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课件(共34张PPT) 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1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课件(共34张PPT) 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28 17:0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三节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1.结合所学数学知识,推测干海子特大桥段使用双螺旋设计的原因。
2 结合身边的例子,与同学分享家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雅西高速公路是连接四川雅安和西昌的高速公路,全长 240 千米,一路上跨越了青衣江、大渡河等河流和 12 条地震断裂带,共架设了 270座桥梁,公路展布在崇山峻岭之中,号称“云端上的高速公路”。在干海子特大桥段,路桥工程师创造性地使用了穿越隧道的双螺旋大桥设计,绕山而行,使得 10 千米的路程完成了 300 多米的爬升。雅西高速公路历经五年建成通车,改写了横断山区交通不便的历史,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图 4-31 雅西高速公路
图4-30 雅西高速公路线路及双螺旋隧道示意
核心素养
理解交通建设(如山区公路、沿海港口)需适配自然环境,认识过度建设对生态的影响,树立兼顾通行需求与生态保护,实现人地和谐的意识。
通过读交通分布图、设计出行路线,提升读图与规划能力,培养分析区域交通需求的实践素养。
对比东西部(如东部高铁密集、西部公路为主)交通差异,明确区域交通特色,建立交通分布与自然、经济条件关联的认知。
分析地形、经济、人口对交通布局的影响,理解交通与产业、生活的联动,把握交通发展的多因素制约。
人地协调观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铁路干线分布(如三横五纵)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重点
分析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
选择合适交通运输方式的判断
难点
目录
Contents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01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02
交通运输业的概况
概念: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交通运输业的概况
作用:它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
交通运输业的概况
地位
01
基础性
02
先导性
03
战略性
ONE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总体成就
交通线路总长度、运输工具数量均大幅度增长
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总体成就
交通干线由沿海向内地和边疆逐渐延伸,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运输能力不断提高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总体成就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管道、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民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西部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
国家相继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滇藏等联系西藏的干线公路
青藏
川藏
新藏
滇藏
西部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
国家还修建了兰新、成昆、北疆、青藏等联系边远地区的铁路。
兰新线
成昆线
青藏线
北疆线
知识拓展
我国西部交通运输网稀疏的原因
01
02
西部地势较高,地形多为山地、盆地和高原,地形复杂,不利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自然原因
西部人口稀疏,城市较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较小
社会原因
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缺乏雄厚的资金和物质基础
经济原因
03
西部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
近些年来,国家抓紧建设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交通运输格局,城乡居民的出行方式也得到明显改进。
图 4-36 中国主要高速铁路分布
图 4-38 中国主要高速公路分布
活动
1.“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先进交通运输建设,交通运输业具有先行发展的特征
活动
2. 读图 4-32 至图 4-34,完成相关任务。
中国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最快。
图4-33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的增长
图 4-32 中国公路总里程的增长
图 4-34 中国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的增长
(1)在我国公路总里程、铁路营业里程和民用航空航线里程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哪一个?
活动
2. 读图 4-32 至图 4-34,完成相关任务。
图4-33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的增长
图 4-32 中国公路总里程的增长
图 4-34 中国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的增长
(2)据图说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公路通车里程、铁路营运里程、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均有大幅度增长,铁路营运里程稳步增长。公路通车里程增长快,公路线路密度较大,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最快且目前最长,综合运输网络更加完善,说明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导入回顾
1.结合所学数学知识,推测干海子特大桥段使用双螺旋设计的原因。
雅西高速公路是连接四川雅安和西昌的高速公路,全长 240 千米,一路上跨越了青衣江、大渡河等河流和 12 条地震断裂带,共架设了 270座桥梁,公路展布在崇山峻岭之中,号称“云端上的高速公路”。在干海子特大桥段,路桥工程师创造性地使用了穿越隧道的双螺旋大桥设计,绕山而行,使得 10 千米的路程完成了 300 多米的爬升。雅西高速公路历经五年建成通车,改写了横断山区交通不便的历史,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图 4-31 雅西高速公路
图4-30 雅西高速公路线路及双螺旋隧道示意
双螺旋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坡度,确保行车安全;双旋设计不仅解决了高度差大的问题,还缩短了桥长度。
导入回顾
2.结合身边的例子,与同学分享家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雅西高速公路是连接四川雅安和西昌的高速公路,全长 240 千米,一路上跨越了青衣江、大渡河等河流和 12 条地震断裂带,共架设了 270座桥梁,公路展布在崇山峻岭之中,号称“云端上的高速公路”。在干海子特大桥段,路桥工程师创造性地使用了穿越隧道的双螺旋大桥设计,绕山而行,使得 10 千米的路程完成了 300 多米的爬升。雅西高速公路历经五年建成通车,改写了横断山区交通不便的历史,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图 4-31 雅西高速公路
图4-30 雅西高速公路线路及双螺旋隧道示意
通过查阅资料,结合身边的例子,分享家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可以从交通运输的种类、速度、适度等方面阐述。以德州为例作答。
