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C卷(情境化试题专练)——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模拟C卷(情境化试题专练)——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28 12:3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模拟C卷(情境化试题专练)——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星期天,小红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聚餐,小红应该准备( )根筷子。
A.4 B.5 C.8 D.10
2.琳琳的3个好朋友到她家玩。琳琳妈妈拿出24块糖平均分给琳琳和她的好朋友,平均每人分到( )块。
A.6 B.8 C.9
3.每个盒子可以装4个乒乓球,如果用4个这样的盒子来装18个乒乓球,结果是( )。
A.正好装满 B.没有全部装满 C.装不下这些乒乓球
4.下面动物中,与其他几个不是同一类的是( )。
A. B. C.
5.二年级学生想帮助学校图书室解决“买什么书”的问题,你认为他们最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
A.同学们看书用的时间 B.同学们喜欢看什么书 C.同学们每周看几本书
6.小红的妈妈买了一些苹果,________,每个小朋友分到3个苹果,正好分完。题目中需要补充哪个信息才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
A.每个苹果2元钱 B.妈妈一共买了15个苹果
C.小朋友们都喜欢吃苹果 D.小红家有5个小朋友
二、填空题
7.若把18颗糖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 )颗,对应的列式为( )。
8.把一根长24厘米的彩带对折再对折后,沿折痕剪开,每段彩带长( )厘米。
9.一个茶杯3元,一个茶壶6元,一套茶具包含一个茶壶和四个茶杯。妈妈买一套茶具,需要支付( )元。
10.一辆汽车有4个车轮,3辆汽车有( )个车轮,写成乘法算式是( ),计算的口诀是( )。
11.
上图中一共有( )盆仙人掌,可以列成加法算式( ),表示( )个( )相加是( ),也可以列成乘法算式( )。
12.按要求分一分,做一做。
(1)把上面动物分成三组,将分组结果填在表中。(填序号)
种类 水里游的 天上飞的 地上跑的
动物
(2)把上面的动物分成两组,将分组结果填在表中。(填序号)
种类 有翅膀的 无翅膀的
动物
13.36÷4=9,这个算式读作( );计算这个算式用的口诀( ),商是( ),其中除数是(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可以表示36里面有( )个( )。
14.36名同学去图书馆看书,每张大桌可以坐6人,每张小桌可以坐4人,可以怎样准备桌子?
(1)都坐大桌,需要准备( )张。
(2)都坐小桌,需要准备( )张。
(3)两种桌子都坐且正好坐满,需要准备( )张大桌和( )张小桌。
15.在括号里填上“+”“-”“×”或“÷”。
3( )1=3 24( )6=4 6( )2=12 18( )3=6
12( )2=6 9( )3=6 15( )5=20 4( )4=1
16.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4只青蛙( )只眼睛( )条腿。
17.数一数,填一填。
(1)按物品的种类分一分。
( )个,( )个,( )个。
(2)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
△( )个, ( )个,□( )个。
三、判断题
18.把20条鱼放进5个里,每个里一定放了4条。( )
19.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一定是4块。( )
20.5个加数都是4,它们的和是9。( )
21.两个乘数都是3,积是6。( )
22.、和是同类物品。( )
四、计算题
2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12= 6÷1= 9÷3= 2÷2= 1×6+8=
5÷5= 20÷5= 16÷4= 6×5= 6×6-30=
五、解答题
24.同学们参加合唱比赛,站成5排,一排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合唱比赛?
25.小宁做计算题,他做20道题用了5分钟,平均每分钟做几道题?如果他每分钟能做6道题,做完18道题需要多少分钟?
26.如图,一束康乃馨有5枝,一束玫瑰有6枝。如果只买一枝花,那么买哪种花便宜?
27.三年级学生前往森林公园研学12名学生租用公园的自行车。
如果每辆车都正好坐满,有几种租车方案?请列表分析。
28.数独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数字填充游戏,小明做了3天,每天做4道。小红做了2天,第一天做了5道,第二天做了6道。小明和小红分别做了多少道?
