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沪教版
专项02 填空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小丁丁从20个鸡蛋中取出6个鸡蛋,称出它们的总重是372克,那么这20个鸡蛋大约重( )千克。
2.暑假中,小朋友们又长高了。小巧身高118cm,小丁身高1.20m,( )长得高。
3.如果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是4.50,那么它最大是( ),最小是( )。
4.由2个十,3个十分之一和4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 )。
5.0.043扩大100倍是( );8.7缩小到原来的( )是0.087。
6.将3.5吨、350千克、3.005吨、3吨50千克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三个是( )。
7.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约是12.9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8.不安分的小数点,从原来的位置向左跳动2位,又向右跳动3位,这时所得的数比原来多了72,原来的数是( )。
9.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截止到10月14日的票房收入为二十五亿六千五百九十六万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是( )亿元,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十分位是( )。
10.妈妈请明明去超市买2千克左右(用四舍五入法计量)的大米,那么明明可能最少买回( )千克或最多买回( )千克的大米(保留三位小数)。
11.5.9807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12.买连环画5本,每本a元,买故事书比连环画多花3.6元,买连环画和故事书一共花了( )元。
13.小华从家到学校要走1.8千米.他走了0.2千米后又回家取了书包再走到学校,他共走了 千米,这次他比平时要多走 千米。
14.把2、4、6、8这四个数字,填入□□.□×□的方框中,积最小是( )。
15.24÷7商的小数点后面第2023位上的数字是( ),小数点后这2023个数字之和是( )。
16.将9.01、、、9.011、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排在第4个的数是( )。
17.食品店把27.8千克奶糖分装到塑料袋里,如果每袋装0.5千克,可以装( )袋,还剩下( )千克。
18.用6千克黄豆能榨油2.4千克,1千克黄豆可榨油( )千克;照这样计算,榨6千克油需要( )千克黄豆。
19.如果A×0.9=B÷0.9=C÷1(A、B、C都大于0),那么A、B、C三个数中最大的那个是( )。
20.5.24×0.□8,积是( )位小数;如果积是一个带小数,那么□里最小能填( )。
21.把29元钱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元?竖式计算过程如下。
22.如果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得的积是124,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
23.5.99599599…是一个循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 ),用简便方式表示这个数是(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三位小数是( )。
24.如图是一个周长为200米的正方形操场,小丁丁和小胖分别从AC两地绕操场行走,小丁丁平均每分钟行55米,小胖平均每分钟走45米。两人第一次相遇最少需要( )分钟,最多需要( )分钟。
25.在《西游记》中,太白金星曾提及“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即天上一天的时间相当于地上一年的时间。如果按照这样的算法,地上的一天大约相当于天上的( )分钟(一年按照365天计算,结果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整数)。
26.6÷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 );得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百分位是( )。
27.一个数由5个万,9个一,56个0.01组成,这个数是( );把这个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个位,约是( )。
28.海海测量出校园里长方形花坛的长为8.95m,宽为4.86m。估算它的面积时,8.95×4.86可以转化为( )×( ),估计它的面积不会超过( )m2。
29.用“四舍五入”法把8.2×0.14的积保留一位小数时,表示精确到( )位,结果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时,表示精确到( )位,结果约是( )。
30.在括号里填上“>”“<”或“=”。
2.6×1.2( )2.6 15.2×0.85( )15.2 0.1×9.8( )9.8
88×1( )88 4.6( )1.3×4.6 0.9×N(N不等于0)( )N
我发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均填“大”或“小”)
31.1美元约能兑换人民币7.2元。按照下边的竖式计算过程,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大约能兑换( )美元(用循环小数表示)。箭头所指处的余数表示的是( )元人民币。
32.需要做41套校服,平均每天做6套,那么( )天可以做完这些校服。
33.根据左边三题的规律,直接写出右边两题的结果。
=
34.从4千克海水里可以提炼98克盐。那么,算式表示( );算式表示( )。
35.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红丝带,这些丝带最多可以包装( )个礼盒,至少延长( )米,就又可以包装1个了。
36.包装一个礼盒需要用1.24米长的红丝带,如果要包装13个同样的礼盒,至少需买( )米红丝带。一根27米长的红丝带最多可以包装( )个这样的礼盒。(商店规定红丝带“以整米数”出售)
37.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所得的数与原数相差3.168,原来这个小数是( )。
38.两数相除,商是5.23,如果被除数乘1000,除数乘100,那么商是( )。
39.黄河楼位于蒲湖水面内东南方向的东关岛上,整个黄河楼颜色质感为灰红,意味黄河楼气势恢宏,更在气势上体现黄河的宏壮。黄河楼主体建筑11层,高79.1米,每层楼的平均高度约为( )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40.江苏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碧螺春茶叶形态扭曲呈条索状,色泽墨绿,香气清新,口感鲜爽味醇,备受茶友青睐。已知1千克碧螺春224.52元,杨伯伯买了0.8千克,应付 元。(得数保留整数)
