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一) 及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一) 及参考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8 16:5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一)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6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学号。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学校围绕“重温抗战历史,传承民族精神”开展系列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同学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树立爱国情怀。以下是活动中的趣味任务,邀你共同参与!
积累与运用(34分)
情境一:历史资料“整理员”
作为“抗战精神档案册”的整理员,需完成字词梳理、病句修正、成语选择等任务,确保档案内容准确规范。
一、 阅读语段,完成习题(7分)
回望峥嵘岁月,先辈们在fēng yǔ rú huì的年代里,面对无数kùn nán从未退嗦,以fèn zhàn到底的决心抵御外敌,哪怕粉身碎骨也无怨无毁。开国大典当天,xióng wěi的天安门城楼前,群众们rè xuè fèi téng,内心péng pài的豪情难以抑制,脸上洋溢着________的笑容。如今,中华儿女继承先烈遗志,以háo mài的姿态奋勇向前,让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1.根据拼音填词语(3分)
2.找出语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成语是( )(2分)
A. 心惊肉跳 B.眉开眼笑 C. 自作自受 D. 威风凛凛
二、补充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5分)
( )( )自受 ( )身( )骨 别出( )( )
斩( )截( ) 大步( )( ) 念( )不( )
1.小明设计的手抄报________,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2.运动员们________地走进赛场,准备迎接挑战。
三、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教室里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比喻)
B.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是温柔的母亲;夏天的雨,粗犷而热烈,是勇猛的战士。(排比)
C. 红领巾们举着红旗,在广场上整齐地列队。(借代)
D. 他的心比针眼还小,连一点小事都容不下。(夸张)
四、选择不用“说”的词语填入横线(填序号,4分)
A. 婉言谢绝 B. 厉声呵斥 C. 自言自语 D. 由衷赞叹
1.“这篇文章写得太精彩了!”老师忍不住________。
2.“很抱歉,我今天实在没有时间。”我________了朋友的邀请。
3.“明天就要考试了,我还有知识点没掌握呢……”他坐在书桌前________。
4.“不许在走廊里追逐打闹!”保安叔叔________道。
五、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
B. 我喜欢读书,它能开阔眼界;我喜欢运动,它能强健体魄。
C. 清晨,太阳升起;傍晚,夕阳西下。
D. 妈妈买了很多水果,有苹果;香蕉;葡萄和橙子。
六、围绕“读书能增长见识”的观点,演讲材料不恰当的是( )(3分)
A. 引用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B. 讲述自己读《昆虫记》后,了解了许多昆虫的生活习性。
C. 列举事例:李时珍通过阅读医书,编写了《本草纲目》。
D. 强调“读书必须每天读够两小时”的规定。
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的词,朗读时应读出词人对乡村夜景的喜爱之情。
B. 《狼牙山五壮士》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描写了五壮士的整体形象,也刻画了个体的英勇。
C. 《穷人》通过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展现了桑娜善良、勤劳的品质。
D.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人类探索宇宙生命的故事。
八、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暴雨骤来骤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植在《白马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为国捐躯的决心,这与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相契合。
