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浙教版2024 科学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
专题12 日地月的相对运动
01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光的直线传播
壹
1.现象探究:光的传播
实验过程 现象 分析总结
点燃一小段艾叶条,打开激光笔,让激光射到充有少量艾叶条烟尘的空气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的
用水溶性荧光笔在水中搅拌几次,让激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的
让激光射到有机玻璃板中,观察激光在有机玻璃板中的传播路径 光在有机玻璃板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的
用注射器将200mL浓糖水缓慢注射到荧光液的下方,再将激光束逐渐向下移动,观察激光的传播路径 光在浓度不同的糖水中的传播路径发生弯折
搅拌糖水,再让激光束射过溶液,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光在搅匀后的糖水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的
知识点1 光的直线传播
壹
2.探究归纳: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同一”和“均匀”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否则,光的传播路径将会发生弯曲。例如,早晨的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光在其中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
知识点1 光的直线传播
壹
(1)概念: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如图所示)。这样的线叫作光线。
(2)作用:用光线可以简洁明了地表示不同光源的发光情况。如图甲为平行光源发出的平行光的光线画法,图乙为点光源的光线画法。
知识点1 光的直线传播
壹
3.光速
(1)真空中的光速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c=3×108m/s=3×10 km/s。
(2)不同物质中的光速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空气中的光速等于真空中的光速;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3)光年:光在真空中1年内传播的距离等于1光年,天文学上常用光年作为单位来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
知识点2 月球的运动
壹
月球和地球一样不会发光,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但是我们看到的月球却有圆缺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1.月球的特点
月球自身并不发光,它能通过反射太阳光。月球的一面被太阳光照亮,另一面是黑暗的。
2.月球的运动
(1)自转和公转:正如地球绕着地轴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月球也绕着自身的轴自转并绕着地球公转。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月球的不同形状与它的公转有关。
知识点2 月球的运动
壹
(2)周期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日,这就是月球尽管绕着它的轴自转而我们又观察不到它的自转的原因。
3.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一面的原因
月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着地球公转,而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因此地球上的人始终只能看到A点所在的那半个月球,即月球正面,因此月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4.如果月球不发生自转,我们就可以在同一个月内看到月球的正面和背面。现在人们通过月球探测器,可以拍到月球背面清晰的照片。
知识点3 日食
壹
1.日食的概念
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日食。
2.日食形成的原因
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月球就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形成月影,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太阳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挡,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知识点3 日食
壹
(1)日偏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时,出现日偏食。
(2)日环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太阳周围露出一圈日面时,出现日环食。
(3)日全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太阳完全被遮住时,出现日全食。
4.日食发生的时间
(1)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位置处于近乎一条直线上时,可能发生日食,故日食发生的时间为农历初一(俗称:朔)。
知识点3 日食
壹
(2)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5.日食的形成过程
(1)日食亏损方向:由于月球自西向东公转,所以太阳被遮部位从日面的西边开始,东边结束。
(2)持续时间:日食持续的时间长短,同月球影锥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及地球的自转方向有关。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时间各不相等。
知识点4 月食
壹
1.月食的概念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时间可长达一个多小时,这就是月食。
2.月食发生时月亮的颜色及原因
月食是一种很普通的天文现象,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
3.月食的形成原因和类型
(1)成因
①月球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知识点4 月食
壹
②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经过地球后,在地球的后面会留下一个阴影,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被地球遮挡,从而产生了月食。
(2)类型
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中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有一部分进入地球本影区而变暗的现象。
知识点4 月食
壹
4.月食发生的时间
月食发生时,月球、太阳和地球处于(或接近于)同一条直线,且地球正好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的月相为满月,日期是农历十五、十六。但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5.月食过程
由于月球自西向东公转,月球的东缘先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即月食是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如右栏图所示。
知识点4 月食
壹
6.日食、月食的比较
项目 日食 月食
形成原因 月球遮住太阳光,我们看不到太阳或不能看到完整的太阳 地球遮住太阳光,我们看不到月球或不能看到完整的月球
日地月位置关系 日一月一地或地一月一日 月—地一日或日—地一月
出现时间 农历初一,白天 农历十五、十六,晚上
类型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月全食、月偏食
02
综合训练
1.(2024春 滨江区校级期中)2024年央视春晚武术表演《少林魂》节目中演员们的列队整齐有序,同列中,后一人只能看到前一人,说明该列已成直线。下列词语中“影”的形成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湖光倒“影” B.杯弓蛇“影”
C.毕业合“影” D.立竿见“影”
D
考点1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01
考点1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01
解答:A、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湖光倒“影”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蛇杯弓“影”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毕业合“影”属于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线被竿遮挡光线形成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4春 椒江区校级期中)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如图所示的日食奇观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
.