41.峨眉山是我国降雨天数最多的地方之一。某年峨眉山的年降水量达2033.9毫米,平均每月降水量大约有( )毫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42.在很久以前,古埃及使用象形文字,用I表示1,用表示10,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方法是将小数点后的数放低一格,如用表示小数10.1,则算式的积用数字表示为( )。
43.修筑一条铁路,平均10米需要钢轨1.8根,照这样计算修一条36.5千米的铁路需要钢轨( )根。
44.1.05×2.9的积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3.56÷0.6的商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
45.2.7×0.07的积精确到十分位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46.做一条红领巾大约需要0.18平方分米布料,1平方分米布料最多可以做( )条,大约还剩( )平方分米布料。
47.小巧去水果店买苹果,已知每千克苹果5.6元,小巧买了2.5千克苹果应付( )元。
48.2.2÷1.2商是( )小数,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 );得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百分位约是( )。
49.如果将某个数按四舍五入法凑整到十分位后,得到的近似数是8.0万,那么这个数最小可能是( ),最大可能是( )。
50.9÷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 ),得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千分位是( )。
51.7.996996…是( )小数,用简便形式记作( ),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百分位是( )。
52.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6.0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 ),最大是( )。
53.甲、乙两数的和是3.52,如果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甲数是 ,乙数是 。
54.一个小数先缩小到原来的,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2.37,原来这个小数是( )。
55.一只大熊猫满月时比出生时体重增加了1020克,满月时体重大约是刚出生时的7.8倍。这只大熊猫刚出生时的体重是( ),满月时的体重是( )。
56.少先队员采集树种。第一组5人采集7千克,第二组6人采集7千克,第三组8人采集9千克,三个组平均每人采集的树种各是( )千克。(用小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57.地球上1kg的物体在月球上重0.16kg,小胖在地球上的体重是37kg,如果在月球上,他的体重是( )。
58.100千克花生可榨油40千克,每千克花生可榨油( )千克,每千克花生油需( )千克花生。
59.现在要将50千克油分装到油桶中,每个油桶最多装3千克,那么至少要( )个油桶才能把油全部装完。
60.数轴上的四个点,( )点的数最接近2.5÷5.2的商。
61.如果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36,那么其中最小的一个自然数是( )。
62.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甲乙的平均数是16,丙数是( )。
63.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7,加上第四个数后平均数是16,第四个数是( )。
64.在1分钟跳绳比赛中,欢欢4次跳绳成绩分别是37下、36下、38下、41下,那么欢欢4次跳绳的平均成绩是( )下。
65.小华家9月份共用了20.7吨水,小华家九月份平均每天用水( )吨。
66.有五个数的平均值为2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20,则平均数变为18,改动的数原来是( )。
67.小胖这个星期前3天平均每天看书22页,后4天一共看书60页,这个星期平均每天看书( )页。
68.小亚在练跳绳,第一次和第二次平均每次跳了76下,他想要三次的平均成绩达到78下,那么第三次要跳( )下。
69.一堆西瓜有80个,王伯伯从中任意取出了6个,分别重、、、、、,请你估测一下,这堆西瓜大约重( )。
70.下表是小丁丁家去年各个季度的用水量统计表:(只列式不计算)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用水量 16 24 35 21
(1)小丁丁家平均每个月用水多少吨?
(2)小丁丁家平均每天用水多少吨?
71.下面是3个小队的植树情况统计表。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平均每队植树 棵。平均每人植树 棵。
各队人数 4 5 6
人均植树棵数 3 2.4 2.5
72.有八个数排成一排,它们的平均数是9.3,已知前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0.5,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3,求第五个数的算式是( )。
73.小巧期中考试语文、数学的平均分92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她英语考了( )分。
74.小胖跳绳,前3次共跳144下,后2次共跳126下,平均每次跳 下。
75.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5厘米、150厘米、144厘米、142厘米、14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在大于 和小于 之间。
76.小芳家距离超市45.5米,她去时走了67步,回来时走了73步,平均每步 米。
77.国庆长假小丁丁一家随旅游团乘游轮向12千米远的小岛去观光,去时顺风,每小时行20千米,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15千米。游轮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小时(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78.有6个同学测身高,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50cm、143cm、149cm、155cm,161cm、157cm,他们的平均身高应在( )cm和( )cm之间。
79.小王测量自己走一步的距离,他测了5次,结果分别是:46cm、48cm、48cm、50cm、52cm,小王平均走一步大约是( )cm。
80.小巧1.5分钟可以做54道口算题,小胖2分钟可以做76道口算题,小巧每分钟做( )道,小胖每分钟做( )道,( )做题速度快。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1.24
【分析】用6个鸡蛋的总重量÷6,求出一个鸡蛋的重量,再乘20,即可解答,注意单位名数的换算。
【解析】372÷6×20
=62×20
=1240(克)
1240克=1.24千克
小丁丁从20个鸡蛋中取出6个鸡蛋,称出它们的总重是372克,那么这20个鸡蛋大约重1.24千克。
2.小丁
【分析】两人身高的单位不同,先统一单位再比较,根据1m=100cm换算单位。
