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025-2026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2025年7月9日是有史以来最短的一天,当天的时长比24小时短1.3到1.6毫秒。完成下面小题。
1.当天的时长( )
①比一个恒星日长
②比一个恒星日短
③比一个太阳日长
④比一个太阳日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该日,北京( )
A.角速度、线速度都加快
B.角速度变快,线速度变慢
C.角速度、线速度都不变
D.角速度变慢,线速度变快
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1为合成后的照片,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K日地球位置位于图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
A.1:1
B.1:5
C.2:5
D.3:5
2021年10月29日,居住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某地的居民在极夜前记录下2021年最后一次日出,画面唯美而震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群岛上的居民看到最后一次日出的时刻是地方时( )
A.6时
B.9时
C.12时
D.15时
6.该地极夜期约长( )
A.2个多月
B.3个多月
C.4个多月
D.5个多月
7.该地极昼期间,物体影子最长时,太阳位于( )
A.正南方向
B.正东方向
C.正北方向
D.正西方向
读右图,完成下题。
8.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 )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多3分56秒
C.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少3分56秒
D.为23小时56分4秒
9.在A、B、C、D点中,地球自转速度是( )
A.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A,B,C,D
B.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C,D,A,B
C.A无角速度和线速度,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 > D > C
D.A无角速度和线速度,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 < D < C
经历了大约6小时、4200km的首次国际长途飞行,从上海虹桥机场(121°E,31°N)起飞的C919大型客机在当地时间2024年2月17日1时49分成功降落在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104°E,1°N)。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此次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时,北京时间大约为( )
A.16日19时49分
B.16日20时49分
C.17日19时49分
D.17日20时49分
11.相比上海虹桥机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 )
A.自转角速度更快,二者自转线速度相同
B.自转角速度更慢,二者自转线速度相同
C.自转线速度更慢,二者自转角速度相同
D.自转线速度更快,二者自转角速度相同
2020年8月23—29日,中国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启动仪式,通过视频连线在北京主会场和湖北武汉分会场同步举行,今年活动周主题为“科技战疫创新强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8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在(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13.2020年中国科技周活动期间,下列关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
B.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再向南移动
C.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
D.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
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下图是学生设计制作的网页截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 )
①太阳活动
②四季变化
③降水总量
④物候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据图推断( )
A.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
B.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
D.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
家住某城(36.5°N,116°E)的小明,秋分时节搬进了新楼房,站在书房2.6米高的落地窗前,远处公园美景尽收眼底。下图示意书房平面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从入住到次年春分,书房的日采光时间变化趋势是( )
A.一直增加
B.先增后减
C.一直减少
D.先减后增
17.冬至日天气晴朗,小明在书房于北京时间( )
A.6:30看到当日第一缕阳光
B.9:30沐浴着阳光伏案读书
C.12:30估算阳光进深2.6米
D.15:30看到阳光照到书柜上
北斗七星辨识度极高,常被古人用来测算时节。下图示意使用星晷定时:通过晷盘中央孔看向北极星,旋转指针直到与北斗七星中的天枢、天璇两星延长线重合,此时指针在晷盘上所指刻度即为当地时间。我国古代文献《鸮冠子》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就是通过每天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判定季节。完成下面小题。
18.使用星晷定时,3小时后再次测算,指针将会较之前位置( )
A.顺时针旋转45°
B.顺时针旋转90°
C.逆时针旋转45°
D.逆时针旋转90°
19.每天夜晚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与季节变迁相关,主要是因为( )
A.地球自转速度的年变化
B.太阳日和恒星日不同步
C.地球公转速度的年变化
D.回归年和恒星年不同步
20.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题。
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跨国公司在全球多地分布有众多子公司,公司总部会定期与各子公司相关人员开展线上会议。下表为总部位于纽约(40°N,75°W)的某跨国公司5个子公司地理坐标,办公时间统一为所在地地方时8~17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子公司所在地 地理坐标
① (41°S,175°E)
② (51°N,0°)
③ (19°N,73°E)
④ (38°N,120°W)
⑤ (23°30′S,44°W)
21.
