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8 16:05:01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流砥柱领航向,全民族抗战铸辉煌
台湾光复
中共七大
01
素养目标
03
整体感知
04
问题探究
05
拓展延伸
06
课堂反馈
07
板书设计
08
作业布置
02
新知导入
本课定位
大单元贯通总纲
纵向时间串联:以“中共引领抗战”为主线,衔接统一战线形成、敌后战场开辟与抗战胜利,展现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再到胜利的完整周期,凸显本课“中流砥柱作用总结与价值升华”核心地位。
横向维度拓展:从政治引领、战略指导、战场实践、国际协作四维,呈现中共引领全民族抗战的多元路径与胜利的立体影响。
核心定位锚定:聚焦“中共如何引领抗战胜利”与“胜利意义”,突破仅讲结果的局限,让学生理解党的领导是抗战核心力量,为单元学习收尾。
素养目标
2022年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共七大、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的史实,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体会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展现的民族精神。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梳理“中流砥柱引领 — 准备 — 反攻 — 胜利”的时空脉络。(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
2.运用唯物史观整合中共政治引领、战略指导、群众动员等史料,客观论证“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历史解释与唯物史观)
3.感悟中共引领抗战胜利的艰辛历程,理解“党的领导是胜利的根本保证”,树立“爱党爱国、团结奋进”的家国情怀,增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责任感。(家国情怀)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政治、战略、实践层面);中共七大的内容与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难点:从政治引领、战略指导、群众动员等维度,论证“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新知导入
狄仁杰的迷惑
新华社北京2025年10月24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4日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
思考:为什么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离开祖国怀抱50年之久的台湾为何能够回归?
台盟中央在京开展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系列活动
任务01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副标题:从主张到实践,引领抗战方向)
问题链导学:
Q1.基础识记: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关键事件有哪些?
Q2.理解分析:《论持久战》中“防御、相持、反攻”三阶段的科学预见,对全国抗战有何重要作用?
Q3.拓展应用:结合抗日根据地建设举措,说明其如何为抗战胜利筑牢“物质与群众基础”?
新知讲解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提出者。
全民族团结抗战维护者
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抗日根据地建设奠基者
政治领导力与战略策略指引者
新知讲解
1、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中共召开会议,确定全民族抗战路线,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共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郑重提出“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主张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
1937年8月
1937年11月后
洛川会议,图为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林伯渠
1931年9月18日
1936年12月12日
1935年8月
率先提出抗日主张
“八一宣言”呼吁团结抗日
促成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35年8月《八一宣言》
Q1.基础识记: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关键事件有哪些?
九一八事变后率先提出抗日主张;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团结抗日;西安事变中促成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新知讲解
2、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提出者
你同意哪种观点?
“亡国论”
“速胜论”
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
——汪精卫《最后关头》
再战半年,最多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1938年10月,《中央周刊》
抗战初期国民党内部流传的言论
新知讲解
毛泽东是如何驳斥“亡国论”与“速胜论”的?
速胜论
亡国论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日本
中国
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
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
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
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1937年工业总产值 日本 60亿美元
中国 13.6亿美元
毛泽东认为战争胜利的根源在哪里?
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
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历史解释】《论持久战》的发表有何意义?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Q2.理解分析:《论持久战》中“防御、相持、反攻”三阶段的科学预见,对全国抗战有何重要作用?
为全国抗战提供清晰战略指引,帮助军民摒弃“速胜论”或“亡国论”的错误认知,树立持久抗战信心,避免盲目悲观或冒进,为抗战胜利奠定战略思想基础。
点击播放视频
新知讲解
3、全民族团结抗战维护者
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调整侵华策略,逐渐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1939年7月,中共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投降,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的方针。
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投降、分裂、倒退活动日益严重,团结抗战 的局面出现严重危机。
在国民党发动严重反共高潮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团结抗战大局。
新知讲解
4、抗日根据地建设奠基者: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
军事
政治
经济
展开群众性的
人民游击战争
减租减息
大生产运动
建立
抗日民主政权
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按照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原则,实行民主建政
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根据地民主政权成为全国政权建设的模范。
推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 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调动各阶级抗战积极性。
新知讲解
5、政治领导力与战略策略指引者,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抗战大局。
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的坚强核心,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任务02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副标题:凝心聚力,锚定革命航向)
问题链导学:
Q1.基础识记: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及核心政治路线是什么?
Q2.拓展应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长远影响?
Q3.理解分析:为何说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延安宝塔山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中共“七大”会址
中共“七大”会场
背景:抗战胜利前夕
时间:1945年4月
地点:延安
新知讲解
Q1.基础识记: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及核心政治路线是什么?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45年4月
陕西延安
总结
路线
选举
确立
中共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总结了抗战的丰富经验。
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新知讲解
点击播放视频
Q2.拓展应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长远影响?
