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图为人体某器官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论肌肉注射还是静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均是④
B.若该器官是肺,则运动状态下的O2浓度A处高于B处
C.某病原体感染导致①所在管道的盲端堵塞,可导致⑥总量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
D.若该器官是肝脏,则饥饿时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
2.“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血红蛋白、血浆蛋白一样,氧气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C.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脑脊液是包围着脑和脊髓的无色透明液体,血液和脑脊液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屏障——血—脑屏障,该屏障使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如非脂溶性物质不易通过。与组织液主要由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形成不同,脑脊液主要由脑室的脉络丛上皮细胞和室管膜细胞分泌形成,只有少量由毛细血管内的血浆通过血管壁渗出产生。脑脊液具有缓冲作用并能产生浮力。下列关于脑脊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其内生活的细胞主要为神经细胞
B.脑脊液可以保护脑和脊髓免受震荡,并减少对周围神经和血管的压迫
C.脑脊液与血浆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不完全相同
D.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脑脊液进入神经细胞的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供能
4.自主神经系统(ANS)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也称植物性神经系统。在人的一生中,自主神经从未停止过调节活动,人体却察觉不到,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内脏活动都不受意识的控制,但它的活动并不是完全自主的,也受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NS是脑神经的一部分,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
B.交感神兴奋经使支气管扩张,副交感神经兴奋使支气管收缩
C.交感神经兴奋使内脏器官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内脏器官活动减弱
D.运动员完成滑雪比赛各种技术动作的过程不需要ANS参与调节
5.如图为人体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种神经元形态相似,都由胞体、树突、轴突组成,且神经末梢只位于轴突末端
B.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系统,都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用来接收信息并传递信息
D.人脑中神经元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到成年,也会有新生神经元产生
6.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关于人体膝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传入神经受损,则无法完成膝跳反射,且大脑感受不到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膝跳反射中没有兴奋,导致屈肌舒张
C.只要反射弧完整,膝跳反射就可以发生
D.在膝跳反射中,先是大脑感觉到腿被叩击,然后小腿踢出
7.一个小孩在摘野果时,不小心手被刺扎了一下后迅速把手缩回,但他很想吃这个野果,第二次伸手忍痛摘下野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孩不小心手被刺扎时先感觉疼痛之后才完成缩手
B.缩手反射动作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指挥下完成的
C.小孩忍痛摘下野果的过程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共同参与
D.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
8.某生物实验小组以离体的神经元和电流计为实验材料,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图甲表示对离体神经纤维上的某点施加适宜强度的刺激,其中①~③表示灵敏电流计,图乙表示有关电流计记录的电位差变化。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 )
A.无刺激时,电流计记录的电位差为静息电位
B.若刺激AB中点,神经纤维膜外的电流方向为A→B
C.若刺激AB中点,电流计②③均能发生类似图乙的电位差变化
D.图乙中,在t1~t2时主要发生Na+内流,t3~t4时主要发生K+外流
9.轻微触碰时,兴奋经触觉神经元传向脊髓抑制性神经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 GABA.正常情况下,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不产生痛觉;患带状疱疹后,痛觉神经元上Cl-转运蛋白(单向转运Cl-)表达量改变,引起Cl-的转运量改变,细胞内Cl-浓度升高,此时轻触引起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后,Cl-经Cl-通道外流,产生强烈痛觉。针对该过程(如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触觉神经元兴奋时,在抑制性神经元上可记录到动作电位
B.正常和患带状疱疹时,Cl-经Cl-通道的运输方式均为协助扩散
C.GABA作用的效果可以是抑制性的,也可以是兴奋性的
D.患带状疱疹后Cl-转运蛋白增多,导致轻触产生痛觉
10.惊跳反射是人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是机体对威胁的反应的重要表征。眨眼反射是一种比较连续和持久的惊跳反射。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大鼠会不自主地发生眨眼反射,此时可检测到眼眨肌产生电信号。经过训练,大鼠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吹向角膜的气流引起的眨眼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B.经过训练,声音信号由非条件刺激转为条件刺激
C.如果之后声音信号一直反复单独出现,则最终声音信号将不再引起眼眨肌电信号的产生
D.条件反射的形成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
