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统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 统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7 17:5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世说新语二则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探究积累文言字词的方法。
2.通过想象人物说话时的表情,朗读人物的语言,感受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学习和传承讲仁爱、守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体悟家风家德的传承,增强文化自信。
猜一猜
这是什么字?
子,儿童
疑惑
预学提示:本课选取了古代有关儿童的两则故事
预学提示:记录了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的智慧故事
作品介绍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
《咏 雪》
俄而
雪骤
差可拟

é
zhòu
chā

给下列句子正确划分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
/
/
/
/
/
/
/
节奏划分
字词正音
你能正确朗读课文吗?
【整体感知】
二、教学过程
(三)【整体感知】
1、课文诵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文章的义理。
子女,这里泛指家里的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不久,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
像什么?
儿女

今指子女。
古今异义
还可指男女:儿女共沾巾。
中华儿女
词义相同
暴风骤雨
字义相同
文言实词记忆方法
方法点拨
【整体感知】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
不如,不及。
趁、乘。
就是。
语气助词,表判断。


比拟
字义相同
因势利导
字义相同
文言实词记忆方法
方法点拨
【整体感知】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译 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他二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译 文
高兴的样子。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译 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初读正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fǒu
疏通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期:约定。日中:正午时分。舍去:丢下(他)而离开。去,离开。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时年:这年。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
疏通文义
家君:谦词,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则:就,副词。信:守信。引:拉。之:他,指元方。顾:回头看。
【译文】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了您却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客人很惭愧,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通假字
尊君在不
同“否”,用于疑问句句末,构成是非问句。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太丘舍去
相委而去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古义:丢下。
今义:委任;把事交给别人去办。
去后乃至
待君久不至
文言句式
省略句:
省略主语,即“(太丘)去后(友)乃至”
句首省略主语,即“(家君)待君久不至”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判断句:
“是……”表判断
活动2:趣讲故事
请选择一则故事从任一视角进行讲述,注意把握时间、地点、主要物等要素。
要求:(1)把握重点字词(2)叙述完整情节(3)选择合理视角
《咏雪》
重点字词:
①内集 骤③差④未若
讲述视角:
①谢安 谢朗③谢道韫
《陈太丘与友期行》
重点字词:
①期②舍③引④顾
讲述视角:
①元方②友人
在一个下雪的日子里,我的叔叔谢太傅把家中的子侄辈都聚在一起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急了,叔叔高兴地说:毛“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我说:“不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姐姐道韫说: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叔叔高兴得笑了起来我的姐姐道韫可是叔叔谢无奕的女儿,以后还会成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父亲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父亲不再等候他就离开了。父亲离开后朋友才到。我当时七岁,刚好在“父亲等了您很门外玩耍。朋友问我:“你的父亲在吗 ”我回答道:久,您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父亲的朋友就生气地说道:切/真不是”我说:“您与我父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想去拉我的手,我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小结:这两位同学都抓住了关键字词将故事讲得既完整又生动。听了同学们分享的故事,你们觉得这两则故事中的儿童有什么样特点?你能解决课前的疑问了吗?让我们继续探究。要探究其改变的原因需要深入地了解人物,走进人物的内心。
任务二:形象我赏析
活动1:结合文本为人物选择合适的表情,并说明理由。
课文 人物 言谈 表情 理由
《咏雪》 谢朗 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 未若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元方 待君久不至,已去。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时候谢太傅脸上的表情应该是微笑的表情。因为“欣然”一词的意思是“高兴的样子”,我想他说话时的语调应该是轻快,上扬的。让我们感受到谢太傅的和蔼可亲,与家中的子侄辈关系融洽。
任务二: 形象我赏析
活动2:对照评价量表,演读精彩片段。
评价表 评价维度 具体要求 评价星级
表情演绎 符合人物形象 ☆☆☆☆
反映人物心理 ☆☆☆☆☆
朗读展现 重音、停连设计合理 ☆☆☆☆☆
语气、语调符合情感基调 ☆☆☆☆☆
博典意切,能打教收有 ☆☆☆☆☆
小结:通过以上活动,你对文中儿童的形象是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你对预习提示的变化原因是否有了不同的思考?
谢朗是反应迅速、真实自然的,谢道韫是有才情、善应对的,陈元方是品行正直、率性有节的。“智慧”一词还不足以概括《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儿童的人物形象。所以才会删去“智慧”二字。
任务三:家风我探究
结合文本中长辈的言行、儿童的表现和链接材料探究魏晋时期家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用图形的方式呈现并说明理由。
链接资料: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不初见君教儿 ”答曰:“我常自教儿”
——《世说新语》
爱心:
同心圆:
其他:……
任务三:家风我探究
我选择用同心圆表示。因为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有谈诗论文的雅兴,受他的影响,家中的子侄辈也是文采斐然,对于晚辈不同的表现,谢太傅“大笑乐纜叆池寖狼购庞沔剧届襦陀他如一个大圆,包容关怀着小辈,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家中每一个孩子。
我觉得是爱心。比如《咏雪》中,面对不同的答案,谢公没有明确表示赞同哪一个,而是“笑乐”,没有让孩子难堪。而且从“内“讲论文义”“欣集”“笑乐”等词语可以看然出,谢家的家庭氛围既充满了书香的雅趣,又有温馨和谐、融洽轻松。儿童才思的背后是充满爱意的家庭氛围。
我选择用WiFi表示。因为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我关注到了“期日中”的“期”和“太丘舍去的“舍”,陈太丘和朋友有了约定,而友人一旦失约,太丘毫不犹豫丢下友人就走了,说明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陈元方的方正通达应该受到了父亲的影响。而且在链接资料中谢太傅也说:“我经常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说明长辈良好品行如Wii信号一样会辐射给孩子们,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家中的长辈,是一个家庭的基石,代表着家族的教养和风气。这些长者或慈眉善目,内心恬淡,或果敢直率、守信守礼,都是魏晋时代名士风骨的展现。
方正通达
善于言语
率性真实
内心恬淡
果敢直率

