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课外阅读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唤醒沉睡文物的人
①庄严的神像、奇异的面具、高大的神树……三星堆文物从沉睡中被唤醒。这离不开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们。
②1986年,青铜神树重见天日。刚出土时,只是一堆混杂着泥土的碎片,根本看不出树的形态,甚至找不出一根完整的枝丫。如何让青铜神树重放光彩呢?郭汉中跟随师父杨晓邬接受了这个挑战性任务。他们反复猜测,不断论证,历时多年,做好了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③1990年,修复工作开始了。他们先根据造型、花纹对碎片分类,再把同类的碎片拼接、对位。起初,他们并不知道青铜神树有多高,只能从下往上一点点地摸索,就像完成拼图一样。他们经常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试探每一块残件的合理位置。有时候,为了拼接、固定一块残片,他们需要夜以继日地工作。酷日炎炎,汗水浸透了衣衫;寒风阵阵,他们毫不觉察。两千多个日夜,他们在5米高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终日埋头于青铜神树的修复工作中。七年光阴一晃而过,这株高达396厘米的青铜神树终于被“唤醒”了。它的底座好像小山相连,树上“神鸟”和“飞龙”栩栩如生。据考证,这件青铜神树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体青铜文物。
④作为徒弟的郭汉中,在学习修复技艺的同时,非常重视对传统技艺进行改良创新。2019年末,三星堆新发现六座祭祀坑。如何完整地提取坑内的象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了避免埋藏于地下千年之久的象牙在提取时发生断裂、损坏,郭汉中创造性地自制了许多小工具,解决了象牙提取过程中的难题。他还借鉴了骨科手术的固定方式,采用给象牙打“绷带”的蜡模固型加固方式,保证了上百根象牙安全出坑,开创了考古发掘过程中保护文物的先河,唤醒了更多沉睡的文物。
⑤郭汉中还非常重视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他领衔成立了文物修复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天,他指导徒弟耐心细致地给文物“做手术”:清洗、补缺、粘接、上色、做旧、打磨,一丝不苟。徒弟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手把手地教。郭汉中说:“三星堆的国宝那么多,我这辈子是修复不完的,但我的儿子、我的徒弟们可以继续修复,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文物修复工作者通过不间断的传承与钻研,让更多文物活起来,也让更多国人从这些文物中提升文化自信。”随着工作室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唤醒沉睡文物的队伍。
⑥三尺工作台,装得下古往今来;三十载光阴,换不回青丝如缕。以郭汉中为代表的文物修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逐渐唤醒了沉睡的古蜀文明。
(本文根据相关材料改写)
1.请你根据要求梳理提纲,把握短文的内容要点。
题目 唤醒沉睡文物的人
开 头 第①自然段:三星堆文物被文物修复师修复
中间 第②~③自然段:郭汉中和师父修复青铜神树 第④自然段: 第⑤自然段:
结 尾 第⑥自然段:文物修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让古蜀文明焕发生机
2.短文第③自然段描写了郭汉中与师父一起修复青铜神树的场景,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3.①“唤醒沉睡文物的人”指的是( )。
A.郭汉中
B.文物修复师
C.郭汉中和杨晓邬
D.郭汉中和徒弟
②根据短文内容,谈谈“唤醒沉睡文物的人”都“唤醒”了什么。
4.结合下面两则资料,你对这篇短文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资料一 “这个工作不容易!发扬慢工出细活的精神,慢慢来,久久为功,搞成一件是一件。谢谢你们为文物保护作出的贡献。” ——《新华社:从总书记四川之行读懂“何以中国”》 资料二 仔细观察郭汉中的双手,会发现它们异于常人,虎口处的肌肉高高隆起,这是他常年使用工具的最好证明。 ——《四川工人日报》
【材料一】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①报主②情,江花边草③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④马上行。
【注释】①南北驱驰:戚继光曾在东南沿海一带击败倭寇,又曾镇守北方边关。②主:明朝皇帝。③江花边草:南方江边和北方边塞的花草树木。④横戈:手里握着兵器。
【阅读链接】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祸乱沿海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陆装备优于敌人;他在长城上修建的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材料二】
①袁隆平(1930——2021),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稻田追梦几十年,靠一粒种子改变中国,改变世界。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他研究的中国杂交水稻在40多年间累计增产约8.5亿吨,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多养活约7000万人。他带领科研团队,接连实现水稻亩产700千克、800千克、900千克、1000千克和1100千克的目标。他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给他的奖金全部捐献出去,设立奖励基金,奖给为科研作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们。
②吴孟超(1922—2021),中国科学院院士,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从医70余年,先后完成16000多台手术,成功救治了20000多名患者。他研究出符合中国人体质的肝脏外科手术技术体系,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因为长年握手术刀,吴孟超右手手指严重变形,但他毫无怨言。他拿出个人积蓄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为中国肝胆外科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5.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北驱驰”四字,写尽戚继光的戎马生涯。
B.诗歌的第一句讲的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和北方地区平息纷乱的事迹。
C.诗歌的第二句写诗人自嘲不懂得欣赏江花边月。
D.戚继光不仅仅是抗倭名将,还是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
6.阅读材料二,说说吴孟超、袁隆平身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至少写出三个方面)
7.戚继光抗倭是爱国,革命先烈抗日是爱国,袁隆平爷爷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杂交水稻是爱国,吴孟超爷爷从医70余年成功救治20000多名患者是爱国……作为一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你打算怎样爱我们的祖国呢?请你写在下面吧。
课外阅读(二)。
英雄屹立喀喇昆仑
【题记】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 ——高原边防官兵喜爱的一首歌
