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4.春秋时期,楚国一直保持着钢铸贝蚁鼻钱体系。进人战国以后,蚁桌钱的流通区域扩大,同时
10.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营建上林苑,令太中大夫吾丘寿王等人“举籍阿城以南,整
史试题
出现布币。楚国的布币有大小两种,小布币俗称“连布”,通行于江淮地区和楚国北方与三晋
屋以东,宜春以西,提封顷亩,及其贾直,欲除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又诏“中尉、左右内史
历
接壤处。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表属县草田,欲以偿鄂杜之民”。这反映了当时
A.区域经济联系加强
B.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C.楚国商业占有优势
D.统一的条件已成熟
B.政府延续休养生息政策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商鞅主持秦国变法时,要求各县每年都要丈量土地,组织农户清晰标明农田弧界,并向国家报
C.庄园经济发展迅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告田亩面积、自然灾害、庄稼长势、亩产量预测,以及土地的开垦面积和开垦后的耕种情况,然
D.土地私有产权得到尊重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后国家再按照产量征收田租。这一举措有助于
11.表2所示为东汉部分乐府诗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东汉乐府诗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A.维护贵族特权
B.促进社会公平
表2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减轻百姓负担
D.提高粮食产量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至6课
乐府诗名
主要内容
6.孔子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认为对夷狄也要有仁爱之心,主张不分贵戴、地域、国别,更是不
《孤儿行》
孤儿惨兄虐待利削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分族类地进行博爱,以感召和教化四方夷狄之人,实现各民族的和平共处。这表明孔子
《东门行》
贫夫被迫走向反抗道路
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认为夷狄应受华夏统治
B.推崇文化上的“大一统”
《十五从军征】
老兵退役回家后的孤苦
1.图1为城子崖龙山文化时期三级制聚落群分布图。据此可知,当时
C,依据礼仪制度判别华夷
D,秉持平等仁爱的民族观
《陌上桑》
罗数对太守调戏的反抗
7.表1所示是《秦律》对官营作坊内劳动者的生产指标及劳动力折算标准的规定。这说明当时
《孔雀东南飞》
一对恩爱夫妻的婚姆悲刷
表1
A以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为主
B.反映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
项日
规定
C.主要歌颂统治阶级的功德
D.着重表达文人的个人情怀
隶臣、下吏(被审查的官吏)城旦(利徒的一种)、工匠,在冬季劳动时,收取相
12.东晋时期,麦、粟等旱地作物逐渐在江南地区获得推广,江南农业从原来比较单一的水田农
生产指标
于夏季两天的产品
业,向水陆兼营、稻麦兼济的农业结构转变。同时,适用于旱地的区种法也开始在江南地区
劳动力折算标准
做杂活的隶妾四人相当于工匠一人,可役使小隶臣五人相当于工匠一人
出现。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政府限制手工业技艺的扩散
A.域外作物的传入
B.农耕技术的提高
图1
B.手工业者内部身份等级森严
C.北方流民的南迁
D.奖励农耕的政策
A.早期国家形态臻于成熟
B统一文化形态已形成
C.官营手工业的管理较为精细
13.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建立策试选官制度,明确要求官员选拔需通过汉语经义策试,“其不能通
C.社会分层体系初步形成
D.强制性公共权力发达
D.手工业生产接轨市场的需求
经者,虽贵不叙”,规定“学生不分士庶,以经术取士”。这一制度的实行
2.商代青铜器的铭文通常都很简短,多为族氏徽记或祭祀日名。西周青铜器的铭文篇幅明显增
8.班固在《汉书》中写道:“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奸
A.标志着科举制已成熟
长,开始大量记载具体历史事件:战争胜利、王室祭典、官员册命、贵族功勋、土地交易乃至法
邪并生,赭衣(指刑徒)塞路,图圆成市,天下愁怨,费而叛之。”在班固看来,秦朝灭亡的重要原
B.促成了门阀制度崩溃
律判决。这一变化
因是
C.消除了民族文化差异
A缘于青铜器种类的增多
B.适应了政治统治的需要
A.刑罚严苛
B.礼制崩坏
D.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C.反映了宗法观念的强化
D.体现了祭祀活动的消退
3.春秋初期,郑庄公强势专横,为此周桓王欲分权给虢公。郑庄公对此反应激烈,派军队收割了
C.赋役沉重
D.贵族叛乱
14.隋炀帝即位之初,便着手在南北交通要冲
洛阳
营建东都。东都主体工程完工后,他
周王室直辖地的禾稼。迫于形势,双方最终达成妥协:周框王派王子狐到郑国为人质,郑国则
9.西汉初年,贾谊曾云:“所为(秦)建武开函谷、临晋关者,大抵为备山东诸侯也。…今大诸侯
便要求洛阳周边的居民和各州的富商大贾迁至洛阳城:还命江南各地世家豪族到洛阳城居
派公子忽到周王室为人质,史称“周郑交质”。该事件反映出当时
多其力,因建关而备之,若秦时之备六国也”这反映出西汉初年
住。由此可见,隋炀帝营建东都意在
A.分封制无法继续实行
B.周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A.诸侯割据威胁中央集权
B.亟待完成政治上的统
A巩固统一局面
B.活跃商品经济
C.郑国的霸主地位凸显
D.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C.地方行政体制存在隐患
D.官员十分重视边防建设
C.缩小南北差距
D.满足个人享乐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26-44B2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26-44B2
【高二历史第3页(共6页)】
·26-44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