该跨国公司5个子公司所在地中( )
A.同一日期①地日出时间最早
B.一年中②地每天都昼夜等长
C.③地大致位于北京的东南方
D.⑤地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
22.
若该公司总部会议开始时要求至少有三个子公司处于办公时间,则最佳会议时间为总部地方时( )
A.8时
B.11时
C.16时
D.21时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能反映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按照角度划分为24等份,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下图为我国某地相邻节气平均气温变化量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由图推测,该地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为( )
A.立冬
B.大雪
C.冬至
D.大寒
24.当该地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节气时( )
A.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B.照进房屋内阳光面积最大
C.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
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2025年元旦,中国第41次南极科考队在秦岭站(75°S,164°E)举行了升旗仪式。当天,科考队员每隔2小时拍摄一次太阳,并将照片合成为太阳视运动轨迹(下图),甲为升旗时的太阳位置。在过完某个特殊节日后,秦岭站恰好进入极夜期,队员们于8月10日再度迎来了久违的阳光。完成下面小题。
25.元旦当天,科考队员举行升旗仪式的地方时最可能是( )
A.6时
B.8时
C.10时
D.12时
26.当太阳位于图中乙位置时,照相机的镜头朝向(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27.队员在极夜前过的节日是( )
A.5月4日青年节
B.5月11日母亲节
C.7月1日建党节
D.6月15日父亲节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完成下面小题。
28.浙江省将于2026年1月6日—8日举行首考,此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立冬
B.大雪
C.冬至
D.小寒
29.以下节气中,直射点纬度与大寒最接近的是( )
A.小雪
B.大雪
C.小满
D.大暑
下图为某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弧线为a恒星视运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最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地区
B.南半球低纬地区
C.北极点
D.南极点
31.摄影师在连续曝光拍摄照片期间,a恒星转过的角度约为33°,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长和a恒星视运动方向分别为( )
A.1个多小时、顺时针
B.2个多小时、逆时针
C.1个多小时、逆时针
D.2个多小时、顺时针
32.该星轨构成一个正圆的周期为( )
A.24时
B.24时3分56秒
C.23时
D.23时56分4秒
下图为地球在黄道面上的某日位置图,阴影表示夜半球,数值为经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该日所示节气为北半球的(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4.依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自转速度相同
B.此日后地球逐渐向远日点移动
C.丁地向东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北偏
D.此日后甲地正午日影渐短
35.下图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左图中ABCD四点将公转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右图甲、乙、丙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②③④为一回归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四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7.国庆长假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与右图中的( )阶段相符
A.①B.②C.③D.④
二、材料分析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天问奔火,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材料二: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文昌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很窄。
(1)据图说明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
37.在本章第10页活动第3题的注释中,对不同地区活动开展的时间提出了具体建议。结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分析提出此建议的地理缘由。
38.试解释出现埃及太阳节奇观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360°的周期(约23小时56分4秒),而太阳日是以太阳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题目中当天的时间比24小时短,但仍比恒星日长,①正确;当天的太阳日仍长于恒星日,②错误;当天的太阳日比正常太阳日短,③错误;当天的太阳日确实比正常太阳日短,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答案: A
解析: 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加快,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加快,自转一周(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自转)的时间缩短,所以2025年7月9日是有史以来最短的一天,A正确,C错误;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方向应一致,BD错误。故选A。
3.答案: B
解析: 照片中K日前、后第8天同一时刻太阳位置几乎重叠,说明这两天太阳直射状况几乎一致,处于中间的K日,太阳直射点应该在南北回归线附近,材料中显示拍摄的是西北方向,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则K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对应到图2上的位置为②。