11.成年人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膀胱逼尿肌接受兴奋后收缩,产生排尿反射。逼尿肌收缩时,又刺激牵张感受器,引起膀胱逼尿肌反射性收缩,直至膀胱内尿液被排空,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④→脊髓→②→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B.若某人①②受损,则其无法进行排尿反射
C.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膀胱缩小,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
D.成年人能根据环境情况适时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2.短时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相关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M处无论处于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都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
B.N处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后,可能的去向是被降解或回收
C.信息在①→②→③→①间循环运行可有效强化短时记忆的效果
D.突触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可以促使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13.单胺氧化酶能够降解单胺类神经递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一种常用抗抑郁药,如图是部分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B.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逐步下降
C.临床上也可选用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回收的药物来治疗抑郁症
D.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抑郁,抑郁不能通过自我调适好转
14.促胰液素的作用为刺激胰腺分泌大量含丰富碳酸氢盐的胰液,对人、狗、猪产生最大刺激的促胰液素剂量为一次静脉注射或每小时每公斤体重静脉灌注1临床单位,相当于200~250毫微克,促胰液素对胰酶分泌有弱的加强作用,但若与促胰酶素一起给予,则明显增加胰酶分泌,促胰液素对人、狗、大鼠的胃酸分泌和胃肠道活动有抑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B.给狗饲喂促胰液素,可抑制狗的胃酸分泌
C.从大鼠身上切割胰腺,从胰腺研磨液中可提取到促胰液素
D.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在促进胰酶分泌上具有协同作用
15.某科学家为了研究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统发育中所起的作用,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1:发育出雄性器官需要来自睾丸提供的激素信号,当这一信号缺失时,胚胎发育出雌性器官。
假说2:发育出雌性器官需要来自卵巢提供的激素信号,当这一信号缺失时,胚胎发育出雄性器官。
科学家用家兔进行部分组织摘除手术后得出实验结果如下:
性染色体组成 外生殖器表现
未做手术 手术后
XY 雄性 雌性
XX 雌性 雌性
关于上述实验操作和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需要在生殖器官分化前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
B.该实验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上述实验结果验证了假说1
C.如果假说2成立,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家兔胚胎,术后发育出雄性器官
D.为进一步验证假说1,在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的组织的同时,给予一定量的睾酮刺激,XX的胚胎发育出雌性器官
二、实验题
16.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脑脊液 (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外液,它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 (填“双向”或“单向”)的。
(2)脑脊液不仅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 。
(3)机体脑部受到严重外伤时可能会引发脑水肿,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蛋白质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脊液渗透压 ,进而引起脑组织水肿。
(4)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脑水肿,其副作用是停药后会出现反弹。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促皮质激素(ACTH)也能用于治疗脑水肿。为了研究ACTH的治疗效果,有关医疗专家做了临床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使用药物 治疗时间 治疗前水肿指数 治疗后水肿指数 停药两周后水肿指数
A组 ACTH(79例) 3个月 4.1~9.6 1.1~2.9 1.1~2.9
B组 地塞米松(79例) 3个月 5.1~7.1 3.3~4.9 5.1~9.8
对照实验类型有空白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等,该实验方案体现了 对照。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① ;②(ACTH的治疗)停药后不反弹。
17.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因突发性异常放电而导致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与癫痫发生有关的神经元及部分生理过程如图甲。GABA对哺乳动物不同发育程度的神经细胞产生的生理效应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癫痫发生时突触中兴奋传递的过程,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接至癫痫模型鼠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如图甲)。若刺激b点,电流计只偏转一次,原因是 。静息状态下,如果将右侧电极移入神经细胞膜内,则电流计将向 偏转,若此时神经元所处液体环境中K+浓度上升,则电流计偏转的幅度会 (填“增大”或“减小”)。
(2)对未成熟的神经细胞而言,GABA是 (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对成熟的神经细胞而言,若某化学物质X会抑制突触前膜上的GABA转运体(如图甲)的活性,推测使用物质X会 (填“加剧”或“缓解”)癫痫症状。
