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好,我无声授课的题目是《庖丁解牛》
导入
刀,作为十八般兵器之首,虽不如剑那么优雅,不如枪那么潇洒,但却拥有一种独有的霸道。世人舞刀,是两相成全,还是以刀伤人,,要看出自何人之手,如何使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庖丁解牛》,看看庖丁的用刀之道,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
学习目标:
在正式学习本节课之前呢,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庖》的朗诵视频,看的过程中,回顾上节课所讲的关于字词的知识点,并思考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这篇课文一共可以分为几部分?三部分:第一段为第1部分: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以及达到的音乐效果。第二部分(2-3段):通过文惠君和庖丁的对话,揭示庖丁解牛技艺高超的原因。第三部分(第4段):借文惠君之口,从故事中引出养生之道。
愿闻其道,必先观文。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庖丁手上的这把宝刀,来理解品味这则故事。我们先来找一找第一自然段关于刀的句子:奏刀騞然,是写解剖牛时所发出的声音,其音乐效果居然能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达到天籁之音的效果。
同学们,你们看过杀猪吗?看过杀鸡吗?哦,看过,杀猪、杀鸡的时候,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对了,就是这惨叫的声音!然而,《庖》我们听到牛的惨叫了吗?没有,只听到优美的音乐。详写音乐的悦耳动听,省略血腥场面,只字不提牛的尖叫与痛苦,说明庖丁用刀技艺确实到达了至高境界。
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来描绘一下庖丁解牛这种境界,好不好?
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登峰造极,随心所欲
很好,这些成语都能概括庖丁解牛的境界。其实,庖丁这种至高无上的解牛境界,从庄子的语言表现形式也可以表现出来。这种诗意的美,从庄子的语言形式外化出来了。
同学们看看,我这样排,这像不像诗歌呀。庄子有很高的语言驾御能力,散文词汇丰富,描情状物多姿多彩,句式整齐,读起来,声调铿锵,富有诗意。所以,通过庄子语言的外化,也可以看出,庖丁解牛这种出神入化之美。同学们,君子远厨庖,但庖丁解牛,我们都想看。我们现在来美读一下第一自然段,来领略一下庄子的语言艺术。请一个同学朗读,遇到红字句子,全班同学加入读。你们发现没有,最后三行红字句子,字型由小到大,你们读时,声音也要由小到大,以直观形象地体现出文惠君的惊讶赞叹的情感。美不美呀,美,怪不得文惠君看到庖丁解牛以后会发出"嘻"这样赞叹的声音。
同学们可能觉得关于庖丁刀技的描写略显夸张,那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看看我们中国一流的刀技。
老师从同学们的表情里面看到了吃惊和佩服,相信同学们肯定都想知道视频中的人与庖丁的刀技如此高超的原因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到文中第3自然段,寻找让庖丁解牛技术如此高超的葵花宝典,并完成如下表格: 同学们通过这一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庖丁成长历经的3个阶段,那三个阶段?同学们来找一找。你来说,
刚开始解牛的时候,因为此时此刻的他还不能明白牛的结构,所以庖丁的用刀方式是用刀砍肉,找不到目标,导致用刀方式粗暴,这种粗暴的方式导致一月换一把刀。
三年之后呢,他明白了牛的基本节后,选择用刀割肉,刀的使用时间也仅有一年。
如今的庖丁,因为已经完全掌握了牛的结构,达到了用精神而不用眼睛的境界。所以,他按照由本来的结构解剖牛并且爱刀如命,珍惜宝刀,最终他这把刀使用了19年仍如新刀。
刀的使用时间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庖丁解剖牛的技艺的增长,境界的提升。那同学们觉得他的武功秘籍是什么呢?对,用庖丁的话来说,就是:臣之所好者道也。
听完庖丁解牛之道,文惠君感叹道: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养生之道是什么?他没说,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回到第3自然段中,找出你觉得能体现养生之道的句子,并说明具体的感悟。可以小组讨论交流。 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呀!下面是老师根据同学们小组回答所归纳的几点养生之道:
1、从割也、折也的用刀方式中,1组得出不能粗暴行事的结论。
2、从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中,2组同学知道对待万事万物都要做到顺应规律,顺其自然,不强求的道理。
3、从以无厚入有间中,3组同学得出了在危险时刻要学会保护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
4、最后即使庖丁的解牛技术已经达到了游刃有余的地步,但是每至于族之时,他仍动刀甚微,所以4组同学得出了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小心谨慎,不可大意的道理。
这就是庖丁用刀告诉我们的养生之道,即遵循规律,不强求。这就是道家所推崇的“无为”思想。
既然庖丁是崇尚道的人,那么崇尚道的人身上也定会有某种不同的品格,尤其是对待自己的物品的态度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格。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全文中寻找庖丁对自己的武器刀的态度的动词,并思考:这些动词分别体现了庖丁怎样的品格。
你是从了释刀对曰的释为切入口,释与仍有很大区别,这个词可以体现出庖丁对刀的爱不释手。你的角度很独特呀!
