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我国的珍稀动物(教学课件)(共3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我国的珍稀动物(教学课件)(共35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27 11:2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3.我国的珍稀动物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人教鄂教版
目录
1
情境与问题
2
探究与发现
3
研讨与拓展
4
回顾与练习
5
总结与评价
科学观念:能够认识我国珍稀动物的种类、分布及生活习性,构建生物多样性与珍稀物种保护的科学认知;理解人类活动与珍稀动物生存的关联,树立生态平衡、物种保护的科学观念 。
科学思维:通过资料查阅、分析与交流,提升学生归纳、对比、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从珍稀动物生存现状现象探究本质(人类影响、保护意义),培养科学思维习惯 。
探究实践:以查阅资料、汇报交流、实践讨论为载体,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掌握资料收集与整理、问题研讨的方法 。激发主动探究珍稀动物保护的兴趣,提升科学探究的实践与合作能力 。
态度责任:增强对珍稀动物的关注与热爱,培养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的科学态度,意识到保护珍稀动物的责任,树立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社会责任感 。
核心素养
1.情境与问题
学习任务
聚焦
你认识这些动物吗?知道它们的”特殊身份“吗?
聚焦
珍稀动物指在自然界中数量极少、分布范围狭窄,或因生存环境恶化面临灭绝风险的物种。它们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因栖息地破坏、人类捕猎、气候变化等因素,正逐渐消失。
思考:珍稀动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动物?
2.探索与发现
学习任务
探索一:查阅资料,初识珍稀动物
小组讨论:根据课前查阅的分布区域、生活习性特征填写记录单。
探索
探索
温馨提示:填写时关注 “独特生存需求”“数量稀少原因” 等关键信息。
《珍稀动物大搜索》记录单 动物名称 分布区域 生活习性特征
白头叶猴
中华秋沙鸭
扬子鳄
中华鲟
探索
探索二:趣味汇报,推介珍稀动物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第8页资料,濒危动物——白鳍豚,参考左侧资料卡,整理白鳍豚的资料卡。
探索
欣赏白鳍豚的泳姿,阅读标注出让你内心触动的文字内容。
探索
探索二:趣味汇报,推介珍稀动物
推选代表,模仿 “动物推介官”向全班推介白鳍豚或者是其它一种珍稀动物,要求包含分布、习性、珍稀原因,可搭配创意解说。
探索三:研讨危害,反思人类行为
探索
观察视频,分组讨论:
人类哪些行为会威胁
珍稀动物生存?
这些行为带来怎样的后果?
探索
探索
交流总结:珍稀动物生存威胁
通过观察与比较,我发现:
栖息地破坏(砍伐、建筑侵占 )、非法捕猎、环境污染等是主要威胁,这些行为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包括珍稀动物在内的物种濒危 。
探索四:保护珍惜动物,我们的行动
探索
为保护珍稀动物,
我们做了什么?
还能做什么?
探索
就地保护
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探索
易地保护
把濒危动物从栖息环境中移到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然后再向已灭绝的原有分布区实施“再引入”,以恢复野生种群,称为易地保护。
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
探索
3.研讨与拓展
学习任务
研讨一:
研讨
什么是野生动物等级划分吗?为什么要划分等级呢?
研讨二:
研讨
你知道普氏原羚吗?阅读课本第11页,
说说为保护普氏原羚,我们做了哪些努力?
