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区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5·青海)下列物理量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2kg
B.夏都西宁夏季的平均气温是 37℃
C.教室的高度约为 3m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质量及其特性;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根据生活经验可知,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即0.2kg; 夏都西宁夏季较为凉爽,平均气温远低于37℃; 教室的高度约为3m;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自己对常见物体的质量、长度、温度和速度的认识判断。
2.(2025·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被誉为“中华水塔”,下列关于水的三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的形成是凝华
B.冰雪消融是凝固
C.露珠的形成是熔化
D.雾的形成是升华
【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 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发生凝华形成的,故A正确;
B. 冰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发生熔化形成,故B错误;
C.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常见物态变化的名称。
3.(2025·青海)青海旅游资源丰富,小西旅游时,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下列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青海湖“湟鱼洄游”时,小西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茶卡盐湖“天空之境”,小西看见水中的蓝天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互助“北龙山”薄雾的清晨,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说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D.大柴旦“翡翠湖”景区紫外线强,用眼睛可以直接观察到紫外线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紫外线
【解析】【解答】A. 水中的鱼比实际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A错误;
B.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蓝天白云在水面上成像,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
C.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树丛时,由于树丛间的空气是均匀的,所以光束是直的,故C正确;
D. 紫外线是不可见光,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紫外线 ,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光的折射的知识分析;
B.根据光的反射的知识分析;
C.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
D.根据紫外线的特点判断。
4.(2025·青海)学以致用,动手动脑,有“物”有“理”,下列小制作与原理相符的是
A.自制气压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B.自制机翼模型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自制电动机 电磁感应
D.自制温度计大气压强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 A.自制气压计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会使管内液面高度发生变化,而不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故A错误;
B.自制机翼模型,当气流经过机翼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B正确;
C.自制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而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原理,故C错误;
D.自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不是大气压强,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将每个选项中图片描述的现象与包含的原理进行对照,二者一致的就是正确选项。
5.(2025·青海)物理学在能源、信息、材料等领域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实现了珠穆朗玛峰峰顶 5G 网络覆盖,5G 信号传递利用了次声波
B.青海绿电资源丰富,目前主要利用的有水能、太阳能、风能
C.在光导纤维制成的光缆中,用激光短时间内可以传递大量信息
D.“华龙一号”是中国核电技术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它利用核裂变发电
【答案】A
【知识点】核能;信息与信息传播;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 A.5G信号传递利用的是电磁波,而不是次声波,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青海有丰富的水资源、光照充足、风力资源,目前主要利用的有水能、太阳能、风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激光频率高,在光导纤维制成的光缆中,用激光短时间内可以传递大量信息,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华龙一号”利用核裂变发电,核裂变是可控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电磁波的特点和应用判断;
B.根据自然界能量储备的知识判断;
C.根据信息传递的知识判断;
D.根据核能利用的知识判断。
6.(2025·青海)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 A 受力不平衡的是
A.图甲:用绝缘细线竖直悬挂着的静止带电小球 A
B.图乙:体育测试中,抛出的实心球 A 在下落过程中
C.图丙:用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物体 A
D.图丁:用细线拉着物体 A 在水中静止
【答案】B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 A. 用绝缘细线竖直悬挂着的静止带电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体育测试中,抛出的实心球)在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不受平衡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 用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物体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受力平衡,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用细线拉着物体在水中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受力平衡,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图片分析判断即可。
7.(2025·青海)如图所示,是初中阶段我们用斜面做的三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选用坡度较大的斜面
B.图乙中的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C.图丙中钢球在木板上滚动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图甲、乙、丙中运动的物体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 A. 图甲是测量平均速度实验。若斜面坡度较大,小车下滑速度快,运动时间短,不便于测量时间,应选用坡度较小的斜面,故A错误;
B.图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实验。牛顿第一定律是在该实验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不是直接得出,故B错误;
C.图丙中钢球在木板上滚动是由于钢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作用,故C错误;
D.图甲、乙、丙中运动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坡度较小的斜面,小车的速度越小,可以增大小车运动的时间;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分析;
C.惯性是性质,不是力的作用;
D.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
8.(2025·青海)下列实例与发电机原理相同的是
A.图甲:由环形电流方向可判断小磁针的 N 极
B.图乙:便携式按压手电筒工作原理
C.图丙:扬声器工作原理
D.图丁:录音磁头录音时的工作原理
【答案】B
【知识点】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A.图甲是利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由环形电流方向判断小磁针的N极,其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不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不合题意;
B.便携式按压手电筒工作原理是通过按压使内部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属于电磁感应现象,与发电机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