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这里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天南海北的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方前往交涉的官兵。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方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去交涉。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见此情景,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官兵们敢于斗争,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涌现出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某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和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典型,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8.题记是写在文章标题之下、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结合短文内容,下面对本文题记的作用描述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
A.巧设悬念 B.点明主题
C.交代背景 D.交代写作目的
9.第二自然段中提到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
A.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
B.挑起事端,试图改变边境管控现状。
C.暴力攻击我方前往交涉的官兵。
D.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
10.下列说法不符合短文意思的是哪一项 ( )
A.来自天南海北的官兵,在喀喇昆仑高原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B.在加勒万河谷事件中,官兵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C.祁发宝等官兵的事迹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D.祁发宝带着5名战士在没有增援队伍的情况下,将外军来犯者击溃驱离。
11.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喀喇昆仑官兵表现出了哪些精神品质
12.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你从文中的英雄官兵身上认识到自己肩上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下面是点点为专刊的“国之重器”栏目搜集的一组材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之重器”指的是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影响深远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尖端装备。
【材料一】
国之重器
2024年,我国各领域都涌现出一批“国之重器”。
“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月球背面采样,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入选“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梦想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具备4种钻探模式和3种取心方式,有望助力全球科学家实现“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的科学梦想。
“深中通道”是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创下了10项“世界之最”,将深圳、中山之间的车程由此前的约2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
【材料二】
三航母时代
辽宁舰:2012年9月25日首艘航母入列
山东舰:2019年12月17日首艘国产航母入列
福建舰:2024年5月1日首艘弹射型航母首次海试
“三航母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的飞跃性增强。首先,航母的优势在于长线控制海上争端,解决远洋作战的问题。其次,中国以后可以常态化应对海上的突发事件,保持常规365天不间断的海上执勤。从辽宁舰的改造,到山东舰的全新制造,再到福建舰的加入,中国海军凭借不懈的努力与卓越的智慧,构建起了强大的海上防线。再次,三艘航母齐聚,不仅是军事实力的直观展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与国家坚定意志的有力彰显,让世界见证了中国捍卫海权、走向深蓝的决心。
【材料三】
“国之重器”命名的浪漫
AG600代号“鲲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水陆两栖飞机,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将其命名为“鲲龙”,寓意着“鲲鹏展翅,蛟龙入海”。“鲲鹏”与“蛟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鲲龙”的命名,既体现了它水陆两栖的特性,也蕴含着航空人对它的期冀与祝福。
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上古时期被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至今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当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时,便以这
一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群为它命名。
《西游记》中,孙悟空经过太上老君炼丹炉的淬炼后,具备了“火眼金晴”的技能。我国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为“悟空”,取“领悟、探索太空”之意,寄托了科学家希望它能够像孙悟空的火眼金晴一样,精准捕捉太空中暗物质踪迹的愿景。
13.材料一介绍三大“国之重器”时,都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 。
14.从材料二中,我们知道了开启“三航母时代”的益处在于:长线控制海上争端、 和 。
15.下面是点点阅读时提出的问题,其中最符合材料三主题的一项是( )
A.“鲲鹏”与“蛟龙”分别出自哪里
B.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C.为什么用“鲲龙”“北斗”“悟空”给国之重器命名
D.孙悟空经过炼丹炉的淬炼后,具备了什么技能
16.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嫦娥六号”“梦想号”和“深中通道”分别代表着中国高度、中国深度和中国速度。
②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都是国产航母。
③北斗星在传统文化中是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群。
17.结合材料,说说你对“‘国之重器’命名的浪漫”中“浪漫”一词的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 国
陈慧瑛
①我在赤道上度过童年。儿时,常常听长辈念叨“唐山”。
②“妈妈,唐山是什么地方?”有一回,我问母亲。
③母亲郑重其事地找来华语课本——从一只雄鸡似的中国地图上,我第一次认识了祖国的容颜。母亲说:“在异国,风是热的,心却凄凉!”