德州交通发展迅猛。公路方面,多条高速纵横交织;铁路有高铁、普铁,出行更便捷;还有航空助力。交通种类丰富,速度加快,大大便利了人们出行与物资运输。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练
1.北京至乌鲁木齐的京新高速,全长2540千米,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下图示意京新高速公路,我国大力修建京新高速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交通条件,保护东、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缩短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距离,缓解就业压力
C.连接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D.促进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降低能源运输成本
解析:高速铁路主要进行客运,大力建设高铁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煤炭开发与建设高速铁路关系不大,A错误、C正确;遏制气候变暖的主要方式是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和建设高速铁路关系较小,B错误;建设高速铁路会占用一定的土地,可能会破坏林地资源,D错误。故选C。
C
读2016—2021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及占比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2.我国大力建设高速铁路,有利于( )
A.促进煤炭开发 B.遏制气候变暖 C.提高出行效率 D.保护林地资源
解析: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都属于高能耗产业,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密集型产业,都是传统工业,对于研发的要求比较低。航空航天工业属于高技术产业,研发成本投入巨大,科技水平含量较高,属于甲类工业。故选C。
C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营业里程/万千米 2.3 2.5 3.0 3.5 3.8 4.0
占铁路营业里程比重 18.5% 19.8% 22.7% 25.3% 25.9% 26.6%
读2016—2021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及占比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3.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占比的变化说明我国( )
A.人口逐渐增多 B.经济不断发展 C.公路建设滞后 D.钢铁工业发达
解析:
B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营业里程/万千米 2.3 2.5 3.0 3.5 3.8 4.0
占铁路营业里程比重 18.5% 19.8% 22.7% 25.3% 25.9% 26.6%
材料没有涉及人口增长和公路建设的相关信息,A、C错误;高速铁路主要进行客运,钢铁工业的原料和产品运输属于货运,因此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占比的变化无法说明我国钢铁工业发达,D错误。故选B。
2024年11月13日,京雄商高铁聊城特大桥上跨邯济铁路连续梁成功转体,打通了往河南商丘方向的架梁与铺轨通道。该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之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为了保证列车平稳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先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城市分布
C.气候因素 D.水文因素
解析:解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设计线路时首先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地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A
2024年11月13日,京雄商高铁聊城特大桥上跨邯济铁路连续梁成功转体,打通了往河南商丘方向的架梁与铺轨通道。该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之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铁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解析: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在平原地区,建设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B正确,排除ACD,故选B。
B
2024年11月13日,京雄商高铁聊城特大桥上跨邯济铁路连续梁成功转体,打通了往河南商丘方向的架梁与铺轨通道。该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之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京雄商高铁开通带来的影响有( )
①商丘市飞机场的航空运量增加
②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③实现高铁沿线主要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④形成新的出海通道,促进对外开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铁路开通后,往来于两地间用时缩短,和航空运输形成竞争,商丘市飞机场的航空运量会减少,①错;使得沿线地区交通更加便捷,可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②正确;可实现高铁沿线主要城市间的“同城效应”,③正确;京雄商高铁开通并没有形成新的出海通道路,④错。②③正确,故选D。
D
规划中的川藏铁路将连接成都和拉萨,全长1 639 公里,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只需13个小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从成都到拉萨,沿着川藏铁路沿途依次可以看到( )
A.水田农业、林业,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高寒牧业,旱作农业
C.旱作农业、渔业,水田农业
D.河谷农业、林业、旱作农业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点可知,成都到拉萨沿线经过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为水田农业,横断山区为林业,青藏高原为河谷农业。因此,从成都到拉萨,沿着川藏铁路依次可以看到水田农业、林业、河谷农业,A正确;灌溉农业是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等地,高寒牧业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旱作农业主要在北方地区,B错误;旱作农业主要在北方地区,渔业一般在地势平缓的地区,C错误;旱作农业主要在北方地区,D错误;综上BCD错误,故选A。
A
规划中的川藏铁路将连接成都和拉萨,全长1 639 公里,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只需13个小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与修建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 )
A.平均海拔更高
B.沿线地势起伏更小
C.修建大型桥梁隧道更多
D.沿途遍地沙漠戈壁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点可知,青藏铁路均位于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更高,A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势起伏更大,B错误;据所学可知,川藏铁路一路经过横断山脉,横跨多条河流,大型桥梁隧道更密集,C正确;沙漠戈壁多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川藏铁路位于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D错误。
综上ABD错误,故选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