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质量检测1-4单元(试题)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下面哪个图案是通过平移右面的图案得到的( )
A. B. C.
2.在下列各数中,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是( )。
A.340 B.240 C.405 D.504
3.下面是计算的竖式,虚线框里的部分表示( )。
A.160个十分之一 B.16个十分之一
C.160个一 D.160个百分之一
4.下面图形( )通过平移可以和 重合。
A. B. C.
5.下面涂色部分的面积能用“4×5÷2”解决的是( )。
A. B.
C. D.
6.—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cm、4cm和5cm,这个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 )
A.3cm B.6cm C.5cm D.2.4cm
7.一个平行四边形,把它推拉成长方形,它的面积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二、判断题
8.7.8333是一个循环小数。( )
9.2.56÷0.8的商的最高位是个位。( )
10.一个梯形的上下底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那么它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 )
11.一个质数与一个奇数的和还是奇数,这个质数一定是2。( )
12.0.46÷0.03商是15,余数是1。( )
13.在一个小数里,小数部分有相同的数字出现的就是循环小数。( )
14.个位是3、6、9的数有可能是3的倍数。( )
三、填空题
15. 我们所学过的图形中,两个完全一样的 形或 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6.根据图中给出的相关数字,如图的周长是 。
17.(三角形与长方形) 右图长方形内有一个等边三角形, 。如果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 , 那么长方形的面积是 。
18.在等腰梯形ABCD中,AE⊥BC,BC=2AD,三角形ABE的面积是1cm2,则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是 cm2。
19.20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20和24的公因数有 。
20.9.6kg黄豆可以榨出豆油1.2kg,1kg黄豆能榨出豆油 kg,榨1kg豆油需要黄豆 kg。
21.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 ,如果上底增加 3 dm 。下底减少 3 dm 。高扩大到原来的 2 倍, 得到的梯形的面积是 dm2。
四、计算
22.直接写得数。
5.5÷0.5= 6.9÷0.01= 2.4×0.4= 1.24÷0.2=
0.2×0.25= 10﹣1.78= 0.13+0.2= 2.5×4÷2.5×4=
2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11.7÷0.9
(2)3.6÷0.4
(3)0.51÷0.5
24.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2.5+27.75÷1.5)×1.6
(2)0.175÷0.25÷0.4
(3)0.81×7.5+2.5×0.81
五、操作题
25.分别画出下面每个图形指定底边上的一条高。
六、解决问题
26.某报刊亭售卖一种报纸,每份1.2元,这种报纸上周共卖了 268.8元。上周一共卖了多少份这种报纸?
27. 有一块如图所示的沙漠边缘部分种植着沙棘,它具有耐寒、抗风沙的特性。2名沙棘收割工人1小时收割100平方米果实,5名工人大约多少小时可以收割完这片沙棘 (结果保留整数)
28.某商场举办促销活动,一种袜子买五双送一双,这种袜子每双5.32元,李阿姨买了12双,花了多少钱?
29.一栋楼高59米,除一楼高度是4.6米外,其余每层的高度都是3.2米,这栋楼一共有多少层?
30.一个大厅长24.8m,宽9.6m,用边长8dm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31.有3张卡片3,2,1,从中抽出一张、二张、三张,按任意次序排起来,得到不同的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 把所得数中的质数写出来.
32.学校买来宽2米的布料20米,要做成底和高都是0.4米的三角旗,一共可以做多少面?
33.甲超市开展促销活动,买一箱牛奶(24盒)44元,还送一盒。同样的牛奶,乙超市的价格是5盒9.40元。哪个超市的价格更便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图形B与原图大小、形状和方向都相同,所以平移原图后可得到图形B.
