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大意。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
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感知内容,理清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作为学者的胡适在自己的传记里是怎样写自己母亲的呢 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语言记叙了母亲含辛茹苦地教育子女的几件事,我们来学习本文,体会一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学习这篇文章,或许你会受到人生的教育和启迪。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 请找出有关事件,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复述故事情节。
a.每天叫我早起,谆谆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
c.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d.新年到来,大哥的债主来讨债,母亲从不骂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一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
e.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是忍着,忍到不可再忍时,就痛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一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f.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
三、研讨人物
1、四人一组讨论: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
教师结合分析,说说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为什么说“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
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本文行文质朴自然,饱含深情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敬爱之情。
四、问题探究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合作探究明确)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教学反思】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大意。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
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体验与反思,品味质朴真切的语言,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产生的影响。拓展与延伸,感悟母爱的伟大。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了解了一位慈祥而又严厉、教子有方、待人接物善良宽容、忍辱负重又不乏刚气的母亲。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却极少抒情的句子,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 请你认真读课文,找出这些饱蘸感情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二、研读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找出一些句子细细品味感悟。
如:“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作者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如:“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眼病。”——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如:“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如实道来,真诚倾吐,但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作为颇有名气的学者胡适,在行文时却极注意用词的分寸,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体会。
a.…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b.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既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又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c.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
三、拓展延伸
1、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2、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
3、学生自读朱德、老舍、邹韬奋三人写的母亲作品,并分析几位母亲的品质。
四、布置作业
1、仿写句子。例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语文导学案》P14家庭作业(必做部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