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说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认识到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复述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认清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3.归纳《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认识《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内容。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概况
义和团运动兴起于 山东 , 1900 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在 廊坊 战役中,侵略者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义和团运动是一场 反帝爱国 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了。?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瓦德西
(3)阅读课本P20第二段,结合P21插图,完成以下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
材料二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瓦德西
①材料一中的“八国”指哪些国家?联军攻占北京是在何时?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1900年8月中旬。
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八国联军有哪些罪行。
烧、杀、抢、掠。
③读了这些材料后,你有何感想?
联军抢劫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凶恶的本质。联军的暴行应受到谴责,八国联军在我国犯下了骇人听闻的罪行。同时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2.《辛丑条约》
(1)时间: 1901 年。?
(2)双方:中国和 英 、 美 、 俄 、 日 、 法 、 德 、 意 、奥等国。?
(3)内容:①经济上,赔款白银 4.5亿两 ,以 海关 等税收作担保。?
②政治上,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③军事上,拆毁 大沽炮台 ,允许 帝国主义国家 派兵驻扎 北京到山海关 铁路沿线要地。?
④外交上,划定 北京东交民巷 为使馆界,不准 中国人 居住。?
(4)影响:给 中国人民 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 中国 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外来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朝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劫掠;都迫使清政府最高统治者离京出逃;都曾建立殖民统治机构;都迫使清政府屈服,促进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签订不平等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不同点: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后者发生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保护教堂、维护在华侵略利益为目的;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探究问题二】
领域
内容
影响
经济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严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了对人民的搜刮,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军事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外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课件13张PPT。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复述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认清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1.2.说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认识到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归纳《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认识《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内容。4.1.(1)义和团运动概况
义和团运动兴起于 , 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 。在 战役中,侵略者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义和团运动是一场 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反帝爱国廊坊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山东1900(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廊坊1900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辛丑条约》义和团(3)阅读课本P20第二段,结合P21插图,完成以下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
材料二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瓦德西瓦德西①材料一中的“八国”指哪些国家?联军攻占北京是在何时?答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1900年8月中旬。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八国联军有哪些罪行。答案烧、杀、抢、掠。③读了这些材料后,你有何感想?答案联军抢劫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凶恶的本质。联军的暴行应受到谴责,八国联军在我国犯下了骇人听闻的罪行。同时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辛丑条约》2.(1)时间: 年。
(2)双方:中国和 、 、 、 、
、 、 、奥等国。
(3)内容:①经济上,赔款白银 ,以 等税收作担保。
②政治上, 。
③军事上,拆毁 ,允许 派兵驻扎 铁路沿线要地。 北京到山海关大沽炮台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海关4.5亿两1901美俄日法德意英帝国主义国家④外交上,划定 为使馆界,不准
居住。
(4)影响:给 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 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 ,
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 会。中国人北京东交民巷中国人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治中国帝国主义统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1.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2.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异同点。答案相同点:都是外来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朝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劫掠;都迫使清政府最高统治者离京出逃;都曾建立殖民统治机构;都迫使清政府屈服,促进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签订不平等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不同点: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后者发生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保护教堂、维护在华侵略利益为目的;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严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了对人民的搜刮,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夯实基础典型题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2.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最早兴起于 ( )
A.天津 B.河北 C.山东 D.广西
3、八国联军的侵华时间是 ( )
A.1899年 B.1900年 C.1901年 D.1902年
4、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5、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向德皇报告说:中国人民“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产生这种顾虑是因为( )
A.义和团的坚决抵抗 B.清政府的公开宣战
C.一批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 D.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
6、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 )
A.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 B.都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都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 D.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
7.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离开北京仓皇外逃的皇帝有 ( )
①道光帝②咸丰帝③同治帝④光绪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9.《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
A.战争赔款金额巨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B.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进驻中国军事要点,威胁到国家安全
C.中国人无权进入外国使馆区
D.《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0.清政府依据《辛丑条约》要赔偿给各国白银4.5亿两,这样高额的赔款对于贫穷的中国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一旦赔偿不出,帝国主义国家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
A.进行大规模军事打击,逼迫清政府偿还战争赔款
B.大肆抢掠财物来弥补赔款数额
C.割占土地作为补偿
D.用中国海关等税收来充当赔款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1、《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
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
1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 )
A.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13. 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中,以下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④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14.“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 )
A.廊坊狙击战 B.威海卫战役 C.虎门战役 D.黄海大战
15、20世纪初中国居民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 B.老二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C.老三住在上海租界内 D.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
16、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似之处是 ( )
①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列强共同策划并组成联军 ②皇帝被迫出逃,侵略者攻陷北京并烧杀抢掠 ③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④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侵略利益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③库页岛被俄国割占 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
18、读图和阅读下列材料:
图1-5-1 《辛丑条约》签字仪式
公元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来自八个国家的军队用先进的武器大炮敲开了清王朝锁国的大门。他们攻大沽、占天津、夺杨村、过廊坊、直扑北京。8月14日,北京沦陷,将1840年以来的民族屈辱推至极点。
请回答:
(1)材料涉及中国历史上哪一次战争?