答:小明做了( )道,小红做了( )道。
29.
(1)笑笑买了4根跳绳,一共需要多少元?
(2)请你根据“3×5+6”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0.下图是某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每人只选一种)。
(1)根据左图填写下表。
苹果 桃子 西瓜 草莓
人数
(2)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3)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用算式表示出来)
算式:( )
参考答案
1.D
【分析】小红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共5人,每人需要2根筷子,所以用2乘5即可求出一共需要筷子的根数。
【详解】2×5=10(根)
所以小红应该准备10根筷子。
故答案为:D
2.A
【分析】求平均每人分到几块,用除法计算,用糖的总块数除以平均分给的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
3+1=4(人)
24÷4=6(块)
琳琳妈妈拿出24块糖平均分给琳琳和她的好朋友,平均每人分到6块。
故答案为:A
3.C
【分析】根据题意,每个盒子可以装4个乒乓球,用4个这样的盒子来装,先用乘法算出乒乓球的总个数,然后与18比较大小,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4×4=16(个)
16<18,则装不下这些乒乓球。
故答案为:C
4.C
【分析】根据不同的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分类,啄木鸟、猫头鹰都会飞,都生活在陆地上,而鱼生活在水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鱼与其他动物不是同类。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物体的比较、分类的方法及应用。
5.B
【分析】根据题意,想帮助学校图书室解决“买什么书”最需要知道同学们喜欢看什么书,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看书用的时间,不是最需要解决买什么书的信息。
B.同学们喜欢看什么书,是最需要解决买什么书的信息。
C.同学们每周看几本书,不是最需要解决买什么书的信息。
故答案为:B
6.B
【分析】逐一分析所给选项,看补充哪个信息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详解】A.“每个苹果2元钱”,每个小朋友分到3个苹果,用每个苹果的价钱乘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个数,可以求出每个小朋友分的苹果一共多少钱,不符合题意;
B.“妈妈一共买了15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到3个苹果,用苹果的个数除以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个数,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符合题意;
C.“小朋友们都喜欢吃苹果”,此条件在解题中没有任何作用,不符合题意;
D.“小红家有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3个苹果,用人数乘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个数,可以求出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 3 18÷6=3(颗)
【分析】根据题意,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即糖果的总数量÷平均分的人数=每人分到糖果的数量。
【详解】若把18颗糖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3颗,对应的列式为18÷6=3(颗)。
8.6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对折2次相当于平均分成了4段,用总长度除以段数,得到剪开后的每段彩带的长度。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2×2=4(段)
24÷4=6(厘米)
把一根长24厘米的彩带对折再对折后,沿折痕剪开,每段彩带长6厘米。
9.18
【分析】由题意可知:用一个茶杯的钱乘茶杯个数,再加上一个茶壶的钱,即是妈妈买一套茶具,需要支付的钱;据此解答。
【详解】由题意可知:
3×4+6
=12+6
=18(元)
妈妈买一套茶具,需要支付18元。
10. 12 4×3=12 三四十二
