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水的浮力 第2课时(课件 1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4.4水的浮力 第2课时(课件 15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28 19:4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4节 水的浮力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阿基米德把王冠与相同质量的纯金浸没在水中,比较它们排开水的体积是否相同,由此判断王冠是否掺了假。
在此基础上,阿基米德进一步研究,总结出著名的浮力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新课导入
【实验目的】
用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用等效替换的方法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
溢水杯、小桶、弹簧测力计、圆柱形物体、水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实验步骤】
F1
F2
F3
F4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 = G排液
指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是液体的总体积,也不一定是物体的体积。当物体浸没时,V排液=V物;当物体部分浸入时,V排液阿基米德原理
= ρ液gV排液
浸没
部分浸入
V排液=V浸=V物
V排液=V浸注意:
1. 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浸没时在液体中的深度等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在液体中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2.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的ρ液应改为ρ气,V排液应改为V排气,即F浮=ρ气gV排气。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产生的原因
公式:F浮= F向上–F向下
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思考:有没有在水里但不受浮力的物体?
浮力的计算方法总结:
1. 称重法:F浮=G-F拉
2. 原理法:F浮=G排液=ρ液gV排液
3.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浮力
2. 图中A、B都浸没于液体中,A与容器侧壁紧密接触,B与容器底紧密接触。则A 浮力,B 浮力。(均选填“受到”或“不受到”)
受到
不受到
练习
1. 体积相同的铝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受到的浮力( )
A. 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 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 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 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
D
练习
3. 如图所示为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成功首潜。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 )
A. 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
B. 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变大
C. 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D. 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D
练习
4. 如图所示,在一个不计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满水,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完全浸没于水中。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 逐渐减小到零               
B. 先减小后增大
C. 始终保持不变                
D. 逐渐增大
A
5. 将一个黄色金属的实心龙雕像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当雕像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请回答:
(1)雕像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1)根据称重法可得:F浮=G-F拉=1.8N-1.6N=0.2N
0.2
练习
(2)通过计算判断这个雕像是不是纯金制成的 (ρ金=19.3×103kg/m3,g取10N/kg)
(2),
由得,,
因为雕像浸没在水中,所以,
,
所以这个雕像不是纯金制成的。
练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