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知识点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以自然界的 各种现象 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产生、发展的 原因 和 规律 。学习科学,研究各种客观事实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并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及其变化做出 解释 和 预测 。科学研究要善于 观察 ,勤于 实验 。
2.科学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 事实 与 证据 ,这些事实与证据可以帮助我们 认识世界 。
3.科学改变了人们的 思维方式 、 生产方式 和 生活方式 。人类在利用 科学技术 改变生活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 滥用 科技发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例如:白色污染、汽车尾气的污染、核电站泄漏造成的污染、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4.我们要不断地 探索和发现 问题, 创造性 地解决问题,推动科学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学会 科学探究的方法 ,正确运用 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2节 科学测量
1.测量是一个把 待测的量 与 公认的标准量 进行比较的过程。这类公认的标准就是单位。对于同一被测量,所选的单位不同,测量的数值就不同,因此在测量的数值后面必须写明单位,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 没有 意义的。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米 ,单位符号是 m 。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米(km)=1 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 000毫米(mm)=106微米(μm)=109纳米(nm)。
3.刻度尺
(1)刻度尺的构造
示意图
分度值 指 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量程 指 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注意事项 测量所能达到的精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 分度值 决定的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选正确:认清刻度尺的 零刻度线位置 、 量程 (测量范围)、 分度值 (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即 量程 。刻度尺的 分度值 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放正确:将刻度尺的 零刻度线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并 紧挨 被测物体。
③看正确:读数时视线 正对 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
④读正确:读出 准确 值和 估计 值。
⑤记正确:记录时必须注明 单位 。
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
4.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一般步骤
①估计待测物体的长度。
②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③将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 紧贴 被测物体,刻度尺上的 零刻度线 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面 垂直 。
(2)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①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积累起来,将微小量变成较大量的测量方法,不仅能使测量过程变得容易,而且能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这种方法叫累积法。
②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 周长 。使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记下轮子滚动的 圈数 ,则曲线的长度等于轮子的周长与滚动圈数的乘积。
③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利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先将棉线一端固定在曲线的一端,再沿着曲线逐步放置棉线,使棉线与曲线 完全重合 ,将曲线的终点位置标记在棉线上,最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的一端到标记点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④组合法:利用 直尺和三角尺 测量物体直径。
5.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般用 量筒或量杯 。
实验:测量物体的体积
6.体积测量的方法
(1)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①看清 量程 和 分度值 ;②量筒必须放在 水平桌面上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 凹形液面最低处 相平。
(2)形状规则的物体体积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出物体的尺寸,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出体积。
(3)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体积的测量
排水法:①取适量的水倒入量筒,读出水的体积V水;②将物体 全部浸入 水中,读出总体积V物+水;③得到物体的体积V物= V物+水-V水 (用已测量的量表示)。
7.体积的单位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 立方米(m3) ,其他单位: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液体的体积单位还可用升(L)、毫升(mL)。
单位换算:1立方米=1×103立方分米(升)=1×106立方厘米(毫升)。
8.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 温度 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摄氏度 ,单位符号是 ℃。测量的工具是 温度计 ,它是利用 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
9.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100 ℃ 。0 ℃和100 ℃之间分为100等份,每等份表示1 ℃。
10.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 酒精温度计 、 水银温度计 和煤油温度计等。家庭常用温度计有 体温计 、气温计等。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不能测量超过 温度计量程 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 接触 ,但不能 碰到 杯壁,不能 接触 杯底,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一般 不能 (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且视线要与 温度计内的液面 相平。
11.体温计是一类特殊的温度计,测量范围为 35~42 ℃ ,分度值为 0.1 ℃。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会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 缩口 ,体温计离开被测人体后,由于温度降低,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体积缩小而断裂,所以体温计离开被测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这样可以方便读出所测的体温。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 甩几下 ,才能 把水银甩回 玻璃泡中。
实验:测量物体的温度
12.液体温度测量的一般过程
(1)根据 量程和分度值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把温度计插入液体中,不要碰到烧杯的 内壁和底部 。