【分析】根据题意,一辆汽车有4个车轮,3辆汽车就是求3个4的和是多少,用加法列式4+4+4=12,用乘法列式4×3=12,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 计算。
【详解】由分析可得:一辆汽车有4个车轮,3辆汽车有12个车轮,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计算的口诀是三四十二。
11. 12 3+3+3+3=12(盆) 4 3 12 3×4=12(盆)
【分析】由图可知,一共有12盆仙人掌。每组有3盆,有这样的4组,则总数量为4个3的和,用加法计算时,相同加数是3,加数的个数是4个;用乘法计算时,每组仙人掌的盆数×组数=仙人掌的总盆数。
【详解】由分析得:
上图中一共有12盆仙人掌,可以列成加法算式3+3+3+3=12(盆),表示4个3相加是12,也可以列成乘法算式3×4=12(盆)。
12.(1)①⑤ ;②③⑦⑧⑩;④⑥⑨ ;
(2)②③⑦⑧⑩;①④⑤⑥⑨
【分析】(1)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水里游的有海豚,蝌蚪,小鱼;天上飞的有猫头鹰,蝴蝶,蜜蜂,燕子,蜻蜓;地上跑的有小狗,小猫,老虎,大象;
(2)有翅膀的有猫头鹰,蝴蝶,蜜蜂,燕子,蜻蜓;无翅膀的有海豚,小狗,蝌蚪,小猫,老虎,大象,小鱼。
【详解】(1)表格填写如下:
种类 水里游的 天上飞的 地上跑的
动物 ①⑤ ②③⑦⑧⑩ ④⑥⑨
(2)表格填写如下:
种类 有翅膀的 无翅膀的
动物 ②③⑦⑧⑩ ①④⑤⑥⑨
13. 36除以4等于9 四九三十六 9 4 36 4 9 9 4
【分析】除法算式为: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是口诀中的后一个数,除数和商分别是口诀中的前两个数。除法算式从左往右读,数字是几就读几,“÷”读作除以,“=”读作等于。除法算式表示把被除数平均分成除数的份数,商是每份的数;也可以表示被除数里有商个数的除数。
【详解】36÷4=9,这个算式读作36除以4等于9;计算这个算式用的口诀四九三十六,商是9,其中除数是4;表示把3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9;也可以表示36里面有9个4。
14.(1)6
(2)9
(3) 2 6
【分析】(1)用总人数除以每张大桌可以坐的人数即可求解;
(2)用总人数除以每张小桌可以坐的人数即可求解;
(3)大桌从1张开始计算,用总人数减大桌上的人数求出剩余的人数,4和其它整数相乘刚好是剩余的人数即可。
【详解】(1)36÷6=6(张)
都坐大桌,需要准备6张。
(2)36÷4=9(张)
都坐小桌,需要准备9张。
(3)1张大桌:36-6=30,4和其它数相乘不能得到30,不符合;
2张大桌:36-6-6=24,4×6=24(人),符合;
3张大桌:36-6-6-6=18,4和其它数相乘不能得到18,不符合;
4张大桌:36-6-6-6-6=12,4×3=12(人),符合;
5张大桌:36-6-6-6-6-6=6,4和其它数相乘不能得到6,不符合;
两种桌子都坐且正好坐满,需要准备2张大桌和6张小桌(或4张大桌和3张小桌)。
15. ×/÷ ÷ × ÷ ÷ - + ÷
【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表内乘法口诀及表内除法进行解答。
根据口诀一三得三可知,3×1=3;或3÷1=3;
根据口诀四六二十四可知,24÷6=4;
根据口诀二六十二可知,6×2=12;
根据口诀三六十八可知,18÷3=6;
根据口诀二六十二可知,12÷2=6;
9可以分成3和6,即9-3=6;
15和5合起来就是20,即15+5=20;
根据口诀一四得四可知,4÷4=1。
【详解】3×1=3或3÷1=3 24÷6=4 6×2=12 18÷3=6
12÷2=6 9-3=6 15+5=20 4÷4=1
16. 8 16
【分析】一只青蛙有两只眼睛,求4只青蛙有几只眼睛,就是求4个2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一只青蛙有四条腿,求4只青蛙有几条腿,就是求4个4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2×4=8(只)
4×4=16(条)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4只青蛙8只眼睛16条腿。
17.(1) 3 2 3
(2) 3 3 2
【分析】物体的分类与整理,按种类分指的是物体是一样的合在一起,按卡片形状分就是卡片形状是一样的合在一起,据此解答
【详解】(1)填空如下:
( 3 )个,( 2 )个,( 3 )个。
(2)填空如下:
△( 3 )个, ( 3 )个,□( 2 )个。
18.×
【分析】分物体时,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金鱼的总数量除以平均分鱼缸的数量,等于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数量。而题目中未说明平均放,因此每个鱼缸的数量不一定,据此解答。
【详解】20÷5=4(条)