4.答案: D
解析: 若北京时间5点,则180°经线上的地方时数为9时,即新一天所占的小时数为9小时,旧一天小时数为15小时,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3:5,D正确。
5.答案: C
解析: 极夜是一日24小时太阳高度角为零的时段,且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最大。临近极夜时,太阳高度角大于零的时间很短,出现于正午12时前后,极夜最后一次日出的时刻应为正午l2时。故选C。
6.答案: B
解析: 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根据距离9月23日的一个月零6天后该地进入极夜估算,极夜结束的日期应在2月13日左右,历时3个多月。故选B。
7.答案: C
解析: 极昼期间终日太阳不落于地平线以下,物体影子最长时,为太阳高度最低时,最低时为24时和0时,太阳位于正北方向。故选C。
8.答案: B
解析: 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其参照物是太阳,故应为太阳日,太阳日的时间长度为24小时,比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恒星日长3分56秒,B项正确。
9.答案: D
解析: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不考虑海拔的情况下,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要求。
10.答案: B
解析: 当C919大型客机到达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时,当地时间是17日1时49分,北京(东八区)位于新加坡(东七区)以东,相差一个时区,飞机到达时北京时间约为17日1时49分+1小时=17日2时49分;6小时前,该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当时北京时间约为17日2时49分-6小时=16日20时49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 D
解析: 相比上海虹桥机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纬度偏低,因此樟宜国际机场自转线速度更快,二者自转角速度相同,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时,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③时,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所以8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在②③之间。
13.答案: A
解析: 2020年中国科技周(8月23—29日)活动期间,已过夏至日未到秋分日,故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14.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二十四节气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轮回,它代表着一年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每个位置都代表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故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四季变化、物候现象,②④正确;与太阳活动无关,无法直接反映降水总量的变化,①③错误。故C正确。
15.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山西省,乙地位于湖南省。甲地种冬小麦一般在秋季,而梅雨时节主要在长江流域的6月份出现,A错误;遥感是指各种非接触、远距离探测物体的技术,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的涝灾,B正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且乙地的纬度低于甲地,故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小,C错误;纬度越高,昼长的周年变化越大,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大于乙地,D错误。
16.答案: D
解析: 从秋分到次年春分,北半球昼长先变短后变长,书房的日采光时间也先变短后变长,D项正确。
17.答案: D
解析: 15:30太阳从西南方向照射进入书房内,可以照到位于东北方向的书柜上,D正确。北京时间6:30,当地(116°E)地方时为6:14,冬至日该地(36.5°N)昼长明显短于夜长,6:14并未日出,A错误;由于书桌在落地窗正北方向,阳光只在正午前后可以照射到书桌,B错误;北京时间12:30,当地地方时为12:14,接近正午,该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约30°,结合落地窗高度求得阳光进深约4.5米,C错误。
18.答案: C
解析: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面向北极星时,观看到天空中的星星会呈逆时针旋转(自东向西移动);由题意可知,使用星晷定时,要朝向北极星,且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15度/小时,故3小时后,指针将会较之前位置逆时针旋转45度,故C正确。
19.答案: B
解析: 观察北斗七星的固定时间一般为24小时制,即周期为一个太阳日;而北极星为恒星,其位置随恒星日做周期变化;由于太阳日和恒星日不同步,导致较长时间后斗柄的位置相对北极星发生位移,斗柄的指向发生季节性变迁,故B正确。地球自转速度与公转速度的年变化,与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季节变迁无关;回归年和恒星年不同步不会导致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发生季节变迁。
20.答案: A
解析: 空间站绕地球运动,地球绕太阳运动,因此,地球绕太阳运动速度快时,意味着空间站绕太阳运动速度快,绕太阳运动速度越快,角速度越大。驻留期间,1月初地球、空间站绕太阳运动速度最快,角速度最大,因此整个过程角速度是先变大,后变小,A正确。
21.答案: A
解析: 6.5个子公司所在地中①地位置最靠东(位于东12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在同一日期①地日出时间最早,A正确;②地不位于赤道,在一年中只有春分、秋分两日昼夜等长,B错误;北京地理坐标大致为(40°N,116°E),③地位于北京的西南方,C错误;⑤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无太阳直射现象,D错误。故选A。