不仅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指明方向、奠定思想基础,更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指引中国逐步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深刻影响中国革命发展进程。



线
意义:
如何夺取抗战的胜利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胜利后走什么道路
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团结的大会!
胜利的大会!
新知讲解
Q3.理解分析:为何说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大会总结抗战经验、统一思想认识,提出成立联合政府主张,明确革命目标;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全党提供思想引领,凝聚全党力量,为抗战彻底胜利和后续革命发展锚定航向。
任务03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副标题:决战时刻,迎来民族胜利)
问题链导学:
Q1.基础识记:中国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推动中国军民转入全面反攻的关键事件及日本投降的核心时间节点分别有哪些?
Q2.拓展应用: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全国抗日力量发起反攻,这一举措在当时对凝聚国内抗战力量、加速日本投降进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945.5
1945.7
1945.8.6/8.9
美国投下原子弹
1945.8.8
苏联对日宣战
1945.8.9
毛泽东发表声明
1945.8.15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9.2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新知讲解
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
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945.10.25
Q1.基础识记:中国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推动中国军民转入全面反攻的关键事件及日本投降的核心时间节点分别有哪些?
【时空观念】根据时间轴,简述日本投降的过程,并概括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局部反攻时间:1944年;关键事件:1945年7 月《波茨坦公告》发表、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核心时间节点: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掷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8月9日,美国投掷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
美国重创日本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东北
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占柏林,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
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投降
1、战略反攻(国外):
欧洲战场
太平洋战场
苏日战场
新知讲解
《波斯坦公告》
1945年7月,美、英、中三国代表在德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并规定《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新知讲解
八路军进攻新保安
八路军解放张家口
八路军解放山海关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战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中国军队对日寇发动全面反攻
1、战略反攻(国内):
国内反攻:敌后战场为主力,正面战场配合
Q2.拓展应用: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全国抗日力量发起反攻,这一举措在当时对凝聚国内抗战力量、加速日本投降进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声明明确了全国反攻的战略方向,统一了各抗日武装的行动目标,激发了敌后军民、正面战场部队及广大民众的抗战士气,形成全国范围的反攻合力;同时向日军传递出中国抗战力量“决战到底”的决心,瓦解其抵抗意志,加速了日本军事部署的崩溃,为后续日本宣布投降、签署投降书奠定了军事与心理基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之后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
新知讲解
2、日本投降:
点击播放视频
1945年9月9日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向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呈降书。
1895-1945
日占台湾50年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受降仪式)
台湾也回到了祖国怀抱
新知讲解
2、日本投降:
2025年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这集中反映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集体意志,是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这一重要史实和民族荣光的有力举措。
任务04 胜利密码 ——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意义
(副标题:溯源聚力,铭记胜利价值)
问题链导学:
Q1.基础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Q2.理解分析:抗日战争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Q3.拓展应用: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当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何启示?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新知讲解
合作探讨: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抗战胜利原因
原因层次 核心内涵 史料支撑
根本原因 全民族抗战(各阶层团结御敌) 华侨捐款数据、正面战场会战记录、根据地群众参军统计
关键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全面抗战路线文件、敌后根据地发展数据、统一战线维护史实
重要原因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爱国官兵的牺牲 台儿庄战役战报、张自忠等英烈事迹
国际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苏联对日宣战声明、美国援华物资统计、《联合国家宣言》
根本原因:全民族抗战(各阶层团结)
关键原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重要原因: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爱国官兵牺牲
国际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Q1.基础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中国战区接受日本投降的会场
对中华民族
2、抗战胜利的意义
新知讲解
点击播放视频
Q2.拓展应用:抗日战争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第六单元
③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和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欧和德国联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
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有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国际上
新知讲解
2、抗战胜利的意义
Q2.拓展应用:抗日战争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抗战精神
家国情怀
Q3.拓展应用: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当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何启示?
启示我们需坚持全民族团结,凝聚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要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传承抗战中“不畏强暴、抗争到底”的精神;同时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教学板书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终获全胜:从战略反攻到民族重生
┌─砥柱何在?─┐ ┌─航向何来?─┐ ┌─终战如何?─┐ ┌─胜利何意 ─┐
│ 中共中流砥柱 │→│ 思想旗帜定调 │→│ 全面反攻光复 │→│ 民族复兴转折 │
(中流砥柱领航向,全民族抗战铸辉煌)
1.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阐明了抗战的总方针。其意义是( )
A.促成皖南事变的和平解决 B.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C.推动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D.指导全民族坚持抗战
2.如图这组抗日战争中的照片最能体现( )
A.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B.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C.人民游击战争的强大威力
D.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D
B
课堂反馈
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其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投放原子弹 B.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
4.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使中国收回了由于不平等条约而失去的一部分主权,也收回了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大部分失地,被强割出50余年的台湾、澎湖列岛等地,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 )
A.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B.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C.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D.增强了中国人民民族自尊心
C
C
课堂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