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测试题(2)
请你仔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15分)
2025年7月,呼和浩特市7 名快递小哥发现洗车房发生火灾时,xǔn sù( )用灭
火器控制为火势。 危险来临, 他们还是选择争分夺秒抑制火势蔓延。他们
没有tuì hòu( ),nǔ lì( )等到消防员到达现场,他们的善举引发了社会广
泛赞誉。可是他们知道这样做很危险,但是他们去坚chí( )选择liú zài( )现
场fèi lì( )灭火。他们只是普通人,却是一个个真实平凡的英雄。
看拼音,写词语(6分)
给下面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画“√”.(5分)
火势(shì shí) 危险(wēi wēn) 危险(xiǎn xiě)
争分夺秒(dó duó) 争分夺秒(shào miǎo )
结合语境 ,语段横线上应填写一组关联词是( )(2分)
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宁可……也不…… D、虽然…但是……
网络热议话题“致敬烈火英雄”下,网友留言:“英雄用生命守护我们,而让他们少些危
险,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是我们每个人( )的责任。”(2分)
A、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B、任重而道远 、
C、言不信者行不果, D、志不强者智不达、
二、墨墨读到了一则介绍抗洪战士事迹的资料,请你帮助他完成练习吧。(12分)
随着中国由南向北( )进入主汛期,南方多地出现了( )强降雨,防汛形势
严峻。在抗洪战斗中,战士们有的在抗洪一线( )救援三天,肩扛老人一夜;有的手
脚被石头划破,鲜血直流;有的跌倒在大堤上,又爬起来继续扛沙包……他们都在 地
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不禁为他们感到自豪 。
“不禁”中的“禁”的读音是什么 请你找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与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禁止 B、禁令 C、禁受 D、禁闭
结合语境,括号里应填的词语是( )。
A、连续 陆续 持续 B、持续 连续 陆续
C、陆续 持续 连续 D、陆续 连续 持续
结合《司马光》的学习,我知道“水迸”“鲜血迸出”中“迸”字的意思相同,都解释为
。(1分)
下列句子与资料中画“ ”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它们 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唱歌。
B、她那张皱纹纵横的脸,舒殿得像绸缎一样,亮闪闪的。
C、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小花。
D、赵一曼看到这枕高粱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
员对她怕关心……
墨墨准备参加关于“心中的英雄”读书交流会,他担任主持者,需要准备一些物品,请你帮助
他完善一下清单。(3分-
(1)书籍:《哈利·波特》《三国演义》
(2)文具:
(3)准备:音响、投影仪、电脑、计时器。
(4)
三、妙妙正在整理本单元中名人的故事,请你帮她完成任务吧!(11分)
1、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群儿戏于入庭。(家庭)。 B、足跌没于水中(淹没)
C、光持石头击瓮破之。(捏,拿) D、儿得活、(掉进水缸里的孩子)
2、“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下列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不相
同的一项是( )(2分)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难道我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吗?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吗?
下列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司马光砸缸救人,表现了他的聪明机智和沉着冷静。
童第周发愤图强,为自己、为国家争光、体现了他自强不息的品质。
白求恩在战斗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以手术台为阵地 做手术,体现了他救死扶伤的高
尚品质和坚守信念的革命精神、
赵一曼吃饱总丢碗,表现了她生活中的粗心大意,不拘小节的特点。
学完课文后,妙妙还想了解的关白求恩的事迹,于是她决定向语文王老师请教 。她该怎么
说?请你帮她写一写。(5分)
搂要求写句子。(4分)
这个故事很感人。这个故事发人深省。(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 ,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改为陈述句)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一定要争气》一文共有三处提到“一定要争气”。第一次是在童第周文化基础差的情况
下。用“一定要争气”来 ,说明别人能办到的事, ;第二次是在
情况下,童第周暗下决心要为 ;第三次是在 的
情况下,他用”一定要争气“说明中国人 。
我们在本单元认识了 的司马光, 的童第周, 的白求恩
和 的赵一曼。
阅读理解。(19分)
课内阅读。(9分)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入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文中的意思。
光持石击瓮破之。( )
众皆弃去。( )
儿得活。( )
群儿戏于庭。(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一儿登瓮,足跌入水中。
4、《司马光》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
升旗
①今天是星期一,早晨穿着干净、整齐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整齐地站
在操场上准备升旗。
②八点整,升旗仪式开始了。升旗手小心翼翼地把国旗拴在绳子上,伴着国歌,
伴着朝阳,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肃立在国旗下,将手高举过头顶,向鲜艳的国
旗,向神圣的国旗致敬。
③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国旗,只见它迎风飘扬,飘扬在蓝天白云之间,像一团火
焰,映红了我的双眼,也映红了我的心灵。此时,我便想起为祖国英勇牺牲的先烈们,
想起奋力的奥运健儿们,想起各行各业辛勤工作的劳动者……
④我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为自己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而自豪,国
旗越升越高。我心里默默地祝愿我们的国旗在21世纪会升得更高。
⑤接着,我们三年级大队辅导员袁老师给我们作国旗下的讲话,那简短而深刻的
话语让我更加意识到自己双肩上担负的责任。
⑥升旗仪式结束了,但已觉得它已成为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课,因为它教会了我
什么是祖国,什么是责任……
词语搭配,
穿着( ) 佩戴着( ) 站在( ) 举过( )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找出文中的排比句,画上“ ”.
“只见它迎风招展,飘扬在蓝天白云之间,像一团火焰”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句中的“它”指的是 。
文中的“责任”指的是 。
习作。(30分)
我们从牙牙学语的孩子成长为健康阳光的小学生,在这个过程有许多身边的人或陌生的人给了
我们不少的鼓励。这些鼓励或许是一句简单的加油,或者是一个微小的善意举动,请你写下来与
大家分享。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附参考答案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迅速,退后,努力,持 ,留 在,奋力。
2、选正确读音、shì,wēi ,xiǎn,duó,miǎo
3、选填关联词。D 4、填短语。B
二、完成练习。1、与“不禁”中的“禁”读音相同 一项是:C
2、表示向上冒、突然爆裂。 3、修辞方法相同 、D 4、(2)直尺,三角板,钢笔,文
具盒 (4)略
三、帮他完成任务 。1、解释 不正确的是。 A, 2、意思不相同的。C
3、对课文分析 不正确的。 D 4、语言表达、略
四、安要求贫雇农情况的子、1、这个故事不但很感人。而且这个故事发人深省。
2、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 ,我也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1、说明自己不笨,导师瞧不起中国人做实验,
要为中国人争口气、总结两次事情,别人办得到的事,中国人也能办到。
2、机智聪明,沉着冷静,一定要争口气,舍已救 人。毫不利民,专门利人。
与战士同其甘苦,共患难、
六、阅读理解,(一)1、(1)拿起, (2)丢弃, (3)得救了 (4)做游戏
2、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1)从此后司马光手不释书,
以至于忘记了饥渴和寒来暑往。 (2)一个孩子爬了水缸缸,一不小心脚
一滑掉入了水缸中。 4、聪明机智、遇事沉着解决问题。
(二)1、干净、整齐,鲜艳的红领巾,国旗下,头顶,
2、国旗被=升旗手小心翼翼地拴在绳子上 。
3、只见它迎风飘扬,飘扬在蓝天白云之间,像一团火焰,
4、比喻,国旗, 5、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担负的责任。
七、习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