(3)观察温度计中的水银(煤油或酒精)柱,当液柱 不再上升 时读数。
13.器材的名称和用途
器材 用途
试管 用作 少量试剂 的反应容器。加热后不能立即 清洗或骤冷 ,防止炸裂
烧杯 用作配制溶液和 较大量试剂 的反应容器。加热时放在 石棉网 上
酒精灯 用于 加热 。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 引燃 另一个酒精灯;用 灯帽 盖灭,不能用嘴吹;酒精量不能超过灯壶容积的 ;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胶头滴管 用于 吸取 和 滴加 少量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需将滴管 竖直悬空于试管的正上方 。胶头滴管用完后应立即 清洗干净 ,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滴瓶上的滴管 不需要洗涤 ,要专管专用
玻璃棒 用于 搅拌 、过滤引流、转移液体或固体。使用时用力不能过猛
14.实验室安全守则
(1)听从教师的指示,未经教师的允许不能擅自进入实验室。
(2)查看实验室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 处理器材 所在的位置,并牢记在心。
(3)不能用 湿手 接触实验室电源,不能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4)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不能用手 接触药品 ,不要 品尝药品 ,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5)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6)如果发生烫伤、烧伤、化学试剂灼伤皮肤或眼睛等意外伤害时,应及时用正确方法处理。实验过程中要戴上 护目镜 ,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7)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区域 清理干净 ,并 清洗双手 。
15.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1)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 湿抹布 盖灭。
(2)若被烧伤或烫伤,用 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若被化学试剂灼伤,用 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
(3)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应在教师指导下及时去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第3节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使探究有意义、有方向。
(2)建立假设: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想和假设,忌胡乱猜想。
(3)制订计划(关键点)
针对假设设计对照实验(对照组+实验组)。
(4)搜集证据——观察与实验。
①会规范操作仪器、会读数、会记录现象和数据。
②用文字、数据、 表格 、 图像 表述证据。
(5)分析证据并得出结论
①根据获得的“证据”,对假设进行“肯定”“否定”或“修正”。
②当“证据”与“假设”不相符时,不能篡改实验事实、数据,应重新假设、重新实验、重新探究。
(6)交流与评价:写出报告,进行交流整合。第1章探索自然的科学检测卷
班级 姓名
1.小科是个爱思考的好孩子,走在美丽的校园内他提出了很多问题,下列问题中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
A.哪种颜色的花最好看
B.植物的生长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C.学校跑道一圈有几米
D.学校一共有多少老师和同学
2.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小明用一根细绳比较甲、乙两个文具盒的长度,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测量过程。在这一测量过程中,标准量为 ( )
A.甲文具盒 B.乙文具盒
C.细绳 D.无法确定
3.下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4.许多化学试剂有一些特殊的性质,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保存。下列化学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易吸水潮解的药品——密封、干燥保存
B.见光易分解的药品——无色瓶、阴凉处
C.某些在水或空气中都易变质的药品——浸在煤油中
D.剧毒化学药品——柜子上锁并由专人保管
5.某品牌白酒的酒瓶上标有“450 mL”的字样,瓶中白酒的体积为446~454 mL则合格,为了一次性测量出这瓶白酒的体积,最好选用下列哪个量筒 ( )
A.量程是0~100 mL,分度值是1 mL
B.量程是0~500 mL,分度值是1 mL
C.量程是0~1 000 mL,分度值是5 mL
D.量程是0~500 mL,分度值是5 mL
6.下列取用药品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7.小妍家有一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缺水引起的,但小妍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郁金香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相符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
A.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
D.实验不成功,停止实验
8.加热150 mL液体,下列需要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 (带铁圈)
A.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①④⑤⑥
9.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不同,分别用它们来测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图中数字的单位是mL),读数分别是13.8 mL和13.9 m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 mL
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
C.两个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
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程度更高
10.小科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块积木的高度时,测得四次数据分别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4厘米,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2.12 厘米 B.2.127 厘米
C.2.13 厘米 D.2.15 厘米
11.小建学习了长度的测量知识后,对自己及身边物体有了较强的测量兴趣。
(1)小建想检验一个人躺着和站立时身高是否有差异以及早晚身高的变化情况,他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______(填字母)。
A.量程为0~3 m,分度值为1 mm
B.量程为0~10 m,分度值为1 dm
C.量程为0~30 cm,分度值为1 mm
D.量程为0~130 cm ,分度值为0.5 mm
(2)小建用刻度尺测得圆的直径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_ cm。
(3)为了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小建利用桌上的粗细均匀的铅笔,用刻度尺测量得到铅笔直径(内径)D1。他将厚薄均匀的这张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并固定,测得外径D2,如图乙所示。若这张纸环绕了n圈,则纸的厚度d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
12.不同材质的服装其应用的场景不同。如下雨天,人们会穿防水的冲锋衣;爬山时,人们会换上透水登山服等。某校同学就班级运动服的材质与布料的吸水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与研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猜想或假设:布料的吸水能力可能与布料的种类有关。
(3)制订计划,搜集证据。
①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②主要步骤:向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4)获取事实与证据: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____,将现象记入下表。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B B C A C D C