(2)这次战争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说把1840年的民族屈辱推至极点?
19、阅读下列材料:
1901年在战略要地天津门户大沽口,清朝的官兵正在拆毁炮台,老百姓疑惑地问:“炮台拆毁了,来了敌人咋办?”清军无可奈何地说:“谁知道?这是皇上的旨意。”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皇上”是谁?他为什么下了这样一个糊涂的圣旨?
(2)这个皇帝执政期间,中国的哪些领土被列强占领?
(3)材料中皇帝除了颁布有关于圣旨拆毁炮台外,他还有可能颁布有关于哪些内容的圣旨?请你代皇帝草拟其内容并说明理由。
20、1902年,在北京的一家四合院,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曾移居台湾,1897年移居北京东交民巷的75岁高龄的老人在给儿孙讲自己的经历。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听众,请你根据表格把老人的讲述精要整理出来。
(提示:三次战争名称、三大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重要影响、对老人居住权或户籍的影响,从这一过程中得到的教训等)
战争
条约
重要影响
对居住权威
户籍的影响
教训
《南京条约》
户籍由中国变为
《马关条约》
户籍由中国变为
《辛丑条约》
居住权的变化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B 2.C 3.B 4.D 5.A 6.A 7.D 8.B 9.D 10.D
11、D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不但全部接受列强的条件,还感激涕零地对列强表示,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12.D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充分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3.B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过程的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4.A
15、B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分析、判断历史事件的能力。A项符合史实,因为《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开始在中国设厂;B项不符合事实,因为《辛丑条约》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老二不可能在使馆界买房子;C符合史实,因为上海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被列强开辟为“租界”的;D符合史实,老四可能参加反清起义。
16、C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①②④符合题意;属于两次战争的相同之处;③是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
17.B
18、(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因为《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将1840年的民族屈辱推至极点。
19.(1)材料中的“皇上”是光绪,依据《辛丑条约》中“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一项的要求,不得不下令拆毁大沽炮台。(2)依据《马关条约》我们可以知道在光绪年间割占的领土有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3)依据《辛丑条约》的内容,光绪帝的圣旨还可能包括加大对老百姓的税收以完成《辛丑条约》中“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的任务;不准人民组织团体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以达到《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一项的要求;不准中国人进入东交民巷,以达到《辛丑条约》中“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一项的要求。
20、
战争
条约
重要影响
对居住权威
户籍的影响
教训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户籍由中国变为
英国
落后就要挨打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
地的程度
户籍由中国变为
日本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居住权的变化
失去居住权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要点梳理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
A.清政府的腐败 B.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
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2.连环画是绘画的一种,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下图是连环画的封面,请你判断它们反映的史实属于哪一主题 ( )
A.列强侵略 B.民族抗争 C.近代探索 D.民族崛起
3.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批准了《议和大纲》,说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说明 (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割让了黑龙江北岸大片国土
C.北洋舰队的失利使中国无力再战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20世纪来临时,西方列强给中国送来了一份“大餐”,让中国人吃不了兜着走。这份“大餐”是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6.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战争的赔款不仅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沉重负担,而且也使国家失去了迈向近代化所需的资本积累。近代史上,在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王树增在《1901》一书中评论某个条约时指出:最要害的条款,是外国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军和中国将要支付的巨额赔偿。这个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下列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 ( )
A.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拆毁大沽炮台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并划分势力范围,直接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还以办学、建教堂、发行报纸、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文化侵略。这样,帝国主义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何沁、罗正楷主编《中国革命史》
请回答: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对中国危害较为严重的有哪三次?(6分)其中,什么战争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为挽救民族危亡,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采取了哪些重大政治行动?
(4)从近代中国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后测评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右图漫画所体现的行动,是为了镇压 (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运动
2.1900年8月,联军占领北京,大肆烧杀抢掠,把颐和园的奇珍异宝运往天津,运了好几个月。文中的“联军”是指( )A.英法联军 B.八国联军
C.日俄联军 D.英日联军
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
A.火烧圆明园 B.痛击阿古柏 C.旅顺大屠杀 D.廊坊阻击战
4.“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一年是 ( )
A.1840年 B.1856年 C.1900年 D.1931年
5.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了 ( )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C.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的结局
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6.右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 (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 )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非选择题
9. 观察下列两幅漫画:
请回答:
(1)这两幅漫画均与哪次侵华战争有关?
(2)漫画一中身着清朝官服的人代表什么?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漫画二的理解。
(4)说说你看到这两幅漫画后的感想。
参考答案
课堂学练
要点梳理
帝国主义势力 义和团 1900 西摩尔 1901 辛丑条约 赔款白银4.5亿两、保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驻兵、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础演练
1-8 BBDDCDCD
9.(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4)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镇压人民。(答案相近即可)
课后测评
1-8 DBDCDDDD
9.(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清王朝(或清政府);社会制度落后、经济落后、军事装备落后、清政府的腐朽等(答出两点即可)。
(3)漫画二的寓意是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4)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