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考(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考(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8 09:2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高二生物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題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素和人胰岛素的元素组成相同
B.DNA和DNA聚合酶中都含有磷元素
C.牛奶中的乳糖水解后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D.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和有机物种类均下降
2.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滴加清水进行观察,然后用0.3g/mL的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短时间
内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表皮狐胞
深卫知烟
1o1
川球钵
气孔
涉水中气手T波
03mI.拙浒液中气孔关闭
A.清水中保卫细胞因发生质壁分离而使气孔开放
B.清水中水分子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保卫细胞
C.蔗糖进人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D.滴加蔗糖溶液后,保卫细胞的吸水能力将减弱
3.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可发生乙酰化,组蛋白乙酰化通常使染色体结构松弛,使DNA更容易与相应的
酶结合。由组蛋白基因表达到产生乙酰化的组蛋白,需经历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翻译后加工与修
饰等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蛋白乙酰化不改变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但可影响个体表型
B.组蛋白乙酰化有利于RNA聚合酶与DNA结合从而促进基因的表达
C.组蛋白乙酰化发生在翻译后,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D.编码组蛋白的mRNA上结合的核糖体数量不同,可影响翻译的准确度和效率
高二生物试卷第1页(共6页)
4.仓鼠的毛色有灰色和黑色,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P和p、Q和q、R和r)控制,3对等位基因中
至少各含有1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灰色,否则表现为黑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对基因中没有任意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该种仓鼠群体中,纯合灰色及纯合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各有1种、7种
C.基因型为PpQqRr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黑色个体占比为27/64
D.基因型为PpQqRr的灰色个体测交,子代黑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7
5.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推测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为有效的方法。下列有关进化证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和鱼的胚胎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这属于胚胎学证据
B.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序列差异只有3%,这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
C.研究不同地层的古生物化石可以推测生物进化的路线,这是最直接的证据
D.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这否定了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6.非洲干旱环境下生长的金合欢,是具有长达10厘米尖刺的高大树种,尖刺减少水分散失的同时又可
抵御动物的啃食。长颈鹿有长达45厘米的舌头,柔软细长的舌头加上长长的脖子可以轻松吃到被尖
刺覆盖的金合欢嫩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非洲干旱环境使金合欢出现适应性性状并遗传给后代
B.金合欢的尖刺和长颈鹿的长舌头都是生物适应性的表现
C.生物适应性的形成离不开遗传、变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D.当环境发生改变后,长颈鹿的适应性性状有可能变得不适应
7.某小鼠种群中A对a为显性,A基因频率为0.5。由于栖息环境温度效应,带有a基因的配子中有一
定比例被淘汰而无法存活,此淘汰比例称为淘汰系数,以s表示。此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基因A和
a都不产生突变,没有迁出和迁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温度使小鼠种群A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随繁殖代数的增加,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减小
C.若淘汰系数s=1:3,则F,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0.84
D.若大量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迁入此种群,则s会变大
8.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存在多个地雀物种,但同一岛屿上一般只有1种地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岛屿上的所有地雀和其他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B.群岛上所有地雀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种群基因库
C.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具有不同的外貌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若大风将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吹到一个岛屿上,这些地雀彼此之间可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9.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
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血浆中,维持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是Na和CI
B.血浆中的胶体渗透压明显高于组织液和淋巴液
C.胰岛素、胰蛋白酶和抗体都参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构成
D.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与血浆中胶体渗透压的降低有关
高二生物试卷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