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北京课改版6.22《爱莲说》课件(5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北京课改版6.22《爱莲说》课件(5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1 14:3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4张PPT。爱莲说引入课题检查预习诵读写作手法课外迁移作业康乃馨
——给母亲的花玫瑰
——象征爱情返回 莲 :荷花 芙蓉 芙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乐府民歌爱 莲 说 【宋】周敦颐一、教学目标二、作者文体三、配乐朗诵四、疏通词句五、课堂讨论六、板书总结七、朗读背诵八、反馈练习教学目标1、掌握“蕃”“濯”“鲜”等实词意义和“之”的用法。
2、通过诵读、背诵理解作者借莲花所寄寓的感情。
3、领会菊和牡丹对莲的作用。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说 《马说》《说虎》——议论文
“说”
《爱莲说》——散文
返回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蕃fán淤yū颐yí濯zhuó涟lián亵xiè鲜xiǎn逸yì噫yī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的) (值得)
〔蕃(fán)〕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唯独)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自:从
盛:a.很;b.普遍,广泛,多
〔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调整音节,舒缓语气表转折:却沾染(污秽,污染) 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妖媚千古名句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蔓:生枝蔓. 枝:长枝节。 远:远播 益: 更加 清:清香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洁净。 植:立。 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而:却焉:语气助词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者也:判断句谓:认为之:的隐逸:指隐居的人 ,隐士. 君子:指品德高尚 的人 (文眼、主旨句。照应上文哪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之:舒缓语气,不译.鲜:xiǎn(少)
闻:听说予:yú我宜:应当
众:多(反问)(排比)(照应上文哪句?)《爱莲说》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源明惟独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大多很喜欢牡丹。我只喜爱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它笔直洁净的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的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源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象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数很多了。
晋 陶渊明 独爱 菊

可爱-------- 李唐 世人 甚爱 牡丹

(宋) 予 独爱 莲 一、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濯清莲而不妖
A、妖艳
B、妖怪
C、美丽而不端庄C2、香远益清
A、更加
B、有意
C、益处A3、亭亭净植
A、亭子
B、耸立的样子
C、美丽的姿态B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A、玩耍
B、玩弄
C、游玩 B5、花之隐逸者也
A、隐居
B、隐藏
C、逃跑A6、花之君子者也
A、品德高尚的人
B、地位高的人
C、丈夫A7、陶后鲜有闻
A、新鲜
B、鲜艳
C、很少C8、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的
B、代词指莲花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C9、水陆草木之花
A、的
B、代词,指莲花
C、用在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独立性A美文共赏析文中描写莲的语句有那些?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莲的?莲具有怎样的特点?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正直美名远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志洁行廉端正 清高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质朴  莲:     花之君子者也 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莲的形象(托物)(言志)二、1、文章题为“爱莲说”也就是“说说我对莲花的爱”,作者究竟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这几句话从哪几个方面说莲花的什么品格?作者为什么对莲花情有独钟?作者借莲花所言之志是什么?托物言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生态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高洁、质朴、正直、高尚、清高纯洁作者写这篇文章并非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那还为了写什么呢?请将匹配的相应的字母填入相应的地方。
(莲的特征——人的品质)AHBEFGDCA、莲
B、出淤泥而不染
C、中通外直
D、不蔓不枝
E、濯清莲而不妖
F、香远益清
G、亭亭净植
H、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小结: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写物是为了写人。君子的高尚品质托物言志1、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
2、作者还写了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水陆草木之花

牡丹可爱者甚蕃陶渊明独爱世人甚爱写作方法探究3、“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菊牡丹秋季开花,迎寒斗霜,清高避世花色艳丽,雍容华贵为了起衬托作用4、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菊牡丹隐逸者富贵者惜厌莲君子爱生态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菊隐逸惜牡丹富贵厌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文言词语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3、不蔓不枝
4、亭亭净植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宜乎众矣洗涤美丽而不端庄蔓延生枝节亲近而不庄重少应当多立,树立文章评价1、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也表明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精要练习11、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陶后鲜有闻 ②无鲜肥滋味之享
B.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是谓大同
C.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尝遗余核舟一
D. ①不蔓不枝 ②青树翠蔓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____
②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 妖:_____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________
C、多;洗涤;美丽而不庄重;亲近而不庄重精要练习2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惟独喜爱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精要练习34、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
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
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
濯清涟而不妖。
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精要练习45、说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言外之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蓄批评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6、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与恶浊势力同流合污,正直大度,鄙薄名利,不炫耀自己,等等精要练习57、本文采用衬托写法,用____、____衬托莲,从而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
菊;牡丹;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也表明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背诵反馈练习:
1、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
例:我喜爱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2、以你对牡丹、菊花的独特认识,试模仿《爱莲说》的写法,写一篇《牡丹赞》或《爱菊说》。
延伸训练 竹 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与《爱莲说》有什么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