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三角函数单元综合题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如图,在Rt△ABC中,∠ABC=90°,过点B作BD⊥AC,垂足为点D,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sinA=cosC
2.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BC的正切值是( )
A.2 B. C. D.
3.如图,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tan∠BAC的值为( )
A. B.1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4.已知tan(α+15°),则tanα的值为 .
5.比较大小:sin40° cos50°(填“>”、“<”或“=”)
6.在锐角△ABC中,若,则∠C的度数是 度.
7.如图,在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AB,CD相交于点P,则的值= ,tan∠APD的值= .
8.如图,两条宽度都为1的纸条,交叉重叠放在一起,且它们的交角为α,则它们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共18小题)
9.计算:
(1)2sin30°+3cos60°﹣4tan45°
(2)tan260°
10.计算:4sin30°cos45°tan30°+2sin60°
11.计算:sin45°+cos230°2sin60°.
12.计算:2cos45°tan30°cos30°+sin260°.
13.“为了安全,请勿超速”.如图,一条公路建成通车,在某路段MN上限速60千米小时,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在公路MN旁设立了观测点C,从观测点C测得一小车从点A到达点B行驶了5秒,已知∠CBN=60°,BC=200米,米.
(1)请求出观测点C到公路MN的距离;
(2)此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
14.黄河楼,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黄河沿岸,是兰州市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之一,弘扬黄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测量黄河楼的高度,从点A处测得楼顶C的仰角是37°,由点A向黄河楼前进71.3米到达点B处,由点B处测得楼顶C的仰角是60°.楼底点D与点A,B共线,且CD⊥AB,求黄河楼CD的高.(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15.某学习小组计划测量位于郊区的文峰塔的高度,在现场观察研究后,设计了如下测量方案:如图所示,记文峰塔为AB,在周围的平地上选取C,D两点,与点B在同一水平的直线上,在C处用测角仪测出从点E观测点A的仰角∠AEG,测角仪记为CE,把测角仪平移至点D处,测出从点F观测点A的仰角∠AFG,再测出C,D两点的距离和测角仪的高度.已知测量的结果为:∠AEG=37°,∠AFG=45°,CD=11m,CE=DF=1m.请根据以上测量数据计算出文峰塔AB的高度.(结果取整数,,,,,,tan45°=1)
16.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要利用测角仪测量塔的高度,如图,塔AB前有一座高为DE的观景台,已知CD=30m,∠DCE=30°,点E,C,A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某学习小组在观景台C处测得塔顶部B的仰角为45°,在观景台D处测得塔顶部B的仰角为27°.
(1)求DE的长;
(2)设塔AB的高度为h(单位:m);
①用含有h的式子表示线段EA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②求塔AB的高度(tan27°取0.5,取1.7,结果取整数).
17.如图,在一次数学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要测量一座与地面垂直的古塔AB的高度,他从古塔底部点B处前行30m到达斜坡CE的底部点C处,然后沿斜坡CE前行20m到达最佳测量点D处,在点D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已知斜坡的斜面坡度,且点A,B,C,D,E在同一平面内.
(1)求D到BC的距离;
(2)求古塔AB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
18.儋州市革命英雄纪念碑是海南省革命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其建在一定高度的底座(矩形)上,横截面如图所示.某数学小组利用无人机测量纪念碑的高度,测量者在距离底座(CD)9m处的E点(E,D在同一水平线上)垂直升起无人机,当无人机升至F处,在F点测得纪念碑顶端A点的仰角为45°,测得底座C点的俯角为60°.已知底座的高度CD为3m,BC长为5.4m.
(1)填空:∠FCB= °,EF= m.
(2)求纪念碑碑身AB的高度.(精确到0.1m,参考数据:,)
19.中秋乐游,明月湖畔,月圆人团圆.中秋佳节将至,明月湖公园设置了如图所示A、B、C、D四个打卡点,四个打卡点位于同一平面内,B在A的正东方向,C在B的正北方向,D在A的北偏东30°方向且在C的北偏西45°方向,千米,BC=1千米.