探索
交流总结:珍稀动物保护举措
保护珍稀动物的行动:
个人层面(节约资源、宣传保护、抵制非法制品等);
社会层面(建立保护区、开展救助、完善法律 )
珍稀动物保护不仅是守护物种的存续,更是守护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未来。
4.回顾与学习
学习任务
回顾
1.我国的珍稀动物及主要分布区域:
珍稀动物名称
分布区域
大熊猫
四川 、 甘肃 、 陕西 的山区
中华秋沙鸭
小兴安岭 、 长白山 一带
白头叶猴
广西南部植被繁茂 的地区
扬子鳄
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湖泊
中华鲟
长江
白鱀豚
长江中下游
普氏原羚
西北地区
回顾
2.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动物的生存:
① 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营巢环境 ;
② 人类为了获取资源而疯狂猎盗 ;
③ 人类修建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
3.野生动物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
濒危: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 濒临灭绝 的程度。而且 危险
依然存在 。
易危:指野生动物群体数量 明显下降 ,需要采取 有效的保护措施 。
稀有:指动物自定名以来, 记录的数量就有限 。
一、选择题。
练习
1.以下属于我国珍稀动物的是( )
A. 麻雀 B. 白头叶猴 C. 家燕 D. 鲫鱼
2.导致珍稀动物数量减少的主要人类行为不包括(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非法捕猎 C. 砍伐森林破坏栖息地 D. 工业污染水源
3.关于中华鲟的生活习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B. 生活在海洋,不会进入河流
C. 以昆虫为主要食物 D. 体表没有鳞片
4.普氏原羚数量回升,主要得益于( )
A. 大量捕杀天敌 B. 建立保护区、修复栖息地
C. 人工投喂大量食物 D. 改变其生活习性
A
B
A
B
二、填空题。
练习
1.爸爸说他小时候在长江边偶尔能看到中华鲟,现在很难见到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坏了中华鲟的生存环境,我们要呼吁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买菜不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因为塑料垃圾进入河流、土壤,会伤害______________等动物,保护它们就是保护珍稀动物朋友!
3.看到有人卖 “野生扬子鳄标本”,我知道这是__________行为,因为扬子鳄是珍稀动物,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守护它们的安全!
工业污染、过度捕捞等
白色污染
保护长江、抵制非法捕捞
中华鲟、蚯蚓等
向动物保护部门举报
非法
三、综合题。
练习
1.把动物和对应的分布区域、濒危原因用线连起来。
白头叶猴 长江中下游 非法捕猎、水质污染
中华鲟 广西西南部 栖息地被森林砍伐破坏
扬子鳄 长江流域 栖息地被破坏、非法捕捞
中华秋沙鸭 长江中下游及支流 森林砍伐、栖息地缩小
普氏原羚 西北多地 栖息地被草原开垦、天敌影响
练习
2.观察校园花坛、社区小公园,找一找 “可能影响小动物生存的人类行为”,思考这些行为和珍稀动物受威胁的行为有什么相似?我们能怎么改进?
(1)随意踩踏草坪,会让藏在草里的小虫子、蚯蚓失去家,和破坏珍稀动物栖息地类似 。
(2)往花坛扔垃圾,垃圾里的有害物质会伤害土壤里的动物,就像污染伤害珍稀动物生存环境 。
改进:爱护草坪、分类投放垃圾,从小事保护动物家园 。
3.为一种我国珍稀动物设计 “保护宣传语”,要求:包含动物名称、特点;用打比方、拟人等创意手法,让人印象深刻。
大熊猫:“圆滚滚的国宝大熊猫,爱吃竹子爱卖萌,别让砍伐让它们‘无家可归’!”
中华鲟:“长江里的‘活化石’中华鲟,游过千年等你守护,别让污染截断它的回家路!”
5.总结与评价
学习任务
总结
我国的珍稀动物
保护行动
种类
个人:节约资源宣传、抵制非法
社会:建保护区法律保护、救助
大熊猫
白头叶猴
中华秋沙鸭
扬子鳄
中华鲟
普氏原羚等
人类行为影响
栖息地破坏:砍伐、建筑侵占
非法捕猎:为获取利益捕杀
环境污染:污水、废气、垃圾
分布与
习性
白头叶猴:广西西南部,树栖食叶
中华鲟:长江流域,洄游繁殖
普氏原羚:西北草原,群居食草
科学态度
合作学习
评价
查阅资料
作业
1.“珍稀动物朋友圈” 创作:给一种珍稀动物设计 “朋友圈日常”,用文字 + 插画模拟它的生活,可以包括(1)发 “心情动态”;(2)配 “自拍图”;
(3)写 “好友互动”;(4)加上 #保护珍稀动物# 话题,分享 。
2.珍稀动物 “保护徽章” 制作:用彩纸、黏土、硬纸板等材料,设计制作。
(1)图案:融入珍稀动物元素(如熊猫轮廓、中华鲟线条 )
(2)文字:写保护标语(如 “守护白头叶猴,从节约用纸开始” )
(3)佩戴:做完别在书包上,当 “保护小使者”,向同学、家人介绍徽章含义 。
感谢您的聆听
THANKS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