④为了寻找那叶脉似的故土山川,我和母亲告别了美丽的南洋。
⑤我带给祖国的,仅仅是海外孤儿的一瓣心香;祖国给我的,却是作为主人应有的一切,包括尊严。
⑥回到祖国,我一下子变得富有了。我拥有960万平方千米土地上的每一片云霞、每一棵小草、每一朵浪花……还有那无价的自由!
⑦虽然,和许多祖国同胞一样,我心的原野,也受过刀伤火创。我曾悲哀,但从没绝望;我历尽坎坷,但从未彷徨;我熟悉异邦的繁华,但并不向往……
⑧因为,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我的脊梁,便有着可靠的依傍;因为,伟大中华的民族之魂,像巨星,永远在我心头闪亮。
⑨什么是海外赤子最大的依恋?
⑩那就是“祖国”这个光辉的字眼!
为了这缕永恒的痴情,春往秋来,月月年年,我像一尾春蚕,默默地倾吐柔丝,去描绣祖国五彩缤纷的河山。我像一片绿叶,用我的青春,虔诚地布置祖国的春天。我像一只杜鹃,为讴歌祖国美好的未来,甘心啼血而亡……
什么是我心中最大的骄傲?
那便是“祖国”这个神圣的字眼!
1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凄凉— 依恋—
19.短文第 自然段中“永恒的痴情”指的是 。
20.【语文要素】短文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郑重其事”一词表现了母亲对“我”的问题 ,同时也表现了母亲 。
21.“母亲说:‘在异国,风是热的,心却凄凉!’”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22.新育人爱国教育结合反复出现的“祖国”一词,说一说第⑧自然段中“伟大中华的民族之魂”具体指的是什么。
下面是奇奇组负责搜集到的有关“军人之生活”的文章,请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课文同主旨:表达对军人的敬佩)
惦念一片绿
高满航
①将要熄灯时,班长才回到宿舍。他变戏法一样,不知从哪里弄来十多根绿油油的黄瓜,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鲜嫩的黄瓜,祛暑解乏,一人一根。”
②列兵咬一口,鲜嫩脆香,觉出这明显是刚从蔓上摘下来。列兵惊奇:“这是从哪里摘来的黄瓜?”
③“明天带你去,一看便知。”班长笑着对他说。
④列兵好奇得很,不明白在这个只养得活梭梭树的干旱荒漠里,怎能长出如此鲜嫩的黄瓜?
⑤这天,结束训练时,夕阳尚未完全落山。“去不去?”班长笑问。“去。”列兵喜滋滋回应,他一直在等着班长呢。“走。”班长出了宿舍后直奔厨房。班长挑了两桶厨房攒下的废水正往外走。列兵赶忙去接扁担,对班长说:“我来我来。”班长努努嘴对列兵说:“你的在那边。”列兵扭头,看见洗漱池边装满水的两只铁桶。铁桶里的水是战友们洗漱完的废水经过滤后存下来的。
⑥挑着两桶水走在沙地上真是艰难,落地时脚后跟陷在沙里,起脚又换成脚尖戳进沙里,才走出几十米,列兵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⑦班长似乎不是跟列兵走在同一条路上,他随着肩上的担子有节奏地一起一落,走起来让人感觉轻松又麻利,很快就把列兵甩在了身后。
⑧“就在这里。”班长打开了手电筒。
⑨列兵看到,灯光下是四面残缺不全的土墙,铁丝对拉在土墙顶部,算是做了个屋顶,上面罩了一层塑料膜,像是一座简易的蔬菜大棚。
⑩“黄瓜在这里活得成?”列兵迫不及待地走进大棚。
“咱们能在这里扎下根,咱们种下的菜肯定也能活。”
班长跟在后面给列兵打光。列兵看到,空间狭小的大棚里只有四行菜,每行约五六米,大概也就十来株。除了黄瓜外,还有一行西红柿,一行豇豆,一行茄子。在电筒的光照下,四行菜和它们的四行影子根挨着根,就像八队整装待命的士兵。
“慢点,可千万别踩着了。”列兵弯腰往里走的时候,班长急忙叮嘱。列兵顿时紧张起来,不时看着脚下,就像他踩着的不是菜地,而是地雷阵。他也惊喜,在这干旱的荒漠里,竟真就长出了嫩绿的蔬菜。
列兵在大棚外面舀水递给班长,班长猫着身子在里面浇。班长每浇一株菜的时候,都轻轻地捋起底部的叶子,让水恰到好处滴在根部,每株菜不多不少,正好一瓢水,浇完菜之后,班长又小心翼翼地理好根部的叶子。仿佛每一株菜都是襁褓中的婴儿,需要他无微不至的呵护。
“走吧,回。”班长担着空桶走在前面。
列兵把不舍的目光从菜地里收回,挑起空桶紧跟在班长身后。班长大踏步走在前面,列兵紧跟着他投在月光下晃动的影子。那一小片盖着白色塑料膜的蔬菜大棚早已不见了踪影,列兵却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回头去望,仿佛那里藏着他心心念念的宝贝。列兵的家在南方,19年的人生里,他从未如此惦念一片绿色。
“加快速度。”班长在前面催了。“哎——来了。”列兵匆忙回应。
班长已经超出他五六十米。列兵不得不收回对大棚里那片绿色的惦念。他跑步去追班长,空水桶晃动的“吱扭扭”声在荒漠里分外响亮。
(文章有删改)
23.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请根据内容梳理并填空。
惦念一片绿 起因 ,列兵想明白其中原因。
经过 列兵跟随班长, 。
结果 班长担着空桶,列兵 。
24.第 段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班长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班长每浇一株菜的时候,都轻轻地捋起底部的叶子,让水恰到好处滴在根部,每株菜不多不少,正好一瓢水,浇完菜之后,班长又小心翼翼地理好根部的叶子。
25.有人认为文章第④段可以删掉,不影响文章大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26.挑战题
