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浙教版2024 科学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
专题04 多姿多彩的动物
01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无脊椎动物
壹
1.无脊椎动物概述
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繁多,绝大部分的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称为无脊椎动物。根据无脊椎动物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它们分成不同类群,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
2.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1)刺胞动物
刺胞动物都具有可用于攻击和防卫的刺细胞,如水母、水螅、珊瑚虫等。它们的外形呈辐射对称,没有背腹和左右之分;它们的身体结构简单,只有一个开口,食物和消化后的残渣都由此进出。
知识点1 无脊椎动物
壹
(2)扁形动物
①代表动物——涡虫:在清澈溪流的石块下面,能找到一类身体背腹扁平、形似柳叶的小动物,体长1~1.5cm,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这些小动物就是涡虫,它们属于扁形动物。
②特征: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有背腹、前后
之分,但身体只有一个开口。
③与人类的关系:有些扁形动物如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内,会使人患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曾经是我国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知识点1 无脊椎动物
壹
(3)线形动物
线形动物因体形细长如线而得名,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线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禽畜及植物体内,危害人体健康,损害农牧业生产。常见的如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夺取营养,引起人体营养不良。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可有效预防蛔虫病。
(4)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环形的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大大提高环节动物的运动能力。蚯蚓、沙蚕、水蛭是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平时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取食腐烂的树叶等中的有机物;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知识点1 无脊椎动物
壹
(5)软体动物
①概述: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海洋中的各种贝、螺及乌贼、章鱼,淡水中的河蚌、田螺,陆地上的蜗牛等都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身体非常柔软,外面大多有坚硬的壳加以保护。
②探索活动:蜗牛具有哪些感觉功能 
a.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
将蜗牛放在玻璃板上,等它在灯光下爬行3min后,用书本遮在它上面,使它身体的一半处于阴影中,观察蜗牛的运动情况。
知识点1 无脊椎动物
壹
现象:蜗牛将爬向阴影。
结论:蜗牛有视觉。
b.探究蜗牛是否有触觉。
先用铅笔头轻轻触碰蜗牛的壳,观察蜗牛的反应。待蜗牛恢复自然爬行后,再用铅笔头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观察蜗牛的反应。如此依次刺激蜗牛的其他部位并观察蜗牛的反应。
现象:蜗牛会缩回壳内。
结论:蜗牛有触觉。
知识点1 无脊椎动物
壹
c.你还想探究蜗牛的哪些感觉 请设计方案完成探究。
观察蜗牛是否有嗅觉和味觉。
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3cm处,蜗牛向远离米醋方向爬行;在蜗牛前方的玻璃板上滴几滴蔗糖溶液,蜗牛会向蔗糖溶液方向爬行。
结论:蜗牛有嗅觉和味觉。
知识点1 无脊椎动物
壹
(6)节肢动物
①概述: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蚊、蝇、蝶、蛾等各种昆虫,以及蟹、虾、蜘蛛、蜈蚣等,都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动物类群,目前已被命名的就有120万种以上。其中,昆虫多达上百万种,是节肢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
②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身体和附肢的分节,大大提高了节肢动物的运动能力。
③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不仅数量庞大,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其中既有蜜蜂、桑蚕这样的益虫,也有大量危害农作物、传播各种疾病的害虫,如蝗虫、蚜虫、蚊子、苍蝇等。
知识点1 无脊椎动物
壹
(7)棘皮动物
所有的棘皮动物都生活在海中,体表长满棘。海星、海胆、海参、海百合等都属于棘皮动物。
知识点2 脊椎动物
壹
1.脊椎动物概述
像鱼、蛙、蛇、鸟、虎等动物,它们的身体背部都有一条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样的动物称为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结构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脊椎动物的分类
(1)鱼类
①概述: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江、河、湖、海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
②常见的鱼类:生活在淡水中的草鱼、鳙鱼、青鱼、鲢鱼和生活在海水中的带鱼、鲳鱼、鲨鱼等。
知识点2 脊椎动物
壹
③探索活动:观察鲫鱼
a.取一条鲫鱼,将它放在解剖盘中,观察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具有五种鳍,即胸鳍、腹鳍、臀鳍、尾鳍、背鳍,在身体侧面的中央有侧线。摸一摸鱼的体表,感觉比较黏滑。
b.轻轻掀开鳃盖,可以看到鱼鳃,其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这是因为鳃丝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又细又长,这进一步增大了毛细血管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鱼的呼吸。
c.将鲫鱼放在盛有清水的水槽中,发现鲫鱼的尾部和躯干部不停地摆动。鲫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知识点2 脊椎动物
壹