C.扬声器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不是电磁感应现象,故C不合题意;
D.录音磁头录音时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不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为电流的磁效应,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与其对照即可。
9.(2025·青海)如图是电子体重秤的简化电路图,虚线框内是两不同电阻,R0是定值电阻,R是压敏电阻且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所称的体重增大时,电压表改装的体重显示器示数也增大,则
A.虚线框 1 内接的是定值电阻R0 B.虚线框 2 内接的是定值电阻R0
C.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D.此电路是并联电路
【答案】A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电阻R0与压敏电阻R首尾相连,则二者串联。
当所称的体重增大时, 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R总=R+R0可知,此时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流变大。
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增大。根据U总=U+U0可知,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
则 虚线框1内接的是定值电阻R0,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用电器并排连接为并联。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串联的知识分析判断即可。
10.(2025·青海)如图甲所示,快递员用推力F将重为 800N 的快递,先沿水平面推行一段距离,再推至长 4m、高 2m 的斜面顶端,推力始终与快递运动方向相同;快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路程与时间变化关系和推力与时间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乙、丙所示(g取10N/k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4s内快递所受的摩擦力为 800N
B.0-4s内推力F的功率为 800W
C.4-12s内快递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3200J
D.4-12s内快递受到的摩擦力为 100N
【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 AB.根据乙图可知,在0~4s内,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则快递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它受到平衡力。
由图丙可知,推力为F=200N,
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它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F=200N,
此时快递前进4m,
则推力做的总功:W总=Fs=200N×4m=800J,
则这段时间内推理F的功率大小:,故AB错误;
C.根据图片可知,在4~12s内快递上升2m,则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即为该过程的有用功:W有'=Gh=800N×2m=1600J,故C错误;
D.由图乙可知,在4~12s内,快递在斜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丙可知推力的大小F'=500N,
则推力F做的功:W总'=F's'=500N×4m=2000J,
那么快递克服所受摩擦力做的额外功为:W额'=W总'-W有'=2000J-1600J=400J,
则快递此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B.根据图乙确定0~4s内快递的运动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快递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根据W=Fs求推力做的功,再利用功率的公式求出这个时间段推理F的功率大小;
C.根据W=Gh求快递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
D.由图丙可知推力的大小,结合W=Fs求出此段时间推力做的总功,W总=W有+W额求快递克服所受摩擦力做的额外功;根据W额=fs求快递所受的摩擦力。
11.(2025·青海)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是一个定值电阻
B.只将甲、乙并联在 2.5V 的电路中,甲、乙的电功率之比为 4:5
C.只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两者电阻相同时,电源电压是 3V
D.只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总功率是 1.8W 时,电源电压是 4.5V
【答案】D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 A.根据图片可知,乙图像是一条曲线,即通过乙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因此乙不是定值电阻,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当二者电压都是2.5V时,通过甲、乙的电流:I甲=0.5A、I乙=0.4A,
甲的电功率为:P甲=UI甲=2.5V×0.5A=1.25W,
乙的电功率为:P乙=UI乙=2.5V×0.4A=1W,
那么甲、乙的电功率之比为:P甲:P乙=1.25W:1W=5:4,故B错误;
C.只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两者电阻相同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可知,两者的电压也相等,即此时两者电压值均为3V,
则电源电压为:U=U甲+U乙=3V+3V=6V,故C错误;
D. 只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 总功率是1.8W时,电源电压是4.5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由图像可知,此时通过甲、乙电流为0.4A时,甲、乙的电压分别为2V和2.5V,电源电压刚好为:2V+2.5V=4.5V,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A.根据乙的图像形状分析乙的阻值是否改变;
B.只将甲、乙并联在2.5V的电路中,由图像可知通过甲、乙的电流,根据公式P=UI可求出电功率;
C.只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两者电阻相同时,由欧姆定律可知,两者的电压也相等,由图像可知两者电压值,则电源电压等于两者电压之和;
D.由公式计算此时的电流,根据图像确定此时二者的电压,然后相加后与电源电压比较即可。
12.(2025·青海)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薄壁容器, 部分为圆柱体,其底面积s1=100cm2,B 部分底面积s2=50cm2,A、B 两部分底部用薄而小的橡皮膜密封隔开。先在A部分中倒入1.0kg 的水,后在B部分中缓慢倒入某种液体直到中间橡皮膜不再左右凸起(忽略橡皮膜的高度带来的影响),测量出某种液体的深度h=12.5cm,(ρ水=1.0X103kg/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对A部分底部的压力为 12.5N
B.水对A部分底部的压强为1.0X105Pa
C.B 部分中液体的密度是0.8X103kg/m3
D.某种液体对 B 部分底部的压力为 10N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 AB.根据题意可知,A中水的质量为1kg,则水的体积为:
;
此时水的深度为;
水对A部分底部的压强为:pA=ρgh=1.0×103kg/m3×10N/kg×0.1m=103Pa;
水对A部分底部的压力为:F=pAS=103Pa×100×10-4m2=10N≠12.5N,故AB错误;
C.根据题意客舟,B部分中橡皮膜不再凸起时,橡皮膜左右侧受到的压强相等,
则液体对B部分底部的压强pA=pB=103Pa,
那么B部分中液体的密度为,故C正确;
D.液体对B部分底部的压力为:FB=pBS=103Pa×50×10-4m2=5N,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AB.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体积,根据体积公式求出水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出水对A部分底部的压强,根据压强公式可得水对A部分底部的压力;
C.根据橡皮膜左右侧受到的压强相等求出PA=PB,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B部分中液体的密度;
D.根据压强公式求出液体对B部分底部的压力。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2025·青海)如图是西宁市西郊出土的卡约文化残存的骨笛文物,古人吹奏骨笛是空气柱 发声的,手指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
【答案】振动;音调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 骨笛属于管乐器,古人吹奏骨笛时,是骨笛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2) 手指按压不同的孔,会改变骨笛内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长度改变,其振动的频率就会改变,所以手指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分析】(1)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解答;
(2)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大小有关。
14.(2025·青海)AI(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芯片,芯片体积小,元件密集。芯片主要是由 (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制成的,当芯片中有电流通过时温度会升高,此现象与保险丝熔断的原因相同,都是电流的 效应。
【答案】半导体;热
【知识点】半导体特点及作用;电流的热效应