(1)求AB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
(2)小南和小开分别从D、A打卡点同时出发,小南以2km/h的速度从D打卡点沿D→A方向步行至A打卡点,小开以4km/h的速度从A打卡点沿A→B方向跑步至B打卡点,请通过计算说明,小南出发多少千米后恰好与小开相距千米?(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参考数据:,)
20.如图是一座人行天桥的示意图,天桥的高度是10米,CB⊥DB,坡面AC的倾斜角为45°.为了方便行人推车过天桥,市政部门决定降低坡度,使新坡面DC的坡度为i:3.若新坡角外需留3米宽的人行道,问离原坡角(A点处)10米的建筑物是否需要拆除?(参考数据:1.414,1.732)
21.如图,某防洪指挥部发现长江边一处长500米,高10米,背水坡的坡角为45°的防洪大堤(横断面为梯形ABCD)急需加固.经调查论证,防洪指挥部专家组制定的加固方案是:背水坡面用土石进行加固,并使上底加宽3米,加固后背水坡EF的坡比i=1:.
(1)求加固后坝底增加的宽度AF;
(2)求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土石多少立方米?(结果保留根号)
22.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搭载“明星”机械臂成功发射.如图是处于工作状态的某型号手臂机器人示意图,OA是垂直于工作台的移动基座,AB、BC为机械臂,OA=1m,AB=5m,BC=2m,∠ABC=143°.机械臂端点C到工作台的距离CD=6m.
(1)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
(2)求OD长.
(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2.24)
23.如图(1)是一种简易台灯,在其结构图(2)中灯座为△ABC(BC伸出部分不计),A、C、D在同一直线上.量得∠ACB=90°,∠A=60°,AB=16cm,∠ADE=135°,灯杆CD长为40cm,灯管DE长为15cm.
(1)求DE与水平桌面(AB所在直线)所成的角;
(2)求台灯的高(点E到桌面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cm).
(参考数据:sin15°=0.26,cos15°=0.97,tan15°=0.27,sin30°=0.5,cos30°=0.87,tan30°=0.58.)
24.如图,某人在山坡坡脚A处测得电视塔尖点C的仰角为60°,沿山坡向上走到P处再测得点C的仰角为45°,已知OA=100米,山坡坡度(竖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i=1:2,且O、A、B在同一条直线上.求电视塔OC的高度以及此人所在位置点P的铅直高度.(测倾器高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根号形式)
25.图1是一盏台灯的照片,图2是其示意图.台灯底部立柱CD(与桌面MN垂直)的高为6cm,支架BC长为20cm,支架AB长为25cm.若支架AB,BC的夹角为106°,支架BC与底部立柱CD的夹角为150°,求台灯的旋钮A到桌面MN的距离(精确到1cm).
(参考数据:sin46°=cos44°≈0.72,1.73)
26.倡导“低碳环保”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嘉嘉买了一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各部件的名称如图1所示,该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30cm,图2是该自行车的车架示意图,立管AB=27cm,上管AC=36cm,且它们互相垂直,座管AE可以伸缩,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BD=75°.
(1)求下管BC的长;
(2)若后下叉BD与地面平行,座管AE伸长到18cm,求座垫E离地面的距离.
(结果精确到1cm,参考数据sin75°≈0.97,cos75°≈0.26,tan75°≈3.73)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次三角函数单元综合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题号 1 2 3
答案 A D B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如图,在Rt△ABC中,∠ABC=90°,过点B作BD⊥AC,垂足为点D,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sinA=cosC
【分析】利用三角函数定义逐项判断即可.
【解答】解:A、在Rt△ABC中,,原结论错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在Rt△ABD中,,原结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Rt△ABD中,,原结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在Rt△ABC中,,原结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相关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BC的正切值是( )
A.2 B. C. D.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AB的长,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可得答案.
【解答】解:如图:,
由勾股定理,得
AC,AB=2,BC,
∴△ABC为直角三角形,
∴tan∠B,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先求出AC、AB的长,再求正切函数.
3.如图,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tan∠BAC的值为( )
A. B.1 C. D.
【分析】连接BC,由网格求出AB,BC,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所求.
【解答】解:连接BC,
由网格可得AB=BC,AC,即AB2+BC2=AC2,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45°,
则tan∠BAC=1,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4.已知tan(α+15°),则tanα的值为 1 .
【分析】首先确定α的度数,然后再利用三角函数值求答案.
