身陷长安时思念妻子儿女之作,原本是诗人思念妻子儿女,而诗人却采用了“对写法”。从对方落墨,想像妻子在月夜里如何对月思念自己,而孩子还不懂得母亲为何要思念长安。有评论家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 3、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意境高洁、清幽。
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问题探究●女读:
◆男读:
◎合读: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合作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