【解析】1.20m=120cm,120cm>118cm,所以小丁长得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再单位换算时的应用。
3.4.504 4.495
【分析】要考虑4.50是一个三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4.50最大是4.504,“五入”得到的4.50最小是4.49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得:如果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是4.50,那么它最大是4.504,最小是4.495。
【点评】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4.20.304
【分析】2个十即十位上是2,3个十分之一即十分位上是3,4个千分之一即千分位上是4,个位和百分位没有计数单位,用0补足,据此写出这个小数。
【解析】由2个十,3个十分之一和4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20.304。
【点评】熟练掌握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4.3
【分析】把0.043扩大100倍,用0.043×100,只要把0.04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可;8.7变为0.087,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也就是缩小到原来的;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得:0.043扩大100倍是4.3;8.7缩小到原来的是0.087。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6.3吨50千克
【分析】高单位换低单位乘进率,低单位换高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解析】350千克=0.35吨,3吨50千克=3.05吨
350千克<3.005吨<3吨50千克<3.5吨
【点评】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并可以正确的转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7.12.904 12.895
【分析】小数的近似数:要看精确到某一位的后一位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再向前一位进一。
【解析】依据小数的近似数的求法,最大的数出现在四舍下去的数里,且末尾数字为4是最大的;最小的数出现在五入上来的数里,且末尾数字为5是最小的。因此,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12.904、最小是12.895。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于小数近似数的掌握,需要结合四舍五入的方法,及题目里的数字综合分析,推理出答案。
8.8
【分析】先确定小数点跳动两次,导致原数的变化倍数,从原来的位置向左跳动2位,又向右跳动3位,扩大到原数的10倍,比原数多了10-1倍,多了72,用多的数÷多的倍数即可。
【解析】1000÷100=10
72÷(10-1)
=72÷9
=8
【点评】关键是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是缩小,向右移动是扩大。
9.25.6596 25.7亿元
【分析】先根据整数的写法写出这个数,改写时,如果是整万或整亿的数,只要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并加一个“万”或“亿”字。如果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后边,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并加上一个“万”或“亿”字。
通过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要对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若小于5则直接舍去,若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进一位,并加上“万”或“亿”。
【解析】2565960000=25.6596亿≈25.7亿
【点评】改写后的整数与原数相等,用等号=连接。求得的近似数与原数不相等,用约等于号≈连接。
10.1.900 2.499
【分析】最少买的质量五入得到,十分位添9,百分位、千分位添0即为最小;最多买的质量,直接在十分位添4,百分位和千分位添9即可。
【解析】妈妈请明明去超市买2千克左右(用四舍五入法计量)的大米,那么明明可能最少买回1.900千克或最多买回2.499千克的大米(保留三位小数)。
【点评】关键是掌握四舍五入法,通过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原数<近似数,通过四舍得到的近似数,原数>近似数。
11.6.0 5.98 5.981
【分析】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就看这个数小数部分的第二位;保留两位小数,就看这个数小数部分的第三位;保留三位小数,就看这个数小数部分的第四位;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即可解答。
【解析】5.9807保留一位小数是6.0;保留两位小数是5.98;保留三位小数是5.98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要看精确到哪一位,从它的下一位运用“四舍五入”取值。
12.10a+3.6
【解析】略
13.2.2 0.4
【分析】根据“小华走了0.2千米后又回家取书包”可知,小华多走了2个0.2千米,然后继续来到学校,就又走了1.8千米,将几段路程全部相加,即可求共走了多少千米。多走2个0.2千米,让0.2+0.2即可求这次他比平时要多走多少千米。
【解析】0.2+0.2+1.8
=0.4+1.8
=2.2(千米)
0.2+0.2=0.4(千米)
所以,他共走了2.2千米,这次他比平时要多走0.4千米。
14.
93.6
【分析】要使□□.□×□的积最小,那么一位数选择最小的数字2,剩余数字4、6、8组成最小的一位小数46.8,乘积为46.8×2=93.6。
【解析】46.8×2=93.6
所以积最小是93.6。
15.4 9103
【分析】先根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算出24÷7的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428571,每6个数字一循环,所以求小数点后面第2023位上的数字,就是求2023里面有几个6,还余几,用除法计算;然后根据余数的情况,判断出小数部分第2023位上的数字是几。
求商的小数点后面这2023个数字之和,用一个循环节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乘循环的次数,再加上余数中出现的几个数字即可求解。
【解析】24÷7=
2023÷6=337……1
余数是1,表示一个循环周期的第一个数字即4;
所以商的小数点后面第2023位上的数字是4。
(4+2+8+5+7+1)×337+4
=27×337+4
=9099+4
=9103
综上可知,24÷7商的小数点后面第2023位上的数字是4,小数点后这2023个数字之和是9103。
16.