故选:B.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方向,据此选择即可得到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移性质的灵活应用.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2+4=6,240同时是2、3、5的倍数。
故答案为:B。
【分析】个位上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3.【答案】A
4.【答案】B
【解析】【解答】通过平移可以和 重合。
故答案为:B。
【分析】平移是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朝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和方向,据此判断。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三角形的面积是3×4÷2,
B:三角形的面积是5×3.5÷2,
C:三角形的面积是6×4÷2,
D:三角形的面积是4×5÷2,
故答案为:D。
【分析】三角形面积=底边长×底边上的高长÷2。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3×4÷2×2÷5=2.4(cm)
故答案为:D。
【分析】三角形面积=底×高÷2,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三角形的底和高,根据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求出三角形的面积,用三角形面积的2倍除以斜边的长度即可求出斜边上的高。
7.【答案】A
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7.8333不是一个循环小数。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循环小数是指小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2.56÷0.8=3.2,商的最高位是个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2.56÷0.8=25.6÷8,据此也可以看出,商的最高位是个位。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一个梯形的上下底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那么它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一个梯形的上下底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那么它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一个质数与一个奇数的和还是奇数,这个质数一定是2,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奇偶数: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要使质数与奇数的和是奇数,则这个质数一定要是偶数,而质数中是偶数的只有2,据此可以判断。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0.46÷0.03商是15,余数是0.0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变成整数时,商不变,余数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余数,把余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可。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在一个小数里,小数部分有相同的数字出现不一定就是循环小数。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循环小数是指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1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如:63÷3=21
36÷3=12
39÷3=13,个位是3、6、9的数有可能是3的倍数,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5.【答案】三角;梯
【解析】【解答】解:如图:,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三角;梯。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倒过程可知,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等于三角形的底和高,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可知,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得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16.【答案】30
【解析】【解答】(1+3+5+6)×2=30
故答案为:30。
【分析】
这个不规则的图形经过平移,得到一个如图的大长方形,即可求得周长。
17.【答案】30°;12
【解析】【解答】解:因为长方形为内部等边三角形,∠1=90°-60°=30°;
三角形底=长方形长;三角形高=长方形宽;
所以长方形面积=2×三角形面积=12
故答案为:30°;12
【分析】根据长方形四个角为直角和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解出∠1;找到等边三角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解出长方形面积。
18.【答案】6
【解析】【解答】解:1×6=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6。
【分析】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三角形ABE的面积×6。
