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课件 八上 2025年物理(沪粤2024)(36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课件 八上 2025年物理(沪粤2024)(36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27 08:1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小结
05
课堂练习
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速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用,知道光的色散原理。(物理观念)
学会构建“光线”模型探究光现象,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影的形成等现象。(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探究光的色散原理,了解白光、单色光、复色光,了解光的三原色。(科学探究)
了解光的作用,知道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态度与责任)
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光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服务……
光照亮了世界,
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
……
光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地球才会展现勃勃生机
……
植物依靠光合作用茁壮成长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了光的本性,光的应用领域也进一步拓展了……
太阳能汽车靠光的能量飞快奔驰
现代通信利用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
激光扫码设备
X光仪器辅助医疗诊断
你还能说出
光的其他一些用途吗?
知识点1
光是怎样传播的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55147
太阳、开启的电灯和点燃的蜡烛等都能发光……
这些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界中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太阳
萤火虫
灯笼鱼
发光水母
电灯
烟花
点燃的蜡烛和篝火
城市的灯牌和led屏
以下的物体是光源吗?
月亮
未点燃的蜡烛
白天关闭的路灯
不能自行发光
未被点燃发光
未通电发光
都不是光源
那么,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
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都告诉我们,光不仅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它的传播路径也是直的,由此可见——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理想模型法
物理学中,为了形象、简单地描述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规律,从而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点状光源
平行光源
光线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用来表示光的一种模型
| 手影游戏
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
到手遮挡光线,便在后面产生不同形状的影,因此形成生动的动物造型
你会表演手影吗?请勇敢地试一试。
评比一下,哪位同学表演的手影最生动、形象!
55147
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一些光现象,如日食、月食等,也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日食
月食
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月球挡住了部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了日食
当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了月食
55147
这就是小孔成像现象,也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在一个屋子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让一个人站在墙前,当猛烈的阳光照射在墙上时,屋内对面的墙壁上,就出现一个倒立的人像。
战国时期,墨子与他的弟子们,曾做过一个实验: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蜡烛上部的光,通过小孔会投向光屏下部,
蜡烛下部的光,通过小孔会投向光屏上部,
这样就形成了烛焰倒立的实像
小孔要足够小,才能成像
像的形状和孔的形状无关
PS
知识点2
光的传播速度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
直到 17 世纪后期,人们才知道光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现在已经知道,光在真空中每秒传播的距离是 299 792 458 m。
光瞬息可达,它的传播也需要时间吗?
在物理学中,常用字母 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
c= 3.0×108m/s
研究表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
55147
介质 光速
真空 3.0×108m/s 光在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空气 2.99×108m/s 比在真空中传播稍慢一点
水 2.25×108m/s 约是真空中的3/4
玻璃 2.0×108m/s 约是真空中的2/3
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
光在真空中 1 年里传播的距离约为 9.46×1012 km,
这一长度叫做 1 光年,光年的符号是 l. y
知识点3
光的色散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天地万物,五光十色,这是怎么回事呢?
1666年,牛顿在家中的窗户上打开一个小孔,让一束太阳光从小孔射进房间里面,而小孔的对面则放置着一个三棱镜,射进房间里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三棱镜后面的墙壁上出现了一幅当时无法解释的景象——一个由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
55147
| 研究光的色散现象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
可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这条彩色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
55147
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看到一条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
把这七种色光叫单色光
把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
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人们常称这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原色
将光的三原色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色光
彩色电视的图像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画面,就是由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传播与色散
光是怎样传播的
04
课堂小结
光的传播速度
光的色散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速: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 3.0×108m/s
光的色散:
单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
光年:
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看到一条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复色光: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光在真空中 1 年里传播的距离约为 9.46×1012 km,符号是 l. y(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B.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
C.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D.夜里人能看见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2、如图所示的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皎洁的月亮 B.闪亮的手机屏 C.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 D.平静的水面
C
B
3、如图所示,在学校运动会中,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计时的正确做法是(  )
A.听到起点的发令枪声音开始计时
B.看到起点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看到起点发令枪冒烟或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均可
D.看到起点发令枪冒烟和听到声音之间计时均可
4、对于光速的大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v水>v空气>v玻璃 B.v空气>v水>v玻璃 C.v玻璃>v水>v空气 D.v空气>v水<v玻璃
B
B
5、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D
6、“日晷”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时工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该模型是依据杆影的方位来判断时间的
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如果阴影由长变短,则表示时间为下午
D
7、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D.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A
8、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到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光斑”和“树荫”,其中(  )
A.“树荫”是圆形的,是树叶的影子
B.“树荫”的形状不规则,它们是太阳的像
C.“光斑”是圆形的,是太阳的像
D.“光斑”的形状不规则,它们是太阳的影子
C
9、中午12:00时,若太阳光垂直射入纸板上一个很小的“△”形孔,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是(  )
A.“ ” B.“ ”
C.“ ” D.“ ”
A
10、在①太阳、②月亮、③萤火虫、④霓虹灯、⑤宝石、⑥LED灯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不属于光源的是 。(填序号)
11、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他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小明把易拉罐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如图所示),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蜡烛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这现象可用光的 知识解释。小明实验时发现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会变化,当易拉罐适当远离蜡烛时,所成的像将 (选填“大”或“小”)。


12、图中的手影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递而形成的;将手逐渐远离台灯时,墙上的手影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①③
④⑥
②⑤
倒立
直线传播

直线
变小
13、2022年11月8日,天空中出现了月食这一难得的景象(如图1所示),同时还伴随着月掩天王星、日月合璧、红月亮等景观。从物理角度讲,月食是光的 现象,能正确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图2 (选填“甲”或“乙”)。
直线传播
14、如图所示,路人经过路灯时,路灯下人影是由于 形成的,按照图示情况行走,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选填:“不变”、“先变长后变短”或“先变短后变长”)。

光的直线传播
先变短后边长
15、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 、 、 、 、 、 、 组成的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 色散 ,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 (能/不能)看到七彩光带。太阳光是 (单色/复色)。

16、人们把 、 、 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 光。


绿



牛顿
不能
复色

绿

白色
17、“井底之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寓言故事,如图所示,一只青蛙在枯井中,请你利用光路图画出青蛙(眼睛用点O表示)通过井口能观察到的范围。
18、在图甲中的光屏M上画出蜡烛AB经小孔所成的像A'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