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化学史是科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科学家与对应成果不匹配的是
选项 A B C D
科学家 道尔顿 门捷列夫 屠呦呦 阿伏加德罗
成果 原子论 元素周期律 牛胰岛素 分子学说
A.A B.B C.C D.D
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B.过氧化钠常用于潜水艇里的氧气供给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与胃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D.钠着火可用灭火器扑灭,因喷出的可隔绝空气
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与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保存在水中,取用时可用镊子、小刀等
B.新制氯水存放在无色试剂瓶中,方便观察颜色变化
C.实验室制备氯气及相关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D.用剩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下水道,避免污染试剂瓶
4.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分类法均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钠的颜色属于实验法,通过感官直接获取信息
B.把金属分类为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用了观察法
C.实验时将Cu与反应的现象和Fe与反应对比,用了分类法
D.分析钠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共性,归纳其化学性质,涉及比较法
5.下列关于“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质量的物理量,单位为“g”
B.1 mol任何微观粒子所含的粒子数均约为
C.1 mol 的质量为18 ,其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约为22.4 L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pH试纸可测定溶液的pH B.通过灼烧可区别焦炭粉和粉末
C.用水可区别硫黄(难溶于水)和粉末 D.用溶液可鉴别溶液和盐酸
7.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8.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回收空气中的工艺,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化学方程式不符合题意的是
A.吸收器:
B.沉淀器:
C.熟化器:
D.煅烧炉:
9.部分钠、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处对应物质是唯一的
B.将f通入水中可生成e和g
C.d溶液与g溶液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d溶液与e溶液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D.a是一种密度大于水,且质地较硬的金属
10.下列关于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约为1 mol
B.同温同压下,与气体体积相等
C.气体体积约为2.24 L,对应条件一定是“标准状况”
D.同温同压下,气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11.一定条件下,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通常情况下,2.24 L完全反应时消耗Na原子数为
B.反应②中, 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
C.反应③中, 盐酸完全反应,生成NaCl中数目为
D.反应④为分解反应,11.7 gNaCl完全反应,生成中含原子数目为
12.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均正确且有关联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固体析出 钠比铜活泼
B 向含钠的化合物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该化合物一定是NaOH
C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该固体一定含有或
D 铁丝在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加水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Fe和反应生成
A.A B.B C.C D.D
13.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Al和Mg与足量盐酸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B.等物质的量的氦气与氢气所含原子数目相等
C.等质量的和中所含氧原子数目相等
D.的溶液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和KOH溶液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KOH溶液反应产物的种类与反应温度有关
B.反应①中生成KCl与K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D.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解答题
15.某实验小组的化学实验共需要480 mL 0.1 NaOH溶液,配制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上述溶液要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 g。
(2)配制过程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3)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主要有:称量、溶解、冷却、 、加蒸馏水、定容、摇匀、装瓶。定容操作是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 时,改用 (填操作过程)。
(4)下列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没有洗涤溶解所用的烧杯和玻璃棒
B.容量瓶没有干燥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称量时将样品放置在滤纸上
(5)某同学发现实验室有用于浸泡油污的10的NaOH溶液,若用该溶液配制上述实验用NaOH溶液,则需10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mL。
(6)取200 mL 0.1 NaOH溶液于烧杯中,加入1.0 g铝粉,发生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的体积为 mL。
16.以NaCl为原料可制得多种化工产品,如图1所示,A为碱,B、C为单质(提示:HClO是弱酸,HCl是强酸)。
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填化学式,下同);C是 。
(2)写出B和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
(3)“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
(4)写出C在装有B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
(5)用如图2所示装置探究B的性质。实验发现,干红纸条不变色,湿红纸条褪色,可得出结论: 。溶液X可以是 。
(6)将B通入盛一半水的广口瓶中,得到溶液M。光照M过程中,溶液pH、广口瓶中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解释溶液pH和体积分数出现上述趋势的原因: 。
17.和Na共热条件下可能生成、、C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反应产物做如下实验。已知:作干燥剂,只吸收水蒸气;碱石灰作干燥剂,既能吸收水蒸气,又能吸收、等酸性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粉末的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加热固体粉末的操作方法是 。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3)拆去B的后果是 。
(4)实验中,先点燃 (填“A”或“C”)处酒精灯,后点燃另一处,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5)当Na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取2.24 g装置C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进行如下实验:
①完成操作1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字母)。
a. b. c. d.
②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优质漂白剂。以氯酸钠()为原料制备粗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纯易分解爆炸,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在10%以下比较安全;
②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存在,在酸性溶液中迅速分解;
③含水的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溶解池”中,为了加快溶解,可进行的操作是 (填名称)。
(3)如果试剂X选,则反应池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液体的沸点随着压强减小而降低。“减压蒸发”的目的是 。“冷却结晶”之后的操作是 (填名称)。
(5)测定产品纯度。取w 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250 mL溶液,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适量稀硫酸和足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再加入溶液恰好至蓝色溶液变为无色。有关反应如下:
① (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②。
该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w、c、V的分式表示,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可不化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D B A D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D C B
15.(1)2.0
(2)B
(3) 转移 1-2 cm 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4)C
(5)5.0
(6)672
16.(1)
(2)
(3)
(4)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出现白雾
(5) 干燥的没有漂白性,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溶液
(6)氯水中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和,是弱酸,是强酸,溶液降低,随着光照时间延长,产生增多,体积分数增大(合理即可)
17.(1) 避免生成的水倒流至试管底,使试管炸裂 点燃酒精灯,来回移动加热试管之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2) 分解反应
(3)分解产生的水蒸气与Na反应,干扰实验(合理即可)
(4) A 排尽装置内空气
(5) bc
18.(1)
(2)搅拌(或适当升高温度,合理即可)
(3)
(4) 降低蒸发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分解 过滤、洗涤、干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