【解析】【解答】(1) 芯片是电子元件的核心部件, 材料为半导体;
(2)芯片中有电流通过时温度会升高,此现象与保险丝熔断的原因相同,都是电流的热效应。
【分析】(1)根据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解答;
(2)电流经过导体时都会发热,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
15.(2025·青海)气凝胶被称为“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有种全碳气凝胶密度为0.16X10-3g/cm3,这里的“轻”指 小;若用全碳气凝胶做一个体积为5X104cm3实心中学生模特,模特的质量为 g。
【答案】密度;8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这里的“轻”,其实相同体积的物体质量最小,也就是指它的密度小;
(2)模特的质量m=ρV=0.16×10-3g/cm3×5×104cm3=8g。
【分析】(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2)根据公式m=ρV计算即可。
16.(2025·青海)《天工开物》记载的是踏碓是古代的舂米工具,由杵臼演变而来,运用了杠杆原理。如图是书中记臷的我国古人用踏碓将稻米去皮的情景,木杆可绕O点上、下运动,碓头就不断砸打稻米。想要更省力,使用时脚应该 (选填“靠近”或“远离”)O点,碓头较尖的目的是 。
【答案】远离;增大压强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O点为杠杆的支点,锤头施加阻力,脚施加动力,脚远离O点时,动力臂增大,所以更省力;
(2)碓头较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从而更容易砸打稻米去皮。
【分析】 (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臂增大,动力减小,即更省力;
(2)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17.(2025·青海)小宁家自来水温度为20℃,他把燃气热水器的温度设定为40℃、洗澡时用了 20kg 的热水。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 J;若加热效率为84%,则需要完全燃烧 m3的天然气。(c水=4.2X103J/kg℃,q天然气=4.0X103J/m3)
【答案】6.8X106;0.05
【知识点】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 (1)20kg的水从20℃升高到40℃时热水器中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t0)=4.2×103J/(kg ℃)×20kg×(40℃-20℃)=1.68×106J;
(2)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
需要天然气的质量:。
【分析】 (1)利用Q吸=cm(t-t0)可以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根据计算求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再利用Q放=mq就能计算出需要天然气的体积。
18.(2025·青海)我国古人曾发明一种点火器、以牛角为套筒,把艾绒粘在木质推杆前端、其结构如图所示。取火时一只手握住套筒,另一只手向内猛推推杆,推杆前端的艾绒就会被点燃,拨出推杆后,吹吹艾绒就有火苗产生。向内猛推时通过 方式增大内能,这一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相似。
【答案】做功;压缩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 向内猛推推杆时,对套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艾绒被点燃。所以是通过做功方式增大内能,这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似。
【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前者的本质为能量的转化,后者的本质为能量的转移;
(2)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9.(2025·青海)科普阅读题
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的盐湖,总面积达 5856平方千米,东西长 160 多千米,南北宽 20-40 千米,盐层最厚可达 20 米。这片盐湖形成源于数亿年前的地壳变迁,古海洋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逐渐萎缩,海水干涸后,高浓度卤水结晶而成。湖边有一条由盐铺设而成的公路——“万丈盐桥”,它的表面硬度和一般的柏油马路相近,可以通车。当路面出现损坏时,只要洒上卤水就能使路面复原,十分神奇!
察尔汗盐湖不仅有迷人的风光,更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它是一个以钾盐为主,伴生有镁、钠、锂、硼、碘等多种矿产。其中,钾、镁、锂资源储量居中国首位,潜在经济价值巨大;锂产能接近全国产能的三分之一,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提供了锂资源。某款国产纯电动汽车锂电池充电电压最高 400V,充电功率最高 120kW,电池容量为80kW·h,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为0.2kW·h/kg(能量密度等于电池容量与电池质量的比值)。
(1)夏季修复盐桥时卤水变干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2)该汽车电池充电时 能主要转化为 能;
(3)该汽车锂电池的质量为 kg。
【答案】(1)汽化
(2)电;化学
(3)400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
【解析】【解答】 (1)卤水变干的过程,即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现象;
(2)给汽车电池充电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
(3)根据材料第三段可知,电池容量为80kW h,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为0.2kW h/kg,
则汽车锂电池的质量为:。
【分析】 (1)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
(3)根据题意可知,汽车锂电池的质量为电池容量与电池能量密度之比。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题2分,共4分)
20.(2025·青海)如图所示,一把扫帚斜靠在墙边,请在简化图中画出扫帚手柄A点受到的支持力和扫帚头B点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 支持力是墙面给扫帚手柄A点的,墙面是垂直的,所以支持力方向垂直墙面(即水平方向),作用点在A点。
扫帚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扫帚头B点相对地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那么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作用点在B点, 如下图所示: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21.(2025·青海)漫反射能够让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请在下图中规范画出漫反射光路图中 AO 光线的反射光线。
【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首先通过入射点作反射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完成作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22题4分,23题5分,24题6分,共15分)
22.(2025·青海)小西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 。
(2)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3)当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4)将此凸透镜和光屏分别固定在 70cm 和 75cm 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蜡烛从 20cm 刻度线处缓慢移动到60cm 刻度线处,在光屏上能承接到 次蜡烛清晰的像。
【答案】(1)高度
(2)缩小
(3)远离
(4)0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 (1)在实验中,让光屏上的像成在中央,便于保证成像的完整性和观察成像的特点,则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则光屏上应该成像倒立缩小的实像;
(3)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即物距要减小,则像距要增大,那么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4)综上所述,原来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u=50cm-20cm=30cm>2f,f<v=65cm-50cm=15cm<2f,解得:7.5cm<f<15cm。
当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75cm刻度线处,即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小于1倍焦距,则光屏上不能成像,因此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像的次数是为0。
【分析】(1)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2)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从而确定成像的特点;
(3)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
(4)根据成像规律计算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再将像距与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比较,从而判断成像次数即可。
23.(2025·青海)小宁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他利用水杯、水、木板、毛巾、棉布、弾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实验。