19.【答案】1,2,4,5,10,20;1,2,3,4,6,8,12,24;1,2,4
【解析】【解答】20=1×20=2×10=4×5,所以20的因数有1,2,4,5,10,20;24=1×24=2×12=3×8=4×6,所以24的因数有1,2,3,4,6,8,12,24;因此20和24的公因数有1,2,4.
故答案为:1,2,4,5,10,20;1,2,3,4,6,8,12,24;1,2,4.
【分析】找一个数的因数,从最小的1开始,成对的找即可;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只需先找到则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公共的即可。
20.【答案】0.125;8
【解析】【解答】解:1.2÷9.6=0.125(kg)
9.6÷1.2=8(kg)
故答案为:0.125,8。
【分析】先用豆油的质量除以黄豆的质量,算出1千克的黄豆能榨多少千克油,再用1千克除以1千克黄豆榨出的油的质量就是所需黄豆的质量。
21.【答案】70
【解析】【解答】解:35×2=70(dm2)
故答案为:70。
【分析】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根据题意可知:上底与下底的和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即高乘2,所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乘几或除以几,可知得到的梯形的面积=原梯形的面积×扩大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
22.【答案】
5.5÷0.5=11 6.9÷0.01=690 2.4×0.4=0.96 1.24÷0.2=6.2
0.2×0.25=0.05 10-1.78=8.22 0.13+0.2=0.33 2.5×4÷2.5×4=16
【解析】【分析】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23.【答案】(1)解:11.7÷0.9=13
验算:
(2)解:3.6÷0.4=9
验算:
(3)解:0.51÷0.5=1.02
验算:
【解析】【分析】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作答即可。
24.【答案】(1)(2.5+27.75÷1.5)×1.6
=(2.5+18.5)×1.6
=21×1.6
=33.6
(2)0.175÷0.25÷0.4
=0.175÷(0.25×0.4)
=0.175÷0.1
=1.75
(3)0.81×7.5+2.5×0.81
=0.81×(7.5+2.5)
=0.81×10
=8.1
【解析】【分析】(1)先算除,再算加,最后算乘;
(2)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据此进行简算;
(3)两个数分别和同一个数相乘,积相加,就等于两个数的和乘以相同的那个数。
25.【答案】解:
【解析】【分析】 平行四边形作高的方法:从底边对边的一个顶点向底边作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梯形作高的方法:从底边上的一点向对边顶点作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梯形的高。
26.【答案】解:268.8÷1.2 =224(份)
答:上周一共卖了224份这种报纸。
【解析】【分析】上周一共卖这种报纸的份数=共卖出的钱数÷平均每份报纸的单价。
27.【答案】解:(120+262)×98÷2
=37436÷2
=18718(平方米)
100÷2=50(平方米)
18718÷(5×50)
=18718÷250
≈75(小时)
答:5 名工人大约75 小时可以收割完这片沙棘。
【解析】【分析】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1名工人1小时可以收割的面积=100÷2=50(平方米),5名工人收割完需要的时间=总面积÷(工人的人数×1名工人1小时可以收割的面积) 。
28.【答案】12÷(5+1)×5×5.32
=12÷6×5×5.32
=2×5×5.32
=10×5.32
=53.2(元)
答:花了53.2元。
【解析】【分析】先用李阿姨买的双数÷(5+1),求出李阿姨实际花了几个五双的钱数,然后用它乘上5双,求出李阿姨实际买了多少双袜子,最后根据李阿姨花的钱数=袜子的单价×实际买的袜子,即可解答。
29.【答案】解:(59-4.6)÷3.2+1
=54.4÷3.2+1
=17+1
=18(层)
答:这栋楼一共有18层。
【解析】【分析】先用整栋楼的高度减去一楼的高度,求出其它层一共有多高,再除以每层的高度,即可求出除一楼外一共有多少层。关键是分清楚一楼与其它楼层的不同。
30.【答案】解:8dm=0.8m
24.8×9.6÷(0.8×0.8)
=238.08÷0.64
=372(块)
答:需要372块这样的方砖。
【解析】【分析】用大厅的面积除以每块方砖的面积即可求出需要方砖的块数。注意统一单位。
31.【答案】解:从三张卡片中任抽一张,有三种可能,即一位数有三个,分别为1、2、3,其中只有2、3是质数。
从三张卡片中任抽二张,组成的两位数共六个。但个位数字是2的两位数和个位与十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两位数,都不是质数。所以,两位数的质数只有13,23,31。
因为1+2+3=6,6能被3整除。所以由1、2、3按任意次序排起来所得的三位数,都不是质数。
故满足要求的质数有2、3、13、23、31这五个。
【解析】【分析】 这里采用边列举、边排除的策略求解。在抽二张卡片时,也可将得到六个两位数全部列举出来:12,13,21,23,31,32。再将三个合数1,21,32排除即可。.
32.【答案】解:(20÷0.4)×(2÷0.4)×2
=50×5×2
=250×2
=500(面)
答:一共可以做500面。
【解析】【分析】布料的长÷三角形的底=布料的长可以截取的个数,布料的宽÷三角形的高=布料的宽可以截取的个数,布料的长可以截取的个数×布料的宽可以截取的个数×2=一共可以做的面数。
33.【答案】解:44÷(24+1)
=44÷25
= 1.76(元)
9.40÷5=1.88(元)
1.76 元<1.88 元
答:甲超市的价格更便宜。
【解析】【分析】甲超市平均每盒牛奶的单价=总价÷(每箱的盒数+送的盒数);乙超市平均每盒牛奶的单价=总价÷盒数,然后再比较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