任务三:家风我探究
甲骨文
任务三:家风我探究
这些长者,正如甲骨文中的“父”一样,“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但我想善于教化的他们手持的不是教鞭而是他们的家庭风骨,他们留下了一个个教育故事,留下了传世百年的魏晋风尚。这三个甲骨文拼凑在一起便是“教”。“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一个“教”字宛如一滴水,滴入漫漫的历史长河,荡起涟漪,不断扩散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风精神,传承不止,生生不息。家风好,家道兴。家风的传承又何止于魏晋时期。
任务三:家风我探究
书信里的家风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自家好,家门客为好事,以光祖宗。
——范仲淹《告诸子及弟》
栋梁千古有家风,家风是一个家族的脊梁,一个家族如果秉承正气,便是国之栋梁,不论是忠诚智慧的诸葛亮抑或是心系苍生的范仲淹,正是这些栋梁之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之塔的奠基石。时至今日,他们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时至今日,家风的传承仍源远流长。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家训之风,山高水远。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你觉得《世说新语》二则预习导读“变”的原因是什么?
这两则故事不仅仅是讲述儿童的智慧故事,还展现了他们的真实自然、率真超拔,这是纯正家风的浸染,这也是一个时代名士成长的缩影。这些不仅仅局限在魏晋时期,更是整个古代一脉相接的传承。
小结:我们这节课由“疑”出发,从故事到人物形象再到成长的原因,我们在这一路的探究之旅中知晓教材变化的原因,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小小的疑问的种子开出了绚烂的花朵。同时这也告诉我们,思维不要被束缚,要学会多元思考。最后祝同学们的语文之旅一路探索一路生花。
课后活动:朋友我寻找
1.请用课内所学的文言字词积累法,发挥想象,仿照示例,为甲骨文录找“词义相投”的好朋友并进行创意解释。
创意解释: 它与“教”是好朋友。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右边是手持教
鞭,左下站立着孩子,左上是教鞭抽打出来的痕迹。因此有“教育”的意思。
甲骨文:
(2)
好朋友备选:集 骤 驯
课后任务:朋友我寻找
推荐好友 人物社交指数 德行值 雅量值 夙惠值 ……
谢朗
谢道韫
陈元方
2.请你阅读《世说新语,夙惠》中其他儿童的故事,分別为文中的几位儿童找“志趣相投”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