(3)现欲设计实验验证药物M可通过降低AMPA受体蛋白表达量从而缓解癫痫症状。提供癫痫模型大鼠和必要的仪器、生理盐水、药物M注射液等,请设计实验并完善实验思路:
①分组: ;
②处理: ,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培养观测: ;
④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18.随着年龄的增加,认知能力(如记忆)减退的情况也逐渐加重。褪黑素(MEL)是由松果体产生和分泌的一种激素。已有研究显示,MEL可调节记忆的形成。科学家继续深入研究了MEL对长时记忆的确切影响和机理。回答下列问题:
(1)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需要 中神经中枢的参与才能形成,此过程中也涉及神经元之间新 的建立。
(2)科学家首先开发了一种测量小鼠长时记忆的体系:在容器中放入2个相同的物品(A),将小鼠放入容器中1min后取出(训练),24h后,取出容器中的1个A,在原来的位置放入另一种与A不同的物品(B),将小鼠放回容器中,观察小鼠探索两个物品(测试)的时间,计算探索指数(DI),DI=小鼠探索B的总时长/探索A和B的总时长(测试)。如果小鼠经过训练之后记住了A,则测试过程中小鼠将会花 (填“更少”或“更多”)的时间去探索A,而花 (填“更少”或“更多”)时间探索B,因此DI与长时记忆的强弱呈 (填“正”或“负”)相关。当DI大致等于 时,表示小鼠几乎不具有长时记忆。
(3)向小鼠注射MEL,经过训练后进行测试,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图中对照组应做的处理是 。结果说明,MEL可以 。
(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答出1点即可)。
三、解答题
19.机体可通过神经和体液途径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进行调节,对心脏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改变心肌收缩力和心率调整心输出量:如图表示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的调节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同时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支配心脏的 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调控作用通常是 的。
(2)如图所示,当人体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节前纤维神经元末梢释放的 (填神经递质的名称)作用于节后纤维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使节后纤维神经元末梢释放 (填神经递质的名称),从而使心肌细胞K+外流 (填“增多”或“减少”),Ca2+内流增多,最终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率。
(3)如图所示,副交感神经的节前和节后纤维神经元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都是乙酰胆碱,但分别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推测乙酰胆碱的作用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20.排尿是一种复杂反射活动,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人体大脑皮层中有使人产生尿意并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在脊髓灰质中有能调节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的低级中枢,可以完成排尿反射。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直接完成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 (填“大脑”“小脑”或“脊髓”)中,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排尿属于不受大脑皮层控制的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但健康的成年人可以适当“憋尿”,环境适宜尿道括约肌时才会排尿,若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角度分析“憋尿”现象,说明 。
(2)当c神经元将兴奋传递给a神经元时,突触前膜一般通过 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 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兴奋)。
(3)正常成年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便能通过意识支配完成排尿过程。请据图分析,用图中字母及箭头表示健康成年人尿意的产生过程: ;用文字及箭头写出婴儿排尿反射的反射弧: 。
(4)某成年人神经系统受损,虽能产生尿意,但却出现“尿失禁”(排尿不受控制),推测其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部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B D A C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D D
16.(1) 属于 双向
(2)脑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升高
(4) 相互对照和自身对照 ACTH的治疗效果强于地塞米松
17.(1)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右 减小
(2) 兴奋性 缓解
(3) 将生理状态一致的癫痫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和乙 甲组注射适量的药物M 在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测定两组大鼠AMPA受体蛋白表达量,并观察癫痫发生程度
18.(1) 大脑皮层 突触
(2) 更少 更多 正 0.5
(3) 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同实验组 增强小鼠的长时记忆
(4)MEL对不同年龄段小鼠长时记忆的影响(合理即可)
19.(1) 自主 相反
(2) 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 减少
(3)细胞膜上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的类型不同
20.(1) 脊髓 非条件反射 低级中枢的调节活动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
(2) 胞吐 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3) b→e→f 膀胱内牵张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