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14课我们的生活在变化着,你们感受到了吗? 听着怀旧的经典老歌,翻开一张张发黄陈旧的照片,过去的人物,逝去的风尚又跳到眼前。面对过去的二十世纪,我们却似中途进场的电影观众,尽管片中的高潮让我们看得很过瘾,但对没看到影片的开头感到深深的遗憾。
我们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孩提生活、青春年华,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爱好,他们那个年代的流行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吧!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展厅门厅 留言厅 展厅一(服饰)展厅二(饮食) 展厅三(居住)展厅四(风俗 习惯) 展厅五(回顾)旧时的衣着30年代的时尚女性展厅____服饰中山装列宁装改革开放后,数量增加、色彩丰富、款式多样、融入国际潮流思考:
1.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2.近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男子:长袍马褂—西服礼服—中山装—列宁装(干部装)—休闲服
女子:旗装—旗袍—连衣裙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3.近代以后变化的原因?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推动;
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思想解放,与国际接轨。 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倡
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
服装。
中山装五个扣代表中国
五大民族,袖口三个扣代
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东南西北全国的统一。
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想一想: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几大菜系吗?四大:鲁、苏、粤、川
八大:鲁、苏、粤、川、
闽、浙、湘、徽
十大:八大菜系加京、沪展厅二 饮食西餐的传入及对我国传统饮食带来了哪些影响? 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菜篮子工程
所谓“菜篮子工程”,是指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品消费所采取的改进副食品产供销渠道的一系列措施。 列入“菜篮子工程” 范围的副食品品种大致有五类:如猪肉、禽蛋、蔬菜、水产品、奶牛等。猜一猜?这是我国哪里的民居?山东广西北京福建 赣西 安徽展厅三 居住花园洋房我国现今住宅的特点?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文庙路居民生活一景
上海小屋容不下三代人,节日聚餐只好在大杂院里进行 黑龙江哈尔滨一家三代居住在7.3平方米的空间里
天津从80年代开始,党和政府推出安居工程和康居工程政策。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活动:历史短剧表演 民国初年一对 恋人的“悄悄话”。背景: (男子穿着中山装,女子穿学生裙)1912年的某个夜晚,一对恋人在一家咖啡馆边品尝着咖啡,边谈论着他们未来的婚事。)展厅四 习俗风尚思考:从以上的短剧中,你觉得民国时期风俗习惯相对与以前有什么变化?1.传统婚姻习俗被打破,婚姻自由,举办文明婚礼。
2.社交礼仪也日益平等化、大众化和民主化。
3.妇女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妇女不缠足)。
4.断发易服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历史潮流。清末传统婚礼清末社交礼仪1947年的集体婚礼断发放足革除陋习、《婚姻法》、树立新风尚、
休闲方式多样化中国青年志愿者赴泰国救援服务队凯旋归来 山里人按当地风俗进行土葬1999云南会泽一位遇难矿工的遗言,
我一定要火葬!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社会习俗和风尚随之发生变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色彩、款式多样化西餐;面包、咖啡解决温饱;注重吃好西式洋楼 自来水、电灯不满足宽敞 还追求舒适断发放足、改变婚俗、社交礼仪平等、新节日革除陋习、《婚姻法》、树立新风尚、休闲方式多样化西装、中山装旗袍展厅五 回顾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1.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也涌入我国;
2.一些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宣传文明、进步和民主,也积极主张吸收外国近代生活方式;
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放在首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讨论:在生活中你是否发现当今社会还有哪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如:封建迷信、破坏环境、不讲究社会公德、不遵规守纪等等留言厅街边的新式算命摊“神婆”在为问事者掐算 陕西临潼风景区里,道士边打手机边给游客“解签”。
2003四川绵阳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造成大片污染 黑龙江 发电厂前 内蒙古海拉尔沙尘暴笼罩下的村庄 黑龙江大庆图方便的行人钻爬护栏横穿马路 广州公共汽车上
辽宁沈阳太昊陵内厕所太少,内急的香客在厕所外便溺
河南淮阳 小学生被动员到街头去维持交通秩序
湖北武汉街头广告涂满办假证件的联系电话 北京 1789法国制宪会议宣布:任何人不许保留贵族爵位。无独有偶,1912中国南京临时政府提倡自由平等为纲,废止大人、老爷称呼,禁止蓄辫、缠足、吸毒、赌博。1978前,中国人之间一律称同志,先生、小姐称呼是电影里的大坏蛋。80年代叫师傅,90年代叫老板,小姐称呼臭了街。请问:时代流行语的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而赵武灵王时代、明治时代、孙中山时代、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服装特点及原因。得出了哪些理性认识? 英国画家1850描绘:广州城的商店雕梁画栋,而二楼有澳门式的百叶窗,属南欧风格。纽约时报1871描绘:繁华的商业,中式、西式建筑并存,清真寺、宝塔、钟楼和十字架并存。1875广州商务报:普遍用黄磷火柴取代了打火石,泰西洋伞取代了中国纸伞。1906广州赏奇画报广告:穿西装、扎领带、戴礼帽的先生手拿一支香烟。 这个时代的广州,概括其从哪些方面体现出光怪陆离的新特点呢?应从那几个角度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6、弄清试题的设问 从经济、社会、建筑、宗教、风俗等方面,体现出新与旧、中与西、传统与现代多元兼容的特点。 学会从国际、现实、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原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