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图形的位似
【题型1】位似图形的性质 3
【题型2】坐标系中位似变换 5
【知识点1】几何变换的类型 (1)平移变换:在平移变换下,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两对应点连线段与给定的有向线段平行(共线)且相等.______(2)轴对称变换:在轴对称变换下,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直线(段)或者平行,或者交于对称轴,且这两条直线的夹角被对称轴平分.____________(3)旋转变换:在旋转变换下,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直线的夹角等于旋转角.______(4)位似变换:在位似变换下,一对位似对应点与位似中心共线;一条线上的点变到一条线上,且保持顺序,即共线点变为共线点,共点线变为共点线;对应线段的比等于位似比的绝对值,对应图形面积的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不经过位似中心的对应线段平行,即一直线变为与它平行的直线;任何两条直线的平行、相交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圆变为圆,且两圆心为对应点;两对应圆相切时切点为位似中心. 1.(2024春 驿城区期中)如图所示,该图案是经过(  ) A.平移得到的B.旋转或轴对称得到的C.轴对称得到的D.旋转得到的
2.(2024春 岳阳县期末)下列不是图形的旋转、平移、轴对称的共同特征的是(  ) A.对应线段与对应角不变B.图形的大小不变C.图形的形状不变D.对应线段平行
【知识点2】位似变换 (1)位似图形的定义: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注意:①两个图形必须是相似形;
②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同一点;
③对应边平行.
(2)位似图形与坐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 1.(2025 浙江一模)如图,四边形AEFG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1:4,则AE:BE=(  ) A.1:2B.1:3C.1:4D.1:5
【知识点3】作图-位似变换 (1)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为:
①确定位似中心;②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③根据位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④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借助橡皮筋、方格纸、格点图等简易工具可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借助计算机也很好地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注意:①画一个图形的位似图形时,位似中心的选择是任意的,这个点可以在图形的内部或外部或在图形上,对于具体问题要考虑画图方便且符合要求.②由于位似中心选择的任意性,因此作已知图形的位似图形的结果是不唯一的.
【题型1】位似图形的性质
【典型例题】如图,三角尺与其灯光照射下的中心投影组成了位似图形,它们的相似比为2:3,若三角尺的一边长为8 cm,则这条边在投影中的对应边长为(  )
A.8 cm B.12 cm C.16 cm D.24 cm
【举一反三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五边形A1B1C1D1E1与五边形ABCDE是位似图形,坐标原点O是位似中心,若五边形A1B1C1D1E1与五边形ABCDE的面积之比为9:1,且线段OA1=9,则线段OA的长度为(  )
A.3 B.4 C.5 D.6
【举一反三2】点A、B、C、D都在如图所示的由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且线段CD与线段AB成位似图形,则位似中心为(  )
A.点E B.点F C.点H D.点G
【举一反三3】如图,以O为位似中心,把五边形ABCDE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得五边形A1B1C1D1E1,则OD:OD1=   .
【举一反三4】△ABC与△A1B1C1是位似图形,它们在位似中心的同侧,其面积比为4:9,已知位似中心O与A的距离为2,则A到A1的距离为   .
【举一反三5】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位似,位似比k1=2,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位似,位似比k2=1.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吗?位似比是多少?
【举一反三6】如图,△DEF是△ABC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位似中心是点O,请确定点O的位置,如果OC=3.6 cm,OF=2.4 cm,求它们的相似比.