【分析】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那个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比较下去,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解析】9.01=9.01;
9.011=9.011
因为:9.01<9.010101……<9.011<9.011011……<9.011111……
所以:9.01<<9.011<<
则将9.01、、、9.011、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排在第4个的数是。
17.55 0.3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用糖果的重量27.8千克除以每袋装的具体的重量0.5千克,因为袋数必须为整数,采用“去尾法”,结果取整即为袋数;
用总重量27.8千克减去已经装袋的重量,即可计算出剩余的重量。
【解析】(袋)
(千克)
即可以装55袋,还剩下0.3千克。
18.0.4 15
【分析】求一千克黄豆可以榨油多少千克,用油的质量2.4千克除以黄豆质量6千克即可;
先用黄豆质量6千克除以油的质量2.4千克求出榨一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黄豆,再乘6即可求出榨6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黄豆。
【解析】(千克)
即1千克黄豆可榨油0.4千克;
(千克)
即榨6千克油需要15千克黄豆。
19.A
【分析】假设等式的值,根据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A、B、C的值,再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解析】假设A×0.9=B÷0.9=C÷1=0.18。
A:0.18÷0.9=0.2
B:0.18×0.9=0.162
C:0.18×1=0.18
因为0.2>0.18>0.162,所以A、B、C三个数中最大的那个是A。
20.四 2
【分析】由题意可知,5.24×0.□8,积的末位数字是2,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作纯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作带小数,□里从0开始依次计算找出符合条件的最小自然数,据此解答。
【解析】分析可知,5.24×0.□8,因数中一共有四位小数,则积是四位小数。
□里为0时,5.24×0.08=0.4192,0.4192是纯小数,不符合条件;
□里为1时,5.24×0.18=0.9432,0.9432是纯小数,不符合条件;
□里为2时,5.24×0.28=1.4672,1.4672是带小数,符合条件。
所以,如果积是一个带小数,那么□里最小能填2。
21.7.2;0.2
【分析】在小数除法竖式中,当整数部分除完有余数时,需要在余数后添0继续除,此时的“0”是带着单位(角、分等)的,根据每一步的数对应的实际意义,逐步分析。
【解析】首先,29除以4,商7,表示每人先分7元,4×7=28,余数是29-28=1(元)。
接下来,把余数1元转化为角,因为1元=10角,所以1元就是10角;
然后继续除,商2,表示每人再分2角,也就是0.2元,4×2=8(角),此时余数是10-8=2(角)。
再把余数2角转化为分,因为1角=10分,所以2角就是20分;这时候圈出来的“20”,对应的是20分,也就是0.2元。
前面已经分到了7+0.2=7.2(元),所以“每人分得7.2元后”。
圈出的“20”表示剩下的20分,也就是0.2元,所以“剩下还要继续分的0.2元”。
把29元钱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元?竖式计算过程如题图。
圈出来的部分表示每人分得7.2元后,剩下还要继续分的0.2元。
22.
1.24
【分析】在乘法中,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多少倍,如果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在本题中,小数点向右移到一位就是扩大10倍。
【解析】一个因数乘10,积扩大了10倍,另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积又扩大了10倍,积共扩大了100倍,原两个数的积为:124÷100=1.24;所以原两个数的积为1.24。
23.995 5.996
【分析】循环节是指循环小数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观察小数5.99599599…,可发现数字“995”从十分位开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循环小数的简便表示方法: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方各点一个小圆点,若循环节只有1个数字,只需在该数字上方点1个点。
保留三位小数,需看小数点后第四位数字(万分位),根据“四舍五入”规则判断:原小数5.99599599…,小数点后前三位是“995”,第四位是“9”;因为9>5,需向千分位进1。
【解析】5.99599599…,数字“995”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5.99599599…=
5.99599599…≈5.996
5.99599599…循环节是995,用简便方式表示这个数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三位小数是5.996。
24.0.5 5
【分析】利用环形运动中的相遇问题知识,结合相对速度概念,分别分析相向而行和同向而行的情况,根据相遇时间=初始距离÷相对速度的公式计算出最少和最多相遇时间。
【解析】200÷4=50(米)
相向而行时,相遇时间最少为:
50÷(55+45)
=50÷100
=0.5(分钟)
当两人同向而行时,小丁丁需追上小胖,相遇时间最多为:
50÷(55-45)
=50÷10
=5(分钟)
所以,两人第一次相遇最少需要0.5分钟,最多需要5分钟。
25.4
【分析】根据题意,“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即1天上天=365地上天。地上1天对应的天上时间应为(1÷365),再将天上天数转换为分钟,利用1天=(24×60)分钟进行计算。
【解析】1÷365≈0.0027(天)
0.0027×24×60
=0.0648×60
≈4(分钟)
地上的一天大约相当于天上的4分钟。
26. 0.55
【分析】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百分位时,需要观察千分位上面的数字,满5向前一位进一,不满5直接舍去,据此解答。
【解析】
分析可知,6÷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千分位上是“5”需要向百分位进一,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百分位是0.55。
27.50009.56 50010
【分析】一个数由5个万,9个一,56个0.01组成,因为1万=10000,所以5个万是5×10000=50000;9个一,即9×1=9;因为1个0.01是0.01,所以56个0.01是56×0.01=0.56;最后将上述各部分相加即可。
