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8 10:5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练习.
一、选择题
1.在复习《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专题时,小历组抽签抽到二战后世界中心这一主题,他们应该选择的角度是( )
A.以美、苏为中心到多个中心 B.多种力量推动世界发展
C.以军事手段为主到以经济竞争为主 D.各国从对立对抗到合作交流
2.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主要基于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等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行动的提出,有利于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B.科技进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
C.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
D.政府对科学发展实行计划管控
3.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一直提倡美国优先的策略。只要是无利于美国的,无论是任何事情,美国都会想方设法地停止这些活动。到2019年年底,为了减少美国的损失,美国已经相继退出了许多国际组织与协定。美国实行这些举措的根本意图是
A.逆经济全球化 B.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C.崇尚自由法制 D.努力维护国家利益
4.百转千回后,2020年1月底,英国正式脱离欧盟,与美俄等国一样,成为欧盟的第三方国家,英欧关系正式进入后“脱欧”时代。英国是全球第六大经济体,欧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双方关系的改变将逐渐影响到全球大国关系。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受到影响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英国改变发展目标与价值取向
5.2025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凭借出色的自然语言处理和多元任务执行能力引发全球关注,开启了全球“AI大模型竞赛”。这一现象反映出当代世界( )
A.社会信息化水平飞速发展 B.文化多样性特征日益明显
C.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 D.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6.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
A.和平与革命 B.和平与战争 C.和平与发展 D.和平与建设
7.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A.推翻美国支持的反革命政权 B.打击了国内的封建势力
C.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D.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
8.有研究报告称,美国从1776年建国至今,在不到250年的历史中,发动了近400起军事冲突。二战后,美国对战争的热情丝毫不减。俄乌冲突以来,美国更是不断拱火浇油,挑动制裁,唯恐战火熄灭,其“坐收渔利”之心昭然若揭。这些事件昭示我们( )
A.冷战后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改变 B.恐怖主义是人类的主要敌人
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
9.日行千里不是梦。工业文明,为人类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将下列交通工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B.cab C.acb D.bca
10.“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既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一个经济体在孤岛之中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言论意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A.成为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 B.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团结合作
C.加剧了各国间的利益冲突 D.推动了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11.近年来,美、俄、英、法等国纷纷在网络空间投棋布子,争相组建网络战部队和机构,积极开展网络空间演习。2016年,经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批准,我国正式发布《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作为指导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主要说明( )
A.科技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互联网对国家安全带来挑战 D.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12.如下图是当今世界最大贸易组织的徽标图案。中国在2001年加入该组织。这一组织的名称是(  )
WTO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13.“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
A.苏联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14.使用订餐APP,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各种美食,通过手机订外卖:一个小小的遥控器,可以打开车库门,打开屋内灯光:通过自动购票机轻松购车票,避免排队,节约了时间。这些现象反映了( )
A.科技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 B.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C.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发展 D.人们的出行方式多元化
15.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包括( )
①民族矛盾 ②宗教纷争 ③恐怖主义 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6.2021年11月,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正式宣布了拯救和恢复地球森林的关键承诺。这表明联合国致力于
A.维持世界各地和平 B.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C.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D.促进可持续发展
17.下列机构中,属于下图徽标代表的国际组织,并能够做出“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决议的是( )
①联大 ②部长级会议 ③安理会 ④总理事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创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国际政治格局演变思维导图中,?号处应填写( )
A.多样化趋势 B.全球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 D.信息化趋势
19.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B.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C.两极格局不再存在 D.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20.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两极格局 B.单极格局 C.多极化趋势 D.全球化趋势
21.“华为公司的全球战略”“淘宝的海外代购”“金融贸易国际化”。以上研究的核心主题是( )
A.文化多元化 B.和平与发展 C.经济全球化 D.文明多样化
22.下列有关联合国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成立于1945年10月 B.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C.设有联大、安理会等机构 D.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23.下列年代尺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壮大
C.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D.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24.三国领导人在某次会议上,讨论了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此处“三国”指
A.美国、英国、中国
B.美国、英国、苏联
C.美国、苏联、中国
D.英国、苏联、中国
25.它“结束了外国在中国领土统治的历史,也证明了祖国的强大”。能支撑这一结论的是( )
A.《告台湾同胞书》 B.通过“九二共识”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26.下列哪一图片不是发生在“梦想成真的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A. B. C. D.