d.用滴管吸取一些火龙果汁,慢慢地滴在鲫鱼口的前方,可以发现火龙果汁被鱼由口吞入,不久就顺着鱼鳃盖后缘流出,这说明鱼口和鳃盖后缘是相通的。
e.观察完成后,将鲫鱼迅速放回干净的水中。
④鱼的主要特征: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体表覆盖鳞片,通过身体躯干与尾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运动,鱼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大大减小它们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⑤鱼类与人类的关系: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类的重要食物之一。渔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千百万人以渔业为生。
知识点2 脊椎动物
壹
(2)两栖类
①概述:青蛙是最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的幼体——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和鳃消失,出现四肢和肺,因此青蛙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像青蛙这样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它们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
②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可辅助呼吸;体外受精,卵生。
③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等。
知识点2 脊椎动物
壹
(3)爬行类
①主要特征:爬行动物通常以身体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表覆盖的鳞片或甲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够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②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爬行动物不仅解决了在陆地上呼吸(用肺呼吸)和运动的问题,还解决了在陆地上水分散失(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和繁殖(体内受精)的问题,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③常见的爬行动物:蜥蜴、蛇、龟、鳖、鳄等。
知识点2 脊椎动物
壹
(4)鸟类
①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a.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时的阻力;b.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成翼,翼上长有大型羽毛;c.骨骼轻薄而坚固;d.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e.食量很大,消化能力很强;f.直肠短,不储存粪便,减轻了体重;g.心肌发达,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强;
h.体内有气囊,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
②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鸟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却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
知识点2 脊椎动物
壹
③常见的鸟类:麻雀、鹦鹉、天鹅、丹顶鹤以及各种家禽等。
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许多鸟类可以捕食农林害虫,如大山雀、灰喜鹊、啄木鸟等能捕食农林害虫。鸡、鸭等各种家禽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5)哺乳类
①概述: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它们广泛地分布在自然界中。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最高等的类群。
②主要特征:除了鲸、豚等少数水生种类,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体毛具有保温作用。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胚胎都是在母体内发育的,发育到一定程度后从母体产出,母体用乳汁哺育幼体。胎生和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知识点2 脊椎动物
壹
③几种哺乳动物:大熊猫、袋鼠、金丝猴、鲸、海豚、蝙蝠、大象等。其中鲸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蝙蝠是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
④哺乳类与人类的关系:猪、牛、羊等家畜都是由野生哺乳动物驯化而来的,是人类重要的肉食来源。导盲犬、警犬、牛、马等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帮手。
如今,有些人缺乏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大肆捕猎野生动物,使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甚至濒临灭绝,并屡屡导致野生动物身上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给人类,引发传染病。
02
综合训练
考点1 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
01
1.(2024秋 长兴县校级期中)以下关于蜗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蜗牛是生物,所以它能生长、繁殖、能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
B.蜗牛爬行时两对触角充分展开,慢慢地活动,说明蜗牛有触觉和听觉
C.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发现蜗牛有口、足、触角、壳、眼等结构
D.在蜗牛前方3cm处放上蘸有酒精的棉花,蜗牛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这说明蜗牛有嗅觉
B
考点1 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
01
解答:A、蜗牛是生物,所以它能生长、繁殖、能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A正确。
B、蜗牛爬行时,两对触角充分展开,慢慢地活动,其作用是起嗅觉和触觉作用,蜗牛没有听觉,B错误。
C、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发现蜗牛有口、足、触角、壳、眼等部分,C正确。
D、在蜗牛前方3cm处放上蘸有酒精的棉花,蜗牛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这说明蜗牛有嗅觉,D正确。