【解答】解:∵tan60°,
∴α+15°=60°,
解得:α=45°,
∴tanα=1,
故答案为: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关键是掌握tan60°,tan45°=1.
5.比较大小:sin40° = cos50°(填“>”、“<”或“=”)
【分析】直接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答案.
【解答】解:∵cos50°=sin(90°﹣50°)=sin40°,
∴sin40°=cos50°.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正确转换正余弦关系是解题关键.
6.在锐角△ABC中,若,则∠C的度数是 75 度.
【分析】直接利用非负数的性质以及偶次方的性质,结合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得出∠A,∠B的度数,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
∴sinA0,cosB0,
则sinA,cosB,
∴∠A=60°,∠B=45°,
∴∠C=180°﹣60°﹣45°=75°.
故答案为:7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非负数的性质,正确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
7.如图,在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AB,CD相交于点P,则的值= 3 ,tan∠APD的值= 2 .
【分析】首先连接BE,由题意易得BF=CF,△ACP∽△BDP,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易得DP:CP=1:3,即可得PF:CF=PF:BF=1:2,在Rt△PBF中,即可求得tan∠BPF的值,继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四边形BCED是正方形,
∴DB∥AC,
∴△DBP∽△CAP,
∴3,
连接BE,与CD的交点为F,
∵四边形BCED是正方形,
∴DF=CFCD,BFBE,CD=BE,BE⊥CD,
∴BF=CF,
根据题意得:AC∥BD,
∴△ACP∽△BDP,
∴DP:CP=BD:AC=1:3,
∴DP:DF=1:2,
∴DP=PFCFBF,
在Rt△PBF中,tan∠BPF2,
∵∠APD=∠BPF,
∴tan∠APD=2,
故答案为:3,2.
【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与三角函数的定义.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准确作出辅助线,注意转化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8.如图,两条宽度都为1的纸条,交叉重叠放在一起,且它们的交角为α,则它们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分析】重叠部分为菱形,运用三角函数定义先求边长AB,再求出面积.
【解答】解:∵AC,
∴它们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问题中,巧妙的运用三角函数求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18小题)
9.计算:
(1)2sin30°+3cos60°﹣4tan45°
(2)tan260°
【分析】(1)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而分别代入求出答案;
(2)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而分别代入求出答案.
【解答】解:(1)原式
;
(2)原式()2
3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记忆相关数据是解题关键.
10.计算:4sin30°cos45°tan30°+2sin60°
【分析】依据30°、45°、60°角的各种三角函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4sin30°cos45°tan30°+2sin60°
=42
=2﹣1﹣1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一是它可以当作数进行运算,二是具有三角函数的特点,在解直角三角形中应用较多.
11.计算:sin45°+cos230°2sin60°.
【分析】先把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再根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22
=1.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各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计算:2cos45°tan30°cos30°+sin260°.
【分析】先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得到原式=2()2,然后计算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解答】解:原式=2()2
.
【点评】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3.“为了安全,请勿超速”.如图,一条公路建成通车,在某路段MN上限速60千米小时,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在公路MN旁设立了观测点C,从观测点C测得一小车从点A到达点B行驶了5秒,已知∠CBN=60°,BC=200米,米.
(1)请求出观测点C到公路MN的距离;
(2)此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
【分析】(1)过点C作CH⊥MN于H,先求出BH的长,再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2)先求出AH的长,再求出AB的长,进而求出汽车的速度,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过点C作CH⊥MN于H,
在Rt△BCH中,
∵∠CBN=60°,
∴∠BCH=30°.
∵BC=200米
∴米,
∴米,
即观测点C到公路MN的距离为米.
