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 闯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 闯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27 10:4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 闯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 B.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
C.弦的垂直平分线是圆的直径 D.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这条弦
2.如图,在中,于点,,,则最长的弦长是( )
A. B. C. D.
3.如图,是一个隧道的横截面,它的形状是以点为圆心的弓形,路面,隧道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则该隧道所在圆的半径为( )
A. B. C. D.
4.如图,已知点A,C,D在上,点B在内,和均为直角,,,,则的半径为( )

A.5 B. C. D.
5.石拱桥是中国传统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它的主桥拱是圆弧形.如图是某地的石拱桥局部,其跨度为24米,所在圆的半径为米,则这个弧形石拱桥的拱高(的中点C到弦的距离)为( )
A.8米 B.6米 C.4米 D.2米
6.如图,,,在上,,交于点.若,,则半径的长为( )
A. B.6 C.8 D.10
二、填空题
7.如图,是的弦,根据下列条件填空:
(1)如果是的直径,且于点,那么有 , , ;
(2)如果是的直径,且,那么有 , , ;
(3)如果,且,那么有 , , .

8.在练习掷铅球项目时,某同学掷出的铅球直径为,在操场地上砸出一个深的小坑,则该坑的直径为 .

9.如图,CD为⊙O的直径,弦AB⊥CD,垂足为M,若AB=12,OM:MD=5:8,则⊙O的周长为 .
三、解答题
10.如图,是的两条弦,且于M,于N.求证:.
11.如图,的两条弦(不是直径),点为中点,连接,.

(1)求证:直线;
(2)求证:.
12.如图,有一座圆弧形拱桥,它的跨度为,拱高为,当洪水泛滥到跨度只有时,就要采取紧急措施,若某次洪水中,拱顶离水面只有,即时,试求:
(1)拱桥所在的圆的半径;
(2)通过计算说明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13.如图,在上,经过圆心的线段于点,与交于点.
(1)如图1,当半径为,若,求弦的长;
(2)如图2,当半径为 ,,若,求弦的长.
14.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D是半圆上的点,且OD⊥AC于点E,连接BE,BC,若AC=8,DE=2.
(1)求半圆的半径长;
(2)求BE的长.
15.如图,四边形内接于,是直径,点是劣弧的中点,求证:.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D B C C D
1.C
【分析】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圆的相关概念,根据垂径定理逐项分析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解:A.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故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故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弦的垂直平分线是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故该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D. 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这条弦,故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分析】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先利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再求圆的直径即可.
【详解】在中,,
∴,
在中,,
∴的直径为,
即最长的弦长是.
故选:D.
3.B
【分析】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由垂径定理得到,且,设的半径为,在中,由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熟记圆的性质、垂径定理与勾股定理在圆中求线段长的方法步骤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详解】解:隧道的横截面,它的形状是以点为圆心的弓形,隧道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为,
由圆的对称性可知,延长,必过圆心,如图所示:
由垂径定理可知,且,
设的半径为,
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解得,
故选:B.
4.C
【分析】过点O作于点E,延长,二线交于点F,得到四边形是矩形,设则,连接,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详解】解:过点O作于点E,延长,二线交于点F,
∵和均为直角,
∴四边形是矩形,
∴,,,
∵,,,
∴,,,
设则,
连接,
∴,
∵,
∴,
∴,
解得,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应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圆的性质,勾股定理,解方程,熟练掌握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的应用以及勾股定理,正确应用垂径定理是解题关键.
点O为所在圆的圆心,连接,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答案.
【详解】解:如图所示,点O为所在圆的圆心,连接,
由题意得:,,,
设,则,
根据题意可得:,
即,
解得:,(舍去),
即米.
故选:C.
6.D
【分析】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推论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得到,再对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半径.
【详解】解:∵为半径,,
∴,
∵,
∴,
故选:D.
7. 是的直径
【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求解即可;
()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求解即可;
()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求解即可.
【详解】解:()∵是的直径,且于点,
∴,,;
()∵是的直径,且,
∴,,;
()∵,且,
∴是的直径,,.
【点睛】此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垂径定理的推论,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8.8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根据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求解.
【详解】解:如图,

根据题意得,D在上,,,
∴,
∵,
∴,
在中,,
∴,
∴(负值已舍),
∴,
故答案为:8.
9.13π
【分析】连接OA,根据垂径定理得到AM=AB=6,设OM=5x,DM=8x,得到OA=OD=13x,根据勾股定理得到OA=×13,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连接OA,
∵CD为⊙O的直径,弦AB⊥CD,
∴AM=AB=6,
∵OM:MD=5:8,
∴设OM=5x,DM=8x,
∴OA=OD=13x,
∴AM=12x=6,
∴x=,
∴OA=×13,
∴⊙O的周长=2OA π=13π,
【点睛】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10.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成为解题的关键.
连接.由垂径定理结合可得,再证明,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证明:如图:连接.
∵于M,于N.
∴,
∵,
∴,
在与中,

∴,
∴.
11.(1)见解析
(2)见解析
【分析】(1)依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可得结论;
(2)证明,由垂径定理可得结论.
【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
过点,为的中点,

(2)证明:延长交于.
,,

过点,

垂直平分,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灵活利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解题的关键.
12.(1)
(2)不需要,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的应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圆弧所在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
(1)由垂径定理可知、,再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即可求出半径;
(2)求出,再由勾股定理可得,则,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解:设圆弧所在圆的圆心为,连接、,则O、P、M三点共线,
设半径为,
则,
由垂径定理可知,,


在中,,
由勾股定理可得:,
即,
解得:,
即拱桥所在的圆的半径为;
(2)解:,

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13.(1)8 (2)
【分析】(1)连接,根据垂径定理求出的长,因为,进而在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长,所以求出的长即可;
(2) 连接,过点D作于点M,根据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求出,可以证明,进而求出的长,根据所做的辅助线,可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可以求出的长,然后根据,进而求出的长;
【详解】解:(1) 连接,根据垂径定理求出的长,
即:,
,
设,则,
由勾股定理得:
,
即:,
解得:,
;
(2)连接,过点D作于点M,如图所示: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
,

而,
,
又 在和中,
,
,
,
,
,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把代入到中,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知识点,要善于利用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去解题,善于构造辅助线去根据面积相等去解题,最后代入求值.
14.(1)5;(2)
【分析】(1)根据垂径的求得AE=4,设半径为r,则OE=r-2,根据勾股定理得到关于r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半径;
(2)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C,进而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E.
【详解】解:(1)于点且

设半径为,则
在中有
解得:
即半圆的半径为5
(2)为半圆的直径

在中有
【点睛】此题考查了垂径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注意得到∠C=90°,应用垂径定理是关键.
15.证明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垂径定理的推论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根据“是直径,点是劣弧的中点”可得垂直平分,再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证.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条直线如果具有“.经过圆心,.垂直于弦,.平分弦(被平分的弦不是直径),.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这五条中的任意两条,则必然具备其余的三条,简称“知二推三”.
【详解】证明:∵是直径,点是劣弧的中点,
∴垂直平分,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