(1)如图甲,在长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水杯,此时滑动摩擦力为 N。
(2)在杯中添加适量的水,重复实验,发现弹射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其他条件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杯中的水质量一定时,在长木板上分别铺上毛巾和棉布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3)实验中发现水杯较难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读数不方便,于是他们改用如图乙的装置,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更易操作,此时水杯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
(4)市场上有一种杯子下面装有吸盘防滑,可以牢牢的固定在桌面上,是利用了 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
【答案】(1)2.8
(2)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左
(4)大气压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该测力计分度值为0.2N,则水杯受到的拉力为2.8N。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水杯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力平衡,则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为大小相等,即它受到的摩擦力为2.8N。
(2)在杯中添加适量的水,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增大,且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说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
杯中的水质量一定时,在长木板上分别铺上毛巾和棉布进行实验,此时只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这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度的关系。
(3)根据乙图可知,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杯都处于静止状态,则水杯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方向相反。因为测力计的拉力水平向右,所以此时水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4)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因此大气压会对吸盘施加较大的压力,从而增大滑动摩擦力。
【分析】 (1)根据图中测力计分度值读数,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答;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3)拉动水杯时测力计相对静止;对水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确定摩擦力的方向;
(4)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
24.(2025·青海)小西和小宁共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为 4.5V 且保持不变,5Ω、10Ω、20Ω的三个定值电阻,“20Ω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小西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且较小,则可能的原因是 。
(2)正确连按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2V,并记下电流值;再断开开关,只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压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 2V。
(3)小宁继续将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仍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 2V,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实验次数 R/Ω I/A
1 5 0.4
2 10 0.2
3 20 0.1
(4)解决上述问题完成实验后,小西和小宁分析数据、绘制图像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
【答案】(1)滑动变阻器接了两个下接线柱
(2)2.7;右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
(4)反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且较小,说明变阻器接入的阻值较大。而滑片移动时电表的示数不变,说明接入电阻不变,那么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接了两个下接线柱时。
(2)根据图片可知,该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图乙中示数为2.7V;
将5Ω电阻换成10Ω后,其两端电压变大。要使电压表示数仍为2V,需要减小自身电压而增大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可知,此时需增大滑动变阻器电阻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即向右移动滑片。
(3)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电阻越大,其分压越大,当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时,无法分担足够电压使电阻两端电压降至2V。则将20Ω电阻接入电路,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2V,是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
(4)根据图像可知,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不变,那么得到结论: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分析】 (1)变阻器接线时需要一上一下,如果只接上面或只接下面,那么电阻都保持不变;
(2)根据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确定滑片的移动方向;
(3)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电阻越大,其分压越大,当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时,无法分担足够电压使电阻两端电压降至2V;
(4)根据每组数据中电流和电阻的乘积大小分析得出结论。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25题10分,26题11分,共21分)
25.(2025·青海)小西所在的兴趣小组,想探索“冰山一角”蕴含的物理知识。利用一个正方体模具装入水,放在冰箱中凝固成冰,再将冰决磨制成体积为10-3 m3 的正方体,投入装有适量水的容器中进行实验和分析(实验过程中不考虑冰的熔化、取ρ冰=0.9X103kg/m3 ,ρ水=1.0X103kg/m3 )。
(1)请计算冰块的重力;
(2)请计算冰块所受的浮力;
(3)假设冰块全部熔化后,请通过计算说明液面升降情况(不考虑温度、蒸发等影响)。
【答案】(1)解:由体积为,冰块的密度为,
则冰块的质量为,
冰块所受重力。
答:冰块的重力为9N;
(2)解: 根据题意可知, 冰块处于漂浮状态,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即F浮=G=9N。
答: 冰块所受的浮力为9N 。
(3)解: 冰块在水面漂浮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为:;
冰块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则熔化成的体积为;
比较可知, ,所以液面不升不降。
答: 液面不升不降.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冰块的质量,再根据重力公式G=mg得出冰块所受重力;
(2)根据漂浮的条件得出受到的浮力大小;
(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排开水的体积,结合密度公式得出冰化成水后水的体积,并与排开水的体积比较大小即可。
26.(2025·青海)小宁所在的兴趣小组,分析如图 1 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灯泡 L 标有“6V 3.6W”,滑动变阻器 标有“20Ω 2A”。请你帮他们完成提出的问题:
(1)闭合所有开关,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灯泡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
(2)在(1)问的条件下,求R1通电 1min 产生的热量;
(3)s1、s3闭合,s2断开,R 的滑片移至最右端,电压表示数为 5 V,求此时灯泡的电阻;
(4)同学们想继续分析两档电加热器的工作原理,小组讨论后,确定了设计方案。要求:加热档功率必须满足所有设计中最大,并确保在此基础上保温功率最小。为达到要求,用以上电路中的电源、R1、开关s1、s2、导线若干。另选一个R2=40Ω的电阻进行设计:
①请将符合要求的电路图规范补充在图 2 的虚线框内,并标注清楚R1、R2、s2;
②求出所设计电路的保温功率。
【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闭合所有开关,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0,此时灯泡与R1并联,
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则它两端的电压为6V;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此时电源电压U电源=U灯额=6V。
答:电源电压为6V;
(2)解: 在(1)问的条件下, R1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6V,
则此时通过R1的电流 ;
R1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