(2)∵米,∠CHA=90°,
∴米,
∴(米),
∴车速为(米/秒),
∵60千米/小时米秒,,
∴此车没有超速.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4.黄河楼,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黄河沿岸,是兰州市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之一,弘扬黄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测量黄河楼的高度,从点A处测得楼顶C的仰角是37°,由点A向黄河楼前进71.3米到达点B处,由点B处测得楼顶C的仰角是60°.楼底点D与点A,B共线,且CD⊥AB,求黄河楼CD的高.(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CBD=60°,∠CAD=37°,AB=71.3米,然后设BD=x米,则AD=(x+71.3)米,分别在Rt△CDB和Rt△ACD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CD的长,从而列出关于x的方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由题意得:∠CBD=60°,∠CAD=37°,AB=71.3米,
设BD=x米,则AD=AB+BD=(x+71.3)米,
在Rt△CDB中,∠CBD=60°,
∴CD=BD tan60°=x(米),
在Rt△ACD中,∠CAD=37°,
∴CD=AD tan37°≈0.75(x+71.3)米,
∴x=0.75(x+71.3),
解得:x≈56.29,
∴CD=x≈95.7(米),
∴黄河楼CD的高约为95.7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5.某学习小组计划测量位于郊区的文峰塔的高度,在现场观察研究后,设计了如下测量方案:如图所示,记文峰塔为AB,在周围的平地上选取C,D两点,与点B在同一水平的直线上,在C处用测角仪测出从点E观测点A的仰角∠AEG,测角仪记为CE,把测角仪平移至点D处,测出从点F观测点A的仰角∠AFG,再测出C,D两点的距离和测角仪的高度.已知测量的结果为:∠AEG=37°,∠AFG=45°,CD=11m,CE=DF=1m.请根据以上测量数据计算出文峰塔AB的高度.(结果取整数,,,,,,tan45°=1)
【分析】分别解直角三角形AEG和直角三角形AFG,求出AG即可.
【解答】解:在Rt△AEG中,由三角函数可知,,
∴.
在Rt△AFG中,由三角函数可知,,
∴.
∵EG﹣FG=EF=CD,
∴,
∴AG=33.
∴AB=AG+BG=AG+EC=33+1=34(m).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根据解直角三角形AEG和直角三角形AFG解答.
16.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要利用测角仪测量塔的高度,如图,塔AB前有一座高为DE的观景台,已知CD=30m,∠DCE=30°,点E,C,A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某学习小组在观景台C处测得塔顶部B的仰角为45°,在观景台D处测得塔顶部B的仰角为27°.
(1)求DE的长;
(2)设塔AB的高度为h(单位:m);
①用含有h的式子表示线段EA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②求塔AB的高度(tan27°取0.5,取1.7,结果取整数).
【分析】(1)直接在Rt△CDE中,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①分别在Rt△DCE和Rt△BCA中求出EC和CA的长,即可求解;②过点D作DF⊥AB,垂足为F.则四边形DEAF是矩形.得出,可得BF=(h﹣15)m.在Rt△BDF中,利用BF=DF tan∠BDF,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1)∠DEC=90°,∠DCE=30°,CD=30m,
∴DECD30=15(m);
答:DE的长为15m;
(2)①在Rt△DCE中,,
∴.
在Rt△BCA中,,
∴.
∴.即EA的长为.
②如图,过点D作DF⊥AB,垂足为F.
由题意得:∠AED=∠FAE=∠DFA=90°,
∴四边形DEAF是矩形.
∴.
∴BF=AB﹣FA=(h﹣15)m.
在Rt△BDF中,,
∴BF=DF tan∠BDF,
∴.
∴.
答:塔AB的高度约为56m.
【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在一次数学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要测量一座与地面垂直的古塔AB的高度,他从古塔底部点B处前行30m到达斜坡CE的底部点C处,然后沿斜坡CE前行20m到达最佳测量点D处,在点D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已知斜坡的斜面坡度,且点A,B,C,D,E在同一平面内.
(1)求D到BC的距离;
(2)求古塔AB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
【分析】过D作DF⊥BC于F,DH⊥AB于H,于是得到DH=BF,BH=DF,设DF=xm,CFxm,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由(1)知,BH=DF=10m,于是得到CF=10m,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过D作DF⊥BC于F,DH⊥AB于H,
∴DH=BF,BH=DF,
∵斜坡的斜面坡度i=1:,
∴,
设DF=xm,CFxm,
∴CD2x=20(m),
∴x=10,
∴DF=10m,
答:D到BC的距离为10m;
(2)由(1)知,BH=DF=10m,
∴CF=10m,
∴DH=BF=(1030)m,
∵∠ADH=30°,
∴AHDH(1030)=(10+10)m,
∴AB=AH+BH=(20+10)m,
答:古塔AB的高度是(20+10)m.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角坡度问题,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8.儋州市革命英雄纪念碑是海南省革命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其建在一定高度的底座(矩形)上,横截面如图所示.某数学小组利用无人机测量纪念碑的高度,测量者在距离底座(CD)9m处的E点(E,D在同一水平线上)垂直升起无人机,当无人机升至F处,在F点测得纪念碑顶端A点的仰角为45°,测得底座C点的俯角为60°.已知底座的高度CD为3m,BC长为5.4m.
