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寻寻觅觅)》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声声慢(寻寻觅觅)》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7 22:2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声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感受词作的音韵美和情感基调。
2. 品味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掌握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手法。
3. 通过分析意象,深入理解李清照晚年深沉的个人之愁与家国之痛。
【课前预习】
1. 朗读全词至少三遍,初步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2. 查阅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简介及其词作的前后期变化。
【课堂探究】
一、初读感知
1. 自由诵读全词,你认为词中哪一个字最能集中体现词人的情感?请找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手法探微(一)——叠字的艺术
2. 词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续使用了十四个叠字,请从不同角度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手法探微(二)——抒情的密码
3. 请在词中找出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词人主要通过景物(意象)来间接抒发愁情。请找出词中蕴含愁情的意象,并完成下表。
意象 词句 蕴含的愁情/象征意义
例: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 愁重难解,酒力不及
四、探究“愁”之内涵
5. 结合本词的创作背景,你认为李清照的“愁”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一、李清照知人论世
生平分期:
前期(10841127):生活幸福,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词风清新婉丽。
后期(11271155?):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遭遇国破、家亡、夫死、文物散失的巨大打击。她颠沛流离,晚年孤寂。词风转为沉郁悲凉。
代表作品:前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后期《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
二、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是其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具体背景包括:
1. 国破:1127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宋室南迁。
2. 家亡:1129年,丈夫赵明诚在赴任途中染病去世。
3. 流离:李清照携带大量金石文物追随朝廷南逃,途中文物损失殆尽。
4. 孤苦:再嫁不幸,旋即离异,又身陷讼事。晚年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在孤寂困苦中度过余生。
这些沉重的打击汇聚在一起,使得她晚年的词作充满了血和泪的倾诉。
三、手法解析
叠词:重复使用同一个字,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调作用,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情感表达更加绵长深切。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不借助任何外物,直接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
间接抒情: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来抒情。主要包括:
借景抒情:将情感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
借事抒情: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借助对某种事物的描绘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古典诗词中,许多意象有其相对固定的情感内涵,如“月”思乡,“柳”别离,“雁”书信、思乡,“菊”高洁、隐逸,“梧桐”凄苦、寂寞。
【参考答案】
1. “愁”字。
2. ①从动作(寻寻觅觅)、环境(冷冷清清)、心境(凄凄惨惨戚戚)三个层面,由浅入深地揭示了作者孤寂凄苦的内心世界;②富有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抒情效果;③为全词奠定了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3.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
意象 词句 蕴含的愁情/象征意义
例: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 愁重难解,酒力不及
急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环境恶劣,内心凄寒
过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亡夫之痛,物是人非,思念故乡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孤寂飘零,容颜衰老,无人怜惜
梧桐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愁思不绝,凄凉孤寂,度日如年
5. 包含了亡国之恨、丧夫之痛、漂泊之苦、孀居之悲、故国之思等多重内容,是个人不幸与时代苦难交织在一起的深广忧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