27.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
A.对峙与竞争 B.和平与发展 C.战争与冲突 D.冷战与纷争
28.“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等史实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
A.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D.社会主义的发展
29.揭示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战国时期剧烈社会变化——百家争鸣
B.《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我国药物学成就——药物学巨著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D.二战后西方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经济全球化
30.今天,受挫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又遭金融危机冲击的美国软实力下降:英国脱欧、法国“黄马甲”运动、意大利反欧势力执政等状况表明,右翼排外思潮盛行且陷入债务、难民、恐袭困局的欧盟面临空前挑战;依仗美国支持、强势推进“普通国家化”的日本企图摆脱战后国内外体制束缚,却使自身在东北亚处于相对孤立状态。材料认为当今世界
A.和平发展主题已经改变 B.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C.大国战略竞争愈演愈烈 D.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已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这三轮科技革命的浪潮,现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掀起第四轮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时代。
——中国政府网,2018年12月8日
材料二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越发深入影响人类命运。科技作为一把“双刃剑”,可能是造福人类的“利器”,也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的“凶器”。
——光明网,2023年9月13日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材料一提及的“这三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第一轮的主要动力来源、第二轮最显著的成就分别是什么?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在哪一政府统治时期错失了第一轮发展机遇?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2.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年10月28日初中历史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B A C C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A A D B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A A D C B C D B
1.A
【知识点】“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详解】根据题干要求“二战后世界中心”和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出现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目前世界出现多个中心,朝多极化方向发展,A项正确;多种力量推动世界发展是世界中心变化的原因,排除B项;以军事手段为主到以经济竞争为主属于竞争方式的演变,排除C项;各国从对立对抗到合作交流属于国际关系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2.C
【知识点】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详解】根据材料“‘人工智能+’主要基于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等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行动的提出,有利于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和所学可知,“人工智能+”有利于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人工智能+”体现了科学技术领域之间互相渗透这个特点,C项正确;材料反映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没有体现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排除A项;“唯一动力”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没有反映政府对科学发展实行计划管控,排除D项。故选C项。
3.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详解】依据“只要是无利于美国的,无论是任何事情,美国都会想方设法地停止这些活动。到2019年年底,为了减少美国的损失,美国已经相继退出了许多国际组织与协定”可见美国在对外关系方面奉行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优先的原则,具有狭隘的利己主义倾向,D正确;逆经济全球化是美国这些举措的后果,而非根本意图,A排除;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也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B排除;美国的这些举措显然不利于国际关系的和谐,没有体现一个大国的责任担当,并不是崇尚自由法制的表现,C排除。故选D。
4.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详解】根据“英国是全球第六大经济体,欧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双方关系的改变将逐渐影响到全球大国关系”可知,材料表明英国脱离欧盟使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受到影响,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
5.A
【知识点】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凭借出色的自然语言处理和多元任务执行能力引发全球关注,开启了全球‘AI大模型竞赛’”可知,当代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不断突破,促进了信息时代不断推进,反映出当代世界社会信息化水平飞速发展,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代科技的发展,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特征日益明显,排除B项;虽然AI技术的发展可能促进全球经济合作,但题干强调的是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全球影响,而非经济全球化,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政治格局的变化,且AI技术的发展与政治多极化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
6.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原因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C正确;ABD与当今时代主题不符,排除;故选C。
7.C
【知识点】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资产阶级革命来说最重要的是完成革命任务,即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美帝支持下的迪亚斯政权,并于1917年制定了新宪法,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宪法是治国的总则,因此其最重要的成果是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C
【知识点】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详解】根据材料题意可知美国通过发动战争、拱火浇油、挑动制裁等形式制造不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而美国的表现恰恰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典型表现,C项正确;世界政治朝多极化趋势发展并没有改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没有体现恐怖主义,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没有体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排除D项。故选C项。
9.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奔驰1号汽车和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而奔驰1好汽车出现的时间早已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cab,B项正确;ACD项排列有误,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项。
10.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既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一个经济体在孤岛之中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知强调合作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言论意在强调经济全球化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团结合作,B项正确;成为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与“既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一个经济体在孤岛之中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符,排除A项;加剧了各国间的利益冲突,不符合史实,与“既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一个经济体在孤岛之中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符,排除C项;推动了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与“既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一个经济体在孤岛之中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知识点】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争相组建网络战部队和机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作为指导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可知,网络安全是非传统安全,制定这方面的战略,是为了应对互联网对国家安全带来挑战,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网络安全,不是说科技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2.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加入世贸组织
