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古诗三首
21
《凉州词》
凉州词
“凉州”是地名,属西北边地在今天的甘肃省,是守卫边境的要地。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凉州词》名为词,实为曲,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是以前的人们根据在凉州这一带流行的曲子所填的词。
王翰(687-726),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王翰是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作者简介
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场少年、以及欢歌饮宴等,
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
自读提示:
诗人在诗中填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凉州词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pí
琵
琶
pá
cí
词
催
cuī
醉
zuì
hàn
翰
催
醉
“词、催、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词”和“催”是左窄右宽;“醉”左右结构匀称。
词
借助注释,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有节奏地朗诵诗歌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唐)王翰
借助注释,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有节奏地朗诵诗歌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知识链接:
夜光杯:传说中周穆王时西域胡人用晶莹的白玉精制而成的酒杯,光亮无比故称夜光杯,这里泛指西域用白玉制成的酒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读一读,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诗句理解指导
葡萄美酒夜光杯
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
丰盛的宴席啊,多么热闹的宴饮场面,可是这样香醇的美酒到嘴边,将士们喝到了吗?
欲饮琵琶马上催。
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
琵琶在助兴欢快的音乐催促着将士们开怀畅饮。
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这一“催”,画面就一转,
诗人就开始写什么地方了?
残酷的战场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
黄沙滚滚 横刀跃马
出生入死 短兵相接
浴血奋战 血染沙场
战争是这样的残酷,所以诗人在诗的最后疾呼: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谁读懂了他的意思?
战争残酷,没有多少人能够平安回来,那么更多的人都怎么了?我们在诗中探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岑参《胡歌》
奔赴战场,更多的人都战死了。可诗人王翰是怎么来表现将士们为国捐躯的?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来?
[沙场] 战场。
1.为什么上战场了还要喝醉呢?
2.即将上战场的将士们心中有许多不舍,他们不舍得是什么?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
正是因为将士们有“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气度,才有“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让我们把这份豪迈气度用朗读表现出来。
思考:这首诗表现出什么?
主题概括:
这首诗这首诗描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悲壮。
《凉州词》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主题思想
疑难解答
1.题目中的“词”应该如何理解?
2.从首句中提到的“酒”“杯”你能够想到一个怎样的场面?前两句描绘的是军中的情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这里的“词”不是文学体裁中的“词”指的是有组织的语言、文字,因此本诗仍是属于诗的范畴。
一“酒”一“杯”,使读者仿佛看到军人们豪饮的热闹场面;而第二句有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催促出征的琵琶号角;寥寥几笔,写出了边关即热闹又紧张的、悲壮的氛围。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古诗三首
21
《凉州词》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