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机械运动(课件 30张PPT)--2025-2026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0 机械运动(课件 30张PPT)--2025-2026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29 16:0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浙教版2024 科学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
专题10 机械运动
01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参照物

1.机械运动
在图甲中,跳水运动员相对于跳台的空间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图乙中,蒲公英的种子相对于蒲公英的空间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图丙中,候鸟相对于地面的空间位置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把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叫作机械运动。
知识点1 参照物

2.参照物
(1)概念:人们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参照物。
(2)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
①相对于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认为它是运动的;
②相对于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没有变化,就认为
它是静止的。
知识点1 参照物

(3)选择参照物的原则
假定性 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任意性 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不能选择被描述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
不唯一性 参照物的选择不唯一,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若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方便性 参照物选取时,要能够使被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简单、清楚、容易描述。通常情况下,为了研究方便,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此时可以不指明参照物;如果选取了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则一定要指明所选定的参照物;同一问题中,研究对象有多个时,应选取同一个参照物
知识点1 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就是静止的,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自然界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一切“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所以运动是相对运动,静止是相对静止。
(2)同一物体相对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如,空中的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而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在风洞中,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行器是静止的;而以高速气流为参照物,飞行器是运动的。
知识点2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的分类
机械运动通过运动路线形状可分为直线运动(相对简单的运动形式)和曲线运动(自然界中物体普遍存在的运动形式)。
直线运动:运动路线的形状是直线,如平直公路上汽车的运动
曲线运动:运动路线的形状是曲线,如过山车的运动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通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快,如图甲所示。
(2)比较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如图乙所示。
知识点2 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2 运动的描述

3.速度
(1)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小,表示物体运动得越慢。
(2)定义:物体的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
(3)公式:v=s/t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符号是m/s,读作米每秒。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时,符号为km/h。换算关系:1m/s=3.6km/h。
知识点2 运动的描述

(5)一些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知识点3 速度的测量

1.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我们把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任意时刻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3)图像:①s-t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图甲可知,时间改变,路程也随之改变,但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速度)不变。
②v-t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
时间轴的直线。由图乙可知,时间改变,速度不变。
知识点3 速度的测量

2.变速直线运动
(1)概念: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作变速直线运动。
(2)图像:①s-t图像: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曲线。由图可知,时间改变,路程也随之改变,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速度)也在改变。
②v-t图像: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随时间会发生变化。图甲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图乙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
知识点3 速度的测量

(3)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平均速度可以粗略描述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目的 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原理 V=s/t
器材 刻度尺、秒表、长木板、木块、小车、金属片
知识点3 速度的测量

步骤 (1)组装器材:如图所示,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2)测量全程的平均速度v: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日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到斜面底端通过的路程s日,用秒表测出对应的时间t。(3)测量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中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距离s 和对应的时间t

分析与论证 通过实验数据可得出v>v,,我们还可进一步分析下半段路程的速度:从上图中我们可看出下半段的路程S =S-s ,下半段所用的时间t =-t,进一步可求出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S2/t2=S-S1/t-t1,三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是v >D>v

结论 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它的速度越来越大

交流与评估 (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测时间。小车开始运动的同时开始计时,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同时停止计时。正式实验之前应该多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数据更准确。
(2)斜面垫起的一端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过高会使小车速度过大,不易记录时间,过低时可能会使测出的平均速度太接近),且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坡度。
(3)实验中,若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计时,由公式v=s/t可得所得到的速度将偏大;若小车撞击金属片一段时间后才停止计时,由公式;可得所得到的速度将偏小
知识点3 速度的测量
知识点4 速度的应用


根据速度公式v=s/t可变形为s=vt、t=s/v,如果知道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利用公式可计算出第三个量。
知识点5 运动与能


1.不同的运动形式: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万物都在运动,形式多种多样。生机勃勃的生命运动,划破长空的电闪雷鸣,肉眼看不见的电磁运动,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都是不同的运动形式。
2.能的存在形式: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能也有多种形式。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能的形式:
(1)机械能: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如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流动的水、飞翔的鸟都具有机械能。
知识点5 运动与能


(2)化学能:储存在食物中的能以及汽油、木材、天然气、沼气、煤炭等燃料中储存的能都属于化学能。
(3)电能:电能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能。各种发电站能够提供大量的电能,各种电池也能提供方便使用的电能。
(4)电磁能:用遥控器遥控机器时,遥控器将发出电磁辐射,它具有的能属于电磁能。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微波和X射线等都是电磁能的表现形式。
02
综合训练
考点1 机械运动及分类
01
解答:A、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肉眼不可见,不是机械运动。故A符合题意;
BCD、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流动的河水、月球绕着地球转的肉羊可见它们相对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都属于机械运动。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024秋 呼兰区校级期中)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
B.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C.球场上滚动的足球
D.月球绕着地球转
A
2.(2024秋 江北区期中)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若马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马上的人 B.身后的房屋
C.路面 D.路边的花
A
考点2 参照物及其选择
01
解答:以马上的人为参照物,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马是静止的;以身后的房屋、路面、路边的花为参照物,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马是运动的。
故选:A。
3.(2024秋 呼兰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
C
考点3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01
A.分道扬镳 B.背道而驰
C.并驾齐驱 D.各奔东西
考点3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01
解答: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乌鸦和老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也是静止的。
A、分道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A错误;
B、背道而驰原指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B错误;
C、并驾齐驱原指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彼此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故C正确;
D、各奔东西指各自走各自的路,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4.(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如图是道路监控抓拍到的甲、乙两辆汽车从A到B行驶的画面。已知时间间隔为0.1s,AB距离为10m内连续拍到的画面。请回答:
考点4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01
(1)根据图①的信息,计算出甲车的速度   ;
(2)根据图①的信息,乙车做什么运动?答:   ,理由是   ;
(3)该道路限速如图②所示,请判断甲车是否超速?答:   ,并在坐标图③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
考点4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01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甲车的运动时间是:t=0.1s×4=0.4s,
甲车的速度为:
v=st=10m0.4s=25m/s=90km/h;
(2)根据图①的信息可知,相同时间间隔,乙车行驶的距离变大,所以乙车是加速运动;
(3)根据图可知,道路限速为100km/h,而甲车速度是:25m/s=90km/h,
这个速度小于100km/h,所以没有超速;
甲车是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90km/h;(2)加速运动;因为相同时间间隔,行驶的距离变大;(3)没有超速;见解答。
5.(2024秋 呼兰区校级期中)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0.5h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
A.2m/s B.1.5km/min C.15m/s D.40km/h
D
考点5 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01
解答:汽车行驶的时间t=30min=0.5h,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v=st=20km0.5h=40km/h≈0.67km/min≈11.1m/s,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2024秋 呼兰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③ D.③与④
C
考点6 运动图像
01
考点6 运动图像
01
解答:图①:是s﹣t图像,路程s不随时间t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图②:是v﹣t图像,速度v不随时间t变化,符合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特点。
图③:是s﹣t图像,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图像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符合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特点。
图④:是v﹣t图像,速度v随时间t增大而增大,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图②和图③。
故选:C。
7.(2024秋 兰溪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健身球设计的充电器,在转动球的时候就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时健身球里面的装置相当于一个微型发电机。转动球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能量形式是(  )
A.电能 B.光能 C.化学能 D.机械能
B
考点7 能量及其形式
01
考点7 能量及其形式
01
解答:手在转动球的时候,消耗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球的机械能,球内有闭合电路,球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相当于发电机,给电池充电;故涉及到了化学能、机械能、电能,未涉及到光能;
故选: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