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猴痘病毒属于原核生物
B.猴痘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最低结构层次
C.猴痘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
.幽门螺杆菌常寄生于胃黏膜细胞表面,可引发胃炎。下列可以体现出幽门螺杆菌和胃黏膜组胞差异性的是
A.细胞膜 B.细胞核 C.核糖体 D. DNA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若位置不动,将标本装片顺时针旋转 则观察到的图像为
4.细胞学说是生物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能施莱登和施旺
B.该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单位
C.该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D.该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
【高一生物学 第1页(共6页)】
5.带着夏末的余温,风里悄悄掺了凉意,从炎热多雨的夏季进入干燥清爽的秋季的过程中,植物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甲、甲
B.乙、乙
C.甲、乙
D.乙、甲
6.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中有诗句为“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茶已成为我国的文化符号。下列关于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茶叶细胞中不含糖类
B. P参与茶叶细胞细胞膜的组成,但不参与细胞器的组成
C.茶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D.茶叶富含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作用大于大量元素的
7.能量胶含有麦芽糖、果糖和少量脂肪,是运动爱好者的必备物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麦芽糖和果糖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B.脂肪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果糖分子中储存的能量和脂肪分子中的相同
D.麦芽糖可聚合生成淀粉,淀粉不含有碳链结构
8.若对下列物质进行水解,则理论上得到的单体种类数最多的是
A.淀粉
B.纤维素
C.血红蛋白
D. DNA
9.玉米缺钾(K)时,会出现叶尖和叶缘褪绿变黄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在玉米细胞中属于大量元素
B.玉米细胞中的 K来自无机自然界
C.玉米细胞中的 K 含量和无机自然界中的不同
D.玉米缺K时叶片变黄,说明K 是合成叶绿素的元素
10.下列关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中氨基酸的R基上含有 Fe
B. H 原子数是C原子数的2倍
C.含有肽键和氢键等结构
D. R基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
【高一生物学 第2页1共6页)】
11.下列物质与功能匹配错误的是
A.葡萄糖——“生命的燃料”
B.几丁质————昆虫外骨骼
C.胆固醇 ——植物细胞膜成分
D.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12.某研究小组探究一种新发现的异养型嗜热菌的化学组成,他们将提取到的3种不同的生物大分子物质A、B、C进行了彻底分解,结果分别得到1种、6种和8种小分子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物质 A 可能是脂肪
B.物质C的功能可能是运输
C.物质B可能是嗜热菌的遗传物质
D.物质C的分解需要消耗水分子
13.双缩脲试剂由A液和B液组成,斐林试剂由甲液和乙液组成。假设被测样液均为1mL,则下列关于A液和B液与甲液和乙液的比较,错误的是
A. A液与甲液、B液与乙液的成分相同。
B. A液与甲液、B液与乙液的质量浓度相同
C. A液和B液的使用顺序与甲液和乙液的不同
D. A液与B液的使用量不同,甲液与乙液的使用量相同
14.某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碱基可以是A、T、C、G、U中的一种
B.细胞中,该物质形成的长链也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C.该物质中的糖类为五碳糖,可以发生水解
D.该物质的排列顺序中可储存遗传信息
15.五色糯米饭是广西特色传统美食,由天然植物枫叶(黑)、红丝线(红)、黄栀子(黄)、板蓝(紫)和白色糯米经过蒸煮而成,它不仅是食物,更是文化符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不同天然植物的色素可能存在于液泡中
B.糯米富含淀粉等糖类,淀粉是一种还原性糖类
C.进行蒸煮时,植物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D.为防止摄入的过多的糖类转化为脂肪,应适量食用高糖类食物
16.下表表示某实验中对不同组织中脂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单位:g·100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织类型 脂肪 磷脂 胆固醇
肝脏 5.2 3.8 0.4
肌肉 1.1 2.5 0.2
神经组织 0.8 4.2 0.9
A.与糖类相比,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更高,氢的含量更低
B.磷脂是神经组织中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C.胆固醇在肝脏中含量最低,说明其不参与酯质的运输
D.肌肉组织中脂质含量最低,说明脂质在细胞中可有可无
二、非选择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12分)蓝细菌和支原体的显微结构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蓝细菌和支原体均属于 (填“真”或“原”)核生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2)图中的①和④分别是 。蓝细菌属于 (填“自养”或“异养”)型生物,主要原因是其含有 ,能进行光合作用。
(3)请写出3个能体现蓝细菌和支原体具有统一性的物质或结构: .
