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抽样监测
六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
考证号。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
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37分)
1.用“V√”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装凉(jiàngqi6ng)
酸碱(jiǎnidn)
侦探(Zen
zhen)
华罗庚(hua huà)
铁锨(xin xian)
鄙吏(yǐy)
监生(jian jian)
悄然(giao qiao)
2.读拼音,写字词。(6分)
gian
mi
dan
ge
qia
yin
语
fang
lan
rou
cuo
ao
zhou
碍
3.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许多动物能到很远的地方去,还能认路回家。燕子认路回家的本领很大,
只能飞到
原来的地方,」
把它们的巢移动几米,
放在显而易见的地方,它们
找不到
在原来的地方筑起新菜。
A.但是如果哪怕也只
B.要是即使哪怕也只
C.要是如果哪怕也而
D.但是即使就是也只
4.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名言,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今天,当我要和老师告别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的。六年的小学生活,是老师教我学习,
陪我长大。古人云:“①。”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学会了学习。但是“②”。是的,学习是没
有止境的,进入初中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A.①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①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②荷利于民,不必法古
D.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学不可以已
米脂县六年级语文抽样监测试题-1-(共4页)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做贡献的保障。
B.读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使我们明白人要尽早尽孝。
C.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雅致壮观,弥漫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D.《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写的。
6.按要求写句子。(7分)
(1)妈妈说:“我今天晚上要开会,你把门锁好去奶奶那儿吃饭。”(改为转述句)(1分)
(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2分)
(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您的脸颊上长出了一块块黄褐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您满头的青丝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您的眼角
但在我眼中,您永远是年轻的、最美的老师。(把句子补充完整,
使之构成组排比句)(2分)
(4)借助描写“鸟儿”或“阳光”的情境,写一两句话,表达你的快乐。(2分)
7.古诗词默写。(8分)
(1)姑苏城外寒山寺,
。(张继《枫桥夜泊》)
(2)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一水护田将绿绕,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6)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游园不值》)
(7)江上往来人,
君看一叶舟,
(范仲淹《江上渔者》)
8.走进名著。(6分)
(1)《鲁滨逊漂流记》一文是按时问先后顺序排列的,依次是B、
。(4分)
A.养牧种植B.遇险上岛
C.建房定居
D.回到英国
E.救“星期五”
(2)《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故事情节有
等。(2分)
二、综合性学习。(6分)
某小学正在开展“学习红色精神,永做红色传人”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练习。
1.六(1)班的张萌同学搜集了以下故事,其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和()。(2分)
A.军民团结一心反“围剿”
B.红军过节地
C.狼牙山五壮士
D.詹天佑修筑铁路
E.江姐英勇就义
F.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2.六(2)班的同学在做一个“如何传承红色精神”的采访报道。小记者采访到了你,你应该如
何回答这个问题?(4分)
米脂县六年级语文抽样监测试题-2-(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