【详解】依据题干给出的图可知是当今世界最大贸易组织的徽标图案。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它的宗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中国在2001年加入该组织。这一组织的名称是世界贸易组织。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3.A
【知识点】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美国和苏联成为超级大国。1991年,苏联解体,这个社会主义超级大国不复存在,因此“一个超级大国垮了”,A项符合题意;英国、法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没有垮掉,而是与其他欧洲国家建立欧盟,推动了欧洲一体化,BD项不符合题意;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但是长期的美苏争霸也消耗了美国的实力,因此“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A
【知识点】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详解】题干中订餐APP让饮食消费更便捷、智能遥控器简化家居操作、自动购票机提升出行效率,这些现象均体现科技产品通过优化日常行为流程,直接改善了人们的饮食、居住、出行等生活方式,A项正确;题干仅强调通过APP订外卖的便捷性,未涉及食物种类、营养构成的改变,排除B项;题干中订外卖依赖的是信息技术和物流配送,而非交通运输业,排除C项;题干中自动购票机是提升购票效率的工具,并未体现出行方式种类增加,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知识点】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与题意不符,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D
【知识点】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详解】依据“2021年11月,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正式宣布了拯救和恢复地球森林的关键承诺”,可见这届联合国会议关注世界生态环境,由此可见这表明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是保护世界生态环境,没有体现维持世界各地和平或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或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排除ABC项。故选D项。
17.B
【知识点】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详解】根据题干中“属于下图徽标代表的国际组织,并能够做出‘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决议”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徽标代表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根据联合国大会或安理会的决议,联合国可以派出军事人员以维持和平,所以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联合国主要机关为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联合国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联合国秘书处,部长级会议不属于联合国机关,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8.C
【知识点】“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C项正确;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而不是多样化趋势,排除A项;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而题干反映的是政治格局,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排除D项。故选C项。
19.A
【知识点】“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详解】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A项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理解错误,符合题意;BCD项说法是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正确理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20.C
【知识点】“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多个力量中心崛起,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符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C项正确;两极格局是冷战时期的政治格局特征,以美苏对峙为核心。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已结束,排除A项;单极格局不符合现实,美国虽为超级大国,但无法完全主导世界,多个力量(如欧盟、中国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排除B项;全球化趋势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属于经济文化范畴,与政治格局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C项。
21.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详解】根据“华为公司的全球战略”“淘宝的海外代购”“世界贸易组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都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即跨国公司发展、贸易全球化等,所以研究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未涉及文化,排除A项;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材料没有强调,排除B项;题干内容都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与文明多样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2.D
【知识点】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历史评价是从某个角度对历史上的人或者事情进行评价,必须有鲜明的立场,比如是从唯心主义,或者唯物主义,具有相当的主观性,“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是对联合国的评价,D项正确;“成立于1945年10月”、“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设有联大、安理会等机构”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23.A
【知识点】欧盟的诞生、不结盟运动、“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详解】不结盟运动的成立冲击了两极格局,欧盟成立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金砖四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中国批准RCEP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加强各国的合作交流,题干反映的史实都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A符合题意;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没有体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壮大,A排除;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C排除;欧洲联盟成立没有体现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D排除。故选择A。
24.A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会晤,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A项美国、英国、中国是题干中“三国”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5.D
【知识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澳门回归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彻底结束,中国完整而彻底地实现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故D符合题意;《告台湾同胞书》、通过“九二共识”、香港回归与提高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6.C
【知识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以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核心,主要包括原子能,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飞机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项正确。A图是人造卫星,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A项;B图是登上月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C项;D图是神舟七号,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故选C项。
27.B
【知识点】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所以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本题答案为B。
