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渔歌》,了解和感受歌曲的旋律,感受音乐家创作的思路和来源。
2、了解渔歌的特点。
3、了解雷州半岛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难、点
1、用方言学唱《渔歌》,感受歌曲特点。
2、了解渔歌的起源、特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渔歌的资料。
教学方法
欣赏法、演唱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介绍哩哩美调。
据考证,“哩哩美”渔歌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当时的临高县令谢渥,体恤民众,重视渔业,渔业生产连年丰收,渔村处处回荡着渔姑卖鱼的甜甜的叫卖声。据专家考证,渔姑的叫卖声成了“哩哩美”渔歌的最初旋律,后来,渔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如赶海、织网、婚嫁等,仍以该旋律为音乐主题,并不断完善,形成了优美动听的“哩哩美”渔歌调。
“哩哩美”渔歌由于曲调优美动听,渐渐地,它已不再是渔村的专利,它随着渔姑的口传,逐渐传唱到临高内地的广大农村,成为农村里的人们,尤其是广大的年轻人随口哼唱的歌调。渔歌《哩哩美》从产生到历经上千年的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愈加焕发出了灿烂的夺目光彩,并已走向了我国的艺术殿堂。
二、欣赏《渔歌》。
1、教师范唱: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
2、学生演唱歌曲。
3、指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教师指出演唱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认真思考。同时,回放上课时演唱歌曲的录像,让学生在直观的通俗易懂的声乐教学中,从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和老师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回放四次),针对上课时存在的问题,逐一找到解决的办法。
4、教师启发学生分析作品,并做歌曲处理:演唱时要抓住歌曲的艺术形象,注意声音位置的统一性,保持气息、喉头的平稳。
5、学生完整演唱作品:要求在自然声区内尽量将歌唱技术的控制与运用结合,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三、小结。
渔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创造的音乐,十分淳朴、贴近生活。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雷州半岛的哩哩美调《渔歌》,反映了渔民修船、补网、打渔时的忙碌场景,很有地方特色。希望同学们可以多多了解这类民歌,为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扬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