3.《春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春天百花齐放的热闹景象。
4.《回乡偶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儿童的天真视角,写出诗人久别回乡的陌生感。
5.思乡是古诗中的常见主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情境二:抗战纪念馆“体验官”
参观抗战纪念馆时,需完成文物观察与场景记录任务,感受历史的厚重。
九、综合性学习(6分)
1. 《七律·长征》书法作品中,最能体现红军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 )(2分)
A.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 小华在纪念馆参观时,被老红军的日记本深深吸引,请描写当时的场景(4分)
阅读与理解(30分)
情境三:抗战文献“研读师”
研读文献,梳理关键信息,深入理解历史背景与英雄事迹。
十、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14分)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②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 要了解五壮士如何痛击敌人,需重点读第 段;要了解五壮士选择绝路的原因,需重点读第 段(2分)。
2. 快速把握第①段主要内容,适合用 的方法,通过阅读可知五壮士分别是 、 、 、 、 ,他们的战斗特点分别是 、 、 、 、 (5分)。
3. 第②段中“斩钉截铁”一词表现了班长马宝玉 的品质,“热血沸腾”体现了战士们 的心情(4分)。
4. 判断对错(3分)
(1)五壮士选择走绝路,是因为他们没有其他路可走。( )
(2)“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体现了战斗的激烈。( )
(3)五壮士的任务是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 )
(二)课外阅读(16分)
鸡毛信(节选)
①抗日战争时期,有个叫海娃的放羊娃,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他每天一边放羊,一边放哨,监视着敌人的动向。一天,爸爸交给海娃一个重要任务:把一封贴着三根鸡毛的信送到八路军总部去。这封信很重要,关系到战斗的胜负,海娃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任务。
②海娃赶着羊群出发了。他把信藏在羊尾巴底下,这样敌人就不容易发现。走着走着,远远地看见一队敌人向这边走来。海娃心里一紧,赶紧赶着羊群钻进了山沟。可敌人还是发现了他,把他和羊群一起带到了山坡上。
③敌人的首领是个满脸横肉的军官,他盯着海娃问:“你是干什么的?”海娃装作害怕的样子,说:“我……我是放羊的。”军官又问:“有没有看见八路军?”海娃摇摇头:“没……没看见。”军官不信,让士兵搜海娃的身,可什么也没搜到。军官又下令搜羊,海娃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紧盯着羊群。士兵们把羊翻来翻去,眼看就要摸到藏信的羊尾巴,海娃突然大喊:“羊跑了!羊跑了!”士兵们一听,赶紧去追羊,军官也顾不上搜了,骂骂咧咧地去赶羊。海娃趁机把信从羊尾巴底下取出来,藏到了自己的裤腰里。
④天黑后,海娃趁着敌人熟睡,偷偷溜了出来。他一口气跑了好几里路,终于看到了八路军的营地。他把鸡毛信交给了八路军叔叔,叔叔们夸他是勇敢的小英雄。
1. 文章围绕海娃送鸡毛信,写了四个场景,请概括填空(3分)
→遭遇敌人→ →
2. 第③段中,海娃“心里一紧”“心提到了嗓子眼”,这些描写表现了他 的心情,而他“装作害怕的样子”则体现了他 的特点(2分)。
3. 分析“贴着三根鸡毛的信”这一细节的作用(3分)
4. 读文中画线句子,完成练习(8分)
(1)“暗暗下定决心”表现了海娃 的态度(1分)。
(2)下列能体现海娃“勇敢”的事例是( )(多选,3分)
A. 主动要求接受送鸡毛信的任务
B. 把信藏在羊尾巴底下,躲避敌人搜查
C. 大喊“羊跑了”,转移敌人注意力
D. 趁敌人熟睡,偷偷溜去送信
(3)结合短文,说说海娃为什么能完成送鸡毛信的任务(4分)
写作与表达(30分)
情境四:民族精神“代言人”
十一、写作(30分)
主题活动尾声,学校发起“我眼中的科技与民族精神”征文活动。请从移动支付、智能家居、远程教育等科技成果中选一个话题,讲述科技发展如何传承“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分享真实事例,表达对“科技赋能新时代”的思考。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详略得当,不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不少于400字。
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一)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34分)
