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4课时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科学·教科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上学期 单元 二 地球表面的变化
课题 第4课时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明火山喷发成因,描述其对地表的改变及环境影响。
2.学生能完成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推理成因。
3.学生树立火山认知的辩证观,体会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
核心素养
1.科学观念:理解火山喷发由地球内部岩浆活动引发,会改变地表。
2.科学思维:通过模拟实验推理火山成因,培养逻辑分析能力。
3.探究实践:能完成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分析地表改变与环境影响。
4.态度责任:树立火山影响的辩证认知,体会自然力量的双面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火山喷发成因,分析其对地表的改变及环境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岩浆活动引发火山喷发的动态过程,辩证看待火山影响。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
【设计意图】以教材“聚焦”问题为切入点,结合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激发探究火山喷发成因与作用的兴趣,明确本节课围绕火山喷发的情景、成因及地表影响展开。
活动:展示火山喷发的图片。
老师提问:“火山喷发是怎样的情景?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又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今天我们一起探究《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了解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索”板块的图片和文字,分析火山喷发对地表的改变,培养信息提取与归纳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观察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的图片和文字,说说火山喷发后地表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形成了长裂缝、熔岩喷涌,还有火山岩小山……”
-老师继续提问:“长白山天池和叙尔特塞火山岛是怎样形成的?大家再说说还有哪些火山喷发的事例?”学生结合教材和知识储备回答:“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口湖,叙尔特塞火山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还有富士山、维苏威火山……”
2.任务小结:通过分析火山喷发的实例,同学们明确了火山喷发会形成火山口湖、新的岛屿、火山岩地貌等,改变地表形态,同时积累了火山喷发的典型事例,为理解火山成因和影响奠定了事实基础。
学习任务二: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索”板块的模拟实验,推测并验证火山喷发的成因,培养实验探究与逻辑推理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根据前面的学习,推测火山喷发是怎么形成的,说说你的猜想。”
学生思考后回答:“可能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压力,喷出地表……”
老师继续提问:“我们来做模拟实验,用土豆泥做山体,番茄酱做岩浆,加热后观察现象,大家看到了什么?”
学生实验后回答:“番茄酱从土豆泥的小洞中喷出来,像火山喷发……”
老师追问:“这个实验能说明火山喷发的成因吗?结合实验说说火山喷发的过程。”
学生结合实验和猜想回答:“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2.任务小结
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同学们理解了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处喷出地表的过程,培养了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能力,明确了火山喷发的成因。
学习任务三: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索”板块的内容,分析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双面影响,培养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又有哪些有益的影响呢?”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灾难有烧毁森林、掩埋城市、引发滑坡等;有益的有火山灰肥沃土壤、火山地热可以利用、火山岩是建筑材料……”
老师继续提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思考后回答:“火山喷发既有危害也有好处,要辩证地看待……”
2.任务小结
通过分析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同学们认识到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面性,既有破坏性的灾难,也有建设性的资源,培养了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树立了对自然现象的全面认知。
三、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火山成因、地表改变及环境影响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巩固对火山喷发相关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迁移能力,检验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知识掌握程度。
活动:发放课堂练习单,包含“火山成因填空”“火山地表变化分析”“火山影响辩证判断”等题目,学生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老师提问:“大家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对火山喷发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学生交流后,老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延伸
【设计意图】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探究,通过收集火山喷发的最新事例,深化对火山活动的认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现象的持续探究意识。
任务:老师布置任务:“课后收集近期火山喷发的事例,分析其对当地地表和环境的影响,形成简单的探究报告。”
五、课堂总结
1.学生回顾
请3-4名学生分别回顾。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形成的,会形成火山口湖、新岛屿等,改变地表。”有的学生说:“通过模拟实验,我理解了火山喷发的成因,还知道火山喷发既有烧毁森林的危害,也有肥沃土壤的好处,要辩证看待。”还有的学生说:“学习火山喷发的知识很有趣,让我对地球内部的力量有了更多认识,也知道了看待自然现象要全面。”通过学生的回顾,完整梳理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强化了对重点内容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强调
首先强调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的结果,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处喷出地表,形成壮观的火山喷发景象,同时改变地表形态,如形成火山口湖、新的岛屿等。我们要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通过模拟实验直观感受这一过程。另外,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面性,既有烧毁森林、掩埋城市的灾难,也有提供肥沃土壤、地热资源、建筑材料的益处,要辩证地看待自然现象。最后,希望大家能保持对地球科学的探究兴趣,进一步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理解自然力量的神奇与复杂。
六、板书设计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一、成因:地球内部岩浆→压力作用→沿地壳薄弱处喷出
二、地表改变:火山口湖、新岛屿、火山岩地貌
三、环境影响:
灾难:烧毁森林、掩埋城市、引发地质灾害
益处:肥沃土壤、地热资源、建筑材料
四、核心意识:理解火山成因,辩证看待火山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