(1)填空:∠FCB= 120 °,EF= m.
(2)求纪念碑碑身AB的高度.(精确到0.1m,参考数据:,)
【分析】(1)过点F作FG⊥AB于点G,过点C作CH⊥EF于点H,由题意可知,四边形FHBG、CDEH为矩形,∠AFG=45°,∠CFG=60°,DE=9m,CD=3m,求出∠CFH=30°,根据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求解;
(2)由四边形FHBG为矩形,得到FG=CH+BC=9+5.4=14.4m,,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G=FG=14.4m,即可求解.
【解答】(1)解:过点F作FG⊥AB于点G,过点C作CH⊥EF于点H,如图: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CDEH为矩形,DE=9m,CD=3m,
∴CH=DE=9m,EH=CD=3m,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FHBG为矩形,
∴∠HFG=90°,GF∥BH,
∵∠AFG=45°,∠CFG=60°,
∴∠HCF=∠CFG=60°,
∴∠FCB=180°﹣∠CFH=180°﹣60°=120°,
∵∠CFG=60°,
∴∠CFH=90°﹣∠CFG=30°,
∴,
∴,
故答案为:120,;
(2)解:∵四边形FHBG为矩形,
∴FG=BH=CH+BC=9+5.4=14.4m,,
∵FG⊥AB,
∴∠AGF=90°,
∵∠AFG=45°,
∴∠FAG=∠AFG=45°,
∴AG=FG=14.4m,
∴.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9.中秋乐游,明月湖畔,月圆人团圆.中秋佳节将至,明月湖公园设置了如图所示A、B、C、D四个打卡点,四个打卡点位于同一平面内,B在A的正东方向,C在B的正北方向,D在A的北偏东30°方向且在C的北偏西45°方向,千米,BC=1千米.
(1)求AB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
(2)小南和小开分别从D、A打卡点同时出发,小南以2km/h的速度从D打卡点沿D→A方向步行至A打卡点,小开以4km/h的速度从A打卡点沿A→B方向跑步至B打卡点,请通过计算说明,小南出发多少千米后恰好与小开相距千米?(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参考数据:,)
【分析】(1)如图,过D作DH⊥AB于H,过C作CE⊥DH于E,证明四边形BCEH为矩形,分别求解CE,DE,BH,AH,可得答案;
(2)如图,设出发x小时后,小南到达点M,小开到达点N,他们之间的距离千米,则DM=2x千米,AN=4x千米,连接MN,过点M作MF⊥AB于点F,分别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MF、FN、MN,再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1)过D作DH⊥AB于H,过C作CE⊥DH于E,
∵∠B=90°,
∴四边形BCEH是矩形,
∴BC=EH=1千米,CE=BH,
根据题意得,∠DAH=90°﹣30°=60°,∠DCE=90°﹣45°=45°,而千米,
∴(千米),
∴BH=CE=2千米,DH=DE+EH=2+1=3(千米),
∵,
∴千米,
∴(千米);
(2)如图,设出发x小时后,小南到达点M,小开到达点N,他们之间的距离千米,
连接MN,过点M作MF⊥AB于点F,
由(1)可得千米,
∴千米,F在N左边,
∵∠MAF=60°,
∴千米,千米,
∴千米,
在Rt△MFN中,MF2+FN2=MN2,
∴,
解得或x=0(舍去),
∴千米;
即小南出发1.98千米后恰好与小开相距千米.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作出辅助线并正确地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
20.如图是一座人行天桥的示意图,天桥的高度是10米,CB⊥DB,坡面AC的倾斜角为45°.为了方便行人推车过天桥,市政部门决定降低坡度,使新坡面DC的坡度为i:3.若新坡角外需留3米宽的人行道,问离原坡角(A点处)10米的建筑物是否需要拆除?(参考数据:1.414,1.732)
【分析】需要拆除,理由为:根据题意得到三角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AB的长,在直角三角形BCD中,根据新坡面的坡度求出∠BDC的度数为30,利用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D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B的长,由DB﹣AB求出AD的长,由AD+3与10比较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需要拆除,理由为:
∵CB⊥AB,∠CAB=45°,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BC=10米,
在Rt△BCD中,新坡面DC的坡度为i:3,即∠CDB=30°,
∴DC=2BC=20米,BD10米,
∴AD=BD﹣AB=(1010)米≈7.32米,
∵3+7.32=10.32>10,
∴需要拆除.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涉及的知识有: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坡角与坡度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性质及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21.如图,某防洪指挥部发现长江边一处长500米,高10米,背水坡的坡角为45°的防洪大堤(横断面为梯形ABCD)急需加固.经调查论证,防洪指挥部专家组制定的加固方案是:背水坡面用土石进行加固,并使上底加宽3米,加固后背水坡EF的坡比i=1:.