“四舍五入” 法凑整到个位,需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字,十分位上的数字小于5舍去尾数,大于等于5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解析】5×10000=50000
9×1=9
56×0.01=0.56
50000+9+0.56=50009.56
所以这个数是50009.56;
对于50009.56,十分位是5,根据 “四舍五入” 法,满5则向个位进1舍去尾数,所以50009.56≈50010。
28.9 5 45
【分析】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需要在前面补0占位。
根据“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找到要求保留的数位,看下一位;如果下一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要往前进一;如果下一位的数字小于5,要舍去。
【解析】8.95的近似数是9,4.86的近似数是5,所以可以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为长宽,所以面积不会超过。
29.十分 1.1 百分 1.15
【分析】由题意,先算出8.2×0.14的积,保留一位小数时,看小数点后第二位,根据“四舍五入”法取得近似值,小数点后第一位是十分位,所以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时,看小数点后第三位,根据“四舍五入”法取得近似值,小数点后第二位是百分位,所以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解析】8.2×0.14=1.148
用“四舍五入”法把8.2×0.14的积保留一位小数时,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结果约是1.1;保留两位小数时,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结果约是1.15。
30.> < < = < < 大 小
【分析】小数与小数相乘:先按照整数相乘的方法计算,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点的位数是两个乘数的小数的位数相加。如果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解析】(1)中,所以;
(2)中,所以;
(3)中,所以;
(4);
(5)中,所以;
(6)中(N不等于0)且,所以。
我发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1. 0.64
【分析】简便写法: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余数的6在十分位,4在百分位上,据此求出余数表示的是0.64元人民币,据此解答。
【解析】13.8…=
箭头所指出的余数是0.64元人民币。
美元约能兑换人民币7.2元。按照下边的竖式计算过程,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大约能兑换美元。箭头所指处的余数表示的是0.64元人民币。
32.7
【分析】根据题意,用需要做的校服套数除以平均每天做的套数,就是需要做的天数,结果用“进一法”取整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41÷6≈7(天)
所以,需要做41套校服,平均每天做6套,那么7天可以做完这些校服。
33.222222.111111
【分析】先不看小数点,两个因数的数字个数相同,第一个因数是由3组成,第二个因数末尾是7,其余数位是6,积的数位的个数是两个因数数位个数之和,整数位是由2组成,小数位是由1组成,2和1的个数相同,等于因数中3的个数。据此规律写出算式。
【解析】 222222.111111
=
34.每克盐需要多少千克海水 每千克海水可以提炼多少克盐
【分析】已知4千克海水里可以提炼98克盐,那么4÷98,即用海水的重量除以提炼盐的重量,表示提炼每克盐需要多少千克海水;98÷4,即用提炼盐的重量除以需要海水的重量,表示每千克海水可以提炼多少克盐,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从4千克海水里可以提炼98克盐。那么,算式4÷98表示每克盐需要多少千克海水;算式98÷4表示每千克海水可以提炼多少克盐。
35.16 0.5
【分析】包装礼盒的个数=红丝带的长度÷每个包装盒的红丝带。则25米长的红丝带可以包装15个礼盒,剩下的1米再添加0.5米就可以包装1个。
【解析】25÷1.5=16(个)……1(米)
1+0.5=1.5(米)
这些丝带最多可以包装16个礼盒,至少延长0.5米,就又可以包装1个了。
36.17 21
【分析】一个礼盒需要的红丝带长度×包装盒个数=需要的红丝带总长度,为保证够用,应用进一法保留近似数;最后无论剩下多少红丝带,只要不够一个礼盒的用量就无法包装一个礼盒,红丝带总长度×一个礼盒需要的红丝带长度,结果用去尾法保留近似数即可。
【解析】1.24×13≈17(米)
27÷1.24≈21(个)
至少需买17米红丝带。一根27米长的红丝带最多可以包装21个这样的礼盒。
37.0.032
【分析】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所得的数是原来的100倍,根据所得的数与原来相差3.168,也就是原数的(100-1)倍是3.168,要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用3.168除以(100-1)计算,据此解答。
【解析】3.168÷(100-1)
=3.168÷99
=0.032
因此原来这个小数是0.032。
38.52.3
【分析】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几;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几。据此解答。
【解析】5.23×1000÷100
=5230÷100
=52.3
所以,商是52.3。
39.7.2
【分析】已知黄河楼主体建筑11层,高79.1米,用黄河楼主体建筑的高度除以层数,即可求出每层楼的平均高度,得数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79.1÷11≈7.2(米)
每层楼的平均高度约为7.2米。
40.180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224.52×0.8可求出应付的钱数。最后结果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解析】224.52×0.8=179.616≈180(元)
所以,应付180元。
41.169.5
【分析】一年有12个月,已知这一年的总降水量是2033.9毫米,用总降水量2033.9毫米除以12,即可求出平均每月的降水量是多少毫米,对于商的结果,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2033.9÷12≈169.5(毫米)
即平均每月降水量大约有169.5毫米。
42.11
【分析】由题意可知,I表示1,表示10,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方法是将小数点后的数放低一格,则表示1.1,表示1.1×10,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
=1.1×10
=11
则算式的积用数字表示为11。
43.6570
