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浙教版2024 科学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
专题07 认识地球
01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
壹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 人类很早就在探索地球,并提出过种种看法。今天,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人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1.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古时候,由于人们活动范围很小,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对地球形状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认识。
古人往往凭经验和直觉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着地球转动,而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地是平的,整个大地也是平的。
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
壹
2.对古人“大地是平面”认识的怀疑
既然大地是平的,应该有“天涯海角”,为什么我们在地面上总是走不到边 为什么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许多现象促使人们逐渐对“大地是平面”的认识产生了怀疑。
3.地球是个球体的认识过程
(1)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地球是球体的猜想。
(2)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多次对月食的观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弧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这是人类通过观察天象得出地球形状的推月食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
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
壹
(3)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体,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
与地“圆”的争论,在人类的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20世纪,人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从太空中拍到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照片上面有蓝色的海和白色的云。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他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几千年来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知识点2 地球的大小
壹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并用几何学方法定量地测定了地球的大小。
1.地球大小的数据
现代科学技术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如下图)。
知识点2 地球的大小
壹
2.地球仪是正球体的原因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km,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km,相差极小。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km。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1m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约3mm。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看不出来的。
知识点3 地球仪
壹
1.地球仪
(1)含义
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研究,人们根据地球是球体这一特征,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即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颜色和符号,直观明了地表示地球表面的不同事物。
(2)结构:地球仪由底座、支架、地轴、球体等组成。
知识点3 地球仪
壹
(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①地轴:转动地球仪,它可以绕着一根轴旋转,这根轴表示地轴。
②极点: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极点。其中,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这一极,叫北极,用符号“N”表示;另一极叫南极,用符号“S”表示。
③赤道:地球仪上,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
知识点3 地球仪
壹
2.经线和纬线(如下图)
(1)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2)本初子午线: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决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3)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线圈叫纬线。
知识点3 地球仪
壹
(4)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项目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
经线 半圆 相等 南北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纬线 圆圈(两极为点)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东西方向 所有纬线都平行
知识点3 地球仪
壹
3.经度和纬度
为了区分地球仪上的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注了度数,在经线上标注的度数称为经度,在纬线上标注的度数称为纬度。
知识点3 地球仪
壹
项目 划分界线 字母表示 度数范围 度数变 化规律 东西经、南北纬的判断 特殊点
经度 本初 子午 线 (0°经线)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0-18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 0°经线以西 的180°属 于西经,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 东经180°
 和西经180°在同一条经线
上
纬度 赤道(0°纬线) 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表示 0°~90°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赤道以北是 北纬,赤道 以南是南纬 北纬90°是北极,南纬90°是南极
知识点3 地球仪
壹
4.经纬网
(1)含义:经线与纬线垂直,相互交织,形成了经纬网。
(2)作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地球表面上任一地点的位置都可以用这一点的经纬度来表示,即经过这一点的经线与纬线的度数。例如,北京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无论是地面的建筑,还是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轮船,都可以用经纬度坐标来描述它们当前的位置。
知识点3 地球仪
壹
(3)不同形式的经纬网
知识点3 地球仪
壹
5.半球划分
项目 划分界线 半球范围 判断依据
南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赤道以南;北半球:赤道以北 北纬度数在北半球,南纬度数在南半球
东西半球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20°W向西到160°E 西经度数:小于20°W的在东半球,大于20°W的在西半球。东经度数:小于160°E的在东半球,大于160°E的在西半球
知识点4 阅读地图
壹
1.地图的概念
地图是地球的平面模型。它是人们运用符号来表示地表各种事物的特征,将地表的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
2.地图的“语言”
地图的“语言”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要看懂地图,先要掌握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个地图的“语言”。
(1)比例尺
①比例尺的定义
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
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知识点4 阅读地图
壹
②比例尺的表现方式
表现方式 示例
线段式 
文字式 1cm代表实地距离100km
数字式 1:10000000或1/10000000
 
知识点4 阅读地图
壹
③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的大小指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比例尺的分子均为1,所以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大比例尺(≥1:100000) 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内容比较详细
小比例尺(≤1:1000000) 表示的范围大,描述的内容比较粗略
知识点4 阅读地图
壹
 
④绘制地图时,比例尺大小的选择与所绘地图的范围、内容的关系
a.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b.地图所示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因此,画一幅学校地图(范围小),就要选用大比例尺;画一幅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范围大),就要选用小比例尺。
知识点4 阅读地图
壹
 
(2)方向
地图的方向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①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如图1)。
②指向标定向法:通常用一个指北的指向标指示北方(如图2)。
知识点4 阅读地图
壹
 
3.地图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图的表现形式、装载内容和编制方式也不断发展,地图的种类更为丰富,出现了许多新型地图,如有声地图、三维地图、盲文地图、电子地图等。地图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知识点4 阅读地图
壹
 
4.电子地图
(1)含义:电子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
(2)特点:电子地图的比例可放大、缩小,图像可旋转,图层可叠加,从而显示不同效果。
(3)绘制:依托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科学家现在能够更方便和准确地绘制电子地图。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人们能够方便地获取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电子地图。
(4)作用:电子地图不仅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利,还能服务于气象预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规划、军事建设等各领域。地理科技的发展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国家经济建设,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民生活。
02
综合训练
考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01
解答:当宇航员在太空回望地球时,能看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B正确;地轴、经纬网都是人为定义的,在地球中并不真实存在,AD错误;地球是绕太阳进行公转,C错误。
故选:B。
1.(2024秋 金华期中)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顺利入住“天宫”。当宇航员在太空回望地球时,能看到的(  )
A.能辨方位的经纬网 B.巨大的球体
C.绕月球公转 D.倾斜的地轴
B
2.(2024秋 绍兴期中)为了证明地球是球体,小明收集了以下证据:①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③地球仪所示的地球是一个球体;④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⑤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其中能作为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③ C.④⑤ D.①④⑤
D
考点2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01
解答: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很多,如:①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④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是地球的影子;⑤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①④⑤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而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是月亮的影子;③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②③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故选:D。
3.小宁参加了生存夏令营,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如在野外迷路时辨别方向的方法。下列在野外定方向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晴朗的白天可根据太阳东升西落来确定方向
B.晴朗的白天可通过一段时间的树影的朝向变化来确定方向
C.晴朗的夜晚可寻找位于北方天空的大熊星座的北极星来确定方向
D.因苔藓植物适宜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树干上长苔藓较多的一面最可能朝北
C
考点3 地图
01
考点3 地图
01
解答:如在野外迷路时辨别方向的方法有:晴朗的白天可根据太阳东升西落来确定方向;晴朗的白天可通过一段时间的树影的朝向变化来确定方向;晴朗的夜晚可寻找位于北方天空的小熊星座的北极星来确定方向;因苔藓植物适宜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树干上长苔藓较多的一面最可能朝北。
故选:C。
4.(2024秋 婺城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经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经线都是环绕地球的
C.经线都是与赤道平行的
D.经线都是长度相等的
D
考点4 经线与经度
01
解答:经线是相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与赤道垂直,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故选:D。
5.(2024秋 东阳市期中)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如果从赤道以北5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应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北
C.出发点以西 D.出发点以东
A
考点5 纬线与纬度
01
解答:赤道以北50千米和赤道以南50千米所在纬线等长。结合经纬线的特点,可判定,某人从赤道以北5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此人最后位于出发点。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