答: R1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为216J。
(3)解:根据图片可知, s1、s3闭合,s2断开,R 的滑片移至最右端, 此时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电压,
此时通过变阻器的电流 ;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此时灯泡的电脑族为。
答:小灯泡此时的电阻为4Ω;
(4)解:①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当总功率最大时应该总电阻最小,即两个电阻并联。低温时只有一个电阻工作即可,因为保温功率最小,则此时电阻要大,即此时只让R2工作即可,则将一个开关放在R1的电路中即可,如下图所示:
②根据图片可知,当只有S2闭合时,只有R2单独工作,此时功率最小为保温档,
则此时的功率为 。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 (1) 闭合所有开关,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0,此时灯泡与R1并联,根据灯泡正常发光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电源电压;
(2)由欧姆定律计算通过电阻R1的电流,根据Q=I2 Rt得出此时电阻R1通电1分钟产生的热量;
(3)根据图片可知, s1、s3闭合,s2断开,R 的滑片移至最右端, 此时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电压,由欧姆定律得出此时电路的电流;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得出此时灯泡的电阻
(4)根据可知,在电源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其功率越大,结合并联电阻的规律确定两电阻的连接,根据在此基础上保温功率最小,结合R2大于R1,分析另一个开关控制的电阻,由此设计电路;根据得出保温功率大小。
1 / 1青海省西宁区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5·青海)下列物理量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2kg
B.夏都西宁夏季的平均气温是 37℃
C.教室的高度约为 3m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2.(2025·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被誉为“中华水塔”,下列关于水的三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的形成是凝华
B.冰雪消融是凝固
C.露珠的形成是熔化
D.雾的形成是升华
3.(2025·青海)青海旅游资源丰富,小西旅游时,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下列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青海湖“湟鱼洄游”时,小西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茶卡盐湖“天空之境”,小西看见水中的蓝天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互助“北龙山”薄雾的清晨,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说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D.大柴旦“翡翠湖”景区紫外线强,用眼睛可以直接观察到紫外线
4.(2025·青海)学以致用,动手动脑,有“物”有“理”,下列小制作与原理相符的是
A.自制气压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B.自制机翼模型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自制电动机 电磁感应
D.自制温度计大气压强
5.(2025·青海)物理学在能源、信息、材料等领域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实现了珠穆朗玛峰峰顶 5G 网络覆盖,5G 信号传递利用了次声波
B.青海绿电资源丰富,目前主要利用的有水能、太阳能、风能
C.在光导纤维制成的光缆中,用激光短时间内可以传递大量信息
D.“华龙一号”是中国核电技术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它利用核裂变发电
6.(2025·青海)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 A 受力不平衡的是
A.图甲:用绝缘细线竖直悬挂着的静止带电小球 A
B.图乙:体育测试中,抛出的实心球 A 在下落过程中
C.图丙:用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物体 A
D.图丁:用细线拉着物体 A 在水中静止
7.(2025·青海)如图所示,是初中阶段我们用斜面做的三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选用坡度较大的斜面
B.图乙中的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C.图丙中钢球在木板上滚动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图甲、乙、丙中运动的物体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2025·青海)下列实例与发电机原理相同的是
A.图甲:由环形电流方向可判断小磁针的 N 极
B.图乙:便携式按压手电筒工作原理
C.图丙:扬声器工作原理
D.图丁:录音磁头录音时的工作原理
9.(2025·青海)如图是电子体重秤的简化电路图,虚线框内是两不同电阻,R0是定值电阻,R是压敏电阻且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所称的体重增大时,电压表改装的体重显示器示数也增大,则
A.虚线框 1 内接的是定值电阻R0 B.虚线框 2 内接的是定值电阻R0
C.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D.此电路是并联电路
10.(2025·青海)如图甲所示,快递员用推力F将重为 800N 的快递,先沿水平面推行一段距离,再推至长 4m、高 2m 的斜面顶端,推力始终与快递运动方向相同;快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路程与时间变化关系和推力与时间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乙、丙所示(g取10N/k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4s内快递所受的摩擦力为 800N
B.0-4s内推力F的功率为 800W
C.4-12s内快递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3200J
D.4-12s内快递受到的摩擦力为 100N
11.(2025·青海)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是一个定值电阻
B.只将甲、乙并联在 2.5V 的电路中,甲、乙的电功率之比为 4:5
C.只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两者电阻相同时,电源电压是 3V
D.只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总功率是 1.8W 时,电源电压是 4.5V
12.(2025·青海)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薄壁容器, 部分为圆柱体,其底面积s1=100cm2,B 部分底面积s2=50cm2,A、B 两部分底部用薄而小的橡皮膜密封隔开。先在A部分中倒入1.0kg 的水,后在B部分中缓慢倒入某种液体直到中间橡皮膜不再左右凸起(忽略橡皮膜的高度带来的影响),测量出某种液体的深度h=12.5cm,(ρ水=1.0X103kg/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对A部分底部的压力为 12.5N
B.水对A部分底部的压强为1.0X105Pa
C.B 部分中液体的密度是0.8X103kg/m3
D.某种液体对 B 部分底部的压力为 10N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2025·青海)如图是西宁市西郊出土的卡约文化残存的骨笛文物,古人吹奏骨笛是空气柱 发声的,手指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
14.(2025·青海)AI(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芯片,芯片体积小,元件密集。芯片主要是由 (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制成的,当芯片中有电流通过时温度会升高,此现象与保险丝熔断的原因相同,都是电流的 效应。
15.(2025·青海)气凝胶被称为“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有种全碳气凝胶密度为0.16X10-3g/cm3,这里的“轻”指 小;若用全碳气凝胶做一个体积为5X104cm3实心中学生模特,模特的质量为 g。
16.(2025·青海)《天工开物》记载的是踏碓是古代的舂米工具,由杵臼演变而来,运用了杠杆原理。如图是书中记臷的我国古人用踏碓将稻米去皮的情景,木杆可绕O点上、下运动,碓头就不断砸打稻米。想要更省力,使用时脚应该 (选填“靠近”或“远离”)O点,碓头较尖的目的是 。
17.(2025·青海)小宁家自来水温度为20℃,他把燃气热水器的温度设定为40℃、洗澡时用了 20kg 的热水。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 J;若加热效率为84%,则需要完全燃烧 m3的天然气。(c水=4.2X103J/kg℃,q天然气=4.0X103J/m3)
18.(2025·青海)我国古人曾发明一种点火器、以牛角为套筒,把艾绒粘在木质推杆前端、其结构如图所示。取火时一只手握住套筒,另一只手向内猛推推杆,推杆前端的艾绒就会被点燃,拨出推杆后,吹吹艾绒就有火苗产生。向内猛推时通过 方式增大内能,这一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相似。
19.(2025·青海)科普阅读题
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的盐湖,总面积达 5856平方千米,东西长 160 多千米,南北宽 20-40 千米,盐层最厚可达 20 米。这片盐湖形成源于数亿年前的地壳变迁,古海洋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逐渐萎缩,海水干涸后,高浓度卤水结晶而成。湖边有一条由盐铺设而成的公路——“万丈盐桥”,它的表面硬度和一般的柏油马路相近,可以通车。当路面出现损坏时,只要洒上卤水就能使路面复原,十分神奇!