A;1.54(1.52~1.56均正确);D2 D1/2n
布料的吸水能力与布料的种类有关吗;等量;杯中所剩水量(共28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梳理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以自然界的_________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产生、发展的_______和________。学习科学,研究各种客观事实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并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及其变化做出________和________。科学研究要善于________,勤于________。
2.科学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________与________,这些事实与证据可以帮助我们____________。
3.科学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人类在利用____________改变生活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________科技发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例如:白色污染、汽车尾气的污染、核电站泄漏造成的污染、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各种现象
原因
规律
解释
预测
观察
实验
事实
证据
认识世界
思维方式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
滥用
练一练
1.小科一家乘坐的复兴号列车行驶在平滑的铁轨上,快速而稳定,宛如一只飞驰的猎豹,让小科的爸爸不禁感叹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小科妈妈认为科学技术虽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也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下列事例中给人类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 ( )
C
知识点梳理
第2节 科学测量
1.测量是一个把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的过程。这类公认的标准就是单位。对于同一被测量,所选的单位不同,测量的数值就不同,因此在测量的数值后面必须写明单位,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________意义的。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单位符号是______。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米(km)=1 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 000毫米(mm)=106微米(μm)=109纳米(nm)。
待测的量
公认的标准量
没有
米
m
知识点梳理
3.刻度尺
(1)刻度尺的构造
示意图
分度值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程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测量所能达到的精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__________决定的
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分度值
知识点梳理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选正确:认清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范围)、__________(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即________。刻度尺的__________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放正确:将刻度尺的________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并________被测物体。
③看正确:读数时视线________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
零刻度线位置
量程
分度值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紧挨
正对
知识点梳理
④读正确:读出________值和________值。
⑤记正确:记录时必须注明________。
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
4.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一般步骤
①估计待测物体的长度。
②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③将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________被测物体,刻度尺上的____________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面________。
准确
估计
单位
紧贴
零刻度线
垂直
知识点梳理
(2)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①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积累起来,将微小量变成较大量的测量方法,不仅能使测量过程变得容易,而且能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这种方法叫累积法。
②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________。使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记下轮子滚动的________,则曲线的长度等于轮子的周长与滚动圈数的乘积。
周长
圈数
知识点梳理
③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利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先将棉线一端固定在曲线的一端,再沿着曲线逐步放置棉线,使棉线与曲线____________,将曲线的终点位置标记在棉线上,最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的一端到标记点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④组合法:利用________________测量物体直径。
完全重合
直尺和三角尺
练一练
2.“夸赞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某班同学倡导行“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的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A.2 厘米 B.2 米
C.6 分米 D.6 米
B
3.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测量圆柱体直径的是( )
D
知识点梳理
6.体积测量的方法
(1)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①看清________和__________;②量筒必须放在______________;③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__相平。
(2)形状规则的物体体积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出物体的尺寸,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出体积。
量筒或量杯
量程
分度值
水平桌面上
凹形液面最低处
5.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般用______________。
实验:测量物体的体积
知识点梳理
(3)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体积的测量
排水法:①取适量的水倒入量筒,读出水的体积V水;②将物体____________水中,读出总体积V物+水;③得到物体的体积V物=_____________(用已测量的量表示)。
7.体积的单位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其他单位: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液体的体积单位还可用升(L)、毫升(mL)。
单位换算:1立方米=1×103立方分米(升)=1×106立方厘米(毫升)。
全部浸入
V物+水-V水
立方米(m3)
