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3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第2章 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1.借助具体实例,推导并准确阐述有理数减法法则,能用字母清晰表示.(难点)
2.能够准确、迅速且灵活地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各类有理数的减法运算.(重点)
3.领会数学中的转化思想,熟练将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加法运算,提升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情境引入
如图是某年冬季北京天气预报网上连续五天的北京天气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得知北京从周五到下周二的最高温度为6 ℃,最低温度为-8 ℃.那么它的温差怎么算?
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问题1 北京某天气温是-3 ℃~3 ℃,这天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呢?
提示 6 ℃.
问题2 (1)怎样理解3-(-3)=6?
提示 3 ℃和-3 ℃的温差为6 ℃.
(2)想一想:3+( )=6.
+3
问题3 计算:
9-8= ,9+(-8)= ;
15-7= ,15+(-7)= .
从以上式子中,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1
1
8
8
结论: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知识梳理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 这个数的 ,即a-b= .
加上
相反数
a+(-b)
计算:
(1)(-3)-(-5);
例1
解 原式=(-3)+5=2.
(2)0-7;
解 原式=0+(-7)=-7.
(3)7.2-(-4.8);
解 原式=7.2+4.8=12.
(4)-5.
解 原式=+=-8.
反思感悟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减号转化为加号,同时要注意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这样就可以用加法来解决减法问题.
(1)下列括号内各应填什么数?
①(+2)-(-3)=(+2)+( );
②0-(-4)=0+( );
③(-6)-3=(-6)+( );
④1-(+39)=1+( ).
跟踪训练1
3
4
-3
-39
(2)口算:
①6-9= ;
②(+4)-(-7)= ;
③(-5)-(-8)= ;
④(-4)-9= ;
⑤0-(-5)= ;
⑥0-5= .
-3
11
3
-13
5
-5
二、有理数减法的应用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 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4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例2
解 8 848-(-154)=8 848+154=9 002(米).
故两处高度相差9 002米.
反思感悟
有理数减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弄清问题的实质,列式计算,解答实际问题.
某地一周五天内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记录如表,哪一天的温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最大,哪一天的温差最小?
跟踪训练2
一 二 三 四 五
最高气温(℃) -1 5 6 8 11
最低气温(℃) -7 -3 -4 -1 2
解 -1-(-7)=-1+7=6;
5-(-3)=5+3=8;
6-(-4)=6+4=10;
8-(-1)=8+1=9;
11-2=9.
故周三温差最大,周一温差最小.
三、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知识梳理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的A,B两点之间距离公式为AB=|b-a|.
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利用有理数减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点A,B之间的距离:
(1)a=0,b=6;
例3
解 AB=|b-a|=|6-0|=6.
(2)a=2,b=6;
解 AB=|b-a|=|6-2|=4.
(3)a=2,b=-6;
解 AB=|b-a|=|-6-2|=|-8|=8.
(4)a=-2,b=-6.
解 AB=|b-a|=|-6-(-2)|=|-6+2|=4.
反思感悟
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a,b两数的差的绝对值.
(1)求数轴上表示+3与-8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跟踪训练3
解 |(+3)-(-8)|=11.
(2)已知|x-4|=3,求x.
解 由|x-4|=3得x=7或x=1.
1.计算:
(1)(+7)-(-4);
解 (+7)-(-4)=7+4=11.
(2)(-0.45)-(-0.55);
解 (-0.45)-(-0.55)=-0.45+0.55=0.1.
(3)0-(-9);
解 0-(-9)=0+9=9.
(4)(-4)-0;
解 (-4)-0=-4.
(5)(-5)-(+3).
解 (-5)-(+3)=-5+(-3)=-8.
2.计算:
(1)比2 ℃低8 ℃的温度;
解 2-8=-6(℃).
(2)比-3 ℃低6 ℃的温度.
解 -3-6=-9(℃).
3.小明家蔬菜大棚内的气温是24 ℃,此时棚外的气温是-13 ℃,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多少℃?
解 24-(-13)=24+13=37(℃).
故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37 ℃.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