【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则36.5千米=36500米,再根据除法的意义,用36500除以10,36500里面有几个10就有几个1.8,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36.5千米米
36500÷10×1.8
=3650×1.8
=6570(根)
则照这样计算修一条36.5千米的铁路需要钢轨6570根。
【点评】本题考查小数乘除法,先求出36500里面有几个10是解题的关键。也可以先求出1米需要的根数,再进行求解。
44.3.0 5.93
【分析】根据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1.05×2.9的积和3.56÷0.6的商;得数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字是否满5;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字是否满5,然后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得近似数即可。
【解析】1.05×2.9=3.045≈3.0
3.56÷0.6≈5.93
则1.05×2.9的积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十分位约是3.0;3.56÷0.6的商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5.93。
【点评】本题考查小数乘除法,明确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5.0.2 0.19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个小数位,积就保留几个小数位;精确到十分位,则保留一位小数,看小数点后的第二位,即对百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看小数点后的第三位,对千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据此即可填空。
【解析】2.7×0.07≈0.2
2.7×0.07≈0.19
2.7×0.07的积精确到十分位是0.2,保留两位小数是0.1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积的近似数以及小数乘法的计算,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并灵活运用。
46.5 0.1
【分析】求这些布料最多可以做几条这样的红领巾,即求1平方分米里面含有几个0.18平方分米,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
【解析】1÷0.18=5(条)……0.1(平方分米)
所以1平方分米布料最多可以做5条,大约还剩0.1平方分米布料。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
47.14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5.6×2.5即可求出小巧应付的钱数。据此解答。
【解析】5.6×2.5=14(元)
小巧买了2.5千克苹果应付14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乘法的计算和应用,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8.循环 1.83
【分析】根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先求出2.2÷1.2的商,再判断商是什么小数;
将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只写一遍,并在循环节的起止位置的数上面点上小圆点,写出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百分位,看千分位的大小。千分位上是3,将百分位后面的数省去即可。
【解析】2.2÷1.2=
≈1.83
所以,2.2÷1.2商是循环小数,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得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百分位约是1.83。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除法,有一定计算能力,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以及四舍五入法是解题的关键。
49.79500 80499
【分析】8.0万是80000,如果是四舍得到的8.0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80499,如果是五入得到的8.0万,那么最小是79500。据此填空。
【解析】如果将某个数按四舍五入法凑整到十分位后,得到的近似数是8.0万,那么这个数最小可能是79500,最大可能是80499。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掌握“四舍五入”法是解题的关键。
50. 8.182
【分析】循环小数的意义是: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一个或一节数字的无限小数叫做循环小数,重复出现的一个或一节数字叫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是将第一个循环节以后的数字全部略去,而在第一个循环节首末两位上方各添一个小圆点;保留三位小数就是看万分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求近似数即可。
【解析】9÷1.1=
≈8.182
9÷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得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千分位是8.182。
【点评】考查了小数除法、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小数近似数。
51.循环 8.00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把小数凑整到百分位,就要看千分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解析】7.996996…是循环小数,用简便形式记作,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百分位是8.00。
【点评】本题考查了循环小数的认识和简写、小数的近似数。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52.5.995 6.004
【分析】要考虑6.00是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6.00的最大是6.004,“五入”得到6.00的最小是5.99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析】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6.0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5.995,最大是6.004。
【点评】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53.0.32 3.2
