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8 16:22:38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三、坚持全民族抗战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通过了解平型关大捷、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等史实,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02
03
01
了解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证实)
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理解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体会伟大的抗战精神。(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课程引入
1、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部队
指挥
过 程
意 义
1937年9月
山西西北部的平型关
八路军115师
林彪
八路军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
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平型关大捷
2、台儿庄战役
背景
时间
地点
指挥
过 程
意 义
1938年3月—4月
日军占领南京后, 为打通南北战场, 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山东台儿庄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组织徐州会战。1938年3月,北路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歼敌1万余人。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北接津浦路,南接是陇海线,扼守运河咽喉
2、台儿庄战役
3、武汉会战
背景
时间
地点
战役
过 程
意 义
1938年6月——10月
日军想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万家岭大捷
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逐次抵抗,消耗敌人。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予重创。但整个战场形势不利,中国军队于10月有序撤出。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交通中心,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援助物资运往内陆的枢纽。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但将大部分机关和全国军事统帅设在武汉。武汉实际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3、武汉会战
1938年10月25日 武汉沦陷
1938年10月21日 广州沦陷
武汉会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但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物力财力日益困难,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3、武汉会战
时间
实力对比
指挥官
经过
意义
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盟军在亚洲战区的首次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长沙军民庆祝会战胜利
4、第三次长沙会战
中方约120万pk日方10余万
第九区总司令薛岳
中国军队与日军鏖(ao)战肉搏,并打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敌军伤亡5.69万人,我军获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1941年12月
5、豫湘桂战役
背景
时间
过 程
影 响
1938年3月—4月
随着敌后抗战的发展,日军将重点转向共产党、八路军,正面战场军事压力有所减小,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944年
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充分暴露了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①建立: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将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
②规模: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16块根据地,敌后战场指挥中枢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③作用:敌后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延安
2、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游击战争
①根据地军民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先后取得神头岭、响堂铺、黄土岭等伏击战的胜利。
②黄土岭伏击战歼灭日伪军900余人,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日本媒体懊丧地说“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2、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游击战争
③日军受到打击后,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敌后军民进行艰苦的反“扫荡”作战,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疲于奔命。其间,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水上游击战
在河湖港汊拦河筑坝、设置水下障碍,阻碍日军汽艇,并驾驶小木船打击敌军。
3、百团大战
背景
目的
时间
指挥
战果
影响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日军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和蚕食。
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敌方交通线近2000千米,拔掉据点近3000个。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
彭德怀
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4、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在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 其中日军52.7万余人。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②表现:
①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②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加紧进攻。
③对敌占区加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1、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
①背景: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
①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2、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②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于1941年1月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③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进行坚 决回击,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抗战的图谋,并重建新四军军部。蒋介石迫于国内外压力,表示今后不再“剿共”。皖南事变的政治解决,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青年
妇女
工人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
文艺界
台湾 人民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
七七事变后,大批爱国台胞回到祖国大陆参加抗战,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台湾人民通过举行反战暴动、开展游击斗争、抵制奴化教育等方式打击日本殖民统治和战争政策。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汪洋大海之中!
3、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①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组成的国际军事联盟,旨在对抗德意日轴心国。该同盟以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为正式形成标志,要求各签署国动用全部资源对抗法西斯势力且不得单独。中国作为四领衔国之一参与签署宣言,成为全球性反法西斯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四国领衔,正式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在仁安羌战役中,中国远征军解救出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一师,轰动世界。
5月,中英联军作战失利,第二○○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
1943年10月开始,中国远征军对日军发起反攻,最终取得入缅作战胜利。
1942年初,中国组编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
2、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是抗战主战场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牵制抗击了侵华日军50%以上,从1943年起开始转入反攻。
②1944年至1945年,敌后各根据地普遍发起局部反攻,歼灭日伪军48万余人,收复城市70余座,逐渐将日伪军压缩于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附近。
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日本三分之二以上的陆军和部分海空军事力量,牢牢捆住日军手脚,使其陷入长期战争泥潭而不能自拔。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欧和德国联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
——罗斯福
时间:
1943年11-12月
地点:
北非开罗
参与者:
中、美、英三国领导人
目的:
商讨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对
日本的惩处等问题
内容:
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应归还中国。
5、开罗会议
知识拓展
课后活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的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着大量日军,严重威胁着敌人的后方。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对抗战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2、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斗志的事件是( )
A.太原会战 B.八一三事变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巩固练习
1、1937年9月,中国军队取得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时任八路军旅长的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义是无穷的。”该胜利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D
A
4、5.1940年9月《新中华报》在贺电中写道:“此次战役不仅打破了敌寇在华北之不断‘扫荡’和封锁,同时将提高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对此战役评价正确的是( )
A.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灭亡中国的迷梦
B. 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 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
D. 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C
巩固练习
3、此次会战历时四个多月,在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的情况下,中国军队仍有序撤出,并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场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C
5、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某校筹备组织“铭记历史铸国魂”主题活动。在活动征集中,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素材。这反映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
A.正面战场是主战场
B.全民族抗战
C.持续时间长
D.敌后战场是主战场
D
6、1938年,在武汉各种抗日组织、抗日团体纷纷建立,抗日救亡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抗日宣传、募捐、劳军等一系列救亡活动空前高涨,“保卫大武汉”成了全体中国人响亮的口号。据此可知,抗日战争(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C.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正面战场取得重大战果
C
巩固练习
7、右图是1941年发表的漫画。画面是一日本侵略者,左脚已经深陷中国大陆的泥沼中难以自拔,右脚也将陷入太平洋的泥沼中。这从侧面印证了( )
A.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抗战整体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扭转了战争形势
B
8、某旅行社准备组团,计划先后参观中共一大旧址、红军长征中召开的转折性会议的旧址、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你认为该团将要到达的城市依次是( )
A、上海、北京、南京 B、上海、遵义、延安
C、南京、遵义、北京 D、嘉兴、重庆、延安
B
巩固练习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