你找到了动刀甚微,你认为庖丁是把刀视做自己的左膀右臂,他不愿以损害刀的代价来解剖牛,后面庖丁的技术虽已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了,可是当他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时,他仍然还会小心谨慎的去解剖牛,不仅体现了他的细致入微,还体现了他对宝刀的爱护,你的比喻很形象。
你找到了提刀而立,即使是解剖牛结束之时也仍旧不忘以手握刀,透露出庖丁与刀不可分离,视刀如命的事实,你的概括很精炼。
你找到了善刀而藏,这是用刀完毕时庖丁仔细擦拭自己的宝刀,并不忘保管好自己的看家武器,你看出庖丁做事很细心,会收敛锋芒,低调做人,保全自我。你概括的很全面。
还有吗??没有了。这一系列动作反映出庖丁确实是名厨,是实至名归的!同学们,再看一下是否还漏掉了一个动词呢?哎,对,就是第一自然段中的奏刀騞然,奏是奏乐、演奏之意,演奏一词证明庖丁完全把一位热爱生活的庖丁展现于我们眼前,这也是庖丁能够成为神厨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它赋予了自己卑微的工作以高尚;赋予了解牛的过程音乐美;赋予了生命以永恒的激情。所以呢,他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最终陶醉于生活。并成就他自己。
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庖丁解牛》,了解了道家的无为思想,之前我们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了解了儒家有为的思想,儒道面对社会人生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以上的材料,谈谈你对儒道两家不同选择的思考。 小组之间可以交流讨论,好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第四小组,嗯你们首先看到《侍坐章》当中曾皙之志,他其实反映的就是,他对于百姓生活的一种关注,对于社会的一种关切。
没错,哦你还看到材料里面写道,儒家认为,当我们一个人能够遵循礼乐教化,我们就可以成为成德之人。而当一个社会遵循礼乐教化,我们就可以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移风易俗啊。很好请坐好。
来请第三小组来说一说,太棒了,他们关注到了文惠君的身份,什么身份?国君,所以他的养生之道,势必会影响到当时的社会,和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人民。从材料当中看一看呢?哦,道家觉得,当每一个人遵循规律,那么就可以保养生命、赡养亲人、享尽天年。而当一个社会,当一个善治者,他遵循百姓的本性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可以达到至德之世。
综上,我们看到儒道两家看似不同的选择,背后实则都包含了,他们对天下苍生的一往深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切。
八、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来到当下社会,儒家的有为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又能够带给你们怎样的思考呢?
好请同学们想一想,嗯谁先来说一说?你来说你说从我们个人来看,我们可以以有为的心态做事,以无为的心态做人。哎呀,概括的特别的精炼,请坐
好你来说,你的目光特别的长远,特别的开阔,你说当国家发展的时候,我们可以以有为来促进国家发展,以无为来促进生态平衡。
说的很好,同学们,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先哲们的思想如同一座巨大的宝库,其中的精髓等待着大家去挖掘。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精神,自觉维护和发扬中华文明之光。
本节课的作业
1、以《与庄子先祖书》为题写一封书信,谈谈你从文章中获得的启发。(不少于200字)(必做题)
2、结合《逍遥游》一文和本课的学习,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庄子这位历史名人写一段评语。(50字左右)(选做题)
上面是必做题,下面是选做题。
下一节课,期待同学们的精彩发言。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