练一练
4.某品牌白酒的酒瓶上标有“450 mL”的字样,瓶中白酒的体积为446~454 mL则合格,为了一次性测量出这瓶白酒的体积,最好选用下列哪个量筒 ( )
A.量程是0~100 mL,分度值是1 mL
B.量程是0~500 mL,分度值是1 mL
C.量程是0~1 000 mL,分度值是5 mL
D.量程是0~500 mL,分度值是5 mL
B
知识点梳理
8.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单位符号是 ℃。测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它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9.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_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______________。0 ℃和100 ℃之间分为100等份,每等份表示1 ℃。
温度
摄氏度
温度计
液体热胀冷缩
冰水混合物
100 ℃
知识点梳理
10.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煤油温度计等。家庭常用温度计有__________、气温计等。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不能测量超过______________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杯壁,不能________杯底,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一般________(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且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__相平。
酒精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
体温计
温度计量程
接触
碰到
接触
不能
温度计内的液面
知识点梳理
11.体温计是一类特殊的温度计,测量范围为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会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________,体温计离开被测人体后,由于温度降低,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体积缩小而断裂,所以体温计离开被测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这样可以方便读出所测的体温。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_玻璃泡中。
实验:测量物体的温度
35~42 ℃
0.1
缩口
甩几下
把水银甩回
知识点梳理
12.液体温度测量的一般过程
(1)根据________________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把温度计插入液体中,不要碰到烧杯的______________。
(3)观察温度计中的水银(煤油或酒精)柱,当液柱____________时读数。
量程和分度值
内壁和底部
不再上升
练一练
5.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D
知识点梳理
13.器材的名称和用途
器材 用途
试管 用作__________的反应容器。加热后不能立即___________,防止炸裂
烧杯 用作配制溶液和______________的反应容器。加热时放在__________上
酒精灯 用于________。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________另一个酒精灯;用________盖灭,不能用嘴吹;酒精量不能超过灯壶容积的____;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少量试剂
清洗或骤冷
较大量试剂
石棉网
加热
点燃
灯帽
知识点梳理
器材 用途
胶头滴管 用于________和________少量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需将滴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胶头滴管用完后应立即____________,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滴瓶上的滴管______________,要专管专用
玻璃棒 用于________、过滤引流、转移液体或固体。使用时用力不能过猛
吸取
滴加
清洗干净
不需要洗涤
竖直悬空于试管的正上方
搅拌
练一练
6.根据用途,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填在相应位置。
(1)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是__________。
(2)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是____________。
(3)用来加热物体的是__________。
显微镜
托盘天平
酒精灯
知识点梳理
14.实验室安全守则
(1)听从教师的指示,未经教师的允许不能擅自进入实验室。
(2)查看实验室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____________所在的位置,并牢记在心。
(3)不能用________接触实验室电源,不能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4)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不能用手___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处理器材
湿手
接触药品
品尝药品
知识点梳理
(5)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6)如果发生烫伤、烧伤、化学试剂灼伤皮肤或眼睛等意外伤害时,应及时用正确方法处理。实验过程中要戴上__________,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7)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区域_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
护目镜
清理干净
清洗双手
知识点梳理
15.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1)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__________盖灭。
(2)若被烧伤或烫伤,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被化学试剂灼伤,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应在教师指导下及时去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湿抹布
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练一练
7.小科学习了酒精灯的使用后,联想到厨房里油锅着火后,可以采取的灭火措施是( )
A.立即用嘴用力吹 B.立即往锅里加入冷水
C.立即把锅里的油倒掉 D.立即把锅盖盖上
D
8.科学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对实验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B.化学药液溅进眼睛,应立即用纸巾擦拭
C.被酒精灯火焰烧伤,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
D.加热固体时试管外壁有水,可直接加热
C
知识点梳理
第3节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使探究有意义、有方向。
(2)建立假设: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想和假设,忌胡乱猜想。
(3)制订计划(关键点)
针对假设设计对照实验(对照组+实验组)。
知识点梳理
(4)搜集证据——观察与实验。
①会规范操作仪器、会读数、会记录现象和数据。
②用文字、数据、________、________表述证据。
(5)分析证据并得出结论
①根据获得的“证据”,对假设进行“肯定”“否定”或“修正”。
②当“证据”与“假设”不相符时,不能篡改实验事实、数据,应重新假设、重新实验、重新探究。
(6)交流与评价:写出报告,进行交流整合。
表格
图像
练一练
9.小妍家有一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缺水引起的,但小妍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郁金香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相符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
A.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
D.实验不成功,停止实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