(1)求加固后坝底增加的宽度AF;
(2)求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土石多少立方米?(结果保留根号)
【分析】(1)分别过E、D作AB的垂线,设垂足为G、H.在Rt△EFG中,根据坡面的铅直高度(即坝高)及坡比,即可求出水平宽FG的长;同理可在Rt△ADH中求出AH的长;由AF=FG+GH﹣AH求出AF的长.
(2)已知了梯形AFED的上下底和高,易求得其面积.梯形AFED的面积乘以坝长即为所需的土石的体积.
【解答】
解:(1)分别过点E、D作EG⊥AB、DH⊥AB交AB于G、H.
∵四边形ABCD是梯形,且AB∥CD,
∴DH平行且等于EG.
故四边形EGHD是矩形.
∴ED=GH.
在Rt△ADH中,
AH=DH÷tan∠DAH=10÷tan45°=10(米).
在Rt△FGE中,
i,
∴FGEG=10(米).
∴AF=FG+GH﹣AH=103﹣10=(107)(米).
答:加固后坝底增加的宽度AF为(107)米;
(2)加宽部分的体积V=S梯形AFED×坝长
(3+107)×10×500
=(2500010000)(立方米).
答:(1)加固后坝底增加的宽度AF为(107)米;
(2)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土石(2500010000)立方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坡度坡角的掌握及三角函数的运用能力.
22.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搭载“明星”机械臂成功发射.如图是处于工作状态的某型号手臂机器人示意图,OA是垂直于工作台的移动基座,AB、BC为机械臂,OA=1m,AB=5m,BC=2m,∠ABC=143°.机械臂端点C到工作台的距离CD=6m.
(1)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
(2)求OD长.
(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2.24)
【分析】(1)过点A作AE⊥CB,垂足为E,在Rt△ABE中,由AB=5m,∠ABE=37°,可求AE和BE,即可得出AC的长;
(2)过点A作AF⊥CD,垂足为F,在Rt△ACF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出AF,即OD的长.
【解答】
解:(1)如图,过点A作AE⊥CB,垂足为E,
在Rt△ABE中,AB=5m,∠ABE=37°,
∵sin∠ABE,cos∠ABE,
∴0.60,0.80,
∴AE=3m,BE=4m,
∴CE=6m,
在Rt△ACE中,由勾股定理AC36.7m.
(2)过点A作AF⊥CD,垂足为F,
∴FD=AO=1m,
∴CF=5m,
在Rt△ACF中,由勾股定理AF2m.
∴OD=24.5m.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3.如图(1)是一种简易台灯,在其结构图(2)中灯座为△ABC(BC伸出部分不计),A、C、D在同一直线上.量得∠ACB=90°,∠A=60°,AB=16cm,∠ADE=135°,灯杆CD长为40cm,灯管DE长为15cm.
(1)求DE与水平桌面(AB所在直线)所成的角;
(2)求台灯的高(点E到桌面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cm).
(参考数据:sin15°=0.26,cos15°=0.97,tan15°=0.27,sin30°=0.5,cos30°=0.87,tan30°=0.58.)