察尔汗盐湖不仅有迷人的风光,更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它是一个以钾盐为主,伴生有镁、钠、锂、硼、碘等多种矿产。其中,钾、镁、锂资源储量居中国首位,潜在经济价值巨大;锂产能接近全国产能的三分之一,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提供了锂资源。某款国产纯电动汽车锂电池充电电压最高 400V,充电功率最高 120kW,电池容量为80kW·h,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为0.2kW·h/kg(能量密度等于电池容量与电池质量的比值)。
(1)夏季修复盐桥时卤水变干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2)该汽车电池充电时 能主要转化为 能;
(3)该汽车锂电池的质量为 kg。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题2分,共4分)
20.(2025·青海)如图所示,一把扫帚斜靠在墙边,请在简化图中画出扫帚手柄A点受到的支持力和扫帚头B点受到的摩擦力.
21.(2025·青海)漫反射能够让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请在下图中规范画出漫反射光路图中 AO 光线的反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22题4分,23题5分,24题6分,共15分)
22.(2025·青海)小西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 。
(2)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3)当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4)将此凸透镜和光屏分别固定在 70cm 和 75cm 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蜡烛从 20cm 刻度线处缓慢移动到60cm 刻度线处,在光屏上能承接到 次蜡烛清晰的像。
23.(2025·青海)小宁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他利用水杯、水、木板、毛巾、棉布、弾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实验。
(1)如图甲,在长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水杯,此时滑动摩擦力为 N。
(2)在杯中添加适量的水,重复实验,发现弹射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其他条件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杯中的水质量一定时,在长木板上分别铺上毛巾和棉布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3)实验中发现水杯较难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读数不方便,于是他们改用如图乙的装置,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更易操作,此时水杯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
(4)市场上有一种杯子下面装有吸盘防滑,可以牢牢的固定在桌面上,是利用了 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
24.(2025·青海)小西和小宁共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为 4.5V 且保持不变,5Ω、10Ω、20Ω的三个定值电阻,“20Ω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小西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且较小,则可能的原因是 。
(2)正确连按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2V,并记下电流值;再断开开关,只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压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 2V。
(3)小宁继续将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仍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 2V,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实验次数 R/Ω I/A
1 5 0.4
2 10 0.2
3 20 0.1
(4)解决上述问题完成实验后,小西和小宁分析数据、绘制图像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25题10分,26题11分,共21分)
25.(2025·青海)小西所在的兴趣小组,想探索“冰山一角”蕴含的物理知识。利用一个正方体模具装入水,放在冰箱中凝固成冰,再将冰决磨制成体积为10-3 m3 的正方体,投入装有适量水的容器中进行实验和分析(实验过程中不考虑冰的熔化、取ρ冰=0.9X103kg/m3 ,ρ水=1.0X103kg/m3 )。
(1)请计算冰块的重力;
(2)请计算冰块所受的浮力;
(3)假设冰块全部熔化后,请通过计算说明液面升降情况(不考虑温度、蒸发等影响)。
26.(2025·青海)小宁所在的兴趣小组,分析如图 1 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灯泡 L 标有“6V 3.6W”,滑动变阻器 标有“20Ω 2A”。请你帮他们完成提出的问题:
(1)闭合所有开关,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灯泡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
(2)在(1)问的条件下,求R1通电 1min 产生的热量;
(3)s1、s3闭合,s2断开,R 的滑片移至最右端,电压表示数为 5 V,求此时灯泡的电阻;
(4)同学们想继续分析两档电加热器的工作原理,小组讨论后,确定了设计方案。要求:加热档功率必须满足所有设计中最大,并确保在此基础上保温功率最小。为达到要求,用以上电路中的电源、R1、开关s1、s2、导线若干。另选一个R2=40Ω的电阻进行设计:
①请将符合要求的电路图规范补充在图 2 的虚线框内,并标注清楚R1、R2、s2;
②求出所设计电路的保温功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质量及其特性;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根据生活经验可知,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即0.2kg; 夏都西宁夏季较为凉爽,平均气温远低于37℃; 教室的高度约为3m;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自己对常见物体的质量、长度、温度和速度的认识判断。
2.【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 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发生凝华形成的,故A正确;
B. 冰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发生熔化形成,故B错误;
C.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常见物态变化的名称。
3.【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紫外线
【解析】【解答】A. 水中的鱼比实际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A错误;
B.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蓝天白云在水面上成像,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
C.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树丛时,由于树丛间的空气是均匀的,所以光束是直的,故C正确;
D. 紫外线是不可见光,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紫外线 ,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光的折射的知识分析;
B.根据光的反射的知识分析;
C.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
D.根据紫外线的特点判断。
4.【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 A.自制气压计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会使管内液面高度发生变化,而不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故A错误;
B.自制机翼模型,当气流经过机翼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B正确;
C.自制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而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原理,故C错误;
D.自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不是大气压强,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将每个选项中图片描述的现象与包含的原理进行对照,二者一致的就是正确选项。
5.【答案】A
【知识点】核能;信息与信息传播;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 A.5G信号传递利用的是电磁波,而不是次声波,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青海有丰富的水资源、光照充足、风力资源,目前主要利用的有水能、太阳能、风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激光频率高,在光导纤维制成的光缆中,用激光短时间内可以传递大量信息,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华龙一号”利用核裂变发电,核裂变是可控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电磁波的特点和应用判断;
B.根据自然界能量储备的知识判断;
C.根据信息传递的知识判断;
D.根据核能利用的知识判断。
6.【答案】B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 A. 用绝缘细线竖直悬挂着的静止带电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体育测试中,抛出的实心球)在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不受平衡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 用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物体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受力平衡,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用细线拉着物体在水中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受力平衡,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图片分析判断即可。
7.【答案】D
【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 A. 图甲是测量平均速度实验。若斜面坡度较大,小车下滑速度快,运动时间短,不便于测量时间,应选用坡度较小的斜面,故A错误;
B.图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实验。牛顿第一定律是在该实验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不是直接得出,故B错误;