A6.5个子公司所在地中①地位置最靠东(位于东12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在同一日期①地日出时间最早,A正确;②地不位于赤道,在一年中只有春分、秋分两日昼夜等长,B错误;北京地理坐标大致为(40°N,116°E),③地位于北京的西南方,C错误;⑤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无太阳直射现象,D错误。故选A。
22.答案: B
解析:
当该公司总部会议于11时开始时,根据“东加西减”计算可知,②子公司所在地(零时区)地方时为16时,④子公司所在地(西八区)为8时,⑤子公司所在地地方时约为13时,满足该公司总部会议开始时要求至少有三个子公司处于办公时间,B正确;当该公司总部会议于8时开始时,根据“东加西减”计算可知,①子公司所在地(东西12区)地方时为1时,③子公司所在地(东5区)为18时,④子公司所在地(西8区)地方时约为5时,不能满足该公司总部会议开始时要求至少有三个子公司处于办公时间,A错误;当该公司总部会议于16时开始时,根据“东加西减”计算可知,②子公司所在地(零时区)地方时为21时,③子公司所在地(东5区)为2时,⑤子公司所在地地方时约为18时,不能满足该公司总部会议开始时要求至少有三个子公司处于办公时间,C错误;当该公司总部会议于21时开始时,根据“东加西减”计算可知,②子公司所在地(零时区)地方时为2时,④子公司所在地(西八区)为18时,⑤子公司所在地地方时约为23时,不能满足该公司总部会议开始时要求至少有三个子公司处于办公时间,D错误。故选B。
23.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我国某地相邻节气平均气温变化量曲线图可以看出,气温变量是正值时,说明气温上升,气温变量是负值时,气温下降。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暑节气之前气温变量都是正值,说明气温从立春至大暑期间,气温是持续升高的,大暑节气之后,气温变量都是负值,说明气温从大暑节气之后,气温是持续下降的。由此判断,图纸立冬、冬至、大雪、大寒四个节气中,气温最低的节气是大寒。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24.答案: D
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一年中气温最高的节气是大暑,位于秋分之前,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东北方向,故A选项错误;B.大暑节气正午太阳高度不是一年中最高的一时期,也不是最低的时期,所以该季节照进房屋内的阳光面积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故B选项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大暑节气昼长不是最长的节气,也不是最短的节气,故C选项错误;D.大暑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故D选项正确。
25.答案: B
解析:
26.答案: B
解析:
27.答案: A
解析:
28.答案: D
解析:
29.答案: A
解析:
30.答案: A
解析: 据图中恒星视运动轨迹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同心圆,所以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北半球,图中北极星略高于地平线上,且北半球北极星的仰角即为当地的地理纬度,北极星的仰角较小,所以该地纬度较低,可能位于低纬地区,如果在北极地区,北极星应位于天顶位置,所以A正确,C错误;
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所以BD错误。
故选A。
31.答案: B
解析: 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4秒,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15°/小时,a恒星视运动转过角度的33°,拍摄时长为2个多小时;在北半球观测北极星附近的恒星视运动方向为逆时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2.答案: D
解析: 图中非正东方向每条星空轨迹皆表现为曲线,A错误;
星空轨迹和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的大小无关,B、C错误;
该星空轨迹反映的是恒星的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自西向东运动,相对来说,恒星自东向西运动,可知图示轨迹是自下而上逐渐形成,D正确。
故选D。
33.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地球的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可知,应为北极上空的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故选B。
34.答案: B
解析: 甲、乙、丙、丁四地所处纬度不同,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相同,A错误;
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故此日后地球逐渐向远日点移动,B正确;
丁地位于北半球,向东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即向南偏,C错误;
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此日甲地正午日影最短,此日后应渐长,D错误。
故选B。
35.答案: D
解析: 国庆长假期间,为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与右图中④阶段相符,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36.答案:
(1)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原因: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南部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数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短。
(2)①多雷电,强降雨天气;②沿海,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较低;③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④容易受台风等灾害影响。
解析:
37.答案: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方位始终在南方;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正午太阳方位在南方,其他时间正午太阳方位会有在北方的时候。
解析:
38.答案: 神庙大门朝向一个方位,一年中有两天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不包括南北回归线)的同一纬度上,故一年中有两天清晨太阳的入射方向是一致的并从神庙大门射入。
解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