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浙教版2024 科学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
专题06 生物多样性
01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壹
1.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1)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例如,水域、草地、森林中,由于水分的丰沛程度不同,各自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从山脚到山顶,由于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植物的种类也明显不同。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壹
(2)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同种生物间的种内关系和不同种生物间的种间关系。生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比较复杂,有的互助互利,有的则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斗争,如捕食、竞争、寄生等。
关系 解读 举例
 种内 关系 种内 互助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往往是千百只个体生活在一起,在群体内部分工合作
 种内 斗争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 在农田里,相邻的同种作物的植株间会发生对阳光、水分和养料的争夺
知识点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壹
 种间 关系 互助 互利 不同种的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对彼此的生活都有利 植物的花为蝴蝶提供食物,蝴蝶为植物传播花粉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虫吃草,鸟吃虫,猫头鹰捕捉田鼠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对其会造成一定危害 蛔虫、虱和蚤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表;菟丝子寄生在植物上
 竞争 两种生物争夺相同的生存空间或生存条件 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知识点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壹
2.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中,最普遍、最主要的关系是食物关系,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称为食物链。
(2)食物网:由于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作为食物,而一种生物也可以被多种生物作为食物,这样,某一区域中的各条食物链就会交织在一起,构成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过程,也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从而使现存的各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存方式。
知识点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壹
在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有的表现在外表形态或色泽上,如用于伪装自己的拟态和保护色;有的表现在具有特殊的内部结构特点,如骆驼的身体具有强大的保水能力,猎豹发达的四肢适于陆上快速奔跑。
(1)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非常相似的状态。生物利用拟态可以躲避敌害,保护自身。例如,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或树枝。
知识点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壹
(2)保护色:动物为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于动物躲避敌害和猎捕其他动物都是有利的。例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北极狐等的体色接近白色,既保护了自己不被敌害发现,又伪装了自己,更容易捕食猎物。
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整体,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如柳杉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净化空气;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其排泄物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人类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环境污染,对林木的过度砍伐导致土壤沙漠化等。
知识点2 生物多样性
壹
1.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
同种生物由于某种原因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时,会逐渐形成适应各自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并最终演化成不同的物种。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生物,也有各自不同的适应方式。由于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多样性,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
知识点2 生物多样性
壹
2.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甚至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生物学家将一定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知识点2 生物多样性
壹
3.生物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其范围向上可达离地面约10km的高空,向下可达距离海平面11km左右的海底,或者距地面深达2~3km的岩石层。
知识点2 生物多样性
壹
4.生态系统的类型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的差异,造就了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比荒漠生态系统具有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因此也是更复杂的生态系统。
知识点3 保护生物多样性
壹
1.生物存在的意义
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蜜蜂在桃花上采蜜,它们在获得食物的同时,也为桃树传播了花粉。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蜜蜂大量死亡,可能就会影响到桃树的坐果率。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因此,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知识点3 保护生物多样性
壹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也较为稳定。而环境污染、乱砍滥伐、气候异常等都会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力的增强,一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人为破坏,从而加速了某些生物的灭绝。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知识点3 保护生物多样性
壹
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每一个物种都经历了上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演化,每一个物种都是一本书,讲述着关于过去的独特故事。失去任何一个物种,都意味着失去了一部分生命发展的历史。生物多样性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人类属于生物圈,但生物圈不只属于人类。
02
综合训练
考点1 生态系统的概念
01
1.(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当你置身于一片森林中,你会看到高大的树木,不知名的花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枝叶间透过的阳光;你会听到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虫鸣鸟唱,此起彼伏,…。”文中所描述的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事物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  )
A.生物圈 B.生态因素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生态系统
D
考点1 生态系统的概念
01
解答: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如阳光 热能 水 空气等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因此文中所描述的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事物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故选:D。
2.(2024秋 北仑区校级期中)图为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忍受程度,这5种鱼中能分布北极海域、热带湖泊,或全球分布的分别是(  )
A.1、2、3 B.5、3、4 C.3、4、2 D.2、1、5
D
考点1 生态系统的概念
01
考点1 生态系统的概念
01
解答:根据图示可知,1生活在温度最高,盐分最低的水域,2生活在盐度最高,温度最低的水域,3生活在盐度最高,温度适中的水域,4生活在温度较低,盐分较低的水域,5生活在盐度和温度都适中的水域。所以2是北冰洋的特有种,1只能生活在热带湖泊中,5分布最为广泛。
故选:D。
3.(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期中)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最主要的就是食物关系,食物关系又可以用食物链来表示。下列各选项中,能表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的是(  )
A.青草→蚱蜢→蛙→蛇
B.蛇→蛙→蚱蜢→青草
C.阳光→青草→蚱蜢→蛙→蛇
D.蟋蟀→蛙→蛇
A
考点2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01
解答: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4秋 桐乡市校级期中)研究表明,在繁殖季延长光照,能使雌海龟提前成熟产卵。这一现象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改变环境