文章中提到“列兵却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回头去望”,如果此时你是列兵,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说说你的心理活动。
那一小片盖着白色塑料膜的蔬菜大棚早已不见了踪影,列兵却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回头去望,仿佛那里藏着他心心念念的宝贝。
温馨提示:可以从惦念蔬菜是否安稳生长、蔬菜在荒漠生长的启示等方面想象哦。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郭汉中在学习修复技艺的同时,对传统技艺进行改良创新;郭汉中非常重视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
2.从文中的“酷日炎炎,汗水浸透了衣衫;寒风阵阵,他们毫不觉察。两千多个日夜,他们在5|米高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终日埋头于青铜神树的修复工作中。七年光阴一晃而过,这株高达396厘米的青铜神树终于被‘唤醒’了”中,我感受到文物修复工作很不容易,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我很敬佩这些文物修复师。
3.B;“唤醒沉睡文物的人”,唤醒了三星堆的文物,如青铜神树、象牙等;唤醒了更多人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唤醒了古蜀文明,让其焕发生机;也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意识。
4.①结合资料一体会到文物修复者们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品质;②结合资料二体会到郭汉中的认真刻苦、踏实努力、尽职尽责、不辞辛苦;③综合两则材料内容,体会到对文物修复师的敬佩、赞叹、赞美和感谢之情。
【答案】5.C
6.①爱岗敬业:②致力于科学研究;③设立基金,培养科技人才。
7.努力学习知识,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活动;诚实守信、勤劳勇敢、自律自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素质。
【答案】8.B
9.D
10.D
11.①团结奋战、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②敢战善战、坚决打赢的使命担当;③以身报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12.示例:我们要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坚定
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全面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的意识,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答案】13.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三大“国之重器”的特点和优势,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
14.构建海上防线;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与国家坚定意志
15.C
16.正确;错误;正确
17.“浪漫”在这里指“国之重器”的命名是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成就相结合,如AG600代号为“鲲龙”,就借助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神兽“鲲鹏”“蛟龙”之名,既体现了它水陆两栖的特性,又蕴含着航空人对它的期冀与祝福。通过寓意深远的名字体现科技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寄托了对科技发展的美好期许和祝福,表达了对科技探索、未知宇宙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答案】18.悲凉;留恋
19.爱国之心
20.非常重视;对祖国强烈的思念
21.生活在异国,虽然风景美丽、气候温暖,但内心却为远离祖国、远离亲人,甚至遭受歧视冷落而时常感到悲伤。
22.由反复出现的“祖国”一词可知,第⑧自然段中“伟大中华的民族之魂”指的是热爱祖国的深情。
【答案】23.班长拿出新鲜的黄瓜分给大家,列兵觉得干旱荒漠能长出黄瓜很稀奇;来到了蔬菜大棚里,还帮助班长浇菜;担着桶去追班长
24.表现了班长对蔬菜的爱惜与珍视
25.我觉得不能删去,第④段借列兵的心理说出了他们所处的环境,为下文在荒漠中种出了蔬菜埋下了伏笔,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26.这些娇嫩的蔬菜,能在这茫茫荒漠中扎根生长,真不容易,希望这些蔬菜能够茁壮成长,不要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