28.C
【知识点】联合国与世界和平、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详解】根据材料“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局部动荡频繁发生,世界依然很不安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丰富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因此,题干史实体现的时代主题是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C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整个世界的发展,而不是亚非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排除A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时代主题是走向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没有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29.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原因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到20世纪70年代初,整个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这一时期,西欧、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西方经济的“黄金时代”。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D。
30.B
【知识点】“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详解】依据题干“美国软实力下降……欧盟面临空前挑战……日本企图摆脱战后国内外体制束缚,却使自身在东北亚处于相对孤立状态”可见当今国际力量处于重新分化组合当中,世界格局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情况下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B正确;当今世界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A排除;题干不仅仅是涉及大国的战略竞争,而是阐述了大国面临的各种国际国内问题,C排除;题干并没有体现加强国际合作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而是阐述了大国面临的各种国际国内问题,D排除。故选B。
31.(1)分别是:蒸汽机;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标志:互联网的普及。
政府:清政府(或清朝)。
(2)【示例一】
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论述: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科技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计算机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掀起第四轮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时代。
【示例二】
观点: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论述:工业革命中纺纱机的发明推动了其他生产部门的发明,推动了蒸汽机的改进和应用,又进而推动了火车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电机的完善,推动了电灯、电话、电车、电报等的发明;内燃机的发明,既推动了汽车、飞机等的发明,也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推动了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的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掀起第四轮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时代。
【示例三】
观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论述: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掀起第四轮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时代。另一方面,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一些不利于人类生存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贫富分化加剧,造成新的社会矛盾;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口增长过快,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知识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详解】(1)分别是:根据材料一“蒸汽时代”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知识可知,第一轮的主要动力来源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根据材料一“电气时代”并根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可知,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的显著标志。
标志:结合所学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可知,互联网的普及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显著标志。
政府:结合所学清政府的统治可知,西方国家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清政府(或清朝)的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部世界闭目塞听。
(2)【示例一】
根据材料二“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越发深入影响人类命运”可提炼出观点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然后围绕观点,结合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的时代展开解读,最后进行总结。论述: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科技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计算机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掀起第四轮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时代。
【示例二】
根据材料二“可能是造福人类的‘利器’”可提炼出观点为: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然后围绕观点,结合三次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展开解读,最后进行总结。论述:工业革命中纺纱机的发明推动了其他生产部门的发明,推动了蒸汽机的改进和应用,又进而推动了火车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电机的完善,推动了电灯、电话、电车、电报等的发明;内燃机的发明,既推动了汽车、飞机等的发明,也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推动了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的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掀起第四轮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时代。
【示例三】
根据材料二“科技作为一把‘双刃剑’”可提炼出观点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解读,最后总结。论述: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掀起第四轮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时代。另一方面,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一些不利于人类生存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贫富分化加剧,造成新的社会矛盾;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口增长过快,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2.题目:和平与发展;论述: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成立70多年来,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及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协定规定各成员国相互开放市场、消除内部贸易壁垒、创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贸易,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自贸区的建立将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综上,当今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和平与发展。
【知识点】联合国与世界和平、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图片以联合国、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结合所学可知,两张图片反映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成立70多年来,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及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协定规定各成员国相互开放市场、消除内部贸易壁垒、创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贸易,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自贸区的建立将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综上,当今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和平与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