故选:B。
考点2 常见的脊椎动物
01
2.(2024秋 瑞安市期中)近日,我省科研人员发现了新物种无斑缨口鳅。它终生生活在水中,头身扁平,嘴上长有一圈胡须,用鳃呼吸,卵生。据此推测,无斑缨口鳅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A
解答:无斑缨口鳅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卵生,具有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
故选:A。
考点3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01
3.(2024秋 长兴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随着“五水共治”进行,对水质要求很高的桃花水母在各地陆续被发现。下列有关“桃花水母”说法错误的(  )
A.桃花水母属于恒温动物
B.桃花水母属于无脊椎动物
C.桃花水母有可用于攻击和防卫的刺细胞,属于刺胞动物
D.桃花水母只有一个开口,食物和消化后的残渣都由此进出
A
考点3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01
解答:A、桃花水母属于刺胞动物,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而不是恒温动物,A错误。
B、桃花水母属于刺胞动物,刺胞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的一类,它们的身体结构中没有脊柱,B正确。
C、刺胞动物包括水母、海葵等,它们具有触手,触手有刺细胞,用于捕食和防御,C正确。
D、桃花水母属于腔肠动物,其身体结构简单,只有一个开口,即口,食物由此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残渣也由此排出,D正确。
故选:A。
考点4 动物的分类
01
4.(2025春 淳安县期中)“寒号鸟”的学名为复齿鼯鼠,为中国特有物种,它全身被毛,可滑翔飞行,每年繁殖1次,每胎通常产1~2仔。据此判断“寒号鸟”属于(  )
A.鸟类 B.哺乳类 C.两栖类 D.爬行类
B
解答:寒号鸟全身被毛,每胎产仔1~2仔,胎生,所以属于哺乳动物。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考点5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01
5.(2024秋 宁海县期中)“寒号鸟”的学名为复齿鼯鼠,为中国特有物种,它全身被毛,可滑翔飞行,每年繁殖1次,每胎通常产1~2仔,它不属于鸟类的原因是(  )
A.体温恒定 B.用肺呼吸 C.滑翔飞行 D.胎生哺乳
D
解答:寒号鸟”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主要理由是:寒号鸟”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而不像鸟类那样卵生,这一特征证明“寒号鸟”是名副其实的哺乳动物。
故选:D。
考点6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01
6.(2024秋 嵊州市期中)了解完家庭实验室建立的注意事项之后,忙碌了一天的小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小嵊置身于一个秋日的夜晚,准备在森林里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昆虫”聚会,以研究怎样更适应现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小嵊不应向下列的哪种动物发出邀请(  )
A.螳螂 B.蝗虫 C.苍蝇 D.蜘蛛
D
解答:螳螂、蝗虫、苍蝇身体均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都属于昆虫。而蜘蛛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纲,不是昆虫,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7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01
7.(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河虾是宁波地区的美食,下列有关河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和附肢不分节
C.能够后跃 D.锯齿有防御功能
B
解答:AB、河虾是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A正确、B错误;
C、河虾具有强壮的附肢,能够后跃,C正确;
D、河虾的锯齿坚硬,有防御功能,D正确。
故选:B。
考点8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01
8.(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引起青蛙冬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风向 B.温度 C.阳光 D.降水
B
解答:引起青蛙冬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青蛙是冷血动物,也称为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和生理活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在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青蛙的新陈代谢速率会降低,以适应低温环境。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会进入冬眠状态,这是一种生理适应机制,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帮助它们在食物稀缺的冬季生存下来。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9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01
9.(2024秋 临海市校级期中)下列不属于爬行类动物特征的是(  )
A.体表覆有角质鳞片或甲 B.幼体在陆上生活
C.体温恒定 D.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C
解答:A、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A不符合题意;
B、爬行动物陆地产卵,孵化的幼体生活在陆地,B不符合题意;
C、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C符合题意;
D、卵外有坚韧的卵壳,具有保护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10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01
10.(2024秋 吴兴区期中)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珍稀动物黄腹角雉的唯一专项保护区,黄腹角雉具有体温恒定,体表有羽毛,卵生等特征,根据以上信息可知黄腹角雉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
D
解答:体温恒定,体表有羽毛,卵生等特征,属于鸟类的特征,黄腹角雉属于鸟类。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