【分析】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说明乙是甲的10倍,甲、乙两数的和是3.52,也就是甲数的10+1=11倍是3.52,据此求出甲数,进而求出乙数即可。
【解析】3.52÷(10+1)
=3.52÷11
=0.32
0.32×10=3.2
甲数是0.32,乙数是3.2。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乙是甲的10倍,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54.23.7
【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小数先缩小到原来的即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再向右移动两位,就又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所以得到的数是缩小到原来的,只要把此小数扩大10倍计算原数;据此解答。
【解析】一个小数先缩小到原来的,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2.37,原来这个小数是23.7。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缩小到原数的、、…。
55.150 1170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把这只大熊猫出生时体重看作单位“1”,则这只大熊猫满月时比出生时增加的体重是刚出生时的6.8(7.8-1=6.8)倍;然后用这只大熊猫满月时比出生时体重增加除以6.8,求出这只大熊猫刚出生时体重是多少克,再用它乘7.8,求出满月时体重是多少即可。
【解析】1020÷(7.8-1)
=1020÷6.8
=150(克)
150×7.8=1170(克)
这只大熊猫刚出生时体重是150克,满月时体重是1170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除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这只大熊猫满月时比出生时增加的体重是刚出生时的6.8倍。
56.1.40千克、1.17千克、1.13千克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求法,用总数量÷总人数,分别用各组采集的总数量除以各组的人数,即可解答。
【解析】第一组:7÷5=1.40(千克)
第二组:7÷6≈1.17(千克)
第三组:9÷8≈1.13(千克)
少先队员采集树种。第一组5人采集7千克,第二组6人采集7千克,第三组8人采集9千克,三个组平均每人采集的树种各是1.40千克、1.17千克、1.13千克。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的除法计算。
57.5.92kg/5.92千克
【分析】根据条件已知地球上1kg,在月球上就重0.16kg,也就是地球上的1kg相当于月球上的0.16kg,小胖在地球上是37kg,在月球上就是37个0.16kg,所以用37×0.16即可。
【解析】37×0.16=5.92(kg)
地球上1kg的物体在月球上重0.16kg,小胖在地球上的体重是37kg,如果在月球上,他的体重是5.92k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与小数的乘法计算。
58.0.4 2.5
【分析】每千克花生可以榨花生油的质量=花生油的质量÷花生的质量;每千克花生油需要花生的质量=花生的质量÷花生油的质量,据此解答。
【解析】40÷100=0.4(千克)
100÷40=2.5(千克)
100千克花生可榨油40千克,每千克花生可榨油0.4千克;每千克花生油需2.5千克花生。
【点评】所求结果为花生油的质量时,花生油的质量作被除数,所求结果为花生的质量时,花生的质量作被除数。
59.17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用50除以3进行计算,其结果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进一法”保留整数即可。
【解析】50÷3≈16.7≈17(个)
则至少要17个油桶才能把油全部装完。
【点评】本题考查小数除法,明确其结果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进一法”保留整数是解题的关键。
60.C
【分析】先计算2.5÷5.2的商,四舍五入后约等于0.48,再观察数轴,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0.48介于0.4和0.5之间,即从左数,第四格和第五格之间的位置上面的数最接近2.5÷5.2的商。
【解析】2.5÷5.2≈0.48
根据分析得,第四格和第五格之间的位置上面的数最接近2.5÷5.2的商。
从数轴上来看,C点正好处在这一区间,所以C点的数最接近2.5÷5.2的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的意义以及数轴上表示小数的大小。
61.11
【分析】因为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6,而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间的那个数,用36÷3列式求出中间的自然数,由于连续自然数相邻两个数相差1,且最小的数比中间数小1,所以用中间的自然数减去1就是其中最小的一个自然数。
【解析】36÷3-1
=12-1
=11
所以其中最小的一个自然数是11。
62.13
【分析】根据“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可知道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5×3),再根据“甲乙平均数是16”,知道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6×2),用甲乙丙三个数的和减去甲乙两数的和,就可以求得丙数是多少。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5×3)-(16×2)
=45-32
=13
所以,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甲乙的平均数是16,丙数是13。
63.16.9
【分析】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已知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7,用三个数的平均数×3=3个数的总和,再用四个数的平均数×4=4个数的总和,用4个数的总和-3个数的总和=第四个数.,据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析】16×4-15.7×3
=64-47.1
=16.9
所以第四个数是16.9。
64.38
【分析】先将几次跳的数量相加,得到总数,再用得到的总数除以跳的次数,即可得到平均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37+36+38+41)÷4
=(73+38+41)÷4
=(111+41)÷4
=152÷4
=38(下)
所以,欢欢4次跳绳的平均成绩是38下。
65.0.69
【分析】9月份一共有30天,用9月份用水量除以天数,就可以得到九月份平均每天用水量。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20.7÷30=0.69(吨)
