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8 08:4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选择题
1.法国大革命传播的自由、平等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是( )
A.推动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
B.导致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彻底瓦解
C.使法国成为世界霸主
D.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他认为授予他“解放者”的称号高于一切,他憧憬着建立拉丁美洲各国的联盟。他指的是( )
A.玻利瓦尔 B.林肯 C.哥伦布 D.罗伯斯庇尔
3.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人民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这反映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A.革命斗争彻底 B.波及范围广泛 C.艰难曲折过程 D.各界民众团结
4.对下侧形势图解读正确的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发展 B.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展 D.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5.如图是某同学梳理知识时画的一幅结构图。下列最符合主题的是( )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C.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6.表格呈现的是19世纪中后期印度民族大起义交战双方的对比,该战争被称作“有时代差”的战争。这从侧面体现出( )
项目 英国 印度
经济 完成工业革命,进行大机器生产 以农业、手工业为主
社会性质 资本主义社会 19世纪中期沦为英国殖民地
武器装备 新式后膛炮 前膛炮(落后于后膛炮)
A.印度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具有艰巨性
B.印度受到的压迫与剥削日益严重
C.非暴力不合作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D.英国民众支持本国原始资本积累
7.1857-1859年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中,章西女王率领军民抗击英军,直至壮烈牺牲;其他地区的起义领导者也多是不满英国殖民掠夺的地方王公。据此可知,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是( )
A.农民 B.工人 C.封建王公 D.资产阶级
8.关于 1857年发生在印度的事件,有很多种说法:英国人把它叫做“叛乱”或是“兵变”:印度民族主义者骄傲地称其“第一次独立战争”:宗教争议领域还会说那是“穆斯林的阴谋”……而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上将这件事定义为“印度民族大起义”。我国定义为“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是( )
A.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 B.英国殖民者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C.英国不尊重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 D.起义具有反抗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性质
9.《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日本倒幕运动 D.中国义和团运动
10.1857年,密拉特军营枪声刺破殖民长夜,印度农民、土兵与王公在血与火中首次联合抗英,造就了轰轰烈烈的民族大起义,点燃了民族解放的燎原星火。这场“大起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是( )
A.玻利瓦尔 B.卡德纳斯 C.甘地 D.章西女王
11.某历史公众号推出如下参考的书籍,据此判断,该公众号研究的主题是( )
A.资产阶级革命领导者 B.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C.反封建压迫的革命者 D.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二、连线题
1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在历史上的贡献。请对下列历史人物及其贡献进行连线匹配。
华盛顿 勤学善思好少年,蒸汽动力新时代
瓦特 领导反英赢独立,开国元勋功卓著
玻利瓦尔 不畏强暴反侵略,印度反英女英雄
章西女王 反西殖民真英雄,人送称号解放者
三、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为限制国王权力,英国议会制定某部法律,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从此,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材料二

图 一: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的机器 图二: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女英雄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知识回答,哪一部法律使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制定这部法律有什么目的?
(2)材料二中图一是什么机器?图二是哪位历史人物?
(3)根据材料三的示意图,结合知识,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印度民族大起义之间的联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年10月23日初中历史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A A A C D B D
题号 11
答案 B
1.A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美独立运动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袖(如玻利瓦尔、圣马丁)直接受到法国大革命传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鼓舞,推动殖民地人民反抗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争取独立,A项正确;欧洲封建制度瓦解是长期过程,法国大革命虽然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但欧洲封建残余(如俄国农奴制)直到19世纪中后期才逐步废除,并非由法国大革命直接导致彻底瓦解,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后经历拿破仑战争(1803-1815),法国一度扩张但最终战败,并未成为世界霸主,排除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的根源是帝国主义矛盾、民族主义及军事同盟,与法国大革命相隔百余年,无直接因果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A
【知识点】拉美独立运动
【详解】据题干“解放者”“憧憬着建立拉丁美洲各国的联盟”和所学知识可知,玻利瓦尔领导南美多国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被誉为“解放者”,并曾推动建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以联合拉丁美洲国家,A项正确;林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总统,主要贡献是维护美国统一、解放黑奴等,和拉丁美洲事务无关,排除B项;哥伦布是意大利航海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发现美洲新大陆,和“解放者”以及拉丁美洲联盟这些点不相关,排除C项;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活跃于法国国内的革命进程中,和拉丁美洲没有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
3.B
【知识点】拉美独立运动
【详解】根据材料“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人民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可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地域跨度大,覆盖整个拉丁美洲,说明运动波及范围广泛,B项正确;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后仍存在殖民残余,“革命斗争彻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范围,未涉及过程的艰难曲折,排除C项;在300年左右的殖民地时期,拉丁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按照血统划分阶层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在拉美独立运动中,不同阶层的矛盾并未消除,“各界民众团结”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A
【知识点】拉美独立运动
【详解】图中显示的是美洲地图,明确标注了玻利瓦尔进军路线、圣马丁进军路线以及独立的国家,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们的活动区域和成果正对应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展情况,A项正确;明治维新发生在日本,与地图所示美洲地区无关,排除B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甘地领导的,属于亚洲范畴,不符合地图区域,排除C项;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主要在二战后,且地图未涉及非洲,排除D项。故选A项。
