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1课时 有关光的思考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科学·教科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上学期 单元 一 光
课题 第1课时 有关光的思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区分光源,说明光的来源及重要性。
2.学生能分析无光的影响,理解光与视觉的关系。
3.学生树立光源的科学认知,培养光的安全意识。
核心素养
1.科学观念:理解光源的定义,明确自身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无光现象推理光的重要性,培养逻辑能力。
3.探究实践:能区分光源,分析光与视觉的关系。
4.态度责任:树立光的安全意识,体会光对生活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光源,理解光的来源及光与视觉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无光时视觉的局限性,明确光源的科学定义。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
【设计意图】以教材中多样的发光物体图片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对光的日常感知,激发探究光的来源和作用的兴趣,明确本节课围绕光的思考展开。
活动:展示教材中太阳光、星光、萤火虫、灯光、烛光等图片。
提问:“这些光都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对光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一起探究《有关光的思考》。”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认识光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索”板块的内容,明确光源的定义,区分光源与非光源,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通常我们把哪些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光源吗?为什么?”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太阳是,因为它自身发光……”
老师继续提问:“图片中的萤火虫、烛光、荧光灯是光源吗?月光、汽车后视镜是光源吗?说说理由。”
学生逐一分析后回答:“萤火虫、烛光、荧光灯是,因为自身发光;月光是反射太阳的光,汽车后视镜是反射光,不是……”
2.任务小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明确了光源的定义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能区分光源与非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是光源,月光、后视镜不是,培养了观察分类和科学概念理解能力。
学习任务二:分析无光的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研讨”板块的问题,分析无光时的现象,理解光与视觉的关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世界会一片黑暗,我们看不到东西……”
老师继续提问:“房间里完全黑暗,没有光能进入,能看到红苹果吗?选哪个选项,说说理由。”
学生分析后回答:“选第一个,因为没有光,眼睛看不到任何东西……”
老师追问:“这说明光和我们的视觉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我们看到物体需要光,光进入眼睛才能看到……”
2.任务小结
通过分析,同学们理解了光对视觉的重要性,没有光就无法看到物体,明确了光与视觉的关系是看到物体需要光进入眼睛,培养了逻辑推理和科学因果认知能力。
学习任务三:拓展光的应用与安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拓展”板块的内容,了解光的应用,同时树立光的安全意识,培养知识应用与安全意识。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夜视仪的作用是什么?这体现了光的什么应用?”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夜视仪能在黑暗中看到物体,体现了光的技术应用……”
老师继续提问:“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很强,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直接用肉眼看,会伤害眼睛……”
2.任务小结
通过拓展,同学们了解了光在技术中的应用,如夜视仪,同时树立了光的安全意识,知道强光会伤害眼睛,培养了知识应用和安全责任意识。
三、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光源辨析、光与视觉关系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巩固对光源定义和光与视觉关系的理解,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迁移能力。
活动:发放课堂练习单,包含“光源判断”“无光现象分析”等题目,学生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老师提问:“大家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对光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学生交流后,老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延伸
【设计意图】将课堂知识延伸到学生的生活观察中,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光源,深化对光源定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
任务:老师布置任务:“课后寻找生活中的光源,区分哪些是自身发光的,哪些是反射光的,记录下来并和同学分享。”
五、课堂总结
1.学生回顾
请3-4名学生分别回顾。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像太阳、萤火虫是光源,月光不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有的学生说:“没有光我们就看不到东西,因为看到物体需要光进入眼睛。”还有的学生说:“强光会伤害眼睛,比如不能直接看太阳、激光笔,同时了解了夜视仪利用光的技术应用。”通过学生的回顾,完整梳理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强化了对重点内容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强调
首先强调光源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我们要能准确区分光源与非光源,这是认识光的基础。其次,光对我们的视觉至关重要,没有光就无法看到物体,因为视觉的形成需要光进入眼睛。另外,对于强光如太阳、激光笔,要树立安全意识,不能直接用肉眼观看,避免伤害眼睛。同时,光在生活和技术中有很多应用,如夜视仪,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希望大家能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准确识别光源,注意光的安全,体会光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六、板书设计
有关光的思考
一、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萤火虫、烛光等)
二、光与视觉:看到物体需要光进入眼睛,无光则看不见
三、光的安全:避免直视强光(太阳、激光笔等)
四、核心意识:明确光源定义,理解光的重要性,树立光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