所以,小华家九月份平均每天用水0.69吨。
66.30
【分析】根据总数=平均数×个数,分别计算出改动前后的总数,改动前的总数-改动后的总数=改动的数减少了几,改动后的数+改动的数减少了几=改动的数原来是几,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20×5-18×5
=100-90
=10
20+10=30
改动的数原来是30。
67.18
【分析】前三天每天看书22页,则前三天一共看了66页,后4天看了60页,则一个星期也就是7天一共看了126页,平均每天看书的页数=一共看书的页数÷天数。
【解析】22×3+60
=66+60
=126(页)
126÷7=18(页)
则这个星期平均每天看书18页。
68.82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平均成绩乘上3,求出三次的总数,再用总数减去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数即可。
【解析】78×3-76×2
=234-152
=82(下)
所以第三次要跳82下。
69.208
【分析】根据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先求出6个西瓜的平均重量,平均重量×这堆西瓜总个数=这堆西瓜大约重量,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2.5+2.4+3.2+2.7+2.5+2.3)÷6×80
=15.6÷6×80
=2.6×80
=208()
这堆西瓜大约重208。
70.(1)(16+24+35+21)÷12
(2)(16+24+35+21)÷365
【分析】(1)根据平均数=总数÷数据个数;用一年用水量÷12,求出平均每月用水量;
(2)一年=365天;用一年用水量÷365,求出平均每天用水量。
【解析】(1)一年=12个月
(16+24+35+21)÷12
=96÷12
=8(吨)
小丁丁家平均每个月用水多少吨?列式:(16+24+35+21)÷12
(2)一年=365天
(16+24+35+21)÷365
=96÷365
≈0.26(吨)
小丁丁家平均每天用水多少吨?列式:(16+24+35+21)÷365
71.13 2.6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表格的数据可知,用各队人数乘上对应的人均植树棵数,再加起来,求出植树总数,最后除以3,即为平均每队植树的数量;用求出的植树总数除以人数总和,即可求出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树。
【解析】4×3+5×2.4+6×2.5
=12+12+15
=24+15
=39(棵)
平均每队植树的数量:39÷3=13(棵)
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树:39÷(4+5+6)
=39÷15
=2.6(棵)
所以平均每队植树13棵。平均每人植树2.6棵。
72.10.5×5+11.3×4-9.3×8
【分析】用10.5×5求出前五个数的和,用11.3×4求出后四个数的和,用9.3×8求出这八个数的和。前五个数的和包括第五个数,后四个数的和也包括第五个数,因此在10.5×5+11.3×4中,第五个数重复出现了一次,再减去这八个数的和,得到的就是第五个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0.5×5+11.3×4-9.3×8
=52.5+45.2-74.4
=23.3
第五个数是23.3。
求第五个数的算式是10.5×5+11.3×4-9.3×8。
73.9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英语成绩公布后,它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就是平均分为92+2分;再用提高后的平均分×3,求出三科成绩,再减去语文和数学的成绩,即可求出英语的成绩。
【解析】(92+2)×3-92×2
=94×3-184
=282-184
=98(分)
小巧期中考试语文、数学的平均分92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她英语考了98分。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平均数的求法求出三科成绩的总分和两科成绩的总分,再相减即可。
74.54
【分析】用前3次共跳的下数与后2次共跳的下数的和,除以总次数,即可求出平均每次跳的下数。
【解析】(144+126)÷(3+2)
=270÷5
=54(下)
小胖跳绳,前3次共跳144下,后2次共跳126下,平均每次跳54下。
【点评】在求平均数时,要先找到总数和总数量,再运用计算公式解答即可。
75.142厘米 150厘米
【分析】平均数是把所有的数的和除以数的个数,所以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而给出的数据中最大的数是150厘米,最小的数是142厘米,所以他们的平均身高一定在142cm和150cm之间。
【解析】因为给出的数据中最大的是150厘米,最小的数是142厘米,所以他们的平均身高一定在142cm和150cm之间。
(145+150+144+142+147)÷5
=728÷5
=145.6(厘米)
他们的平均身高一定在大于142厘米和小于150厘米之间,平均身高是145.6厘米。
【点评】本题关键明确:因为平均数是把所有的数的和除以数的个数,所以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76.0.65
【分析】来回共走了(45.5×2)米,走了(67+73)步,相除即可。
【解析】(45.5×2)÷(67+73)
=91÷140
=0.65(米)
平均每步0.65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的相关公式。
77.17.1
【分析】分别用路程除以速度计算出往返的时间,再用往返的路程和除以时间和即可计算出往返的平均速度。
【解析】12×2÷(12÷20+12÷15)
=24÷(0.6+0.8)
=24÷1.4
≈17.1(千米/小时)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路程和÷时间和。
78.143 161
【分析】这6个同学的平均身高一定会在这6个数的最小数与最大数之间;据此解答。
【解析】有6个同学测身高,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50cm、143cm、149cm、155cm,161cm、157cm,他们的平均身高应在(143)cm和(161)cm之间。
【点评】一组数的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应在这组数的最小数和最大数之间。
79.49
【分析】求出小王这5次走的总距离除以5,就是他平均走一步的距离。
【解析】(46+48+48+50+52)÷5
=244÷5
≈49(cm)
【点评】此题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求法很简单,总数÷份数=平均数。
80.36 38 小胖
【分析】根据做题速度=做题总量÷做题时间,求出小巧和小胖的做题速度,据此解答。
【解析】小巧做题速度:54÷1.5=36(道)
小胖做题速度:76÷2=38(道)
因为38道>36道,所以小胖做题速度快。
【点评】灵活地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出两人的做题速度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