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第2章 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1.通过三组算式的运算,比较每组加数的位置与运算结果的关系,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重点)
2.通过三组算式的运算,观察结果与算法的关系,总结加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重点)
3.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能正确地使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解决问题.(难点)
学习目标
情境引入
战国时期的宋国有个很喜欢猴子的人,他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他的心意.为了饲养猴子,他宁可减少全家的口粮,也要满足猴子的需求.然而,家里却越来越贫困,只能减少猴子吃桃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服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从今天开始给你们的桃子改为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了吧?”猴子一听十分恼怒,想了一会他又说:“给你们的桃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一听,一个个都在地上打起滚来,非常高兴.
抢答: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一、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
问题1 计算下列各式,比较以下各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每组中两个算式有什么特征?
(1)30+(-20),(-20)+30;
(2)(-7)+(-12),(-12)+(-7);
(3)(-37)+13,13+(-37).
提示 (1)10,10.
(2)-19,-19.
(3)-24,-24.
特征: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加数相同,位置不同.
问题2 小组合作思考下面三个问题并回答:
(1)小学学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还适用吗?
提示 适用.
(2)比较每组加数的位置与运算结果的关系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精炼的语言叙述这一结论吗?
提示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能把该规律用字母表示吗?
提示 a+b=b+a.
知识梳理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 不变.即a+b= .
和
b+a
二、有理数的加法结合律
问题3 独立计算各式:
(1)8+(5+3),(8+5)+3;
提示 16,16.
(2)[(-7)+(-13)]+(-11),(-7)+[(-13)+(-11)];
提示 -31,-31.
(3)[(-22)+(-27)]+(+27),(-22)+[(-27)+(+27)].
提示 -22,-22.
问题4 小组通过讨论思考下面三个问题并解答:
(1)每组中两个式子的结果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猜想;
提示 结果相同.
(2)请用精炼的语言把得到的结论概括出来;
提示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3)能用字母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吗?
提示 (a+b)+c=a+(b+c).
知识梳理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___不变.即(a+b)+c= .
和
a+(b+c)
计算:
(1)(-27)+13+(-43)+46;
例1
解 原式=[(-27)+(-43)]+(13+46)=(-70)+59=-11.
(2)5.75+(-8)++4;
解 原式=+(-8)+4=2.
(3)++(-3.125)+;
解 原式=+=1+(-13)=-12.
(4)2.63+++1.01++0.36.
解 原式=(2.63+1.01+0.36)++=4+1+=.
反思感悟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
(2)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
(3)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
(4)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先相加——凑整法.
(5)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同形结合法.
计算:
(1)26+(-14)+(-16)+18;
跟踪训练1
解 原式=26+18+[(-14)+(-16)]
=44+(-30)
=14.
(2)(-2.48)+4.33+(-7.52)+(-4.33).
解 原式=[(-2.48)+(-7.52)]+[4.33+(-4.33)]
=(-10)+0
=-10.
某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南北方向巡视维修,某天早晨他们从A地出发,晚上最终到达B地,约定向北为正方向,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18,-9,+7,-14,+13,-6,-8.
(1)B地在A地何方,相距多少千米?
例2
解 (+18)+(-9)+(+7)+(-14)+(+13)+(-6)+(-8)
=[(+18)+(+7)+(+13)]+[(-9)+(-14)+(-6)+(-8)]
=38+(-37)=1(千米).
故B地在A地正北方,相距1千米.
(2)若汽车行驶1千米耗油a L,求该天耗油多少L.
解 该天共耗油(18+9+7+14+13+6+8)a=75a(L).
故该天耗油75a L.
每袋小麦的标准质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单位:千克)记录如下: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这10袋小麦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这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跟踪训练2
解 每袋小麦超过90千克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1,+1,+1.5,-1,+1.2,+1.3,-1.3,-1.2,+1.8,+1.1.
列出10袋小麦与标准质量的差值如表所示(单位:千克).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5 -1 1.2 1.3 -1.3 -1.2 1.8 1.1
这10袋小麦与标准质量的差值的和为
1+1+1.5+(-1)+1.2+1.3+(-1.3)+(-1.2)+1.8+1.1
=[1+(-1)]+[1.2+(-1.2)]+[1.3+(-1.3)]+(1+1.5+1.8+1.1)
=5.4(千克).
因此,这10袋小麦的总质量为90×10+5.4=905.4(千克).
这10袋小麦总计超过5.4千克.
1.7+(-3)+(-4)+18+(-11)=(7+18)+[(-3)+(-4)+(-11)]是应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分配律
D.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
2.计算+(+4.71)++(-6.71)的结果为
A.-2 B.3
C.-3 D.-1
√
解析 原式=+[(-6.71)+(+4.71)]=1+(-2)=-1.
3.七年级(1)班一学期班费收支情况如下(收入为正):+250元、-55元、
-120元、+7元.该班期末时班费增加了
A.82元 B.85元
C.90元 D.95元
√
4.计算:3++5+.
解 原式=+=9+(-11)=-2.
5.计算下列各题:
(1)+++;
解 原式=+=+=-.
(2)0.75+(-2)+(-3)+1.25.
解 原式=(0.75+1.25)+[(-2)+(-3)]=2+(-5)=-3.
6.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4,2.5,3,-0.5,1.5,3,-1,0,-2.5.则这10筐苹果总质量为多少千克?
解 2+(-4)+2.5+3+(-0.5)+1.5+3+(-1)+0+(-2.5)
=(2+3+3)+(-4)+[2.5+(-2.5)]+[(-0.5)+(-1)+1.5]
=8+(-4)=4(千克).
所以这10筐苹果的总质量为30×10+4=304(千克).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