【题型2】坐标系中位似变换
【典型例题】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新的线段,则点A的对应点坐标为(  )
A.(2,1) B.(2,0) C.(3,3) D.(3,1)
【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格点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ABC缩小,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
A.(1,) B.(2,6) C.(2,6)或(﹣2,﹣6) D.(1,)或(﹣1,﹣)
【举一反三2】如图,已知E′(2,﹣1),F′(,),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1:2把△E′F′O扩大,则E′点对应点E的坐标为(  )
A.(﹣4,2) B.(4,﹣2) C.(﹣1,﹣1) D.(﹣1,4)
【举一反三3】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5,0)、B(6,4)、C(3,0),将△ABC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以位似比2:1进行缩小,则缩小后的点B所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举一反三4】如图,△AOB以O为位似中心,扩大到△COD,各点的坐标分别为A(1,2),B(3,0),D(4,0),求点C的坐标,并求出四边形ABDC的面积.4.8图形的位似
【题型1】位似图形的性质 4
【题型2】坐标系中位似变换 8
【知识点1】几何变换的类型 (1)平移变换:在平移变换下,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两对应点连线段与给定的有向线段平行(共线)且相等.______(2)轴对称变换:在轴对称变换下,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直线(段)或者平行,或者交于对称轴,且这两条直线的夹角被对称轴平分.____________(3)旋转变换:在旋转变换下,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直线的夹角等于旋转角.______(4)位似变换:在位似变换下,一对位似对应点与位似中心共线;一条线上的点变到一条线上,且保持顺序,即共线点变为共线点,共点线变为共点线;对应线段的比等于位似比的绝对值,对应图形面积的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不经过位似中心的对应线段平行,即一直线变为与它平行的直线;任何两条直线的平行、相交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圆变为圆,且两圆心为对应点;两对应圆相切时切点为位似中心. 1.(2024春 驿城区期中)如图所示,该图案是经过(  ) A.平移得到的B.旋转或轴对称得到的C.轴对称得到的D.旋转得到的
【答案】B 【分析】根据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图案外面是一个圆,里面是均匀分布的三个“花瓣”,
∴图案既可以看成一个“花瓣”绕圆心旋转2次得到的,也可以看成其中一个“花瓣”的对称轴为对称轴通过轴对称得到的,
故选:B. 2.(2024春 岳阳县期末)下列不是图形的旋转、平移、轴对称的共同特征的是(  ) A.对应线段与对应角不变B.图形的大小不变C.图形的形状不变D.对应线段平行
【答案】D 【分析】根据三种变换得到的图形都与原图形全等,进行分析. 【解答】解:根据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知A、B、C都是正确的;D、在旋转中,对应线段不一定平行,故错误.
故选:D. 【知识点2】位似变换 (1)位似图形的定义: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注意:①两个图形必须是相似形;
②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同一点;
③对应边平行.
(2)位似图形与坐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 1.(2025 浙江一模)如图,四边形AEFG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1:4,则AE:BE=(  ) A.1:2B.1:3C.1:4D.1:5
【答案】B 【分析】结合题意,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再结合AB=AE+BE,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四边形AEFG与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1:4,
∴
∵AB=AE+BE,
∴,
∴4AE=AE+BE
∴3AE=BE
∴AE:BE=1:3,
故选:B. 【知识点3】作图-位似变换 (1)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为:
①确定位似中心;②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③根据位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④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借助橡皮筋、方格纸、格点图等简易工具可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借助计算机也很好地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注意:①画一个图形的位似图形时,位似中心的选择是任意的,这个点可以在图形的内部或外部或在图形上,对于具体问题要考虑画图方便且符合要求.②由于位似中心选择的任意性,因此作已知图形的位似图形的结果是不唯一的.
【题型1】位似图形的性质
【典型例题】如图,三角尺与其灯光照射下的中心投影组成了位似图形,它们的相似比为2:3,若三角尺的一边长为8 cm,则这条边在投影中的对应边长为(  )
A.8 cm B.12 cm C.16 cm D.24 cm
【答案】B
【解析】∵三角尺与其灯光照射下的中心投影组成了位似图形,它们的相似比为2:3,三角尺的一边长为8 cm,
∴设这条边在投影中的对应边长为:x,则=,解得:x=12.
故选:B.
【举一反三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五边形A1B1C1D1E1与五边形ABCDE是位似图形,坐标原点O是位似中心,若五边形A1B1C1D1E1与五边形ABCDE的面积之比为9:1,且线段OA1=9,则线段OA的长度为(  )
A.3 B.4 C.5 D.6
【答案】A
【解析】∵五边形A1B1C1D1E1与五边形ABCDE是位似图形,坐标原点O是位似中心,
∴五边形A1B1C1D1E1与五边形ABCDE相似,OA1:OA=A1B1:AB,
∵五边形A1B1C1D1E1与五边形ABCDE的面积之比为9:1,
∴=,
∴A1B1:AB=3:1,
∴OA1:OA=3:1,
∴OA=OA1=×9=3.
