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6、《夏天里的成长》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6、夏天里的成长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完善提纲,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理解课题中“长”字的含义,懂得“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道理。
课前学习任务
1.列出阅读提纲,梳理课文的结构。 2.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生物在夏天里飞快地生长。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圈画出课文 2~4 自然段中描写了哪些事物。 自然段事物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
【学习任务二】结合关键语句想想每个自然段是怎样体现中心意思的,进行简单批注。 1.默读课文第 2~4 自然段。 2.圈画关键词句。 3.简单批注。 4.总结学习方法,补充在提纲中。 【学习任务三】仿照课文,表达出你观察到的夏天里生物快速生长的特点。 1.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突出生长的变化。 2.采用不同的句式。 3.【学习任务四】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推荐的学习资源
推荐阅读梁容若的《夏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16.夏天里的成长
第二课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
上
激趣导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今天我们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品读课文
思考:紧扣“什么都在生长”,联系上下文,圈画出这一段写了哪些事物?
山 地 河 铁轨 柏油路
山、地、河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丰满
山为什么会变“丰满”呢?
拟人
山为什么会变“丰满”呢?
山上的草木生长——山显得“丰满”
地上的庄稼生长——地显得“高起来”
河流涨水,水位变化——河“变宽变深”
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怎样理解这句俗语?
夏天是炎热的,是万物生长的最好时机。庄稼快速长大,地才会“高起来”;夏天雨水充足,河才会“变深变大”。
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铁轨 柏油路
软绵绵
你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绿油油
沉甸甸
金灿灿 ……
语文百宝箱
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受冷的情况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有很多,如夏天烈日下的路面会向上拱起,铁轨间的缝隙会变小,所以路面铁轨每隔一段都留有空隙。还有夏天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会变松弛略微下垂,而到冬天受冷时会绷紧。
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把这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吗?
说一说
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天变丰满。
因为铁轨长,所以缝隙是一天天地变小。
……
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找一找本段的中心句。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课文是如何具体写“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孩子们升年级,也在茁壮成长。
六月六,看谷秀。
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六月六,看谷秀。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热天
“热天”指季节吗?
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长”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吗?
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什么呢?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珍惜时间
讨论:第2~4自然段的顺序可不可以调换?删去其中一段可不可以?
不可以。这三个自然段是围绕中心意思,从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写的,把课文的中心表达得全面、充分、深入,因此它们的顺序不能调换,也不能删去其中一段。
你知道哪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古诗词或名言警句呢?一起来说一说吧!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拓展二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一、将下列农谚补充完整。
1.六月六,_____________。
2.处暑不出头,_______________。
3.不热不长,_________________。
看谷秀
割谷喂老牛
不热不大
随堂练习
二、选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引用 D.反问
1.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 )
2.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 )
3.难道夏天不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吗?( )
C
A
D
1.摘抄你喜欢的词句。
2.观察夏天的事物,以某一植物的生长变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课后作业/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6、《夏天里的成长》第二课时分层练习(含答案)
新课标核心素养
1.人文素养: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语文素养:朗读课文,了解每段话的主要意思。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绿蔓 跳跃 高梁 B.苔藓 菜畦 稻秧
C.甘蔗 瀑布 威力 D.铁轨 接茬 谚语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本课的中心句是“ ”,课文都是围绕这个意思写的。
2.“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中的“时候、热天”指的是 ,这句话的含义是
。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你现在正处在人生的“夏天”,你想怎样“尽量地用力地”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A
二、1.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青少年时期 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三、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6、《夏天里的成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6、夏天里的成长 单元 五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
学习 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知道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知道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难点 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今天我们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边观看图片边听老师的叙述,吸引读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品读课文 1.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学生汇报。 2.思考:紧扣“什么都在生长”,联系上下文,圈画出这一段写了哪些事物? 学生汇报。 3.山为什么会变“丰满”呢?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4.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怎样理解这句俗语? 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 夏天是炎热的,是万物生长的最好时机。庄稼快速长大,地才会“高起来”;夏天雨水充足,河才会“变深变大”。 5.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师:你能说出“软绵绵”类似的词语吗? 学生汇报。 6.说一说。 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把这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吗? 学生汇报。 7.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找一找本段的中心句。 学生汇报。 8.课文是如何具体写“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 生: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师:孩子们升年级,也在茁壮成长。 9.六月六,看谷秀。: 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10.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11.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师:“热天”指季节吗? 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 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12.“长”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吗? 学生汇报。 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汇报。 13.讨论:第2~4自然段的顺序可不可以调换?删去其中一段可不可以?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教师总结: 不可以。这三个自然段是围绕中心意思,从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写的,把课文的中心表达得全面、充分、深入,因此它们的顺序不能调换,也不能删去其中一段。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五、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你知道哪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古诗词或名言警句呢?一起来说一说吧!
六、随堂练习【出示课件】
七、课后作业【出示课件】 1.摘抄你喜欢的词句。 2.观察夏天的事物,以某一植物的生长变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16.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反思
《夏天里的成长》一文写出了许多生物和非生物都在夏天里成长的具体实例,最后点明主题:人要抓住成长的机会,尽力尽快成长。 我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足: 一、为文本创设应有的教学情境这一点不很到位。本文的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例如课文中讲到了竹子高粱,讲到了小猫小狗,讲到了小学生和中学生,这都与学生的生活关系比较紧密,而且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应该能够很容易吸引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可是教学时,我却没能很好地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 二、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能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有所彰显,那么,就无从谈到关注了学生的发展。课堂上出现的冷场现象意味着教育者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今后我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更好地改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