一、阅读语段,完成习题(7分)
1. 根据拼音填词语(3分)
风雨如晦、困难、奋战、雄伟、热血沸腾、澎湃、豪迈
2. 找出错别字并改正(2分)
“退嗦”的“嗦”改为“缩”,“无怨无毁”的“毁”改为“悔”。
3. 选词填空(2分)
B(解析:A项“心惊肉跳”形容害怕,C项“自作自受”指自食恶果,D项“威风凛凛”形容威严,均不符合群众欢庆的语境;“眉开眼笑”体现喜悦,贴合开国大典的氛围)
二、补充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5分)
自作自受、粉身碎骨、别出心裁、斩钉截铁、大步流星、念念不忘
1. 别出心裁(解析:形容设计独特,符合“手抄报获奖”的语境)
2. 大步流星(解析:形容步伐坚定有力,贴合运动员进场的状态)
三、修辞手法判断(3分)
D(解析:A项是夸张,B项是比喻,C项是借代,D项“心比针眼还小”是夸张,判断正确)
四、选择不用“说”的词语(4分)
1. D(“由衷赞叹”对应“太精彩了”的赞美语气)
2. A(“婉言谢绝”对应拒绝邀请的委婉态度)
3. C(“自言自语”对应独自担忧的状态)
4. B(“厉声呵斥”对应禁止行为的严厉语气)
五、分号使用判断(3分)
D(解析:分号用于并列分句之间,D项中“苹果、香蕉、葡萄”是并列词语,应用逗号,而非分号)
六、演讲材料判断(3分)
D(解析:“必须每天读够两小时”是强制规定,与“读书能增长见识”的观点无关,其他选项均能支撑观点)
七、课文内容理解(3分)
D(解析:《宇宙生命之谜》是说明文,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生命的过程和科学知识,而非记叙文)
八、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1.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 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综合性学习(6分)
九、抗战纪念馆“体验官”任务
1. A(解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直接体现红军面对困难的乐观与无畏,B项侧重战斗的惊险)
2. 示例:小华站在展柜前,眼睛紧紧盯着那本泛黄的日记本。日记本的封面有些磨损,边角微微卷起,上面还留着淡淡的墨迹。他微微俯身,鼻尖几乎要碰到玻璃,手指不自觉地在玻璃上轻轻划过,仿佛想触摸到那些记录着烽火岁月的文字。当看到日记里“为了新中国,拼了!”的字样时,他的眼神变得格外坚定,嘴角也轻轻抿起,似乎在默默致敬老红军的勇气(4分,描写出“被吸引”的神态、动作,体现对历史的敬畏即可)
阅读与理解(30分)
十、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狼牙山五壮士》(14分)
1. ①、②(2分,第①段写痛击敌人,第②段写选择绝路的原因)
2. 抓关键句(或“概括段落大意”);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沉着指挥、满腔怒火、奋力扔弹、全神贯注、全神贯注(5分,方法1分,人物及特点各0.5分,胡德林、胡福才特点可合并为“全神贯注”)
3. 果断、有担当;坚定、激昂(4分,每空2分,体现班长的决策力和战士们的决心即可)
4. (1)×(解析:选择绝路是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并非无其他路);(2)√;(3)√(3分)
(二)课外阅读《鸡毛信》(16分)
1. 接受任务、巧妙藏信、完成任务(3分,概括四个场景的核心动作)
2. 紧张、害怕;机智、沉着(2分,每空1分,体现海娃的心理和品质)
3. “贴着三根鸡毛”暗示信件的紧急与重要(1分),为下文海娃冒险送信、与敌人周旋的情节做铺垫(1分),突出任务的艰巨和海娃的勇敢(1分)(共3分)
4. (1)坚定、负责(1分);(2)BCD(A项“主动要求”文中未提及,其他三项均体现勇敢,3分);(3)示例:海娃能完成任务,一是因为他机智,将信藏在羊尾巴下躲避搜查,还借“羊跑了”转移敌人注意力;二是因为他勇敢,面对敌人的盘问不慌乱,趁敌人熟睡偷偷溜出;三是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始终牢记任务的重要性(4分,结合文中事例,答出“机智、勇敢、有信念”即可)
写作与表达(30分)
十一、写作(30分)
评分标准
等级 分数范围 评分要点
一类文 27-30 分 题目恰当,围绕 “科技与民族精神” 展开;选择移动支付、智能家居等话题,事例真实具体;运用描写方法,体现 “自强不息、勇于创新” 的精神;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不少于 400 字。
二类文 23-26 分 题目基本恰当,话题明确;有具体事例,但细节较少;能体现民族精神,语言通顺,字数达标。
三类文 18-22 分 题目与内容关联不紧密;事例简单,缺乏细节;民族精神体现不明显,语言基本通顺,字数接近 400 字。
四类文 17 分及以下 偏离话题,内容空洞;无具体事例;语言不通顺,字数不足 300 字。
示例(一类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