B
考点1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01
A.
B.
C.
D.
考点1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01
解答: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由小孔成像的特点可知,日食经过小孔后所成的像上下左右颠倒,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2024秋 杭州月考)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到:“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如图甲);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如图乙);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为窗所束亦皆倒(如图丙)……”。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图乙、图丙中的现象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B.乙图中“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C.丙图中的“窗隙”越大现象越明显
D.丙图中呈现在室内纸屏上鸢的“影”与鸢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C
考点1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01
考点1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01
解答:A、甲图是鸢和它的影子,乙图、丙图是小孔成像现象,影子和小孔成像的原理都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
B、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乙图是小孔成像,“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故B正确;
C、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与孔的大小有关,丙图“窗隙”较大时,不会出现丙图的现象,在墙上会出现树的影子,故C错误;
D、小孔成像时,像是倒立的实像,所以丙图中的鸢所成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故D正确。
故选:C。
4.(2024秋 义乌市月考)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小聪通过小洞向外看,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时,他看到外面景物的范围(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B
考点2 小孔成像
01
解答: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眼镜向小洞靠近时,即由图上1向2靠近时,所看外面景物范围的大小由AA'变化到BB',如图:
因此,看到外面的景物范围逐渐变大。
故选:B。
5.(2024秋 义乌市月考)在硬纸板上穿一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B
考点2 小孔成像
01
解答: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眼镜向小洞靠近时,所看外面景物范围的大小变化如图:
因此,看到外面的景物范围逐渐变大,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6.(2024秋 海曙区校级月考)由于月球公转引起的自然现象是(  )
A.四季交替 B.昼夜交替
C.月相变化 D.以上三种都是
C
考点3 月球的概况
01
解答: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进行公转运动,月球公转引起的自然现象是月相的变化,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2024秋 鄞州区校级月考)2024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是一颗行星 B.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C.月球表面有空气 D.月球上昼夜温差小
B
考点3 月球的概况
01
解答:月球绕着行星地球公转,是一颗卫星,A错误。
月球由于缺少大气的保护,表面有很多被陨石撞击而产生的环形山,B正确。
月球体积和质量较小,产生的引力很小,没有形成大气层,C错误。
月球表面缺少大气层对气温的调节,昼夜温差极大,D错误。
故选:B。
8.(2006秋 镇海区期中)在中秋节中你可能看到的天文景观是(  )
A.北斗七星的斗柄朝东 B.发生月食现象
C.发生日食 D.看到一个弯弯的月牙
B
考点4 日食和月食
01
解答:中秋节一般在阳历9月份,正值秋季,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朝西,A错误。
中秋节出现的月相是满月,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中间,可能出现月食现象,B正确。
日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出现的月相是新月,CD错误。
故选:B。
C
考点4 日食和月食
01
9.(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期中)图为中国最佳观测点东平大坝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月球将太阳完全遮挡住时出现日全食
B.常见的太阳活动有耀斑、太阳黑子、日珥
C.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影响长波通信
D.观测日全食的过程需要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
考点4 日食和月食
01
解答:当月球将太阳完全遮挡住时出现日全食;常见的太阳活动有耀斑、太阳黑子、日珥等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观测日全食的过程需要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
故选:C。
10.(2024秋 义乌市月考)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日食是一种很普通的天文现象,下列关于日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
B.农历十五可能发生日食
C.月球被地球遮掩的现象
D.每个月都发生日食现象
A
考点4 日食和月食
01
解答:日食是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