A
考点3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01
解答: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在繁殖季延长光照,能使雌海龟提前成熟产卵,这一现象说明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即环境影响生物。
故选:A。
5.(2024秋 杭州期中)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此,某同学做出了归纳,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娃娃鱼终身用鳃呼吸,与其能够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B.缝鱼身体呈流线型,靠鳍运动,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C.蛇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与其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
D.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A
考点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01
考点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01
解答:A.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A不恰当;
B.缝鱼属于鱼类,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水的阻力,靠鳍运动,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B恰当;
C.蛇属于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与其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C恰当;
D.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D恰当。
故选:A。
6.(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2024年2月,在苕溪余杭、德清流域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鲤形目鲤科鱲属的鱼类新物种一一苕溪鱲(liè)。如表所示为含苕溪鱲在内的四种生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则苕溪鱲是(  )
A.P B.Q C.R D.S
D
考点5 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01
解答:苕溪鳅属于鱼类,鱼类为卵生、体温不恒定、体外受精,故对应表中的S。
故选:D。
7.(2025春 温州期中)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存活,只能寄宿在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细胞内。下列有关病毒说法合理的是(  )
A.本质上是一种细菌
B.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
C.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D.主要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D
考点6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01
解答: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自我复制,制造出新的病毒。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8.(2025春 瑞安市期中)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某实验小组欲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考点7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01
考点7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01
解答:该目的是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对照原则,即设计只有细菌的空白对照组,将来与含有抗生素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还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如抗生素的有无或抗生素的种类。可见C正确。
故选:C。
9.(2024秋 温州校级期中)同心圆小组的同学发现紫荆种在校园的主干道两旁,查阅资料可知:“栴檀池一曲,滟滟紫荆开”,紫荆丛生或单生灌木,高2~5米;树皮和小枝灰白色;花期3~4月;果期8~10月。紫荆可能属于
(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D
考点8 植物的分类
01
考点8 植物的分类
01
解答:A、藻类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不符合题意。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B不符合题意。
C、裸子植物的特点是根茎叶发达,具有发达的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因此无果实,C不符合题意。
D、紫荆是一种开花植物,根据题干描述,它有明确的花期和果期,这表明它通过种子繁殖,属于被子植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4秋 永康市校级期中)最近,在浙江杭州、湖州等地发现了号称植物界“大熊猫”的中华水韭,其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叶多汁、鲜绿色、线形,孢子囊椭圆形。在植物分类上中华水韭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C
考点9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01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该植物有根、茎、叶器官,且存在孢子囊,因此水韭属于蕨类植物,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5春 淳安县期中)“寒号鸟”的学名为复齿鼯鼠,为中国特有物种,它全身被毛,可滑翔飞行,每年繁殖1次,每胎通常产1~2仔。据此判断“寒号鸟”属于(  )
A.鸟类 B.哺乳类 C.两栖类 D.爬行类
B
考点10 动物的分类
01
解答:寒号鸟全身被毛,每胎产仔1~2仔,胎生,所以属于哺乳动物。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2024秋 嵊州市期中)海獭、海狮、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而同水域的鱼类、爬行类却没有,这主要与它们的哪项生理特征相适应(  )
A.体温是否恒定 B.运动方式
C.营养方式 D.呼吸方式
A
考点11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01
解答:哺乳动物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海獭、海狮、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为了保持恒定的体温,它们的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同水域的鱼类、爬行类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它们不需要保持恒定的体温,它们皮下就没有厚厚的脂肪。所以海獭、海狮、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而同水域的鱼类、爬行类却没有。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体温是否恒定的差别。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13.(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面部解锁”“刷脸支付”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在大型卖场有“刷脸支付”,对着摄像头就能用对应的支付宝进行付款,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生态系统多样性
B.对长相相似的双胞胎,该技术不能用
C.说明生物物种多样性
D.说明遗传多样性
D
考点12 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01
考点12 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01
解答:A.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一个地区的生态多样化程度,A不符合题意;
B.人是同一个物种,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对长相相似的双胞胎,该技术能用,B不符合题意;
CD、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对着摄像头就能用对应的支付宝进行付款,这个现象体现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4秋 浙江校级期中)2024年,北大校园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自然保护小区。校园采取了多种生态保护措施,例如部分区域停止了枯木落叶的清理,有师生负责监管水质、调查物种多样性、进行植物巡护等工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质监管有助于鱼类的生存和繁育
B.枯木落叶被分解后能重新被植物利用
C.放生动物利于提升校园内的物种多样性
D.自然保护小区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
考点1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01
考点1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01
解答:A、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良好的水质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减少鱼类病害的发生。水质监管有助于鱼类的生存和繁育。A正确。
B、“枯木落叶”入地后,分解者能将它们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重新被植物生长吸收。B正确。
C、许多放生非本地物种动物的行为会导致生物入侵,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错误。
D、自然保护小区是为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和典型植物群落而设定的面积较小的保护区。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保护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正确。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