18.(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物质鉴定实验,实验过程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别 1 1 "
实验项目 蛋白质的鉴定 葡萄糖的鉴定 脂肪的鉴定
实验材料 ① 。 ③
实验试剂 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 ④
(1)现有苹果汁、花生种子、豆浆等实验材料,这些材料与表中序号最恰当的对应关系为① .② .③ .
【高一生物学 第4页(共6页)】 ·26-44A·
(2)④处通常使用的实验试剂为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3)实验Ⅲ中可通过是否观察到 (填颜色)颗粒的出现来判断被鉴定物质中是否含有脂肪。
19.(12分)小明爱喝含糖饮料,暑假期间,由于缺乏运动,假期结束时,小明发现自己体重增加了很多。人体摄入的过多的糖类会产生如图所示代谢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 (填“相同”或“不同”)。人体脂肪富含 (填“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人体脂肪属于动物脂肪,动物脂肪在室温下呈 态。
(2)有同学认为,小明体重增加是因为摄入的过多的糖类转化成了脂肪,结合题图分析,该同学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当人体 时,脂肪也可以分解供能。
(3)结合上述情况,请针对小明的体重问题提出2点建议: .
20.(12分)某成熟抗菌肽由寄生于人体肠道内的某种细菌合成分泌,该抗菌肽加工至成熟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已知该抗菌肽携带正电荷,可以和细胞膜携带负电荷的细菌相互吸引并结合,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从而抑制细菌的增殖。回答下列问题:
(1)氨基酸通过 的方式合成肽链,该成熟抗菌肽为 (填数字)肽,该成熟抗菌肽的形成过程中共脱去 分子水。
(2)加工之前,肽链至少含有 个游离的氨基和 个游离的羧基。
(3)该抗菌肽可以消灭人肠道内的一些细菌,但对肠道细胞无伤害,请结合题意推测,原因可能是 .
【高一生物学 第5 页(共6页)】 ·26-44A·
21.(12分)钙和镁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无机盐,某兴趣小组旨在验证钙和镁都是冬瓜幼苗生长的必需元素,设计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 的形式存在,请说出无机盐的两个作用: 。镁 (填“是”或“不是”)植物体中合成叶绿素所需的元素,植物缺镁常会出现叶片发黄等症状。植物缺钙往往表现为生长点受损,如新长出的叶片常常出现扭曲、粘连、残缺不全等症状。
(2)该小组准备了若干株长势相同的健壮冬瓜幼苗,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配制三种培养液:完全培养液、只缺钙的培养液、 的培养液。将三组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三种培养液中,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三组幼苗的生长状况。A组幼苗生长正常,B组、C组幼苗均会出现相应的缺乏症。此时向B、C两组培养液中分别补充 .若一段时间后,上述缺乏症 (填“得以缓解”或“持续加重”),则可验证钙和镁都是冬瓜幼苗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B C D C A C D D C C B D B B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 原;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光合片层(或类囊体)、细胞膜;自养;叶绿素和藻蓝素
(3) 细胞膜、核糖体、DNA(或RNA、蛋白质)
(1) 豆浆;苹果汁;花生种子
(2) 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需要
(3) 橘黄色(或红色)
(1) 相同;饱和;固
(2) 葡萄糖可转化为甘油-3-磷酸和乙酰辅酶A,进而合成脂肪;能量供应不足
(3) 减少含糖饮料摄入;增加体育锻炼
(1) 脱水缩合;15;14
(2) 1;1
(3) 肠道细胞细胞膜带正电荷(或抗菌肽与肠道细胞细胞膜无相互吸引作用)
(1) 离子;维持细胞形态、调节细胞渗透压(或参与酶的合成、维持生命活动);是
(2) 只缺镁;钙、镁(或相应的无机盐);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