【分析】(1)直接作出平行线和垂线进而得出∠EDF的值;
(2)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DN以及EF的值,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1)如图所示:过点D作DF∥AB,过点D作DN⊥AB于点N,EF⊥AB于点M,
由题意可得,四边形DNMF是矩形,
则∠NDF=90°,
∵∠A=60°,∠AND=90°,
∴∠ADN=30°,
∴∠EDF=135°﹣90°﹣30°=15°,
即DE与水平桌面(AB所在直线)所成的角为15°;
(2)如图所示:∵∠ACB=90°,∠A=60°,AB=16cm,
∴∠ABC=30°,则ACAB=8cm,
∵灯杆CD长为40cm,
∴AD=48cm,
∴DN=AD cos30°≈41.76cm,
则FM=41.76cm,
∵灯管DE长为15cm,
∴sin15°0.26,
解得:EF=3.9,
故台灯的高为:3.9+41.76≈45.7(cm).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是解题关键.
24.如图,某人在山坡坡脚A处测得电视塔尖点C的仰角为60°,沿山坡向上走到P处再测得点C的仰角为45°,已知OA=100米,山坡坡度(竖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i=1:2,且O、A、B在同一条直线上.求电视塔OC的高度以及此人所在位置点P的铅直高度.(测倾器高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根号形式)
【分析】在图中共有三个直角三角形,即Rt△AOC、Rt△PCF、Rt△PAE,利用60°、45°以及坡度比,分别求出CO、CF、PE,然后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解决.
【解答】解:作PE⊥OB于点E,PF⊥CO于点F,
在Rt△AOC中,AO=100,∠CAO=60°,
∴CO=AO tan60°=100(米).
设PE=x米,
∵tan∠PAB,
∴AE=2x.
在Rt△PCF中,∠CPF=45°,CF=100x,PF=OA+AE=100+2x,
∵PF=CF,
∴100+2x=100x,
解得x.
答:电视塔OC高为100米,点P的铅直高度为(米).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关键要求学生借助仰角关系构造直角三角形,并结合图形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5.图1是一盏台灯的照片,图2是其示意图.台灯底部立柱CD(与桌面MN垂直)的高为6cm,支架BC长为20cm,支架AB长为25cm.若支架AB,BC的夹角为106°,支架BC与底部立柱CD的夹角为150°,求台灯的旋钮A到桌面MN的距离(精确到1cm).
(参考数据:sin46°=cos44°≈0.72,1.73)
【分析】如图,过点A作AH⊥MN于点H,过点B作BK⊥AH于点K,延长DC交BK于点J.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K,JC可得结论.
【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AH⊥MN于点H,过点B作BK⊥AH于点K,延长DC交BK于点J.
∵∠CDH=∠KHD=∠JKH=90°,
∴四边形DHKJ是矩形,
∴DJ=KH,∠DJK=∠BJC=90°,
∵∠BCD=150°,
∴∠BCJ=30°,∠CBJ=60°,
∵∠ABC=106°,
∴∠ABK=46°,
∴CJ=BC cos30°=201017.3(cm),
AK=AB sin46°=25×0.72=18(cm),
∴AH=AK+KH=AK+JC+CD=18+17.3+6≈41(cm),
∴台灯的旋钮A到桌面MN的距离约为41cm.
【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26.倡导“低碳环保”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嘉嘉买了一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各部件的名称如图1所示,该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30cm,图2是该自行车的车架示意图,立管AB=27cm,上管AC=36cm,且它们互相垂直,座管AE可以伸缩,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BD=75°.
(1)求下管BC的长;
(2)若后下叉BD与地面平行,座管AE伸长到18cm,求座垫E离地面的距离.
(结果精确到1cm,参考数据sin75°≈0.97,cos75°≈0.26,tan75°≈3.73)
【分析】(1)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过点E作EF⊥BD,垂足为F,根据已知可求出BE的长,然后在Rt△BEF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EF的长,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1)∵BA⊥AC,
∴∠BAC=90°,
在Rt△ABC中,AB=27cm,AC=36cm,
∴BC45(cm),
∴下管BC的长为45cm;
(2)过点E作EF⊥BD,垂足为F,
∵AE=18cm,AB=27cm,
∴BE=AE+AB=45cm,
在Rt△BEF中,∠ABD=75°,
∴EF=BE sin75°≈45×0.97=43.65(cm),
∴座垫E离地面的距离=43.65+30≈74(cm),
∴座垫E离地面的距离约为74cm.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