C.图丙中钢球在木板上滚动是由于钢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作用,故C错误;
D.图甲、乙、丙中运动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坡度较小的斜面,小车的速度越小,可以增大小车运动的时间;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分析;
C.惯性是性质,不是力的作用;
D.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
8.【答案】B
【知识点】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A.图甲是利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由环形电流方向判断小磁针的N极,其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不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不合题意;
B.便携式按压手电筒工作原理是通过按压使内部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属于电磁感应现象,与发电机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
C.扬声器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不是电磁感应现象,故C不合题意;
D.录音磁头录音时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不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为电流的磁效应,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与其对照即可。
9.【答案】A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电阻R0与压敏电阻R首尾相连,则二者串联。
当所称的体重增大时, 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R总=R+R0可知,此时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流变大。
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增大。根据U总=U+U0可知,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
则 虚线框1内接的是定值电阻R0,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用电器并排连接为并联。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串联的知识分析判断即可。
10.【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 AB.根据乙图可知,在0~4s内,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则快递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它受到平衡力。
由图丙可知,推力为F=200N,
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它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F=200N,
此时快递前进4m,
则推力做的总功:W总=Fs=200N×4m=800J,
则这段时间内推理F的功率大小:,故AB错误;
C.根据图片可知,在4~12s内快递上升2m,则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即为该过程的有用功:W有'=Gh=800N×2m=1600J,故C错误;
D.由图乙可知,在4~12s内,快递在斜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丙可知推力的大小F'=500N,
则推力F做的功:W总'=F's'=500N×4m=2000J,
那么快递克服所受摩擦力做的额外功为:W额'=W总'-W有'=2000J-1600J=400J,
则快递此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B.根据图乙确定0~4s内快递的运动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快递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根据W=Fs求推力做的功,再利用功率的公式求出这个时间段推理F的功率大小;
C.根据W=Gh求快递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
D.由图丙可知推力的大小,结合W=Fs求出此段时间推力做的总功,W总=W有+W额求快递克服所受摩擦力做的额外功;根据W额=fs求快递所受的摩擦力。
11.【答案】D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 A.根据图片可知,乙图像是一条曲线,即通过乙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因此乙不是定值电阻,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当二者电压都是2.5V时,通过甲、乙的电流:I甲=0.5A、I乙=0.4A,
甲的电功率为:P甲=UI甲=2.5V×0.5A=1.25W,
乙的电功率为:P乙=UI乙=2.5V×0.4A=1W,
那么甲、乙的电功率之比为:P甲:P乙=1.25W:1W=5:4,故B错误;
C.只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两者电阻相同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可知,两者的电压也相等,即此时两者电压值均为3V,
则电源电压为:U=U甲+U乙=3V+3V=6V,故C错误;
D. 只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 总功率是1.8W时,电源电压是4.5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由图像可知,此时通过甲、乙电流为0.4A时,甲、乙的电压分别为2V和2.5V,电源电压刚好为:2V+2.5V=4.5V,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A.根据乙的图像形状分析乙的阻值是否改变;
B.只将甲、乙并联在2.5V的电路中,由图像可知通过甲、乙的电流,根据公式P=UI可求出电功率;
C.只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两者电阻相同时,由欧姆定律可知,两者的电压也相等,由图像可知两者电压值,则电源电压等于两者电压之和;
D.由公式计算此时的电流,根据图像确定此时二者的电压,然后相加后与电源电压比较即可。
12.【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 AB.根据题意可知,A中水的质量为1kg,则水的体积为:
;
此时水的深度为;
水对A部分底部的压强为:pA=ρgh=1.0×103kg/m3×10N/kg×0.1m=103Pa;
水对A部分底部的压力为:F=pAS=103Pa×100×10-4m2=10N≠12.5N,故AB错误;
C.根据题意客舟,B部分中橡皮膜不再凸起时,橡皮膜左右侧受到的压强相等,
则液体对B部分底部的压强pA=pB=103Pa,
那么B部分中液体的密度为,故C正确;
D.液体对B部分底部的压力为:FB=pBS=103Pa×50×10-4m2=5N,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AB.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体积,根据体积公式求出水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出水对A部分底部的压强,根据压强公式可得水对A部分底部的压力;
C.根据橡皮膜左右侧受到的压强相等求出PA=PB,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B部分中液体的密度;
D.根据压强公式求出液体对B部分底部的压力。
13.【答案】振动;音调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 骨笛属于管乐器,古人吹奏骨笛时,是骨笛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2) 手指按压不同的孔,会改变骨笛内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长度改变,其振动的频率就会改变,所以手指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分析】(1)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解答;
(2)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大小有关。
14.【答案】半导体;热
【知识点】半导体特点及作用;电流的热效应
【解析】【解答】(1) 芯片是电子元件的核心部件, 材料为半导体;
(2)芯片中有电流通过时温度会升高,此现象与保险丝熔断的原因相同,都是电流的热效应。
【分析】(1)根据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解答;
(2)电流经过导体时都会发热,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
15.【答案】密度;8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这里的“轻”,其实相同体积的物体质量最小,也就是指它的密度小;
(2)模特的质量m=ρV=0.16×10-3g/cm3×5×104cm3=8g。
【分析】(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2)根据公式m=ρV计算即可。
16.【答案】远离;增大压强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O点为杠杆的支点,锤头施加阻力,脚施加动力,脚远离O点时,动力臂增大,所以更省力;
(2)碓头较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从而更容易砸打稻米去皮。
【分析】 (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臂增大,动力减小,即更省力;
(2)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17.【答案】6.8X106;0.05
【知识点】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 (1)20kg的水从20℃升高到40℃时热水器中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t0)=4.2×103J/(kg ℃)×20kg×(40℃-20℃)=1.68×106J;
(2)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
需要天然气的质量:。
【分析】 (1)利用Q吸=cm(t-t0)可以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根据计算求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再利用Q放=mq就能计算出需要天然气的体积。
18.【答案】做功;压缩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 向内猛推推杆时,对套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艾绒被点燃。所以是通过做功方式增大内能,这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似。
【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前者的本质为能量的转化,后者的本质为能量的转移;
(2)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9.【答案】(1)汽化
(2)电;化学
(3)400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