故选:A.
【举一反三2】点A、B、C、D都在如图所示的由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且线段CD与线段AB成位似图形,则位似中心为(  )
A.点E B.点F C.点H D.点G
【答案】B
【解析】点A、B、C、D都在如图所示的由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且线段CD与线段AB成位似图形,则位似中心为点F.
故选:B.
【举一反三3】如图,以O为位似中心,把五边形ABCDE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得五边形A1B1C1D1E1,则OD:OD1=   .
【答案】1:2
【解析】∵以O为位似中心,把五边形ABCDE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得五边形A1B1C1D1E1,
则OD:OD1=1:2,
故答案为:1:2.
【举一反三4】△ABC与△A1B1C1是位似图形,它们在位似中心的同侧,其面积比为4:9,已知位似中心O与A的距离为2,则A到A1的距离为   .
【答案】1
【解析】∵△ABC与△A1B1C1是位似图形,它们在位似中心的同侧,其面积比为4:9,
∴两图形的位似比为:2:3,
∵位似中心O与A的距离为2,
∴位似中心O与A1的距离为3,
∴A到A1的距离为:1.
故答案为:1.
【举一反三5】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位似,位似比k1=2,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位似,位似比k2=1.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吗?位似比是多少?
【答案】解:∵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位似,
∴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位似,
∴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
∴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
∵对应顶点的连线过同一点,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位似,位似比k1=2,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位似,位似比k2=1,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的位似比为.
【举一反三6】如图,△DEF是△ABC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位似中心是点O,请确定点O的位置,如果OC=3.6 cm,OF=2.4 cm,求它们的相似比.
【答案】解:连接AD,CF交于点O,
则点O即为所求;
∵OC=3.6 cm,OF=2.4 cm,
∴OC:OF=3:2,
∴△ABC与△DEF的相似比为3:2.
【题型2】坐标系中位似变换
【典型例题】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新的线段,则点A的对应点坐标为(  )
A.(2,1) B.(2,0) C.(3,3) D.(3,1)
【答案】A
【解析】∵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A(6,3),
∴在第一象限内,点A的对应点坐标为:(2,1).
故选:A.
【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格点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ABC缩小,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
A.(1,) B.(2,6) C.(2,6)或(﹣2,﹣6) D.(1,)或(﹣1,﹣)
【答案】D
【解析】∵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ABC缩小,
∴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1,)或(﹣1,﹣).
故选:D.
【举一反三2】如图,已知E′(2,﹣1),F′(,),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1:2把△E′F′O扩大,则E′点对应点E的坐标为(  )
A.(﹣4,2) B.(4,﹣2) C.(﹣1,﹣1) D.(﹣1,4)
【答案】A
【解析】∵E′(2,﹣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1:2把△E′F′O扩大,
∴E′点对应点E的坐标为(2×(﹣2),﹣1×(﹣2)),即(﹣4,2),
故选:A.
【举一反三3】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5,0)、B(6,4)、C(3,0),将△ABC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以位似比2:1进行缩小,则缩小后的点B所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答案】(3,2)或(﹣3,﹣2)
【解析】∵点B的坐标为(6,4),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位似比为2:1,
∴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3,2)或(﹣3,﹣2),
故答案为:(3,2)或(﹣3,﹣2).
【举一反三4】如图,△AOB以O为位似中心,扩大到△COD,各点的坐标分别为A(1,2),B(3,0),D(4,0),求点C的坐标,并求出四边形ABDC的面积.
【答案】解:∵A(1,2),B(3,0),
∴S△AOB=×3×2=3,
∵△OAB∽△OCD,=,
∴点C的坐标为(,),S△OAB:S△OCD=9:16,
∴S△OCD=,
∴四边形ABDC的面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