把20条鱼平均放进5个里,每个里一定放了4条。而题干中没有说平均放在5个鱼缸里,则每个鱼缸不一定是4条,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在分物体时,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用总数量÷平均分的份数=每份的数量,由此解答。
【详解】12÷3=4(块)
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一定是4块。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列成加法算式时,用加号连接相同加数,列乘法算式时,用相同加数×个数或个数×相同加数,由此解答。
【详解】4+4+4+4+4=20或5×4=20
5个加数都是4,它们的和是2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乘数×乘数=积,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是口诀中的前两个数,积是口诀中的后一个数。
【详解】3×3=9
两个乘数都是3,积是9。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糖果和牛奶属于食物,足球属于球类,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和是食物,是球类,他们不是同类物品。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
【解析】略
24.30人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排的人数乘站成的排数,即可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合唱比赛,用乘法列式计算。
【详解】6×5=30(人)
答:一共有30人参加合唱比赛。
25.4道; 3分钟
【分析】根据题意,用做题的总道数÷用的分钟数=平均每分钟做几道题;用做题的总道数÷每分钟做题的道数=需要多少分钟;据此解答。
【详解】20÷5=4(道)
18÷6=3(分钟)
答:平均每分钟做4道题,做完18道题需要3分钟。
26.康乃馨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束花的钱数除以花的枝数,求出每枝花的钱数,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康乃馨:15÷5=3(元)
玫瑰:24÷6=4(元)
3元<4元
答:买康乃馨便宜。
27.3种;列表分析见详解
【分析】①当都坐双人自行车:12÷2=6(辆),此时总人数6×2=12(人),满足“坐满”要求。
②当双人自行车5辆,三人自行车1辆时:
(人)
13>12,不符合坐满要求。
③当双人自行车4辆,三人自行车2辆时:4×2=8(人)
2×3=6(人)
8+6=14(人),
14>12,超过12人,不符合“坐满”要求,排除;
④双人自行车3辆,三人自行车2辆时:
3×2=6(人)
2×3=6(人)
6+6=12(人),12=12则满足“坐满”要求;
⑤双人自行车2辆,三人自行车3辆时:
2×2=4(人)
3×3=9(人)
4+9=13(人)
13>12,超过12人,不符合“坐满”要求,排除;
⑥双人自行车1辆,三人自行车4辆时:(人)
⑦当都坐三人自行车时:12÷3=4(辆),此时总人数为:4×3=12(人),满足“坐满”要求。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有3种租车方案,可以租6辆双人自行车,或租3辆双人自行车和2辆三人自行车,或4辆三人自行车。
列表分析如下:
方案 双人自行车 三人自行车 总人数
① 6 0 12
② 5 1 13
③ 4 2 14
④ 3 2 12
⑤ 2 3 13
⑥ 1 4 14
⑦ 0 4 12
28.12;11
12道;11道
【分析】小明每天做题的道数×做的天数=小明做了几道题;小红第一天做题的道数+第二天做题的道数=小红做了几道题。
【详解】4×3=12(道)
5+6=11(道)
答:小明做了12道,小红做了11道。
29.(1)16元;
(2)买5支钢笔和1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元?
【分析】(1)买4根跳绳需要的钱数,也就是4个4的和,用乘法计算,每根跳绳的钱数×跳绳的数量=需要的总钱数;
(2)3是每支钢笔的钱数,3×5是买5支钢笔的钱数,6是文具盒的钱数,3×5+6就是买5支钢笔和1个文具盒一共需要的钱数。
【详解】(1)4×4=16(元)
答:一共需要16元。
(2)根据“3×5+6”提出的数学问题为买5支钢笔和1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元?
30.(1)7;9;10;8
(2)西瓜
(3)苹果
(4)喜欢吃西瓜和桃子的一共有多少人?(答案不唯一)
10+9=19(人)
【详解】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