【解析】【解答】 (1)卤水变干的过程,即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现象;
(2)给汽车电池充电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
(3)根据材料第三段可知,电池容量为80kW h,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为0.2kW h/kg,
则汽车锂电池的质量为:。
【分析】 (1)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
(3)根据题意可知,汽车锂电池的质量为电池容量与电池能量密度之比。
20.【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 支持力是墙面给扫帚手柄A点的,墙面是垂直的,所以支持力方向垂直墙面(即水平方向),作用点在A点。
扫帚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扫帚头B点相对地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那么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作用点在B点, 如下图所示: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21.【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首先通过入射点作反射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完成作图。
22.【答案】(1)高度
(2)缩小
(3)远离
(4)0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 (1)在实验中,让光屏上的像成在中央,便于保证成像的完整性和观察成像的特点,则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则光屏上应该成像倒立缩小的实像;
(3)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即物距要减小,则像距要增大,那么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4)综上所述,原来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u=50cm-20cm=30cm>2f,f<v=65cm-50cm=15cm<2f,解得:7.5cm<f<15cm。
当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75cm刻度线处,即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小于1倍焦距,则光屏上不能成像,因此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像的次数是为0。
【分析】(1)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2)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从而确定成像的特点;
(3)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
(4)根据成像规律计算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再将像距与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比较,从而判断成像次数即可。
23.【答案】(1)2.8
(2)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左
(4)大气压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该测力计分度值为0.2N,则水杯受到的拉力为2.8N。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水杯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力平衡,则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为大小相等,即它受到的摩擦力为2.8N。
(2)在杯中添加适量的水,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增大,且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说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
杯中的水质量一定时,在长木板上分别铺上毛巾和棉布进行实验,此时只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这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度的关系。
(3)根据乙图可知,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杯都处于静止状态,则水杯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方向相反。因为测力计的拉力水平向右,所以此时水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4)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因此大气压会对吸盘施加较大的压力,从而增大滑动摩擦力。
【分析】 (1)根据图中测力计分度值读数,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答;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3)拉动水杯时测力计相对静止;对水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确定摩擦力的方向;
(4)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
24.【答案】(1)滑动变阻器接了两个下接线柱
(2)2.7;右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
(4)反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且较小,说明变阻器接入的阻值较大。而滑片移动时电表的示数不变,说明接入电阻不变,那么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接了两个下接线柱时。
(2)根据图片可知,该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图乙中示数为2.7V;
将5Ω电阻换成10Ω后,其两端电压变大。要使电压表示数仍为2V,需要减小自身电压而增大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可知,此时需增大滑动变阻器电阻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即向右移动滑片。
(3)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电阻越大,其分压越大,当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时,无法分担足够电压使电阻两端电压降至2V。则将20Ω电阻接入电路,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2V,是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
(4)根据图像可知,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不变,那么得到结论: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分析】 (1)变阻器接线时需要一上一下,如果只接上面或只接下面,那么电阻都保持不变;
(2)根据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确定滑片的移动方向;
(3)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电阻越大,其分压越大,当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时,无法分担足够电压使电阻两端电压降至2V;
(4)根据每组数据中电流和电阻的乘积大小分析得出结论。
25.【答案】(1)解:由体积为,冰块的密度为,
则冰块的质量为,
冰块所受重力。
答:冰块的重力为9N;
(2)解: 根据题意可知, 冰块处于漂浮状态,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即F浮=G=9N。
答: 冰块所受的浮力为9N 。
(3)解: 冰块在水面漂浮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为:;
冰块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则熔化成的体积为;
比较可知, ,所以液面不升不降。
答: 液面不升不降.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冰块的质量,再根据重力公式G=mg得出冰块所受重力;
(2)根据漂浮的条件得出受到的浮力大小;
(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排开水的体积,结合密度公式得出冰化成水后水的体积,并与排开水的体积比较大小即可。
26.【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闭合所有开关,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0,此时灯泡与R1并联,
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则它两端的电压为6V;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此时电源电压U电源=U灯额=6V。
答:电源电压为6V;
(2)解: 在(1)问的条件下, R1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6V,
则此时通过R1的电流 ;
R1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
答: R1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为216J。
(3)解:根据图片可知, s1、s3闭合,s2断开,R 的滑片移至最右端, 此时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电压,
此时通过变阻器的电流 ;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此时灯泡的电脑族为。
答:小灯泡此时的电阻为4Ω;
(4)解:①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当总功率最大时应该总电阻最小,即两个电阻并联。低温时只有一个电阻工作即可,因为保温功率最小,则此时电阻要大,即此时只让R2工作即可,则将一个开关放在R1的电路中即可,如下图所示:
②根据图片可知,当只有S2闭合时,只有R2单独工作,此时功率最小为保温档,
则此时的功率为 。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 (1) 闭合所有开关,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0,此时灯泡与R1并联,根据灯泡正常发光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电源电压;
(2)由欧姆定律计算通过电阻R1的电流,根据Q=I2 Rt得出此时电阻R1通电1分钟产生的热量;
(3)根据图片可知, s1、s3闭合,s2断开,R 的滑片移至最右端, 此时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电压,由欧姆定律得出此时电路的电流;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得出此时灯泡的电阻
(4)根据可知,在电源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其功率越大,结合并联电阻的规律确定两电阻的连接,根据在此基础上保温功率最小,结合R2大于R1,分析另一个开关控制的电阻,由此设计电路;根据得出保温功率大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