5.A
【知识点】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印度民族大起义、拉美独立运动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拉美人民反抗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这三个事件都属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A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强调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而这三个事件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并非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核心内容,排除B项;“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仅涉及欧美地区,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不属于欧美范畴,排除C项;“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是二战后的历史主题,与题干中18—19世纪的事件时间背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A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详解】根据题干“19世纪中后期印度民族大起义交战双方的对比”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通过对比英印双方的经济、社会性质和武器装备,强调战争的“时代差”。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社会,装备先进;而印度经济落后,社会沦为殖民地,武器陈旧。这种差距直接导致印度反抗的难度极大,(艰巨性)准确反映了双方实力悬殊导致起义难以成功的客观现实,A项正确;(压迫加重)虽符合史实,但未直接体现“时代差”对反抗的影响,排除B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间不符,该运动发生于20世纪,排除C项;原始资本积累是早期殖民扩展时期的手段,排除D项。故选A项。
7.C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详解】据题干“章西女王率领军民抗击英军,直至壮烈牺牲;其他地区的起义领导者也多是不满英国殖民掠夺的地方王公”可知,题干指出章西女王及其他起义领导者多为“不满英国殖民掠夺的地方王公”,直接说明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是封建王公,C项正确;农民和工人是起义的参与者而非领导者,排除AB项;当时印度的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薄弱,没有成为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排除D项。故选C项。
8.D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7年印度起义具有反抗英国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性质,这是中国历史教科书将其定义为“民族大起义”的核心依据,D项正确;印度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是英国殖民侵略对印度经济的影响,但这并非“民族大起义”的核心定性原因,与起义的反殖民、争独立性质关联较弱,排除A项;英国殖民者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是起义的具体原因之一,但不是定义其为“民族大起义”的根本性原因,排除B项; 英国不尊重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是起义的导火索之一(如“涂油子弹”事件),属于具体原因,并非定性为“民族大起义”的关键,排除C项。故选D项。
9.B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详解】据题干“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殖民统治摧毁了印度传统手工业(如纺织业),通过倾销廉价工业品和掠夺原料,使印度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与马克思所述的“民族工业被消灭”直接相关,体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对殖民地经济的冲击。手工业者因机器产品冲击而失业,成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重要经济动因,B项正确;英国宪章运动属于工人阶级争取政治权益的内部斗争,与“民族工业被摧毁”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日本倒幕运动是政治变革运动,推动日本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体系,而非被动反抗工业基础的瓦解,排除C项;义和团主要针对军事和宗教侵略,经济反抗并非核心,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857年”“印度农民、土兵与王公在血与火中首次联合抗英,造就了轰轰烈烈的民族大起义”和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经济的掠夺和政治压迫,1857年,土兵起义掀开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序幕,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国展开激战,直至壮烈牺牲,D项正确;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排除A项;卡德纳斯是墨西哥总统,以实行社会公平和反对外国资本的卡德纳斯改革而闻名于世界,排除B项;圣雄甘地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印度民族大起义、拉美独立运动、黄海海战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劈波斩浪逐荷夷——郑成功收复台湾》《海疆英魂:忆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和致远舰》”和所学知识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邓世昌为国捐躯也是反抗外来侵略,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玻利瓦尔:流芳百世的南美解放者》”体现了拉丁美洲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章西女王》”体现了印度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因此研究的主题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B项正确;材料中郑成功和邓世昌都属于地主阶级,而非资产阶级革命领导者,排除A项;四个人都是反对外来侵略,而非封建压迫,排除C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只是只有玻利瓦尔这一内容,不包括郑成功、邓世昌和章西女王,排除D项。故选B项。
12.华盛顿————领导反英赢独立,开国元勋功卓著
瓦特————勤学善思好少年,蒸汽动力新时代
玻利瓦尔————反西殖民真英雄,人送称号解放者
章西女王————不畏强暴反侵略,印度反英女英雄
【知识点】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印度民族大起义、拉美独立运动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美国获得了独立;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玻利瓦尔是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积极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女英雄,她率领人民积极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故答案为华盛顿——领导反英赢独立,开国元勋功卓著;瓦特——勤学善思好少年,蒸汽动力新时代;玻利瓦尔———反西殖民真英雄,人送称号解放者;章西女王——不畏强暴反侵略,印度反英女英雄。
13.(1)法律:《权利法案》;目的:限制王权
(2)机器:蒸汽机;人物:章西女王
(3)联系: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政治前提。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为扩大市场、掠夺原料,加强了对印度的掠夺,引起反抗。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开始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印度民族大起义
【详解】(1)法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目的:根据材料一“1689年,为限制国王权力,英国议会制定某部法律”可知目的是为了限制王权。
(2)机器:观察材料二图一可知是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图二是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章西女王。
(3)联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政治前提。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最终导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